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黑龙江省桦川县教育系统高校现场招聘5名教师5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1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桦川县教育系统高校现场招聘5名教师5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2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桦川县教育系统高校现场招聘5名教师5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3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桦川县教育系统高校现场招聘5名教师5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4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桦川县教育系统高校现场招聘5名教师5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11月黑龙江省桦川县教育系统高校现场招聘5名教师5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论据: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

如果将论点看成条件关系,可以翻译成:极强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要想削弱,最强的方式无疑是有些物质具有极强的导热性,但分子内不具有大量原子。可惜,选项中没有这样的表述,那么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理解论点。论点中的“使得”可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因此论点可以看成因果关系。“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为原因,“拥有极强导热性”为结果。预设的削弱方式可以是:(1)该原因无法导致该结果(有因无果);(2)不是该原因导致该结果(无因有果);(3)其他原因导致该结果(他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有别的结构的大量原子的物质有很强的导热性,说明无论结构如何,只要有大量原子就有好的导热性,支持了论点,排除;

B项:指出在包含大量原子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够导热性强,即有因无果,可以削弱,当选;

C选项:导热性强但不具备Y结构,讨论的是导热性与Y结构之间的关系,而Y结构只是论据例子中X分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刚好包含大量原子,但是论据并没有说除Y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不能串联大量原子,所以Y结构并不是题干的重点,题干只关注原子和导热性之间的关系,而非结构与导热性之间的关系,所以该选项并不能削弱,排除;

D选项:说的是导热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而题干讨论的是导热性与原子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论点可翻译为:“导热性强→分子内含有大量原子”。根据鲁宾逊定律:“A→B”等价于“¬A或B”,所以本题论点等价于:或者不具有极强导热性,或者包含大量原子。

论据: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这句话可翻译为:“X分子→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且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大量原子且导热性强,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不强且包含大量原子,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C项:削弱论点。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强且不具备Y结构,论点的矛盾:导热性强且分子没内含有大量原子,是对论点最大的削弱,但没有这个选项,根据: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没有大量原子也就没有Y结构,因此导热性强且分子不具备Y结构,也是论点的矛盾,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不强且具备Y结构,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论点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可以将题干结论转化为假言命题,要削弱该结论,只需使这一假言命题为假即可。题干结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物质具有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将其转化为假言命题:物质具有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该命题在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

A项,认可了“包含原子”与“导热性”之间的联系,对题干结论有一定加强作用。

B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C项,题干论据中指出X分子具备Y结构,可以串联起大量原子,则分子不具有Y结构就无法串联起大量原子,因此该项肯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后件,此时题干命题为假,能够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故本题选C。2.英语目前是世界上不同语言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交流是文化间的知识交流,它的________是存在着相互分离的文化。换句话说,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不是________它们的方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同化

B.特征隔绝

C.基础统一

D.前提消灭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重点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分析文段,“它”指的是文化间的知识交流,而文化间的知识交流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存在相互分离的文化,因此横线处填入“前提”最为合适。

第二空,由文段可知,英语成为处理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方式,是为了使不同语言群体之间交流得顺畅,并不是要抹掉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别。“消灭差异”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强调英语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如果要处理差异,必须要有差异(相互分离的文化)的存在,这是其先决条件,只有C项“基础”和D项“前提”符合,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空格后的“它们”指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根据反向并列“英语是……而不是……”可知,该空强调的是英语是要处理差异,而不是抹掉差异。D项“消灭”符合文意。C项“统一”强调把差异变得一致,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分析文段,“它”指的是文化间的知识交流,文段的意思为,如果需要有文化间的知识交流,就得有不同的文化,因此横线处填入“前提”或“基础”较为合适,排除A、B两项。

第二空,由文段可知,横线后的“它们”一词指代的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根据文段的意思,通用语言不是要抹掉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故“消灭”合适,“统一”差异是指将“差异”变得一致,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D。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相同元素组成,考虑元素数量。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中每个图形均由3个相同元素组成,且为内外嵌套排布;第二段应用此规律,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4.伦敦、洛杉矶、巴黎等全球12座大型城市,承诺2030年前实现汽车零排放。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零排放汽车的是:

A.太阳能汽车

B.纯电动汽车

C.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D.燃料电能汽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零排放汽车,是指不排出任何有害污染物的汽车。比如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有时人们也把零排放汽车称为绿色汽车、环保汽车、生态汽车、清洁汽车等。燃料电池汽车也是电动汽车,工作时不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没有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出,在使用过程中,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故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不属于零排放汽车。

