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设计理念: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史和概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3.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2、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1、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2、学生观察、记录、汇报。3、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4、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什么工具?5、想要观察到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需要借助工具——显微镜。6、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会有什么?这将是个这样的世界呢?二、探究新知: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2、教师讲解显微镜的构造,学习使用的方法。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盖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讲述: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5、学生分组观察。6、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7、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把它们叫做微生物。(板书:微生物)8、认识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做相应补充介绍。(3)、通过了解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9、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认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2)、谈话: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目前,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希望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那样不断的探究,不断发现。三、拓展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2、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证明办法。3、活动:制作微生物玻片,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板书设计:1、水滴里的生物微生物:空气中土壤中动植物的体表体内

2、做酸奶设计理念:本课是继前一课从整体上认识微生物的概况之后,再分类认识其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细菌。在设计结构上,本课一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实践活动——做酸奶,来激发学生研究细菌的兴趣和愿望,推动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了解牛奶为什么变成酸奶,从而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分布及繁殖特点,了解细菌的功与过。教学目标: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3、知道减少至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做酸奶的活动。2、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教学准备:1、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容器。2、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一、谈话导入:1、谈话:你吃过酸奶吗?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成的吗?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二、学习新知:1、猜猜看:酸奶是怎么制作成的?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演示制作酸奶的方法:(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制作酸奶需要注意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另外,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4、布置任务:回家后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大家一起品尝,回家查阅资料: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下节课交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减少至病细菌传播的方法。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老师布置你们回家制作了酸奶(板书)。今天,同学们带了不少酸奶了,很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2、交流会上学生分组品尝,并谈谈自己的心得。3、提问: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搞不懂的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4、学生提问。5、学生解答,有答不出的老师解答。二、学习新知:认识细菌及酸奶的成因。1、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呢?2、组织学生分组整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3、认识细菌。(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2)、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3)、细菌的繁殖:二分裂繁殖方法。4、模拟细菌繁殖的速度。5、讨论交流: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小结: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了解细菌的功与过。1、学生查阅资料,并结合课外资料,谈谈细菌的有功之处。2、小结细菌的有功之处,并出示有关的图片和视频。3、结合查找的资料,说说细菌的“过”。4、总结细菌的“过”,并出示有关图片和视频。5、讲述: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2、分组讨论,自由发言。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用一支粘粉笔灰的铅笔依次传下去,粉笔灰就这样传给了每个接触的学生。有些病菌就是这样传播开的。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呢?我们该怎么预防?5、补充介绍有关病菌的传播途径。6、全课总结。板书设计:2、做酸奶细菌:细菌可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繁殖方法:二分裂法繁殖速度很快细菌的功与过

3、馒头发霉了设计理念:本课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准备:1、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2、发霉物品的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在那里见过霉?是什么物体发霉了?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

3、讨论: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二、探究新知:1、观察霉的形态。(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物品,看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为了看的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描述出自己看到的霉。注意:观察完毕之后,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4)、总结:霉是一种生物,它很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2、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实验。(1)、提问:你认为霉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

