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操作工具酶_第1页
基因操作工具酶_第2页
基因操作工具酶_第3页
基因操作工具酶_第4页
基因操作工具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基因工程操作中使用的工具酶

第二节核酸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第四节凝胶电泳系统

第五节核酸的分子杂交

第六节载体系统第十章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一节基因操作工具酶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逆转录酶DNA连接酶末端转移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

S1核酸酶Klenow酶DNA酶Ⅰ

TaqDNA聚合酶RNA酶A多核苷酸激酶碱性磷酸酶基因工程操作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主要内容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DNA连接酶3DNA聚合酶4修饰酶酶主要用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特定序列,切割DNA分子DNA连接酶连接两个DNA分子或片段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或Klenow酶1制作DNA探针;2合成cDNA第二链;3填补双链DNA3`凹端;4DNA测序。TaqDNA聚合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多核苷酸激酶多核苷酸5`-OH磷酸化,制末端标记探针末端转移酶使3`-末端加同聚物尾S1核酸酶降解单链DNA或RNADNA酶Ⅰ在双链DNA上产生随机切口RNA酶A降解RNA逆转录酶补平反应,合成cDNA或制探针磷酸酶切除核酸末端磷酸基SUMMARY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1引言--核酸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定义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1.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Home核酸酶(Nuclease):通过切割相邻两个核苷酸残基之间磷酸二酯键,导致核酸分子多核苷酸链水解断裂的蛋白酶。1)按作用对象可分为:Deoxyribonuclease(DNAase)&Ribonuclease(RNAase)2)按水解断裂核酸分子不同方式可分为:Endonuclease&Exonuclease1.1引言--核酸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定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

指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特异切割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

限制酶天然存在于细菌体内,与相伴存在的甲基化酶共同构成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Restriction-ModificationSystem)。Back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命名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斜体):该酶来源的微生物属名;第二、第三个字母(小写、斜体):微生物的种名;若该微生物有不同的变种和品系,再加上该变种和品系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若从同一微生物发现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则依照发现和分离的先后顺序用罗马字母表示。例如:EcoRⅠ从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R株分离的第一种限制酶命名为EcoRⅠ,其中E代表属名(Escherichia),co代表种名(coli),R代表株系(RY13),Ⅰ代表该菌株中首次分离到。Back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1.3.1Ⅰ型限制性内切酶Ⅱ

型限制性内切酶1.3.3Ⅲ

型限制性内切酶1.3.1型限制性内切酶功能:限制、修饰特点:需Mg2+、ATP和S-腺苷蛋氨酸为辅助因子;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不一致,没有固定切割位点(随机性);应用:不常用。1.3.2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功能:限制、修饰特点:需Mg2+、ATP和S-腺苷蛋氨酸为辅助因子;特异切割,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外,距识别位点3`端24-26bp处。应用:数量很少,分子克隆中无实际作用。1.3.3Ⅲ型限制性内切酶功能:识别并特异切割DNA分子。

即通常所指的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反应特点:仅需Mg2+作为催化反应的辅助因子,能识别双链DNA的特殊序列,并可特异切割DNA,产生特异性的片段;应用:种类繁多,分子克隆中最常用的内切酶。Back(1)基本特性识别长度为4-8个核苷酸的特异序列;许多识别序列具回文结构,如HindⅢ的识别序列:

5`AAGCTT3`3`TTCGAA5切割产生的末端有粘端

(cohesive/stickyend)如BamHI(G↓GATCC)

和平端

(bluntend)如SmaI(CCC↓GGG)EnzymeRecognitionseuqenceEnzymeRecognitionseuqenceBamHIG↓GATCCPstICTGCA↓GBglIIA↓GATCTSalIG↓TCGACEcoRIG↓AATTCSau3AI↓GATCHindIIGTPy↓PuACSfiIGGCCNNNN↓NGGCCHindIIIA↓AGCTTSmaICCC↓GGGKpnIGGTAC↓CXbaIT↓CTAGANotIGC↓GGCCGCXhoIC↓TCGAGRecognitionSequencesandCuttingsitesofselectedRestrictionEndonucleases(2)同功异源酶来源不同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的酶称为同功异源酶(isoschizomer),

有时也称同裂酶。如:BamHI

(G↓GATCC)和BstI

(G↓GATCC)

有一些同功异源酶对于切割位点上的甲基化碱基的敏感度有所不同。(3)同尾酶有些限制酶识别序列不同,但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这些酶称为同尾酶(isocaudamer)

如:

BamHI:G↓GATCC

BglII:A↓GATCTBack1.4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

及其影响因素(1)

活性大小:酶对DNA水解程度不同。(2)酶的活性单位:指1μg纯的指定的DNA在指定缓冲液中,于37℃(最适温度更准确)酶解1h完全酶解DNA中所有同一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所需的酶量。(3)