因此,选择C选项。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即燃料(汽油,柴油)和电能的混合,是由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属于一种优势互补的技术,也可以归结为集成创新,拿主流的混合动力技术来言,动力源主要是发动机,然后配备了第二个动力源电池,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节能,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在正常行驶中产生强大而平稳的动力。

5.由于植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叫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废水的特点不包括:

A.固体悬浮物多

B.色、嗅、味异常

C.生化需氧量和化学耗氧量高

D.有机物含量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富营养化由于植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富养化废水的特点是固体悬浮物质多,色、臭、味异常。含病原体多,生化需氧量和化学耗氧量高,含氮和碳量高,溶解氧很少,甚至为零,有机物含量高,磷酸盐、钾盐和硫化物等的含量也比较高。这类废水如不经适当处理排入水体,常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可见,富营养化废水的特点包括AB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6.财产所有权具有四项权能,其中,()是指通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而取得经济效益。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的相应内容。《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A项:错误,占有指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而非是一种经济效益。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

B项:错误,使用权指不改变财产的本质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权利。

C项:正确,收益,是指通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而取得经济效益。

D项:错误,处分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命运的权利。

故正确答案为C。7.①于是,我向大海游去

②我应该要投入到大海的怀抱,投入到群友们火热的激情中去,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锻炼

③这时,众人看我游出了约三十米纷纷叫我游回来,我才依依不舍转身回游,

再次体会到了浪在身后的那种感觉

④此时,我被眼前海水里风姿多彩的情景所震撼,一股扑向大海的壮志油然而生

⑤当一浪过来时,我就侧头避开,或者侧游,在浪的高处和低处享受到了大海的滋润

将上述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A.②④①③⑤

B.②①④⑤③

C.④①⑤③②

D.④②①⑤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是对策表述,④“此时”为指代类的描述,二者均不适合做首句,但是根据事理逻辑,④提到“扑向大海的壮志油然而生”,②提到“应该要投入大海的怀抱”,则应先产生壮志然后再行动,则应先④后②,首句可以确定为④,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观察C项和D项。两项中均为①⑤③捆绑,则只需确定②的位置。②论述了“应该要投入大海的怀抱”,则不适合放在①⑤③之后,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8.魏碑:仿宋:字体

A.水果:西瓜:蔬菜

B.钢笔:铅笔:文具

C.民法:宪法:刑法

D.星星:月亮:太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魏碑和仿宋都是一种字体,二者是并列关系,与第三个词构成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西瓜是水果,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钢笔、铅笔都是文具,二者是并列关系,与第三个词构成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民法、刑法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星星、月亮、太阳三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9.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比喻游子喜归故里;“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破天荒”指事物第一次出现;“闻所未闻”指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第一次出现与非常稀罕意思有差别,“破天荒”不能比喻“闻所未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睁眼瞎”比喻不识字的人,文盲;“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0.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组成元素相似,考查元素的叠加。本题目需要注意细节部分,点和线段分开来看。点是相加,线段为求同。第一组图中,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保留小黑点,图形内部直线去异存同,得到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第二组图中,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保留小黑点,图形内部直线去异存同,得到的图形为C项所示。

故正确答案为C。

11.《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故表述正确。12.文学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杜甫之所以能够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和他深入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不是所有的诗人、小说家都有生活体验

B.只要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就能创作文学作品

C.要创作文学作品,必须有足够的生活体验

D.杜甫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文学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即: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入体验生活)

论据:杜甫之所以能够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和他深入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有的诗人、小说家没有生活体验,还能被称为诗人、小说家必然能够写出作品,那么生活体验与文学创作关系便存疑,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可翻译为: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能创作文学作品,无法由“能创作文学作品”必然得出“有足够的生活体验”,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加强论点。可翻译为:创作文学作品→有足够的生活体验,与论点意思相同,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杜甫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能够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加强作用。

第四步,强弱比较。

D项可能只是个例,加强作用有限。

因此,选择C选项。

13.盐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样食品,它可以让食物更加美味。但也有人说,(

);甚至网络上还出现过“婴儿吃盐致死”的新闻,使人们“谈盐色变”。

填入画横线部分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吃盐过多会危害健康

B.不吃盐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C.食用盐中含有许多杂质

D.盐并不能提供人体必需的一些物质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空缺句出现在文段中间,选择语句要注意承前启后。