(2)、在问答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霉能够生长,就可以说明它是有生命的,倡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发霉的条件。(3)、引导假设:A、提问:你们知道在那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吗?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把这些条件写下来。B、各组汇报本组的猜想结果。(4)、设计实验方案。A、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请各个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B、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把设计意图写下来。C、小组派人汇报交流。D、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E、实验表格:假设的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5)、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实验雷同。(6)、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实验。三、全课总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一、汇报探究霉生长条件的结果。1、各小组简单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2、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二、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一些方法。1、提问:你们还见过那些食物和其他物品会发霉?2、谈话:霉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可以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呢?请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对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解释。3、看书中的图,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三、阅读资料。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3、学生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霉的资料,让学生知道霉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有贡献也有危害。5、介绍弗莱明和青霉素。四、总结。七、板书设计:3、馒头发霉了发霉的条件:温暖、潮湿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设计理念:本课指导学生将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层次深入到细胞水平,使学生发现生命体的奥秘。学生认识植物的构造,是由宏观逐渐走向微观的,他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的。随着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构造,即细胞为植物体的最基本结构。同样,学生认识动物、人体的构造也是如此。这渗透了科学认识的规律——人们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获得对大自然的新认识。教学目标:1、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并进行比较。2、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教学准备:1、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装片。2、有关细胞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学生自由交流。3、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有哪些东西组成的吗?4、学生交流。5、提问:如果把我们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呢?6、学生思考、推测。7、指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二、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1、学生看教材11页的细胞图,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细胞的图片。2、提问: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3、学生交流、汇报。4、教师总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三、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差异。1、激发兴趣:大家想亲眼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吗?2、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比较。3、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5、总结:你们做的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的,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形状和功能。四、进一步了解细胞。1、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3、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4、学生阅读书中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5、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6、学生回答。7、教师总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8、用多媒体形象展现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五、进一步了解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这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病菌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了。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能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3、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给全班同学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4、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生命体的“积木”:细胞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设计理念: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一课,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到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唯一场所。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知道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宛若一粒飞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的巨大却让人无法想象。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2、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教学准备:1、橡皮泥、火柴梗、小纸片、地球仪。2、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会自己搜索有关地球的资料并能在同学面前交流自己的所得。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球)2、讲述:对,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我们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地球又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地球。(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二、初步认识地球。1、讲述: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地球的资料,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地球的资料。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3、教师总结学生的汇报交流活动。4、出示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5、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6、学生回答。7、提问: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8、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做好分类记录)9、小组汇报。10、教师总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知道地球的形状是圆球体;知道地球的大小。一、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2、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补充。4、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3)、学生交流讨论。(4)、教师总结。5、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6、实验: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注意: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7、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8、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0、教师总结。二、认识地球的大小。1、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和地球表面积等相关数据。2、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3、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陆地面积吗?4、学生猜想。5、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三、拓展活动:1、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1、地球的形状古代人的认识现代人的认识

2、地球的表面设计理念:本课是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形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教材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地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特点介绍认识到地球的不同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壮丽风光。课中将地貌画出来,让学生经历地图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绘制地形图,将学生的绘图能力推进到更高的一个水平。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2、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3、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4、能用平面图描绘地表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2、难点:制作地表模型。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资料。2、托盘、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用平面图描绘地表特征。一、导入新课: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教师简单介绍。2、提问: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3、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只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4、小结:地球表面千姿百态,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和地貌。二、制作地表模型。1、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做出来呢?2、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3、分组做地表模型。4、讲述:想好了再做,用多少材料就拿多少,多的送回,允许到各组去参观。5、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画地形图。1、谈话:我想请大家把你们制作的地表模型描在这张透明胶片上,你们愿意吗?2、讲解:这个透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以用蓝色。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得准确些。3、学生描图,上色。教师及时提供帮助。4、谈话:现在,让我们在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示,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5、学生讨论、交流。6、汇报,教师总结。四、总体认识地球表面地形。1、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要完全照地面的大小画,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低如或是做成地球仪。让我们来看一看,地球仪上,哪些地方是海洋,哪些地方是陆地。2、学生观察、指出。五、看图说地表特征并用平面图记录。1、谈话:地图和地球仪可以表现地形变化和地形特征,你们不但要学会看图、看地球仪,还要学会看地形照片,并用平面图把它记录下来。2、指导学生看地表航拍照片,提问:在这张照片上,地表有什么特征吗?3、学生观看照片,发言交流。4、讨论:怎样把这张照片转化为平面地形图。5、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地形图。六、认识测绘技术的发展。1、谈话: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片。2、出示几张航空照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手段各有哪些优点,并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先进性。3、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现代手段,引导学生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4、教师全课总结。板书设计:2、地球的表面地表模型——画地形图

