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专题练习(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记叙文专题练习(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记叙文专题练习(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记叙文专题练习(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记叙文专题练习(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部编版初中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专题练习(四)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印)一寸都不能少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④“谁知道抽的哪门子风。”娘说。⑤“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⑥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⑦娘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又看了看我,回头喊了一嗓子,爹没应,又喊了声,爹还是没理,自顾自地在地头上走来走去。娘生气了,拉着我的手就往家走。我回头,发现爹正猫着腰,似乎在一条垄沟里寻找着什么东西。⑧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⑨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⑩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唠上好一阵子。⑪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⑫“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他说地不对劲儿,这不是埋汰我吗?”【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⑬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⑭娘赶紧笑着说:“别听他胡说,你怎么能占我家的地呢?”爹几步跨到要离去的老瓦叔面前,两手一张吼道,“把地的事儿整明白再走!”⑮“哎,我看你是没完没了啊,谁稀罕占你家地咋的?当初分地的时候是有文书的,你这块地有多少条垄沟,你数数,看少没少!”⑯“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当时我是不是还开玩笑说不用埋界石,用这棵树当界石得了。你说树要是死了咋办,还得以界石为准。这你都忘了?要不咱们拿上尺,按照文书重新量一下?”⑰“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⑱“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⑲“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⑳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㉑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他望着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㉒“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㉓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㉔“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㉕“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㉖“啥话?”㉗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选文中三次写到老瓦叔脸“红”,原因分别是什么?【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5.品析选文第⑬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6.选文第㉑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8.选文结尾画线句子别具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神秘的大黄猫①母亲正操起扁担要劈我,却突然惊喜地叫道:“是他莲姨吧?他莲姨吧!”②我好奇地停下逃命般的脚步,回头看,母亲已站在远处的大路边,抓着一位妇人的手兴奋地喊着我:“国子,过来,叫你莲姨。”母亲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嘴里像含了蜜。我犹豫着,因为我把两桶水挑泼了,母亲刚才没劈到我,现在是不是想把我诓过去劈?“来呀国子,你莲姨,还有弓子,你们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得可好呢。”母亲拉着妇人身旁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极力向我献殷勤。③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是要留这位莲姨在我家吃饭,于是走过去。莲姨快步迎上来,气喘吁吁:“呀!国子,都这么高啦……”“国子,把弓子肩上的袋子接下来,背家去。”母亲一边吩咐我,一边弯腰挑莲姨刚放下的担子。④“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家……”莲姨阻止母亲挑地的担子。“就你见外!都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母亲气冲冲地推开莲姨挑起担子,“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一口水。今天要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你又绕过去了……”母亲的语气很不满,但脸上含笑。“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莲姨跟着,也笑着。⑤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后,坐在门口,低着头,不和我说话。我也没心情和他说话,只琢磨着母亲今天会烧什么好菜招待客人:肉,家里没有,但菜里的香油一定会倒得多。想到这,我就激动起来,但又不能把激动表现出来,不然下午等客人一走,母亲轻则又要骂我没出息,重则又要用扁担劈我,顺带着把刚才没有劈的也劈了。“每次客人走后我就要倒霉,今天要出出她的丑。”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对付母亲的基调。⑥“他莲姨,你坐会儿,我出去抱些柴草。”母亲说看就走出院子。我心里一笑,母亲又开始装了:灶边柴草满满的,哪里还要再抱?不过是干那种事罢了。我有了主意。⑦我坐在门口弓子的对面,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答着莲姨热情的问话,眼睛不时地瞟向身后。“谁!干什么!”我突然的大叫吓得莲姨和弓子猴子般地蹿起来,更吓得身后的母亲大跳。“想死啊你!”看到莲姨,母亲的声音又立即柔和起来,“他莲姨你看,我家这调皮的东西……”母亲捡起被我吓得掉在地上的一块腊肉,放到窗台上。“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莲姨笑着,还轻轻揪了揪弓子的耳朵。弓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们俩一笑,在院子里玩起来。⑧不一会儿,母亲亲切地喊我进屋。我似乎忘了先前的不快,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进了厨房。母亲笑着关上门,却突然用胳膊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手掌紧紧捂住我的嘴,另只手似乎用尽全力拧我的屁股,眼珠子就要跳出来,声音低却异常凶很:“拿出来!不然客人一走,我就要你命!”我疼得叫不出声,也不敢叫出声,只疑惑、无助地看着母亲。“肉,窗台上的肉,藏哪去了?”母亲的两只眼珠子恨不得要蹦出来砸死我。我急切地摇头,惨兮兮地看着母亲,泪水大滴大滴地滚落。⑨“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莲姨在门外急切地叫起来。母亲急忙丢开我,低声说句“不许哭”,就打开门和莲姨一起去追大黄猫。母亲和莲姨没有追回那块肉——那块刚刚被母亲从邻家借来,并且当母亲做贼一般悄悄往窗台上放时还被我的恶作剧吓得要死的那块肉。⑩这天的饭桌上虽然没有肉,但多放了香油的韭菜和白菜尤其香,我和弓子一人吃了三大碗饭。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把我踩滑倒了。”