影响因素1)DNA模板的纯度2)DNA的甲基化程度3)酶切反应温度4)DNA的分子结构5)缓冲液HomeBack2DNA连接酶2.1定义及功能2.2种类及作用机理2.3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1定义及功能DNA连接酶(DNAligase):可使一段DNA的3`羟基末端和5`磷酸末端形成3`,5`-磷酸二酯键,把两个DNA片段连在一起,封闭DNA双链上形成的切口的酶。OHP5`3`3`5`5`3`3`5`DNAligaseDNAligase连接缺刻(nick)T4DNA连接酶(ATP提供能量)和大肠杆菌DNA连接酶(NAD+提供能量)两种。2.2种类及作用机理T4DNAligase的作用机理DNAligase的活性1)DNA连接酶不能催化两单链DNA分子连接;2)只能连接双链DNA分子的单链缺刻(nick);3)不能连接双链中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缺失所致的缺口(gap)。Home2.3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3.1DNA聚合酶I3.2Klenow聚合酶3.3TaqDNA聚合酶3.4逆转录酶3.5T4DNA聚合酶3.6T7DNA聚合酶3.1DNA聚合酶I活性:5`→3`聚合活性,5`→3`外切和3`→5`外切活性。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条件:(1)DNA模板(可以是单链或双链)(2)带有3`-端游离羟基的引物链(3)底物和激活剂注:对双链DNA,当有dNTP存在时,3`→5`降解活性会被5`→3`方向的聚合活性所抑制。应用:缺口平移法制备DNA分子杂交探针缺口DNaseIDNA聚合酶IDNA聚合酶IdNTP*缺口缺口平移法制备DNA分子探针活性:

5`→3`聚合活性,3`→5`外切酶活性,无5`→3`外切酶活性。用途:(1)填补或标记DNA的3`隐蔽末端;(2)催化合成cDNA的第二链;(3)DNA序列测定3.2Klenow聚合酶EcoRI酶切末端同位素标记的EcoRI酶切末端α-32P-dATP显著特点:热稳定性

70℃反应2h残留活性为原来的90%;93℃反应2h残留活性为原来的60%;94℃反应2h残留活性为原来的40%。应用:(1)DNA序列测定(2)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对DNA的特定片段进行体外扩增。3.3TaqDNA聚合酶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又称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5`→3`聚合酶活性和RNaseH活性。聚合作用所需模板可以是RNA或DNA,引物是带3`-OH的RNA或DNA。3.4逆转录酶逆转录酶的活性

用途:(1)在体外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2)对有5`突出末端的DNA片段作末端标记(补平);(3)双脱氧法测序;(4)以DNA或RNA为模板合成核酸探针。活性:

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且3`→5`外切酶活性对单链DNA的作用比对双链DNA强。

高浓度dNTP环竟下前者活性更强。应用:标记DNA平末端或隐蔽3`末端注意:3`外切酶活性无序列特异性3.5T4DNA聚合酶活性:5`→3`聚合酶活性;有单链及双链的3`→5`外切酶活性,但无5`→3`外切酶活性;特点:极佳的连续合成能力应用:(1)用于长模板DNA的引物延伸反应;(2)通过单纯的延伸或取代合成途径标记DNA3`末端;(3)使双链DNA的5`或3`突出末端变成平末端。3.6T7DNA聚合酶Home4修饰酶4.1碱性磷酸酶4.2末端转移酶4.3T4多核苷酸激酶4.4S1核酸酶

Home4.1碱性磷酸酶功能:

催化核酸脱5`-磷酸基团,使DNA或RNA片段5`-P末端转换成5`-OH末端。来源:

有两种,分别来自于大肠杆菌和小牛肠道,前者叫bacterialalkalinephosphatase(BAP);后者叫calfintestinalalkalinephosphatase(CIP)。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注意:

CIP的比活性比BAP的高出10-20倍,CIP在SDS中68℃就可完全失活,而BAP却是热抗性酶。末端转移酶(terminaltransferase):

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简称。来源于前淋巴细胞和分化早期的类淋巴细胞。功能:

催化5`脱氧核苷三磷酸进行5`→3`方向的聚合作用,逐个将dNTP分子加到线性DNA分子3`-OH端。4.2末端转移酶末端转移酶的催化作用

用途:

(1)主要用于给外源DNA片段和及载体分子加上互补同聚物尾巴;

(2)标记DNA片段的3`末端。4.3T4多核苷酸激酶来源:T4polynucleotidekinase来源于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细胞。功能:催化γ-磷酸从ATP分子转移给DNA或RNA的5`-OH末端(图)。T4多核苷酸激酶的活性(正向反应)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