3、地球的内部设计理念:学生在对地球表面宏观的认识后深入到地球内部了解其中的奥秘,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无法像打开一个橘子瞧个究竟那么简单方便,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是通过地表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地震波的探测来认识的。所以本课从地球的一些自然现象导入,展开研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3、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2、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教学准备:1、黑色胶卷盒3个,分别装着水、细纱、和小石块。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3、相关的图片和录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一、导入新课:1、讲述:上节课我们对地球的表面进行了分析、了解,那地球的内部有是什么样的呢?同学可以先猜猜看。2、学生讲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猜测。3、谈话:我们无法打开地球深入到内部去直接观察,但是科学家还是能够利用各种发法探测到地球内部的构造,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探测的。二、探究新知:1、探究暗盒。(1)、谈话:我这有三个盒子,你们不打开盒子,可以想出办法猜出盒子里有什么吗?(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汇报本组的方案并实践。(4)、教师总结每组的方法。(5)、谈话: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呢?刚才研究盒子里是什么的方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呢?(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7)、学生汇报。(8)、总结:研究地球内部也可以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地球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2、了解科学家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的。(1)、讲述:人类无法深入到地球深处,科学家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呢?(2)、学生观看有关地球地表的现象来推测科学家会从哪些方面搜集地球内部的资料。(3)、学生分组来交流自己的想法。(4)、继续观看有关地球内部的录象,教师补充介绍。3、全课总结,为下节课做准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一、了解地球内部构造。1、提问:还记得科学家们是怎么深入地球内部了解构造的吗?2、学生回答。3、讲述:今天我们来分享科学家研究的成果,了解地球内部究竟什么样。4、学生阅读书中21页的文字介绍。(注意地壳的读音)5、补充提问: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几层?6、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7、看图回答:地球各部分的厚度是多少?主要由什么构成?8、用熟鸡蛋作类比,帮助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二、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1、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先讨论一下,该怎么去制作?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方案。(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3、分组制作地球模型。4、各组展示本组制作的结构模型。5、相互评价其他组的制作情况。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我得了_________颗☆评价项目☆☆☆☆☆☆下次努力1、外形美观2、内部比例与色彩3、组员的合作情况6、教师评价总结。三、拓展总结。1、谈话: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内部构造的?2、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呢。3、课后搜集有关地球结构的资料阅读。板书设计:3、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4、火山和地震设计理念:学生在了解了地球内部构造的基础上来研究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火山和地震都是显著的地质变化,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是小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本课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建模研究,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人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监测和保护自己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2、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1、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纸箱、木块、记号笔。2、火山和地震的相关录象或图片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会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知道火山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一、导入新课:1、谈话:通过前几课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地球的形状,地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你知道些什么?4、观看有关录象。5、提问:看过这些片段,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交流)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1、谈话:看过刚才的录象,大家再看看书,说说火山的形成和喷发的原因。2、学生分组交流。3、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4、故事:为了研究记录火山的活动,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夫妇终生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这对夫妇1991年在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双双遇难。5、火山的结构:岩浆在喷出地表前聚集在地下、火山通道、熔岩流、地球内部的压力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了火山堆、火山周围常形成温泉。6、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7、模拟火山喷发实验。8、师生总结:(1)、火山喷发的原因。(2)、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3)、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5、拓展:学生介绍搜集来的火山知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会做模拟地震的实验;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一、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1、谈话:我们知道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通过观看录象,我们已经略知一二。2、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1)、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2)、介绍地震的原因: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3)、介绍地震的危害。3、做模拟地震实验,找震中,判断地震的强弱。(1)、纸箱模拟地震,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2)、学生画图表示地震的中心,比较几次敲击纸箱箱面的震动大小。4、小结。二、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1、谈话: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以及伟大的发明。2、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3、提问: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4、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些自然现象?5、安全教育:(1)、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2)、在其他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三、拓展活动:1、拓展问题出示,学生交流。(1)、地球是运动的吗?(2)、为什么我国台湾省是地震的频发地区?(3)、板块之间的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4)、我国古代对地震的研究还有何成果?(5)、现代还有哪些地震预测仪器?(6)、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地震?(7)、为什么地震前有征兆?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火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震