母亲接过那块肉,看了看:“他莲姨,你这么帮我……”⑪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恨恨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我碰上非打死不可……”“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哪有连一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⑫十二岁的我,不懂母亲在说什么。(文/张爱国)9.【梳理故事情节】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母亲邀请莲姨母子吃饭→①→②→肉失而复得。10.【分析人物形象】①勾画第⑧段中与母亲有关主要细节,分析它们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并结合全文探究母亲有这种心理的原因。两个角度主要细节母亲心理原因“我”和莲姨都能感受到的①②④只有“我”都能感受到的箍、捂住、拧、跳、砸、声音低却异常凶狠③②结合全文,关注第⑨段和第⑩段加点词“急切”“惊喜”,分析莲姨制造“大黄猫”假象的原因,并说说这个假象凸显了莲姨什么性格特征。11.【赏析叙事艺术】这篇小说以“十二岁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阅读《私人定制怀旧路线图》,回答下题。①机缘巧合下,我再次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熟悉的那条路……②几年前,我和文姐第一次在北京见面,约在紫竹院。文姐笑眯眯告诉我这一天的安排:紫竹院野餐,北海喝下午茶,景山公园看日落。③文姐说的这几个地方,我都熟,但跟她走一趟,又别有感受。比如,在紫竹院,文姐向我介绍地每天晨跑的路线;在长椅上小坐,文姐说起父亲猝然去世的旧事,“那段时间,我常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思考、哭……”④我们漫步北海,她向我描述现在的生活,“写稿、逛公园、晒太阳、跳广场舞”。⑤落日余晖中,我们慢慢踱下景山。文姐说,今天由她定制的一日游是她心中最好的北京。我想说:我也看到她展现出的最好、最私密的自己,她的过去和现在,日常及志趣。⑥不久,我回老家,朋友韩给我类似的款待。她建议,带我逛逛新合肥。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听来自阜阳的她这么说,有些失笑。然而,在韩的带领下我看到的是属于她的路,她的城。⑥沿途,韩一一对我介绍。⑨“看,那是刚来合肥时,我实习的大楼!”⑩“结婚时,买的第一处房就在那家商城背后!”⑪韩特地绕远,为的是带我去看几条她最喜欢的路。⑫一条路,我们一直在婆娑绿树中穿梭,她欣然:“我去过很多地方,没有绿化比合肥好的。”⑬一条路,在她的指点下,我注意到车窗外的大朵白云。一拐穹,蔷薇花一朵接一朵地开在路旁的灌木丛中,阳光下,花繁叶茂格外美丽。⑭末了,韩说了一句今我耳熟的话:“我今天带你来的,是我心中最好的合肥。”⑮我在北京南城的湖广会馆等一个故人时,想到文姐和韩。⑯在此之前,故人发了一条信息问我:“为什么你家在北城,约我在南城?”⑰我这才发现,凡是我觉得该好好招待的朋友,我都约在此地,饭馆一样,吃完饭的节目一样。不知不觉,我也定制了一条私人路线。⑱“因为我在这附近工作、生活过五年,熟。”我终于想出答案。在稍后的沿途解说中,我眉飞色舞的向他介绍,哪家的酱牛肉好吃,哪家的羊汤冬天是一株救命稻草。听说三毛来过这条街,便每块砖都仔细踩过,意图脚印有重合的可能。⑲“这里一草一木都有你的痕迹啊。”故人点评,“看得出你很怀念那段时光。”⑳我沉默了。对着我的路,想起文姐和韩,隔了许久,更多理解,更多感激—㉑那是待客的最高礼遇吧?拿你心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最熟悉的路,用你最私密的记忆和心情招待来宾。12.依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①→韩带“我”逛合肥→②13.简要赏析第⑬段。14.文中第①段和第⑳段的结构关系怎样,有什么好处?15.通读全文,本文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16.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第⑦段“有些失笑”中“失笑”一词表达出“我”对韩的嘲笑。B.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性和亲切感。C.标题中“怀旧”是本文的文眼,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D.本文展现了生活中我们会把人性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分享给他人的思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一觉醒来是早晨当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当一双双怀疑的眼睛紧盯着你,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独坐小船在黑夜的大海上漂流,孤立无援,随时都会被狂风恶浪吞噬掉的恐惧感?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那时我刚读完初一,升初二,因家庭迁居,换了一个新学校。开学第三天,数学老师搞了一次摸底考试。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很有兴趣,很顺利地就把题目全部做好。第二天一公布成绩,我得了满分,而同桌那位眉清目秀的班长乐嘉秋才得了九十九分。当那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秦老师宣布完分数,同学们向我投来美慕的目光时,我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就在这时,乐嘉秋站起来说:“秦老师,沈石溪同学是因为作弊才得了一百分的,昨天考试时,他先是问我借橡皮擦,后来又说忘了带量角器,一会儿又说钢笔没了墨水……几次三番找寸借口偷看我的试卷,我觉得这不是他的真正成绩。”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变得簸箕大。是的,我向她借过文具,但我扪心自问,两只眼睛始终规规矩矩。我的脸涨得通红,像朵快要枯死的鸡冠花,嗫嚅着说:“我没有……我没有……”教室里静得像关严了门的冷冻仓库,我惶惑地四下望去,只看见一双双愤怒的眼睛就像一只只愤怒的小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叮蜇我。我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秦老师,企望她能主持公道。秦老师走到我面前,说:“沈石溪同学,我要告诉你,你的眼睛生得很大,嗯,还有点儿漂亮,但如果把一双大眼睛用来偷看别人的试卷,那漂亮的大眼睛就变得不漂亮了。”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虚得很,腰也弯下来了,背也驼下来了,脖子也缩下去了。我想,我不该这么窝囊的,我没做错什么,应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遗憾的是,我本来就腼腆,只会像个口吃患者似的反复说:“我没有……我真的没有……”这以后,我一上数学课就无端地紧张,脖子僵硬地扭向一边,唯恐乐嘉秋又怀疑我偷看她作业什么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秦老师那张表情生动的脸,猜测她是不是对我转变了看法,我竖起耳朵谛听四周的同学有没有在说我的坏话,而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没能听进去。我的数学成绩急速滑坡,到了期中考试,我才考了四十八分。秦老师拿着考卷,愠怒地说:“我想,这才是你真正的成绩!”这不及格的期中考试成了一条有力的反证,证明我在那次摸底考试时确实偷看了乐嘉秋的试卷。当天夜里,我失眠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想,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给人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比定音锤,我却一锤子敲出了刺耳的噪声;我想,我怕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秦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坏印象了,我这辈子算是让乐嘉秋给毁了;我想,我应该用粉笔在她背上画条蛇,隐喻她就是专门害人的美人蛇……我脑子特别活络,一秒钟就可以想出一千个坏点子来,可我从来胆小如鼠,不敢付诸行动。我想,要是我正在做报复她的坏事时,突然被人发觉,岂不是铁证如山地证明我曾经偷看过她的试卷?唉,怎么办?怎么办?我觉得我人生的道路上一片黑暗,眼睛就像开了闸的水库,泪水滂沱……突然,我发现奶奶蹑手蹑脚走到我床边,慈祥地摸摸我的额头,附在我耳朵边轻轻地说:“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奶奶,一觉醒来是早晨!”奶奶的语调平和沉稳,透出饱经风霜后的练达与睿智。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而这个信念是她用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练就的生命结晶。奶奶的大半辈子都泡在苦水里,爷爷、父亲先后入狱,她和我母亲一起,靠给人绣花,靠典卖极有限的家当,靠捡食菜皮,苦苦支撑这个家。