文中第一句意为盐对人们生活很重要,第二句话锋一转出现了转折词——但,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下文要表达盐也有不好的地方,再后文用到了递进词——甚至,根据“婴儿吃盐致死”的语境可以推断出吃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

A项吃盐过多会危害健康,符合分析语境,保留;

B项不吃盐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与后文“吃盐致死”话题不一致,排除;

C项食用盐中含有许多杂质,后文并没有具体说明其杂质,无法承接下文,排除;

D项盐并不能提供人体必需的一些物质,与后文“吃盐致死”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吃盐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一文教懂你科学吃盐》14.凿壁偷光∶匡衡

A.闻鸡起舞∶狄青

B.三顾茅庐∶刘备

C.亡羊补牢∶齐桓公

D.滥竽充数∶韩非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凿壁偷光”的主体是“匡衡”,二者属于典故与主体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闻鸡起舞”的主体是祖逖,而非“狄青”,排除;

B项:“三顾茅庐”的主体是“刘备”,二者属于典故与主体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亡羊补牢”的主体是庄辛与楚襄王,而非“齐桓公”,排除;

D项:“滥竽充数”的主体是南郭先生,而非“韩非子”,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5.近期,一些案件被有关机关认定为正当防卫,决定不起诉。以下不在这些案件之列的是:

A.“涞源反杀案”

B.“赵宇案”

C.“盛春平案”

D.“于欢案”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于欢案”是于欢为保护母亲,刺死辱母者。一审判定:被告人于欢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最高人民检察院调查认为,于欢的行为具有防卫性质,起诉书和一审判决书对此均未予认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应当通过第二审程序依法予以纠正。于欢的行为具有防卫的性质,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属于防卫过当。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涞源反杀案”女生父母认定正当防卫,决定不起诉,属于正当防卫。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项:2019年3月1日,检察机关对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就赵宇见义勇为一案的处理作出纠正,认定赵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属于正当防卫。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2019年3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对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盛春平作出不起诉决定。检察机关认定盛春平属于正当防卫,盛春平不负刑事责任,属于正当防卫。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6.国家行政行为主体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对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会产生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不同种类。下列行政行为与其种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抗震救灾的通知——抽象行为

B.对交通违章处罚开具书面罚单——自由裁量行为

C.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存款利息的决定——积极行为

D.政府与若干民营企业合作投资公益事业——多方行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A项错误,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国务院下发的通知针对的是发生地震的地区,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B项正确,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方式、幅度、期限等范围内,根据自身判断,有权选择作为或不作为,或者选择不同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交警对交通违章处罚的金额和方式自由裁量,并开具书面罚单,属于自由裁量行为。

C项正确,积极行政行为,即作为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无须相对方的请求而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作出该项决定是主动履行职责的体现。

D项正确,多方行政行为,又称双方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与相对人为达到不同的目的而互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政行为。政府与若干民营企业合作投资公益事业互为意思表示一致。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7.有位学生特别喜爱数学,他要求自己在一周内平均每天练8道数学题。星期一至星期四每天都已练9道,星期五参加钢琴比赛没有练数学,星期六练10道题,那么,这个星期日要练几道才达到要求?(

A.8

B.10

C.12

D.14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一周平均每天练8道题,则一周共需练习道题。周一到周六已经练习道数学题,则星期日还需练道才能达到要求。

故正确答案B。18.下列景观中,属于丹霞地貌的是(

)。

A.江西龙虎山

B.湖南张家界

C.四川九寨沟

D.云南石林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等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是20世纪30年代以我国广东省的丹霞山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在我国甘肃张掖、福建、湖南、贵州等均有分布。红色的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

A项正确,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

B项错误,张家界地貌是指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在2010年11月“张家界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张家界地貌”获得国际认可。

C项错误,四川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约有的面积被原始森林所覆盖,诸多珍稀野生动物栖息于此。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一词源自克罗地亚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故此类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峰丛、石林)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D项错误,云南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峰林)地貌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A。19.从所给4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相同元素重复出现,考虑遍历。观察图形,题干每幅图均有一个阴影图形出现,故?处也要找一个有阴影面的图形,只有D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20.四月中旬,某省召开了文化馆建设会议,各市文化馆都派出了一名骨干参会。在进行了全体大会后,会议又组织了小组讨论,其中甲、乙、丙、丁、戊五人被分到同一小组,关于他们,有如下的信息:

(1)他们来自A、B、C、D、E五个市的文化馆。

(2)甲只与其中两人认识。

(3)来自B、C、E三市的三人之前一起参加过会议,相互熟悉。

(4)D市的与会者认识三人。

(5)乙不是B市的,并且和B市与会者头次见面。

(6)C市与会者和丙相识。

(7)丁只与一个人见过面。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戊来自哪座城市的文化馆?