5、地表的变迁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安排呈现出双线交错的姿态。第一条线是自然力影响地表线。即先探讨地层的升降、造山运动、火山喷发、海水侵蚀、碳酸盐石材的分解、风蚀等对地表的影响,然后再研究风化作用之一热胀冷缩对岩石的破坏,最后探讨自然界的搬运力。第二条线是人类的认识和活动影响地表变迁。即以古人发现地层升降到影响地表的自然力,再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此二线交错暗含人、物关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的变化的。2、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知道什么叫风化。4、知道什么叫侵蚀。5、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会使地表产生变化。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2、难点: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教学准备:1、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2、一些图片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的变化的;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化石是我们地球上了解历史的有力证据,你们看过化石吗?2、欣赏化石的图片。3、提问:化石有什么作用呢?4、观看有关世界风光的录象。5、讲述:多美的世界啊,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面的变迁情况。(板书课题)二、推测喜马拉雅山的过去。1、谈话:有人说很久以前根本就没有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资料: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而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4、提问:那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呢?有什么证据?5、学生分组交流、汇报: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6、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7、阅读有关我国北宋时期沈括的阐述。三、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1、提问: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力量造就的呢?2、学生讨论交流。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4、小结:地球本身的力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四、全课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内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什么叫风化;知道什么叫侵蚀;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会使地表产生变化。一、了解家乡地表的变化。1、提问:我们身边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变化吗?怎么才能知道?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教师总结:我们的家乡地表肯定发生过变化。至于怎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询问老人、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专家、上网搜索等方式来获得答案。二、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1、提问:太阳、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2、学生发表意见。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让我们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吧!4、研究风化的作用。(1)、出示:沙子和泥土。(2)、提问:它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吗?(3)、交流推测的理由。(4)、做石子变小实验。(5)、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的?(风吹、太阳的辐射、雨水冲刷、物体热胀冷缩)(6)、学生分组交流。(7)、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风化。5、研究侵蚀作用。(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谁知道流水有什么作用?(2)、演示实验。(水搬运)(3)、讨论:大自然中除了流水的作用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4)、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6、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三、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交流。4、欣赏:人类的足迹。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地表的变化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设计理念:变化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变化”的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第一课选取的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良种基本类型。教学目标: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教学准备:1、蜡烛、酒精灯、小铁锅、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2、生鸡蛋、碱块、白醋、可乐罐、锤子、塑料管、白糖、铁盒。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化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2、学生发言。3、谈话: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以蜡烛为例进行研究。二、探究新知:1、认识蜡烛的物理变化。(1)、提问:你知道蜡烛有哪些特点吗?(2)、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3)、学生观察、讨论、交流。(4)、教师概括蜡烛的特点。(5)、讲述:那么蜡烛加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冷却后又会发生什么现象?(6)、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说说。(7)、学生分组实验。(8)、汇报实验现象。(9)、教师总结:蜡烛加热时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硬成为固体,蜡烛在加热和冷却后状态发生了改变。2、认识蜡烛的化学变化。(1)、谈话:我们知道蜡烛还可以燃烧,那么燃烧后又会有哪些变化呢?(2)、参照书中的方法来做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A、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B、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C、将一只铁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铁片,观察它的底部。(3)、学生实验、观察。(4)、汇报实验现象。(5)、讨论:两次实验现象产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7)、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在活动记录上。(8)、教师总结:像加热和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一样,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从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一、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知道物质变化有几大类?哪几类?说说看。2、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3、讲述: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生活中其他物质的变化,来分析分析它们的变化是怎样的。二、探究新知:1、判断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1)、讲述:我们知道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改变,没产生新物质,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面这些现象,说说它们属于哪一类变化,证据又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C、铁水变成钢锭;D、树叶颜色的变化;E、火柴燃烧;F、水的三态变化;G、盐酸滴在石灰石上。(3)、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评价、总结。2、动手做一做。(1)、讲述: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几种活动,你们选择下面的这些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2)、学生分组动手做一做,讨论属于哪种变化。A、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B、压扁饮料罐;C、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醋;D、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E、将白糖加热至熔化;F、将白糖加热至焦黑。(3)、学生汇报。(4)、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形态的改变,没产生新物质1、蜡烛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2、铁钉生锈了设计理念:本课是按照观察事实、提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运用结论的思路编写的。钢铁会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据估计,世界一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锈“吃”掉了。不仅如此,还会因设备锈蚀,引起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因此,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生锈与铁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教学目标:1、知道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2、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能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防止铁生锈的过程中。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研究铁生锈的原因。2、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一些生锈的铁制品。2、调查铁制品,搜集有关铁生锈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一、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生锈铁制品。(学生或教师提前搜集的生锈铁制品)2、提问: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生锈的铁制品?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4、比较:那么,没有生锈和已经生锈的铁制品有什么不同呢?5、学生回答。6、谈话: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它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它是一种新的物质。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的更快。铁锈是人们不希望得到的东西。今天我们以铁钉为例,研究铁钉生锈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二、设计实验方案。1、提问:你们认为铁生锈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3、讲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那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们自己的想法呢?