在凄风苦雨的漫长岁月里,这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口头禅,像一根结实的精神拐杖,支撑着她一趟又一趟由绝望走向希望。一觉醒来是早晨,当然不仅仅是指时间的轮回,也是指人心境的更新;放下你的忧伤,把折磨你的困境像脱衣服似的脱下来,轻轻松松、舒舒坦坦睡一觉,黑夜会无可奈何地退却,当你睁开双眼,已经是阳光明媚的早晨;早晨,生机勃勃,充满着新的希望。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第二天,我精神饱满地来到学校,我不再理会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专心致志地听秦老师主讲课,把巨大的精神包袱卸下来,当成柔软的坐垫坐在屁股底下了。我的数学功底本来就好,一发奋,掉下来的成绩很快就嗖嗖往上蹿。到了期末考试,临考数学前,我十分平静地要求秦老师允许我临时调换一下座位,我的理由是,我不希望同学们对我产生新的误会。得到秦老师首肯后,我在讲台旁独坐一桌,面对散发着油墨香的考卷,我的心就像早晨清新的空气,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潜心演算每一道考题,我做得又快又好,第一个交卷,又是一个漂亮的满分!不知是上帝的故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乐嘉秋又是九十九分。寒假里有一天,我一清早到小菜场帮奶奶替别人刮鱼鳞,正巧遇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乐嘉秋迎面走来。我衣衫褴褛,两只手沾满鱼腥,羞于见人,想扭头装着没看见,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人嘛,总有误解别人的时候,也总有被别人误会的时候。”“我好后悔,我一直想……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别别,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嗯,一觉醒来是早晨。”初中毕业后,我离乡背井,多少次陷入谗言的沼泽,多少次卷进是非的漩涡,多少次面临人生的绝境,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奶奶说的这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于是,我便恢复了自信和勇气,于是,我振作起来舔舔伤口继续与命运拼搏,于是,我奇迹般地走出沼泽,战胜绝境,柳暗花明又一村。(选自《爷爷的糖人》,有删改)17.根据文章内容,在方框内将情节补充完整。18.文中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19.按要求回答括号内的问题。①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②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20.你怎样理解“一觉醒来是早晨”这句话的含义?(二)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人远天涯近①①初来这座小兴安岭深处的小城,我闲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不远处的一家旧书店。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些绝版的老书,或者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书,虽然那些书已布满了时光的印痕,却有着更入心的魅力。最主要的,是便宜。而现在,一些旧书却卖得比新书还要贵上许多倍,也许是更多的人意识到旧书的可贵之处或者收藏价值。②有一次我在那家书店挑了七八本书,然后捧着那厚厚一摞的欣喜往回走,心里满是期待,期待与那些美好的故事相遇。那个下午,当我翻开一本书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夹着几张折叠着的纸,是一封信。早已忘了那本书的名字,只记得书里收录的,是世界各地的孤儿写给母亲的信。而夹着的这封信,字迹娟秀,虽然信纸泛黄,可那份情感依然清澈如初。③"亲爱的妈妈,我都不知道您的名字,可我知道您一定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也许会偶尔想起我。可我是多么地想您啊!我从十六岁开始,就离开了孤儿院,这十多年来在很多地方停留过。没有故乡也没有家的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路走得越长,曾经觉得的遙远就越近,可能我此生不会遇见您,或者遇见了,也认不出您,可是却给了我一个多么美好的想象,也许在某个忽然心动的时刻,和我擦肩而过的那个人就是您……”④心底涌起浓浓的感动,想象当年的那个女子,曾在怎样绝望的心情里,努力找寻出一种带着希望的温暖。而且,那句“路走得越长,曾经觉得的遥远就越近",也是给我感触很深。人走得远了,天涯就近了。这些年来我从故乡到异乡,辗辗转转,天涯变成近在眼前的寻常,而回望来处,却成天涯。有时候会有着短暂的迷失,不知自己究竟想去哪里想要什么,可更多的时候,总是收拾起那份身不由己的慨叹,于时空的交错中奋力前行。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有着一个关于远方的梦,想以后带着清风明月浪迹天涯。真的有一天人在天涯了,却又觉得来处那么远,思念的人那么远。就像信纸中那个深情的女子。把一份无望的思念涌动成终生不息的海。⑤"当我知道了妈妈的概念之后,对您的想念便开始落地生根。从前一直觉得远方那么远,现在却觉得远方那么近,因为远有您……思念的人去了远方,一颗心便也跟着到了远方,天涯有你,天涯便也不再遥远。千万里的路途被思念牵扯成咫尺,于是天涯很近,你很远。也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过那样一个心心念念的“你”,连接着遥远的天涯。信中的女子,她想念着的妈妈,虽然只是一个未知,却在她日益的想象中形象鲜明,并与她息息相通;虽然并不知妈妈人在何处,可是思念到达的地方,妈妈就在。⑥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县里建筑工程队当会计的父亲就长年不在家,去各地进行工程建设。其实现在想来,那些地方也并不如何遥远,都是在本省,或者大兴安岭,或者小兴安岭。可是生活在大平原的小村庄里,却觉得父亲离我们是那么远,写一封信要很多天才能收到回信。二十年前,我来到了小兴安岭,来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这个城市,儿时的天涯,已成身畔的生活。而如今,父亲已故去多年,我到了父亲的天涯,却再没有了父亲,父亲已远成隔世。人远天涯近,在此刻,却是我生命中永远化不开的苍凉。⑦那个遥远的下午,我的思绪在一封信里浮浮沉沉。其实我比写信的女子要幸运幸福得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此时也该鬓染秋霜了吧?我多希望她能在通信发达的今天找到自己的妈妈,而不是似当年一般,写着一封无法寄出的信。可是彼时彼刻,捧读着那一纸素笺,心却沉重而柔软。信的最后一部分是这样:“……许多年来我从没有梦见过您,也许是因为我不知道您的样子。妈妈,如果有一天,我在梦里遇见您,我肯定会又哭又笑,哭着欢笑,笑着流泪……[注释]①"人远天汇近“出白朱淑真的《生查子.不载》:年年玉镜台,梅蕊官妆闲。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思楚云深,人远天涯近。21.作者的思绪在一封信里浮浮沉沉。围绕读这封信,作者有哪些思绪?22.文章以“人远天涯近”为题,有什么用意?23.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24.文章结尼“妈妈,如果有一天,我在梦里遇见您,我肯定会又哭又笑,哭着欢笑,笑着流泪……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又“训”了父亲一顿①结束晨练准备洗澡,父亲来电话:“搭了个顺风车到银行办点事,是不是还得戴口罩?走得急忘戴了。”末了,还怯怯地“呵呵”一声,像在掩饰他的“过失”。②距银行开门还有俩小时,我只得又穿戴整齐,骑车到城西接他。矮小瘦弱的父亲躲在空阔的街角,瑟缩着,双眼盯着我来的方向。看到他的窘态,我生气了:“来这么早,也不提前打电话?不知道疫情吃紧呀,还往县城跑?我帮你办不行啊?添乱!”③父亲不敢看我,瞅着稀疏的行人、车辆,喃喃道:“村里你大叔工地赶早,我就搭他摩托来了,你工作忙,没打电话麻烦你;医保卡改密码,必须本人,得来呀!”我自觉言重了:“来了就回家吧,吃早饭。”父亲慌了神:“不不不,不饿,办完就回,这一身土两脚泥。”我又“生气”了:“我家不是你家呀!”父亲慢慢站起,塌着腰,右手紧握着提兜,左手扶着车座,右腿迈了三次,坐了上来;左手又紧紧抓住了我的衣襟。④搓了几搓鞋底,父亲进了电梯;又搓了几搓鞋底,进了家门。我嗔怪:“哎呀,不用搓啦!”父亲只顾搓,不理我。妻子已把饭盛好,父亲在饭碗间小心翼翼地放直提兜,慢慢提出一塑料袋鸡蛋:“还不赖,没打碎!”这一路颠簸,父亲得多经心呀,我的气又来了。盛了满满一碗面条,加一个荷包蛋、两根油条,父亲吃了个精光;又加一碗,我逗他:“必须吃完啊!”父亲顺从地“嗯”了一声。⑤父亲坐在偌大的沙发里,更显小,且只坐了个沿儿,双手局促地在腿上、沙发上搭来搭去。我递给他一杯温开水,手才放定。问我娘,问庄稼,问乡亲,问树,问鸡……我问啥,父亲应啥。我慌了:原来那个事事由他拿主意的一家之主哪去了?那个问学习,问交友,问婚姻,问工作,连珠炮般他问我答、说啥是啥的严父哪去了?