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_第1页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_第2页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_第3页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_第4页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定义及类型(一)定义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二)知识的类型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感性知识(感知+表象)理性知识(概念+命题)2、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与whowhenwherewhatwhich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李白是唐代诗人。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网络形式或图式的形式表征的。(2)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如果

目标是要整顿课堂秩序

有哪位学生再在课堂上捣乱 则

我就批评他(她)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的形式表征的。二、知识的表征(一)表征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按照知识表征的类型划分的。知识表征指知识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整块的知识以图式(schema)的形式表征。

1.命题命题是用语词表达的最小的意义单位。请看下面的句子:(1)小明给张英一本有趣的书。这个句子可以分解成下面两个更简单的句子:(2)小明给张英一本书。(3)这本书是有趣的。命题用句子表达,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句子则是命题的载体或外壳。例如,布赖恩斯福德和弗兰克斯(J.D.Bransford&J.J.Franks,1971)给被试呈现下列七个句子:蚂蚁吃了桌子上的甜果酱。石头滚下山并压坏了小屋。厨房里的蚂蚁吃了果酱。石头滚下山并压坏了树林边的小屋。厨房里的蚂蚁吃了桌子上的果酱。小屋在树林边。果酱是甜的。这些句子可以分解成两组命题,每组由四个命题构成。第一组是:(吃了;蚂蚁、果酱)(甜的;果酱)(在……上;桌子、果酱)(在……里;厨房、蚂蚁)第二组是:(滚下;石头、山)(压坏;石头、小屋)(在……边;屋、树林)(小的;屋)研究者呈现下面三个句子以检测被试的再认记忆:原先学习过的:厨房里的蚂蚁吃了果酱。新的:蚂蚁吃了甜果酱。不可能的情形:蚂蚁吃了树林边的果酱。实验表明,人是用命题而不是用句子将言语信息贮存在头脑中的。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起来组成命题网络。例如,上面两个命题中有共同成分“果酱”,通过它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组成如下命题网络:

2.命题网络例:“尼克松曾将一辆漂亮的凯迪拉克车赠予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

这一句子包含三个命题:(1)尼克松赠予勃列日涅夫一辆凯迪拉克车;

(2)这辆凯迪拉克车是漂亮的;(3)勃列日涅夫曾是苏联的领袖。表征这一句子的命题网络可以是:赠予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主体曾1接受者客体关系时间漂亮的凯迪拉克车2关系领袖苏联主体曾3客体关系时间3、图式(Schema)图式是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房子的图式表征如下(安德森):上位集合:建筑物组成部分:房间材料:木头、砖头、石头功能:供人居住形状:直线形或三角形面积:10-1000平方米心理学家把图式分为表征客体的图式与表征事件的图式两大类。如关于客车的图式(三)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表征的。1、产生式(Production)产生式是一种以“如果/则”(if/then)形式编码的“条件—行动”规则(condition-action规则,简称C-A规则)。P1实施强化的产生式:如果目标是要增加儿童的注意行为,且儿童注意时间比以前稍微延长,那么对儿童进行表扬。P2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如果已知一个图形是两维的,且该图形有三条边,且三条边是封闭的那么识别此图形为三角形,并说三角形。2.产生式系统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

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A(A')B'BC'C产生式系统示例P1如果目标是要证明

△ABC≌

△A'B'C'但不知道那些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则建立子目标以寻找哪些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P2如果目标是要寻找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已知AB=A'B'AC=A'C'不知道BAC与B'A'C'是否相等不知道BC是否等于B'C'则建立子目标寻找BAC是否等于B'A'C',或BC是否等于B'C'P3如果目标是要寻找BAC是否等于B‘A’C‘,或BC是否等于B'C'BAC与B'A'C'是对顶角则得出BAC=B'A'C'

P4如果目标是要证明

△ABC≌

△A'B'C'已知AB=A'B',AC=A'C',

BAC=B'A'C'

则△ABC≌

△A'B'C'三、知识学习的类型

(一)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词汇学习;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二)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派生类属;相关类属)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四.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表征学习:学习各种符号的意义。

概念学习:掌握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有意义学习类型3知识学习过程:获得;保持;提取知识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知识获得,即理解新信息的意义。为此: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知识的直观其次,必须对获得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知识的概括第二节知识的获得一、知识的直观(一)知识直观的类型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

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比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实物直观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发挥作用,同时能给人真实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那是不是教学中尽可能都用实物直观,或者说越多越好呢?为什么?

在实际事物中,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受时间、空间和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难以通过实物直观获得清晰的感性认识,如动植物的生长、宏观的宇宙天体和微观的电子等也不便直接感知。2、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观察和演示。模像直观的对象可以人为制作,因而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如在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在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生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领会。(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1)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一般来说,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2)词与形象的配合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二、知识的概括(一)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2、提供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内容环节类型提高效果的方法知识的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灵活选用词形配合感知规律观察能力充分参与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正反例运用变式科学比较自觉概括感性经验思维加工第三节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瞬时记忆(感觉记忆)贮存时间2秒内;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大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保持时间5秒-2分钟;容量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存时间1分钟以上;容量无限度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电视机、电冰箱、录音机、洗衣机、欣喜、愤怒、悲哀、快乐

沙漠、数字、灯泡、深刻、网络、天空、情感、成就、日记、电梯

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二)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发展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没有得到练习应用而衰退导致的。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动机说弗洛伊德遗忘是因为主体排斥的负面信息被排除到意识以外的结果。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模拟题】一、选择1、弗洛伊德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3、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室教学直观方式中的()。A.实物直观B.形象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4、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推理学习6、反映活动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描述性知识7、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这种学习称作()。A.上位学习B.感性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8、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