4、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因素设计实验方案。5、学生交流、评价、完善方案。6、分组根据设计的方案,选择材料进行组装。三、实验验证。1、教师提示:坚持不懈,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经常交流。2、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教师在课上、课下了解实验状况,不断指导、反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能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防止铁生锈的过程中。一、交流实验结果,分析铁钉生锈原因。1、讲述:上节课我们设计了实验来研究生锈的原因,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了?

2、学会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3、讨论:实验的现象说明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4、师生总结: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5、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6、教师补充:铁接触酸、碱、盐等物品也容易生锈。二、认识防锈的方法。1、提问: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如何防止铁生锈呢?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分组汇报。4、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或课件展示生产、生活的各种防锈方法。5、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防锈的方法?为什么能够防锈?6、学生分组交流、汇报。7、教师总结: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等,不锈钢也能防锈,是因为在里面添加了其他金属。三、巩固应用。1、教师提问:(1)、小明新买了自行车,担心时间长了会生锈,请你帮他想出几个防止生锈的办法?(2)、厨房里的菜刀,铁锅非常容易生锈,请你分析生锈的原因,并设法解决。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总结。四、布置作业。1、观察家中的金属制品,研究人们是怎样防锈的。2、收集其他金属生锈的现象,研究生锈的原因。板书设计:原因:有空气、有水容易生锈2、铁钉生锈防锈: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等

3、变色花设计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如我们吃的苹果、喝的橙汁中含有酸性物质,洗衣服用的肥皂、洗头用的洗发香波含有碱性物质等等,从大量事例中可以看到,研究物质的酸碱种类和用途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两大类物质,了解它们的用途。教学目标:1、能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2、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3、能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4、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2、难点: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准备:1、涂过白醋和碱水的纸花、喷壶、紫甘蓝汁、碱水、白醋、烧杯、滴管。2、学生准备矿泉水、茶水、糖水等被检测的物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能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一、导入:1、谈话: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朵自己亲手制作的纸花,不过老师忘记浇水了,老师请一个同学来帮我浇下水。2、学生浇水,花开始变色。3、提问:看了刚才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吗?4、学生猜测、讨论、交流。二、探究新知:1、实验解密。(1)、讲解:上课前,老师分别用白醋和碱水浸泡了花瓣和花叶,喷的是紫甘蓝汁,不相信的话,我们就来试试。(2)、学生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小烧杯中,分别滴入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3)、学生汇报。(4)、讲解: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像紫甘蓝一样,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能够显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人们通常称它为指示剂。(5)、学生解释花变色的秘密。2、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3)、学生交流、汇报。(4)、教师小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两类物质。3、动手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的物品。(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制作方法。(2)、讲解:做紫甘蓝汁时,要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叶要撕得越小越好;用手反复揉搓菜叶时,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把塑料袋弄破;揉搓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分组用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的物品,并记录检测结果。(5)、学生交流、汇报。(6)、讲解:我们自制的指示剂只能初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地鉴别物质的酸碱度,还可以用其他的指示剂。(7)、介绍一些指示剂,如pH试纸、试剂。(8)、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9)、教师总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作用,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板书设计:酸性物质3、变色花