⑥父亲倒是慢慢轻松下来,说着家里村里的情况,可怎么感觉都像是在向我汇报,没有丝毫他年轻时、中年时面对我的厉声厉色。反而,我却时不时地厉声厉色起来。⑦父亲说,办完事给我娘买点儿饼干。我急了:“千万别买甜的,她血糖高!”父亲低下声:“可她就想吃甜的呢。唉,年轻时,你娘哪舍得吃呀,有啥好吃的都紧着你们、紧着我。七十来岁的人了,想吃就吃点儿。我听了她一辈子话,依着她吧!”又心酸,又好笑,又担心:“那一定少吃,记得吃降糖药,听到没?”父亲:“哦。”⑧父亲又说,那天花十块钱找人捎着买了张小渔网,从大河里捞了些小鱼,收拾干净,冻在冰箱里,等我回家炸着吃。我更急了:“大河水急,你不小心侧歪到河里咋办?即便你心里有准儿,可身体没准儿了呀,不能冒险!”父亲弱弱地说:“老张头儿比我大一岁,还……”“那也不行!”“哦。”⑨越聊越“有气”,怎么觉得父亲做啥都不对呢?此刻坐在沙发里的父亲怎么那么像被他训得贴墙站的儿时的我?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他老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毫无主张。恍惚间,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⑩其实,父亲还是很“听话”的。我“训”他“上房顶摔着咋办”,他就再没上房晾晒过东西、扫过雪;我“训”他“冬天生炉子,晚上一定盖好炉盖,窗户留条缝”,他就每天晚上检查好几遍……⑪每一次忍不住“训”了父亲,我也很自责。听母亲说,父亲从小没了爹娘,营养跟不上,长得很瘦小;拉扯我们兄弟仨,下过煤窑,下过包工队,土里刨食,吃过许许多多苦……我还一度怨这个家,怨父亲没给我坚强厚实的靠山,害我一直自卑地,自食其力地苦拼到今天。可父亲又谈何容易?⑫我偷偷瞟了一眼父亲,还坐在沙发沿儿上,端着水杯,两眼瞅瞅窗外,瞅瞅洗手间的方向……眼前腾起一团雾,我迅速打开水龙头猛洗脸。完毕,拿出崭新的口罩,拉父亲起来,给他戴好,又塞了一包到提兜。出门,上街,领他办业务,买东西,送他回家。其间,又“训”他过马路一定跟紧我,一定抄好密码,有事一定跟我说……⑬中午有个应酬,我打电话给妻子。女儿接过电话,劈头一句:“不准喝酒,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我“呵呵”一声:“知道了。”听到女儿那边和她妈说:“放心,我又训了我爸一顿……”(选自《桂林日报》2021年1月31日,有删改)25.请用简洁的语言,按顺序把“我”“训”父亲的情节补充完整。①父亲进城到银行改医保卡密码;→②;→父亲进门搓鞋底、带鸡蛋;→④;→⑤父亲说用小渔网从大河里捞小鱼。26.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7.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第⑫段加点词“一团雾”的含义。28.第⑪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说说这种顺序所起的作用。29.怎样理解第⑨段的画线句“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30.有人说结尾语段写女儿,与表现“我”与乡下父亲的感情无关,应该删去。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柿子树山本家的院子里长了一棵柿子树,已是一棵老树了,枝杈飞张开来,有几枝探出院外,横在小道的上空。柿子树开花后不久,便结了小小的青果。这些青果经受着阳光雨露,在你不知不觉之中长大了,我将伸出院外的枝上所结的柿子很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二十八颗。秋天来了,柿子在秋阳之下,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起来,那横到路上的枝头上的柿子一下子就能数清了。从夏天到现在,它们()不少一颗,还是二十八颗。柿子终于成熟了。它们沉甸甸地坠着,将枝头坠弯了。几乎颗颗都能摸着。我想:这些灯笼,早晚会一盏一盏地被摘掉的,最后只剩下几根铁一样的黑枝。然而,—星期过去了,枝上依然是二十八颗柿子。又过去了十天,枝上还是二十八颗柿子。那天,我在枝下仰望着这些熟得亮闪闪的柿子,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可思议。十多年前我家也有一棵柿子树——柿子树长得很快,只一年,就蹿得比我还高。又过了一年。这一年春天,在还带有几分寒意的日子里,我们家的柿子树居然开出了几十朵花。在枝头上很漂亮地开放了好几天,直到它们结出了小小的青果。没等成熟,西头的天龙便来偷摘了四颗,我和他打了一架,他妈妈找我妈吵了一顿……后来,这棵柿子树使我们家接连几次陷入了邻里的纠纷。最后,柿子树上,只留下了三颗成熟的柿子。我将这三颗柿子分别做做了安排:一颗送给我的语文老师(我的作文好,是因为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颗送给摆渡的乔老头(我每天,总要让他摆渡上学),一颗留着全家人分吃(从柿子挂果到今天,全家人都在为这棵柿子树操心)。三颗柿子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上,十分耀眼。母亲说:“早点摘下吧。”“不,还是让它们在树上挂几天吧,挂在树上好看。”我说。瘦瘦的一棵柿子树上,挂了三只在阳光下变成半透明的柿子,成了我家小院一景。因为这一景,我家本很贫乏的院子,就有了一份无言的乐趣。几只喜鹊总想来啄那三颗柿子。几个妹妹就轮流着坐在门槛上吓唬它们。这天夜里,我被人推醒了,睁眼一看,隐约觉得是母亲。她轻声说:“院里好像有动静。”我翻身下床,只穿了一条裤衩,赤着上身,哗啦抽掉门栓,夺门而出,只见一个人影一跃,从院里爬上墙头,我哆嗦着发一声喊:“抓小偷!”那人影便滑落到院墙那边去了。我打开院门追出来,就见朦胧的月光下有个人影斜穿过庄稼地,消失于夜色之中。我回到院子里,看到那棵柿子树已一果不存,干巴巴地站在苍白的月光下。晚上,月色凄清。我用斧头将这棵柿子树砍倒了……前些天去前川先生的家拜访,我说起了山本家的柿子树,并将我对当地民风的赞赏,告诉了前川先生。然而,我没有想到前川先生听罢之后,()叹息了一声,说:“我倒希望有人来摘这些柿子呢。”我不免惊讶。前川先生将双手平放在双膝上:“许多年前,我家的院子里也长了一棵柿子树。柿子成熟时,有许多上学的孩子从这里路过,他们就会进来摘柿子,我一边帮他们摘,一边说,摘吧摘吧,多吃几颗。看着他们吃得满嘴是沛子汁,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到院门口说,放了学再来吃。可是现在,这温馨的时光已永远地逝去了。你说得对,那挂在枝头上的柿子,是不会有人偷摘一颗的,但那一树的柿子,竟没有一个人来摘,那柿子树不也太寂寞了吗?”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心中回味着前川先生的话。他使我忽然面对着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不知何是好了。我又见到了山本家的柿子树。我()地感到那一树的柿子美丽得有些苍凉。它孤独地立着,徒有一树好好的果实。我绝不能接受我家那棵柿子树的遭遇,但我对本以欣赏之心看待的山本家的柿子树的处境,也在心底深处长出悲哀之情。秋深了,山本家柿子树上的柿子,终于在等待中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要有一阵风吹来,就会从枝上脱落下三两颗,直跌在地上。那柿子实在熟透了,跌在地上,顿作糊状,像一摊摊废弃了的颜色。(有删改)3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然竟然居然 B.竟然突然居然C.居然竟然突然 D.居然突然竟然32.从全文看,作者写“我”家里的柿子树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写这部分的内容有何作用?33.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①我回到院子里,看到那棵柿子树已一果不存,干巴巴地站在苍白的月光下。(从词语运用的角度)②我翻身下床,只穿了一条裤衩,赤着上身,哗啦抽掉门栓,夺门而出。(从描写方法角度)34.“但我对本以欣赏之心看待的山本家的柿子树的处境,也在心底深处长出悲哀之情。”在这句话中,作者为何原本会欣赏?现在又为何会感到“悲哀”?35.依据文中三棵柿子树所结果实的不同经历,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给你带来哪些人生启示。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厨师的书法①老余炖的汤瓶鸡,一绝。②我千里迢迢从北京过来,一定要赶到小饭店去吃个汤瓶鸡。老余的小饭店在大山深处,国道边上,一路七弯八绕,才能在小饭店里吃上一顿。放下筷子,却是深深的满足:“道道菜都好吃!”③小饭店开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风景。饭店老板兼首席大厨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菜还能聊天。老余聊天,并非瞎扯。他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为他有聊天的tiānfù,同时肚里有故事。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书法。四十年前,他在村庄里小学校做代课老师,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认识到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开始学写字。