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相同元素不同作用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相同元素不同作用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相同元素不同作用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相同元素不同作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相同元素不同作用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食江州满塘驿①(唐)宋之问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遥怜巩②树花应满,复见吴州③草新绿。吴州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注】①满塘驿:江州的一个小驿站,是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时停驻的地方。②巩,即巩县,在洛水西岸,是洛阳的东大门,世称“东都锁钥”。③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州为吴州。1、这首诗的尾联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都写到猿声,但所起的作用不同,请分别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注】①回中:古地名。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离开京都。②前溪: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2.与诗人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分别加以简析。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雨”,请简要分析其在表达离情方面的作用。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小雪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寒梅词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4.这两首诗都借用“风雪”这一意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描写“风雪”的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大酺①杜审言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日久属年丰。【注】①大酺:聚饮。封建帝王为表示欢庆,帝赐大酺,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规模庆贺。5.本诗颈联中的“柳”与《诗经·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柳”有何不同作用,请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访山人戴叔伦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6.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初入淮河①四绝句·其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过淮甸曹勋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尚有旧时鸥与鹭,夕阳归处记南云。【注】①淮河:南宋时期“绍兴和议”所规定的宋金分界线,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割让给金国。杨万里奉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贺正使”(互贺新年的使者),来到淮北后触景伤怀所写的绝句。7.两诗都描绘了鸥鹭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作用。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自讼[宋]陆游年少宁知道废兴,搏风变化羡鲲鹏。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惭乞斗升。灵府已能澄似水,俗绿更觉薄于僧。挂冠且喜身萧散,二顷(1)宁须退可凭。[乙]和范待制秋兴[宋]陆游山泽沉冥气尚豪,鬓丝未遽叹萧骚。已忘海运鲲鹏化,那计风微燕雀高。万里客魂迷楚峡,五更归梦隔胥涛(2)。故知有酒当勤醉,自古宁闻死可逃?[注释](1)二顷:即二顷田,指供温饱的田产,或用作归隐之词。(2)胥涛:传说伍子胥为吴王所杀,尸投浙江,成为涛神。后人因称浙江潮为“胥涛”。亦泛指汹涌的波涛。8.甲、乙二诗均化用了鲲鹏的典故,其表达作用有何不同。答案:1、①本诗中的“猿声”,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思归怀乡以及遭贬南行的哀伤之情。②李诗中“轻舟”一词写出作者身在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两岸“猿声”似乎在叫个不停,表现了李白遇赦后的喜悦轻快心情。

2.作用:《锦瑟》中,锦瑟是核心意象,人以此来寄托情怀;此诗中的锦瑟并非核心意象,诗人只是把雨打牡丹之声喻为锦瑟奏出的急促音符,以此来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

3.王诗中写“朝雨”,早晨的雨湿润了地面轻尘,营造出清新洁净的环境,与后文表达“惜别”却非“伤别”的情感相合。许诗中“满天风雨”是写别后酒醒的眼中之景,凄黯迷茫的风雨更加衬托了诗人孤独伤感的心境。4.①戴诗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诗人的感受“不厌看”“一片寒”描写风雪,有利于抒发诗人情感,体现对随风飞舞雪花的喜爱。②李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风雪,通过描写风雪对寒梅苦苦欺凌,赞美了寒梅的品质,表现出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

5.①本诗颈联描写梅花飘落,柳叶新发,青青柔条,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柳遇好春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皇恩浩荡如春风。表现了当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借“柳”描绘春日美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戍边士卒离家征战的痛苦之情。

6.从身份看,本诗中的童子是诗人的僮仆,贾诗中的童子是隐者的弟子。从作用看,本诗中借在门前迎候诗人的童子的询问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从山中访友归来的愉悦心情;贾诗中借童子与诗人的对话,交代隐者的行踪,表现其高洁超然的性格,也折射出诗人寻访不遇的惆怅。

7.①虚实相生,杨诗侧重从其可以南北自由飞翔的角度入手,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来往的强烈愿望。②反衬手法,曹诗侧重从其尚能知晓在夕阳暮色里,循着南云回归旧林,批判了南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