A.B市

B.C市

C.D市

D.E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1)甲、乙、丙、丁、戊与A、B、C、D、E对应。

(2)甲只与两人认识。

(3)B、C、E相互认识。

(4)D与其中三人认识。

(5)乙和B第一次见。

(6)C与丙认识。

(7)丁只认识一个人。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

根据(7)丁只认识一个人,结合(3)B、C、E相互认识,所以丁不是B、C、E,根据(4)D与其中三人认识,所以丁不是D,那么丁只能是A。

根据(5)乙和B第一次见,结合(3)B、C、E相互认识,那么乙是D。

根据(4)D与其中三人认识,而(5)乙和B第一次见,所以D认识A、C、E,根据(2)甲只与两人认识,若甲是C或E,结合前文“D认识A、C、E”,可知甲认识三个人(B、D、E或B、C、D),这与条件(2)矛盾,故甲不是C或E,甲只能是B。

根据(6)可知C与丙认识,说明丙不是C而是E,此时可知戊是C。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7)丁只与一个人见过面,结合(3)B、C、E三人相互熟悉,可知丁不是B、C、E,结合(4)D认识3人,可知丁不是D,因此丁只能是A。

由(5)乙与B第一次见面,结合(3)B、C、E三人相互熟悉,可知乙是D。

由(4)(5)可知乙认识3人但不认识B,可知乙认识A、C、E,又因为(2)甲只认识两人,所以甲是B。

由(6)C与丙认识,可知C不是丙,所以C是戊。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思路点拨:本题涉及五个人和五个城市,并给出七个条件,要求选择戊来自哪座城市。要判断五个人与五个城市之间的对应关系,需结合已知条件准确辨析,并能利用常用的快解技巧进行解题。

根据(3)可知,来自B、C、E三个市的人都曾经至少和其他两个人见过面,根据(4)可知,来自D市的人与其他三个人见过面,结合(7)可知,丁不是来自B、C、D、E市,则丁来自A市。根据(3)(5)可知,乙不是来自B、C、E市,则乙来自D市,结合(4)可知,乙认识来自A、C、E市的人,进而根据(3)可知,来自C、E市的人至少认识三人。根据(2)可知,甲不是来自C、E市,则甲来自B市。根据(6)可知,丙不是来自C市,则丙来自E市,戊来自C市。故本题选B。21.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通过明确

,普通话和方言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甚至

,相得益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定齐头并进

B.划分互为表里

C.区分珠联璧合

D.界定相辅相成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普通话和方言通过明确划定各自的使用范围可以同时使用,并不冲突。A项“规定”意为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D项“界定”意为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划分”指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文段未体现普通话和方言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排除;C项“区分”指辨别,分辨,文段并非强调普通话和方言相似,不好分辨,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甚至”可知,表达递进关系,横线处所填词语应比“并行不悖”程度更重。D项“相辅相成”意为两件事物相互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可与“并行不悖”构成递进关系,符合文意,当选;A项“齐头并进”意为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程度与“并行不悖”一致,无法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普通话与方言如何相得益彰》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可知,对于普通话与方言已按照性质进行了明确的认定。A项“规定”指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文段只是按照性质进行划分,不涉及是否决定,语义不符,排除A项。B项“划分”指把整体分成几部分,可体现把我国的语言划分为普通话与方言之意,符合题意。C项“区分”指分开来两个不同的事物,可体现将我国语言分为普通话和方言之意,符合题意。D项“界定”指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可体现前文“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之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对“并行不悖”的递进,且与“相得益彰”构成并列。“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侧重互不影响。B项“互为表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与“并行不悖”程度一致,未体现递进,排除B项。C项“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普通话与方言为客观存在,未体现“美好”,排除C项。D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侧重配合与补充,可体现普通话与方言的互补性,对前文“并行不悖”进行了递进,且“相辅相成”与“相得益彰”形式对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分析文意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可快速锁定答案。第二空词语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不符合文意的A、B、C。第三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做到并行不悖,甚至……”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比“并行不悖”语义程度更重。“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齐头并进”指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侧重表达各方都不落后的意思。文段不是强调普通话和方言谁都不落后,而是说两者互相助益,排除A。“互为表里”指内外一体,互相配合,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内外一体的关系,排除B。“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文段并未说明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在一起,排除C。“相辅相成”指互相协助进行或配合使用,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符合文意。