后来,他出了门,打工谋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笔也放下了。④一人一瓶啤酒,我和老余面对面坐着聊天。老余说,他这家小饭店,其实不只是家小饭店。他1985年从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飞回来了!就此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厨师的生涯。从此以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老余的日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充满了扎实的幸福。几年之后,小饭店挪了地方,转移到百步远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饭店的名字改为“途中”,一直用到现在。⑤我问老余“途中”何谓?老余答曰,活着活着,越来越明白,人生永远是在半道上。现在的他一有空,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在那里练字。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消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我问老余,写字跟做菜,有相通么?老余说,异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时候加料,写字要懂得运笔,熟悉笔墨的性情。⑥这么一想,老余说得对。做菜,写字,道理是相通的。对老余来说,做菜的时候,锅铲就是他的毛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就是他的锅铲。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才是最重要的。⑦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让老余煨好二十个汤瓶鸡,第二天中午送到县城去。老余想来想去,决定不送!不是因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远,更不是炖不出那么些鸡。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汤瓶鸡,只有在这个山高林密的路边饭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汤瓶鸡,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时。快了,猛了,出来的味道都不对;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了。⑧现在,老余也是偶尔才下厨了。他下厨已不再是为了挣钱。就像他写字,不是为了搞艺术一样。人家说,老余,你的字这么好,可以去参加省展、国展了。老余摇头,说不去。人家王羲之、张旭,有没有参加过省展、国展?肯定没有嘛。人家又说,老余,你的饭店这么有名,怎么不多开几家分店,搞一个连锁。老余也摇头,我只要一个小的店就够了。老余说,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⑨我盛了一碗鸡汤,慢慢喝了,味道真好。溪鱼、老豆腐、丝瓜、红烧肉,道道菜都好吃……(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tiānfù()37.第③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38.对第⑦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余炖煨的汤瓶鸡名声在外,颇受顾客的青睐和信任。B.老余拒绝熟客,是因为相比人情,他更看重店的招牌。C.老余的汤瓶鸡在山高林密的环境中吃,味道才最正宗。D.在老余看来,让顾客享受到最好的菜品比什么都重要。39.文章以“厨师的书法”为题,其妙处是40.联系全文,说说第③段作者说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夜宿古北水镇①到达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时,已经是薄暮了,夕阳的余晖在山巅渐渐萎下去,镇子上掌灯了,我们便选择了一家临水的客栈住下来。此时天已黑透,如墨,晕染了这座古北口身旁的小镇。②古北水镇,因古北口而得名,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共同组成,这些名字颇具年代感和戏剧感,让人想起张艺谋的电影《长城》,抑或具有悲壮色彩的美术作品。③旧时,古北口一直是军事要塞,这里一头连着辽东平原,一头又牵着内蒙古,成犄角之势,辽金元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战火不断,如今,历史的金戈铁马已经止息,在司马台长城的拥抱下,古北水镇已如在母亲怀抱中酣睡的婴孩,安宁而和美。④古北水镇的存在,可以被称为“地域的乾坤大挪移”。按理说,北方的建筑应该是以粗犷阔大见长,而古北水镇,偏偏是“小桥流水人家”,乍一看,你会以为进入了江南。春三月,紫薇和早樱都开了,还有水边一些不知名的红色小花,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夜空中落在地上的星星。⑤一到古镇,就听人说,如果你是夜间抵达这里,先别忙着看古镇,一定要先到长城上去看看。夜游长城?伴着历史的狼烟,踩着脚下斑驳的石阶,望着长城下的万家灯火,这倒是很新颖。⑥所以,入夜时分,我和朋友一起提灯游了一次司马台长城。夜风清朗,司马台长城的边缘已被线条灯勾勒完毕,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人提灯登阶,颇有古人提灯赴约的诗意在。登上长城再次打量整座古镇,灯火点点,街道如血管,发着光;河流上,小舟欸乃,似有人在船上唱着曲;灯笼发出的光被山下的雾气隔断得明明灭灭;人流车辆,亦如浪花淙淙。此刻俯瞰,颇有一些坐拥山河的意趣。⑦我们下了长城,再到古镇上仔细打量这座古城。河流缠绕下的青灰色建筑,两岸柳色新,人头攒动,有些不夜城的意思。放河灯孩童的嬉笑声,京腔的叫卖声,情侣们比肩咬一只冰糖葫芦的酥脆响声……汹涌的市声,夹杂在一起,热闹非凡。若是换了装,你还以为是穿越到了旧时的某个朝代。⑧建筑是组成古镇的立体的诗。古北水镇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古建筑的木结构,这些用百年巨木支撑起来的砖瓦,是建筑的诗,木材就是建筑的诗眼。人在夜间行走于这样的建筑旁,能闻到阵阵的木香,榉木、楝木、柏木、桦木、楠木、紫檀……人亲近木材,原本就要比亲近钢筋混凝土要舒适得多。也只有这样的木结构,才配得上油纸伞,配得上大红的灯笼,配得上穿着汉服霓裳夜行的人。⑨和一般的古镇不同的是,古北水镇并不老气,相反,它还很时髦。街面上;有各色的文创手作店铺,用一块银为您敲敲打打做一件首饰,用一块竹根为您雕刻一幅肖像,用一块泥为您烧制一款陶器,或者您干脆把想法告诉店家,择日来取,或直接快递到您家,您的私人订制总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兑现。⑩夜如墨,人是游弋的狼毫,走累了,回到他们的“笔架山”。回到客栈时,夜已深。酒吧里的驻唱歌手依然唱着从前的故事,似乎是摇滚,歌词中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句子。暂时睡不着的我,索性泡了一杯春茗,拉开窗帘,看着枕水客栈的水漾动着水花,冲刷着岸边的石条,这似乎是古镇的梦呓。(选自《时代邮刊》2020年第11期,有删改)41.作者看到的古北水镇有什么特点?4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①汹涌的市声,夹杂在一起,热闹非凡。(赏析加点词语)②也只有这样的木结构,才配得上油纸伞,配得上大红的灯笼,配得上穿着汉服霓裳夜行的人。(赏析句子)43.文中第②③段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4.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古北水镇的存在,可以被称为‘地域的乾坤大挪移'”。45.若把“夜宿古北水镇”这一题目改成“古北水镇游记”好不好?为什么?部编版初中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专题练习(四)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印)一寸都不能少阎秀丽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④“谁知道抽的哪门子风。”娘说。⑤“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⑥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⑦娘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又看了看我,回头喊了一嗓子,爹没应,又喊了声,爹还是没理,自顾自地在地头上走来走去。娘生气了,拉着我的手就往家走。我回头,发现爹正猫着腰,似乎在一条垄沟里寻找着什么东西。⑧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⑨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⑩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唠上好一阵子。