指示剂(紫甘蓝)碱性物质

4、洗衣服的学问设计理念: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穿的衣服都会碰到沾有汗渍、菜汁、油污的情况,有时不小心还会蹭上墨汁、果汁、血迹等,令人十分烦恼。如何除去各种各样的污物,里面大有学问,洗衣服的过程既包括物理变化也包括化学变化。本课以洗衣服为载体,复习巩固对两种变化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洗涤剂的特点和去污原理,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差异法实验的要求。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2、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3、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剂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的实验,了解不同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2、难点:学会控制变量。教学准备:1、烧杯、勺子、水、粉碎好的肥皂、洗衣粉、植物油、脏布料、筷子。2、有关洗衣服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知道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剂的常用方法。一、导入:1、谈话:平时,我们衣服上经常会沾上各种污物,如油污、菜汁、果汁、墨汁、血渍、颜料等等,你们知道怎么洗去这些污物吗?2、学生交流、汇报。3、讲述: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如何洗好衣服。二、探究新知:1、进行假设:(1)、提问:哪一种污物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六种污物,提供了肥皂和洗衣粉两种洗涤用品,你们猜哪一种洗涤用品可以除去哪种污物,把你们的猜想填在书中的表格里。(2)、学生猜测、填写记录表。2、讨论变量,制定实验方案。(1)、谈话: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哪种洗涤用品去污能力最强。注意: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同学们要重点考虑如何控制变量。(2)、小组讨论并汇报。(3)、教师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用水量要一样多、污物大小一样大、洗的时间要一样长、用的力要一样大、洗涤剂的用量要一样多,所不同的是洗涤的品种不同。3、探究并收集证据。(1)、教师提供材料,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一种污物的布条。(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3)、各组再选择一种污物的布条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4、交流研讨,拓展认识。(1)、学生汇报实验情况。(2)、教师记录各组的研究结果。(3)、总结:通过实验,同学们找到了去除各种污物的最佳洗涤用品,看来,不同的洗涤用品去污的能力是不相同的。(4)、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污物是怎么除去的吗?(5)、学生看书读资料。(6)、教师讲解肥皂去油污的过程。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洗衣粉4、洗衣服肥皂粉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设计理念:本单元是根据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登月之旅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飞出地球,登上月球,多年来人类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课的内容安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2、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盘子、细沙、石子、手电筒。2、各种关于月球的图片资料和录象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一、引出研究对象。1、观看录象。2、谈话:在录象中,你看到了什么?3、提问:关于月球,你有哪些疑问呢?二、了解月球的概况。1、谈话:看来大家对于研究月球还是很感兴趣的。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对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飞向月球,去真正了解月球。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类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我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来表达对月球的向往。你知道哪些故事呢?2、学生介绍。3、谈话:月球上真的有高耸的广寒宫、美丽的嫦娥、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4、教师播放录象,介绍科学家探索认识月球的科学发展史及月球概况。三、了解登月成就及其条件。1、播放有关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登月计划。2、谈话:人类亲自登上了月球,对月球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3、教师讲解人类登月后的新发现。4、谈话:美国人已经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那同学们,你们想上月球吗?

5、讨论:要登上月球,我们必须做哪些准备?6、交流、汇报。7、小结:要登上月球,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登月工程”出力。四、解释环行山的形成。1、谈话:人类登上月球后,发现月面上最显著的特点恐怕就是有很多环行山了,这一度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2、学生观察环行山的图片,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3、谈话:怎样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4、小组讨论实验方案。5、汇报实验方案,教师引导提出改进意见。6、学生做环行山模拟实验,进行研究。7、汇报实验结果。8、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9、教师小结。10、实验: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11、讨论: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行山效果最好?五、教师全课总结,课后搜集有关我国的登月计划。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了解我国在探索月球奥秘上所作出的成绩;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一、交流所搜集的资料,延伸拓展。1、谈话:前几天,我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了,标志着我们中国人在不久的将来也能登上月球了。据说,到那时,我们国家还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发展月球旅游业。月球旅游公司还将招聘一批月球旅游导游。同学们,到时候你能成为导游,就能免费上月球啦!想成为月球旅游导游吗?好,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当一回月球旅游小导游,作为一名月球旅游导游就必须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月球知识呢?2、学生交流所知道的月球知识。3、写一篇导游解说词。4、全班进行“导游解说”竞赛。二、关于嫦娥登月计划。1、谈话:同学们对嫦娥登月计划一定很感兴趣,那我们就来观看有关嫦娥一好的发射情况。2、学生观看有关录象。3、教师讲解有关嫦娥登月的计划。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1、登月之旅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的嫦娥登月计划

2、太阳系大家族设计理念: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也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本课正是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出发,有认识地球公转转向认识、了解太阳系和太阳这颗恒星,并指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一些现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2、知道四季的成因。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2、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教学准备:1、三球仪、地球仪、有关太阳系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认识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知道四季的成因。一、认识日地运动。1、(太阳、地球、月亮运动的动画)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