⑪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⑫“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他说地不对劲儿,这不是埋汰我吗?”【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⑬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⑭娘赶紧笑着说:“别听他胡说,你怎么能占我家的地呢?”爹几步跨到要离去的老瓦叔面前,两手一张吼道,“把地的事儿整明白再走!”⑮“哎,我看你是没完没了啊,谁稀罕占你家地咋的?当初分地的时候是有文书的,你这块地有多少条垄沟,你数数,看少没少!”⑯“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当时我是不是还开玩笑说不用埋界石,用这棵树当界石得了。你说树要是死了咋办,还得以界石为准。这你都忘了?要不咱们拿上尺,按照文书重新量一下?”⑰“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⑱“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⑲“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⑳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㉑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他望着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㉒“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㉓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㉔“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㉕“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㉖“啥话?”㉗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选文中三次写到老瓦叔脸“红”,原因分别是什么?【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5.品析选文第⑬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6.选文第㉑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8.选文结尾画线句子别具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2.保留部队作风/当过兵的父亲,因老瓦多占半地而据理力争/寸土不让,致使两家产生隔/开质,秋收时把打好的粮食送给老瓦,两家化解矛盾/和好如初。3.本段是插叙,补充交代与老瓦叔交往的事(深的(分)体现老瓦叔重情重义,为下文我和母亲不相信老瓦叔占“我”家地做铺垫(解释上文我”对与老瓦叔吵架感到不解的原因);与下文不让老瓦叔多占半垄地形成对比,突出了套的讲原则为下文给老瓦叔送粮做铺垫。4.因争论而生气(心虚)脸红;因真相被揭穿而羞愧(尴尬)脸红;因父亲送粮食(宽容、体谅)而惭愧(愧疚)5.“瞪”是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的意思。生动而形象的写出了“我”认为父亲误会老瓦叔而生气的神态。体现了“我”对父亲的不理解(不满、埋怨)。6.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割谷子的全过程,表现了父亲动作娴熟,突出父亲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品质。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脸上的笑容比作潭水中的波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给老瓦叔送粮食,矛盾化解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父亲宽容大度/体谅他人/重情义的性格特点。8.示例:爹的话(“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寓意着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正是这种捍卫领土的坚定的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突出了父亲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信念/决心,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赞美之情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神秘的大黄猫①母亲正操起扁担要劈我,却突然惊喜地叫道:“是他莲姨吧?他莲姨吧!”②我好奇地停下逃命般的脚步,回头看,母亲已站在远处的大路边,抓着一位妇人的手兴奋地喊着我:“国子,过来,叫你莲姨。”母亲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嘴里像含了蜜。我犹豫着,因为我把两桶水挑泼了,母亲刚才没劈到我,现在是不是想把我诓过去劈?“来呀国子,你莲姨,还有弓子,你们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得可好呢。”母亲拉着妇人身旁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极力向我献殷勤。③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是要留这位莲姨在我家吃饭,于是走过去。莲姨快步迎上来,气喘吁吁:“呀!国子,都这么高啦……”“国子,把弓子肩上的袋子接下来,背家去。”母亲一边吩咐我,一边弯腰挑莲姨刚放下的担子。④“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家……”莲姨阻止母亲挑地的担子。“就你见外!都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母亲气冲冲地推开莲姨挑起担子,“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一口水。今天要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你又绕过去了……”母亲的语气很不满,但脸上含笑。“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莲姨跟着,也笑着。⑤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后,坐在门口,低着头,不和我说话。我也没心情和他说话,只琢磨着母亲今天会烧什么好菜招待客人:肉,家里没有,但菜里的香油一定会倒得多。想到这,我就激动起来,但又不能把激动表现出来,不然下午等客人一走,母亲轻则又要骂我没出息,重则又要用扁担劈我,顺带着把刚才没有劈的也劈了。“每次客人走后我就要倒霉,今天要出出她的丑。”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对付母亲的基调。⑥“他莲姨,你坐会儿,我出去抱些柴草。”母亲说看就走出院子。我心里一笑,母亲又开始装了:灶边柴草满满的,哪里还要再抱?不过是干那种事罢了。我有了主意。⑦我坐在门口弓子的对面,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答着莲姨热情的问话,眼睛不时地瞟向身后。“谁!干什么!”我突然的大叫吓得莲姨和弓子猴子般地蹿起来,更吓得身后的母亲大跳。“想死啊你!”看到莲姨,母亲的声音又立即柔和起来,“他莲姨你看,我家这调皮的东西……”母亲捡起被我吓得掉在地上的一块腊肉,放到窗台上。“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莲姨笑着,还轻轻揪了揪弓子的耳朵。弓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们俩一笑,在院子里玩起来。⑧不一会儿,母亲亲切地喊我进屋。我似乎忘了先前的不快,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进了厨房。母亲笑着关上门,却突然用胳膊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手掌紧紧捂住我的嘴,另只手似乎用尽全力拧我的屁股,眼珠子就要跳出来,声音低却异常凶很:“拿出来!不然客人一走,我就要你命!”我疼得叫不出声,也不敢叫出声,只疑惑、无助地看着母亲。“肉,窗台上的肉,藏哪去了?”母亲的两只眼珠子恨不得要蹦出来砸死我。我急切地摇头,惨兮兮地看着母亲,泪水大滴大滴地滚落。⑨“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莲姨在门外急切地叫起来。母亲急忙丢开我,低声说句“不许哭”,就打开门和莲姨一起去追大黄猫。母亲和莲姨没有追回那块肉——那块刚刚被母亲从邻家借来,并且当母亲做贼一般悄悄往窗台上放时还被我的恶作剧吓得要死的那块肉。⑩这天的饭桌上虽然没有肉,但多放了香油的韭菜和白菜尤其香,我和弓子一人吃了三大碗饭。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把我踩滑倒了。”母亲接过那块肉,看了看:“他莲姨,你这么帮我……”⑪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恨恨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我碰上非打死不可……”“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哪有连一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⑫十二岁的我,不懂母亲在说什么。(文/张爱国)9.【梳理故事情节】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母亲邀请莲姨母子吃饭→①→②→肉失而复得。10.【分析人物形象】①勾画第⑧段中与母亲有关主要细节,分析它们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并结合全文探究母亲有这种心理的原因。两个角度主要细节母亲心理原因“我”和莲姨都能感受到的①②④只有“我”都能感受到的箍、捂住、拧、跳、砸、声音低却异常凶狠③②结合全文,关注第⑨段和第⑩段加点词“急切”“惊喜”,分析莲姨制造“大黄猫”假象的原因,并说说这个假象凸显了莲姨什么性格特征。11.【赏析叙事艺术】这篇小说以“十二岁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9.母亲去邻居家借腊肉招待莲姨母子;莲姨假称肉被大黄猫叼走10.⑴①亲切地喊我进屋,笑着关上门②不想让莲姨看出异样③发现肉丢后的着急与痛心④自家生活窘迫,又想热情的款待莲姨⑵莲姨知道我家生活窘迫,不想给我家增加负担,所以才会制造“大黄猫”假象。从中可以看出莲姨的温暖体贴、善解人意。11.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以未成人的视角诠释母亲的热情真挚和莲姨的善良体贴,虽然十二岁的我还不理解两人之间的感情,但两人美好的形象与真挚的情谊却跃然纸上,感人至深。阅读《私人定制怀旧路线图》,回答下题。①机缘巧合下,我再次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熟悉的那条路……②几年前,我和文姐第一次在北京见面,约在紫竹院。文姐笑眯眯告诉我这一天的安排:紫竹院野餐,北海喝下午茶,景山公园看日落。③文姐说的这几个地方,我都熟,但跟她走一趟,又别有感受。比如,在紫竹院,文姐向我介绍地每天晨跑的路线;在长椅上小坐,文姐说起父亲猝然去世的旧事,“那段时间,我常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思考、哭……”④我们漫步北海,她向我描述现在的生活,“写稿、逛公园、晒太阳、跳广场舞”。⑤落日余晖中,我们慢慢踱下景山。文姐说,今天由她定制的一日游是她心中最好的北京。我想说:我也看到她展现出的最好、最私密的自己,她的过去和现在,日常及志趣。⑥不久,我回老家,朋友韩给我类似的款待。她建议,带我逛逛新合肥。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听来自阜阳的她这么说,有些失笑。然而,在韩的带领下我看到的是属于她的路,她的城。⑥沿途,韩一一对我介绍。⑨“看,那是刚来合肥时,我实习的大楼!”⑩“结婚时,买的第一处房就在那家商城背后!”⑪韩特地绕远,为的是带我去看几条她最喜欢的路。⑫一条路,我们一直在婆娑绿树中穿梭,她欣然:“我去过很多地方,没有绿化比合肥好的。”⑬一条路,在她的指点下,我注意到车窗外的大朵白云。一拐穹,蔷薇花一朵接一朵地开在路旁的灌木丛中,阳光下,花繁叶茂格外美丽。⑭末了,韩说了一句今我耳熟的话:“我今天带你来的,是我心中最好的合肥。”⑮我在北京南城的湖广会馆等一个故人时,想到文姐和韩。⑯在此之前,故人发了一条信息问我:“为什么你家在北城,约我在南城?”⑰我这才发现,凡是我觉得该好好招待的朋友,我都约在此地,饭馆一样,吃完饭的节目一样。不知不觉,我也定制了一条私人路线。⑱“因为我在这附近工作、生活过五年,熟。”我终于想出答案。在稍后的沿途解说中,我眉飞色舞的向他介绍,哪家的酱牛肉好吃,哪家的羊汤冬天是一株救命稻草。听说三毛来过这条街,便每块砖都仔细踩过,意图脚印有重合的可能。⑲“这里一草一木都有你的痕迹啊。”故人点评,“看得出你很怀念那段时光。”⑳我沉默了。对着我的路,想起文姐和韩,隔了许久,更多理解,更多感激—㉑那是待客的最高礼遇吧?拿你心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最熟悉的路,用你最私密的记忆和心情招待来宾。12.依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①→韩带“我”逛合肥→②13.简要赏析第⑬段。14.文中第①段和第⑳段的结构关系怎样,有什么好处?15.通读全文,本文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16.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第⑦段“有些失笑”中“失笑”一词表达出“我”对韩的嘲笑。B.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性和亲切感。C.标题中“怀旧”是本文的文眼,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D.本文展现了生活中我们会把人性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分享给他人的思想。答案:12.文姐领“我”游北京;“我”向故人介绍北京南城13.运用了环境(景物)描写。描写出景色的美丽怡人,烘托“我”游览时的愉悦心情。14.首尾呼应(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中心突出。15.倒叙。作用: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16.A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一觉醒来是早晨沈石溪当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当一双双怀疑的眼睛紧盯着你,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独坐小船在黑夜的大海上漂流,孤立无援,随时都会被狂风恶浪吞噬掉的恐惧感?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那时我刚读完初一,升初二,因家庭迁居,换了一个新学校。开学第三天,数学老师搞了一次摸底考试。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很有兴趣,很顺利地就把题目全部做好。第二天一公布成绩,我得了满分,而同桌那位眉清目秀的班长乐嘉秋才得了九十九分。当那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秦老师宣布完分数,同学们向我投来美慕的目光时,我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就在这时,乐嘉秋站起来说:“秦老师,沈石溪同学是因为作弊才得了一百分的,昨天考试时,他先是问我借橡皮擦,后来又说忘了带量角器,一会儿又说钢笔没了墨水……几次三番找寸借口偷看我的试卷,我觉得这不是他的真正成绩。”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变得簸箕大。是的,我向她借过文具,但我扪心自问,两只眼睛始终规规矩矩。我的脸涨得通红,像朵快要枯死的鸡冠花,嗫嚅着说:“我没有……我没有……”教室里静得像关严了门的冷冻仓库,我惶惑地四下望去,只看见一双双愤怒的眼睛就像一只只愤怒的小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叮蜇我。我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秦老师,企望她能主持公道。秦老师走到我面前,说:“沈石溪同学,我要告诉你,你的眼睛生得很大,嗯,还有点儿漂亮,但如果把一双大眼睛用来偷看别人的试卷,那漂亮的大眼睛就变得不漂亮了。”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虚得很,腰也弯下来了,背也驼下来了,脖子也缩下去了。我想,我不该这么窝囊的,我没做错什么,应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遗憾的是,我本来就腼腆,只会像个口吃患者似的反复说:“我没有……我真的没有……”这以后,我一上数学课就无端地紧张,脖子僵硬地扭向一边,唯恐乐嘉秋又怀疑我偷看她作业什么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秦老师那张表情生动的脸,猜测她是不是对我转变了看法,我竖起耳朵谛听四周的同学有没有在说我的坏话,而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没能听进去。我的数学成绩急速滑坡,到了期中考试,我才考了四十八分。秦老师拿着考卷,愠怒地说:“我想,这才是你真正的成绩!”这不及格的期中考试成了一条有力的反证,证明我在那次摸底考试时确实偷看了乐嘉秋的试卷。当天夜里,我失眠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想,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给人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比定音锤,我却一锤子敲出了刺耳的噪声;我想,我怕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秦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坏印象了,我这辈子算是让乐嘉秋给毁了;我想,我应该用粉笔在她背上画条蛇,隐喻她就是专门害人的美人蛇……我脑子特别活络,一秒钟就可以想出一千个坏点子来,可我从来胆小如鼠,不敢付诸行动。