3、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球是怎样运动的?4、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实验: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2、地球仪演示。3、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阳光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倾斜着身体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造成的。三、教师总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一、认识太阳系的主要天体。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的成员以及它们的运行特点,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太阳系形体的运行情况吧。4、学生观看录象并讨论。5、汇报讨论结果。6、提问:(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3)、学生自由发表意见。(4)、填写活动记录中八大行星的名称。7、提问:除了八大行星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成员呢?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教师板书。8、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的组成。二、实验探究。1、谈话: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行星绕太阳转动都有各自的轨迹,而且转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你知道行星公转周期与什么有关吗?2、学生讨论后回答。3、谈话:猜想一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怎样影响行星公转周期的,把你的假设写在实验记录上。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或按课文介绍的实验去做,从而验证假设。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小结。三、拓展延伸。1、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3、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老师为你们设立了太空图书馆。我想在这里你们能找到各自问题的答案。如果认为老师的资料还不够,你能自己上网去查找吗?4、教师全课总结。板书设计:太阳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看星座设计理念:本课以引领学生看夜空、认星座,建立“我的星座”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通过认识星座、观察星座、记录星座,初步学会探究星空以及辨别方向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宇宙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建立我的星座、介绍星座知识、制作“星座”放映器。建立银河系概念。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星座。2、知道银河系的概况。3、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看夜空,认星座。2、难点: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教学准备:1、有关星座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星座;知道银河系的概况;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一、情景导入:1、观看有关星座的图片。2、说说看过后有什么感想。二、引导建立“我的星座”。1、模拟出示星空景象。2、讲述:人们为了方便观察星空,把星空分为88个区域,称为星座。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可连成不同的图形。我们也来试试看,在“天空”中选择几颗特别的星星组成一个特别的图象,建立一个“我的星座”吧。注意,要选择最亮的和最有特点的星星来记录,最好能组成一个有趣的图形!3、学生操作。4、讨论:怎样向同学们介绍清楚“我的星座”?5、交流。视频投影展示“我的星座”图,结合学生自己的介绍,让其他同学猜猜它是将哪几颗星星连成星座的。6、学生点评星座并取一个有趣的名字。三、认识并指导观察常见的星座。1、过渡:古时候的人们很早就根据星的组成形状,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取名。2、播放一组常见的星座图,有选择的介绍1~2个故事。3、重点介绍“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观察星空图,并据此引导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以及如何根据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4、出示不同季节的星空图,比较有什么不同,是否能在同一位置找到大熊星座。5、小结:不同季节夜晚的星空是不一样的。一个地区所能观察到的星座,有一半只能在夏季看到,另一半只能在冬季看到。四、指导学生自制“星座”放映器。1、教师演示“星座”放映器,谈话:你想和老师一样,将自己喜欢的星座放映给同学看吗?2、指导学生阅读,了解制作方法。3、选择自己喜爱的星座用放映器放映到墙上,向同学介绍。五、认识银河系。1、知道学生阅读书中第50页上的文字介绍,然后请他们用自己的话介绍银河系。2、活动:说说观察银河系后的想法。六、布置作业。1、在晴朗的夜晚,到空旷的地方,和爸爸妈妈看星座,一个月下来,比一比谁认的星座多。板书设计:3、看星座

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北斗七星

北极星

4、探索宇宙设计理念: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对任何事物的热情,从未超过对天空的向往,宇宙的过去是怎样的?明天又会如何?这些令人神往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的探索。孩子们就是没长大的科学家,他们对宇宙怀着天生的好奇。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宇宙的种子。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2、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教学准备:1、各种有关火箭、望远镜、航天器的图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一、导入新课:1、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宇宙是神秘的。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2、讨论:你认为探索宇宙有哪些困难?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二、分组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情况。1、讲述:虽然探索宇宙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在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目前在各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观测技术、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三个方面,分头收集有关材料进行研究。2、分组研究。(1)、确定研究主题。(2)、围绕主题收集数据。(3)、根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汇总。(4)、形成小组研究小报告。3、各组汇报研究结果。(1)、观测技术组:汇报由肉眼观察到第一架望远镜到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2)、运载火箭组:简要介绍火箭的发展史。侧重介绍多级火箭的结构及发射过程。(3)、航天器组:简要介绍几种航天器的形状及功能特点。4、师生评点各组的汇报,并说说从中有了什么收获。三、认识探索太空的英雄。1、讲述: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我们应该铭记这样一些名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太空探险之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太空英雄。2、介绍:万户——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遇难的太空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3、交流:你想向这些英雄说些什么吗?4、拓展性讨论: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是否值得?四、课后拓展。1、将各组收集的资料汇总,并按照一定的主题编辑成小报,在班内进一步交流。2、教师全课总结。板书设计:4、探索宇宙