我想,要是我正在做报复她的坏事时,突然被人发觉,岂不是铁证如山地证明我曾经偷看过她的试卷?唉,怎么办?怎么办?我觉得我人生的道路上一片黑暗,眼睛就像开了闸的水库,泪水滂沱……突然,我发现奶奶蹑手蹑脚走到我床边,慈祥地摸摸我的额头,附在我耳朵边轻轻地说:“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奶奶,一觉醒来是早晨!”奶奶的语调平和沉稳,透出饱经风霜后的练达与睿智。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而这个信念是她用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练就的生命结晶。奶奶的大半辈子都泡在苦水里,爷爷、父亲先后入狱,她和我母亲一起,靠给人绣花,靠典卖极有限的家当,靠捡食菜皮,苦苦支撑这个家。在凄风苦雨的漫长岁月里,这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口头禅,像一根结实的精神拐杖,支撑着她一趟又一趟由绝望走向希望。一觉醒来是早晨,当然不仅仅是指时间的轮回,也是指人心境的更新;放下你的忧伤,把折磨你的困境像脱衣服似的脱下来,轻轻松松、舒舒坦坦睡一觉,黑夜会无可奈何地退却,当你睁开双眼,已经是阳光明媚的早晨;早晨,生机勃勃,充满着新的希望。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第二天,我精神饱满地来到学校,我不再理会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专心致志地听秦老师主讲课,把巨大的精神包袱卸下来,当成柔软的坐垫坐在屁股底下了。我的数学功底本来就好,一发奋,掉下来的成绩很快就嗖嗖往上蹿。到了期末考试,临考数学前,我十分平静地要求秦老师允许我临时调换一下座位,我的理由是,我不希望同学们对我产生新的误会。得到秦老师首肯后,我在讲台旁独坐一桌,面对散发着油墨香的考卷,我的心就像早晨清新的空气,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潜心演算每一道考题,我做得又快又好,第一个交卷,又是一个漂亮的满分!不知是上帝的故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乐嘉秋又是九十九分。寒假里有一天,我一清早到小菜场帮奶奶替别人刮鱼鳞,正巧遇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乐嘉秋迎面走来。我衣衫褴褛,两只手沾满鱼腥,羞于见人,想扭头装着没看见,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人嘛,总有误解别人的时候,也总有被别人误会的时候。”“我好后悔,我一直想……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别别,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嗯,一觉醒来是早晨。”初中毕业后,我离乡背井,多少次陷入谗言的沼泽,多少次卷进是非的漩涡,多少次面临人生的绝境,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奶奶说的这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于是,我便恢复了自信和勇气,于是,我振作起来舔舔伤口继续与命运拼搏,于是,我奇迹般地走出沼泽,战胜绝境,柳暗花明又一村。(选自《爷爷的糖人》,有删改)17.根据文章内容,在方框内将情节补充完整。18.文中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19.按要求回答括号内的问题。①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②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20.你怎样理解“一觉醒来是早晨”这句话的含义?答案:17.①发奋学习,再得满分②菜场巧遇,班长道歉18.插叙了奶奶的不幸遭遇和艰苦人生,表现出奶奶饱经风霜的练达与睿智,为下文“我”的改变做铺垫。19.①“咀嚼”本意是用牙齿磨碎食物,这里指“我”反复品味奶奶的那句话。酣然入睡,是说“我”睡得香甜,这是“咀嚼”的结果,表明“我”理解了奶奶那句话的深刻哲理,放下了心中的包袱。②本句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嘉秋向“我”道歉时的样子,表现出她的惭愧和勇于承认错误的真诚。20.示例:人生总会遭遇挫折甚至面临绝境,我们要更新心境,放下忧伤,卸下精神上的包袱,乐观、坦然面对困境,一觉醒来,我们就会恢复自信和勇气。黑夜总会过去,明天更加美好。(意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人远天涯近①包利民①初来这座小兴安岭深处的小城,我闲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不远处的一家旧书店。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些绝版的老书,或者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书,虽然那些书已布满了时光的印痕,却有着更入心的魅力。最主要的,是便宜。而现在,一些旧书却卖得比新书还要贵上许多倍,也许是更多的人意识到旧书的可贵之处或者收藏价值。②有一次我在那家书店挑了七八本书,然后捧着那厚厚一摞的欣喜往回走,心里满是期待,期待与那些美好的故事相遇。那个下午,当我翻开一本书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夹着几张折叠着的纸,是一封信。早已忘了那本书的名字,只记得书里收录的,是世界各地的孤儿写给母亲的信。而夹着的这封信,字迹娟秀,虽然信纸泛黄,可那份情感依然清澈如初。③"亲爱的妈妈,我都不知道您的名字,可我知道您一定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也许会偶尔想起我。可我是多么地想您啊!我从十六岁开始,就离开了孤儿院,这十多年来在很多地方停留过。没有故乡也没有家的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路走得越长,曾经觉得的遙远就越近,可能我此生不会遇见您,或者遇见了,也认不出您,可是却给了我一个多么美好的想象,也许在某个忽然心动的时刻,和我擦肩而过的那个人就是您……”④心底涌起浓浓的感动,想象当年的那个女子,曾在怎样绝望的心情里,努力找寻出一种带着希望的温暖。而且,那句“路走得越长,曾经觉得的遥远就越近",也是给我感触很深。人走得远了,天涯就近了。这些年来我从故乡到异乡,辗辗转转,天涯变成近在眼前的寻常,而回望来处,却成天涯。有时候会有着短暂的迷失,不知自己究竟想去哪里想要什么,可更多的时候,总是收拾起那份身不由己的慨叹,于时空的交错中奋力前行。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有着一个关于远方的梦,想以后带着清风明月浪迹天涯。真的有一天人在天涯了,却又觉得来处那么远,思念的人那么远。就像信纸中那个深情的女子。把一份无望的思念涌动成终生不息的海。⑤"当我知道了妈妈的概念之后,对您的想念便开始落地生根。从前一直觉得远方那么远,现在却觉得远方那么近,因为远有您……思念的人去了远方,一颗心便也跟着到了远方,天涯有你,天涯便也不再遥远。千万里的路途被思念牵扯成咫尺,于是天涯很近,你很远。也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过那样一个心心念念的“你”,连接着遥远的天涯。信中的女子,她想念着的妈妈,虽然只是一个未知,却在她日益的想象中形象鲜明,并与她息息相通;虽然并不知妈妈人在何处,可是思念到达的地方,妈妈就在。⑥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县里建筑工程队当会计的父亲就长年不在家,去各地进行工程建设。其实现在想来,那些地方也并不如何遥远,都是在本省,或者大兴安岭,或者小兴安岭。可是生活在大平原的小村庄里,却觉得父亲离我们是那么远,写一封信要很多天才能收到回信。二十年前,我来到了小兴安岭,来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这个城市,儿时的天涯,已成身畔的生活。而如今,父亲已故去多年,我到了父亲的天涯,却再没有了父亲,父亲已远成隔世。人远天涯近,在此刻,却是我生命中永远化不开的苍凉。⑦那个遥远的下午,我的思绪在一封信里浮浮沉沉。其实我比写信的女子要幸运幸福得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此时也该鬓染秋霜了吧?我多希望她能在通信发达的今天找到自己的妈妈,而不是似当年一般,写着一封无法寄出的信。可是彼时彼刻,捧读着那一纸素笺,心却沉重而柔软。信的最后一部分是这样:“……许多年来我从没有梦见过您,也许是因为我不知道您的样子。妈妈,如果有一天,我在梦里遇见您,我肯定会又哭又笑,哭着欢笑,笑着流泪……[注释]①"人远天汇近“出白朱淑真的《生查子.不载》:年年玉镜台,梅蕊官妆闲。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思楚云深,人远天涯近。21.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