望远镜运载火箭航天器难忘的太空英雄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设计理念: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猜想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在天文学和生命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前提下,科技界认为从理论上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合适都有可能产生原始形态的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级形态的生命,甚至出现智慧生命及其文明。因此,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神秘的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教学目标:1、能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2、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2、难点: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1、有关人类探索外星生命活动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一、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UFO的影片片段。2、讲述:刚才我们观看的只是科幻片的一个镜头。不过,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那么,你相信地球以外有生命吗?3、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二、引导查阅资料,探讨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1、讲述:地球处在太阳系里,这也是人类所知最多的一个大家族。我们就先到太阳系家族中去找找看,有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2、学生分组查阅太阳系内行星、卫星资料,并根据资料分析、讨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形成小组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我们研究的星球名称、该星球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有或无生命存在的理由。3、小组交流研究情况。4、师生点评小组汇报情况并小结。三、了解人们对地球以外有无生命的研究情况。1、讲述: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描绘。2、学生自由浏览一组资料。3、汇报浏览的结果。4、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美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所携带的人类的照片和地图的含义。(1)、谈话:地球外究竟有没有生命?人类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办法来探测、寻找。其中,美国人利用太空探测器将人类的星系发射出去,希望如果有“外星人”存在的话,能被他所接收到,彼此能建立起一种联系。那么,它们究竟携带了关于人类的哪些信息呢?(2)、提供一组资料,指导阅读。思考讨论:你能解释出其中包含了地球的哪些信息吗?人们为什么将这些信息发射出去?如果你是科学家,你认为应该将哪些地球人类的信息告诉外星人呢?(3)、交流。四、拓展:给外星人写信。1、讲述:你相信人类能找到外星人吗?假如科学家找到了,请你写封信给外星人,介绍一下我们居住的地球。别忘了,他们可不懂人类的文字哦!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写。3、汇报本组的想法。4、教师全课总结。板书设计: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金星火星太阳系以外……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假设设计理念:学生有了近三年的科学学习经历,学生对不同科学领域的问题、观察、实验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这对学生认识到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独特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内容包括四部分:说明猜测与假设的关系;介绍“大陆漂移说”和“恐龙灭绝假说”;学生回忆以往做过的假设内容;强调假设必须要有依据,说明依据中的经验也会造成假象。教学目标:1、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2、了解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3、意识到假设需要验证。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懂得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2、难点:明白经验可能会造成假象。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设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了解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意识到假设需要验证。一、导入新课:1、谈话: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到答案。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的答案?

2、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3、小结:虽然问题不一样,但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观察、测量、调查等去探究就能获得答案。有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预先对答案做出猜测,然后根据猜测来寻找答案。二、学习提出假设。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三棵树”的故事场景,了解三棵树的不同生长情况。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思考问题:球场边上的树为什么叶子枯黄、凋落了?“凶手”可能是谁?为什么你会这么想?3、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合作填写“案情分析报告”。4、展示“案情分析报告”,各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各自提出的假设与提出假设的依据。5、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并以醒目的形式出示各种假设。6、小结:刚才我们对球场边上的一棵树为什么叶子枯黄、凋落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对问题答案的猜测过程就是科学研究上的“假设”。“有害虫”、“老死的”……这些都是对问题答案的猜测,猜测也叫假设。7、揭示课题:假设。三、认识假设的价值。1、谈话: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2、讲述魏格纳的故事。出示“世界地图”提问:当你看到这幅世界地图时,你能够发现什么?仔细观察地球表面的形状,你可以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吗?如果有学生提出了与魏格纳一样的假设时,要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你真了不起!竟然与大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同样重要的假设!3、利用多媒体讲述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故事。(1)、介绍魏格纳的身份及他所提出的大胆假设。(2)、提问:魏格纳提出的假设合理吗?4、操作活动:教师为各小组提供彩色卡纸印刷的世界地图,组内合作把南美大陆东海岸的凸出部位与非洲西部凹进部位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从中发现了什么?5、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这可以说明什么呢?你们可以提出什么假设?6、继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7、交流讨论:这么重大的发现都来源于假设,你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启示?8、小结: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现与发明都起源于假设。假设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一个假设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啊!9、谈话:假设是需要通过收集证据来验证的。魏格纳收集到了哪些证据证明自己的假设呢?10、小结:然而这么多证据也没有能够说服当时大多数学者接受“大陆漂移说”。直到20年后,科学家们拥有了更多的相关证据,这一假说才被人们逐渐接受。11、课后搜集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设资料。四、教师全课总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了解假设在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