验证第一空,“界定”指确定所属范围,一般适用于抽象事物,如“界定概念”。其用在文段中,指明确“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范围,恰当。

故本题选D。

22.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民间职业演出积极地适应农村娱乐需要,或者重新恢复传统民俗演剧形式,借助节庆礼俗,发挥戏曲传统的礼乐教化职能;或者与时俱进,以时尚流行的艺术元素充实戏曲本体,衍生出新的戏剧娱乐形态。体制内职业剧团在传统与创新中进行艺术传承,或者深入农村、送戏下乡,仍然维持在基层农村的演出;或者放弃农村,寻求多元的创新方式,勉力维持城市市场,导致戏曲在农村文化生活中趋于弱势和边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戏曲艺术传承发展要寻求多元化和与时俱进

B.戏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C.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职业剧团在农村的演出

D.戏曲在农村的影响力出现了两极化发展趋势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戏曲面临生态变化,并从“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戏曲在农村中的发展状况,“民间职业演出”积极适应农村娱乐需要或者通过与时俱进衍生出新的戏剧娱乐形态体现其发展趋势良好,“体制内职业剧团”采取的方式使其在农村文化生活中处于弱势和边缘。故文段通过“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强调戏曲在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对应D项。

A项,“多元”对应文段尾句,由“寻求多元的创新方式,勉力维持城市市场,导致戏曲······趋于弱势和边缘”可知,寻求“多元”并不是合理的做法,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戏曲面临的新变化,“戏曲是······重要载体”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C项,“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职业剧团”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美丽乡村:戏曲绽放异彩的广阔空间》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传统戏曲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接着从“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两方面具体阐述这些变化。“民间职业演出”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是“恢复传统民俗演剧形式”,二是“以时尚流行的艺术元素充实戏曲本体”。“体制内职业剧团”同样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维持在基层农村的演出”,二是“放弃农村、寻求多元的创新方式”。文段重点阐述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戏曲在农村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首先梳理行文脉络,注意文中并列陈述的“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在戏曲传承上的不同情形,把握主旨需要综合二者。文段首句提出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接着分别介绍戏曲的“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在农村不同的发展状况。综合二者,文段是介绍戏曲在农村发展出现分化这一情形。D项正确,当选。

A、B两项均未提到“农村”这一关键信息,排除。C项只涉及体制内职业剧团一方面,且推断过度,文段没有表达这一意思,排除。故本题选D。23.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取得阶段性成功。下列关于我国探月工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采”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

B.“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C.2011年我国的嫦娥二号实现了环绕月球的目标

D.2019年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首次月背登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错误,嫦娥五号任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采样返回”,这也是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该项“采”表述错误,应为“回”。

B项正确,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C项正确,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2010年10月1日,中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进入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我国的嫦娥二号再次实现了环绕月球的目标。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号工程宣布收官。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开展火星等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D项正确,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是2020年末到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的一项重大突破,考生只要关注相关新闻即可知道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指的是“绕、落、回”,并由此直接得出答案为A。

A项表述错误。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的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中“绕、落、采”的表述错误,应为“绕、落、回”。

B项表述正确。“嫦娥工程”是一个由我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的探月试验,是我国第一个探月工程。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C项表述正确。“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开始环绕月球飞行;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前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并进行环绕探测。

D项表述正确。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的预选着陆点,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降落在月球背面。

故本题选A。

24.下列罪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

A.交通肇事罪

B.诽谤罪

C.诈骗罪

D.贪污罪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法条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为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安安全罪”下列罪名。

B项错误,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足以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而非危害公共安全罪。

C项错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属于侵犯财产罪,而非危害公共安全罪。

D项错误,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其属于贪污贿赂罪,而非危害公共安全罪。

故正确答案为A。25.143

59

25

9

7

(

)

A.-2

B.-3

C.-4

D.-5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数列起伏较大,但并无幂次与倍数规律,考虑递推。观察可以发现:;;;则所求项应为。

故正确答案为D。26.工厂布置,是指工厂在厂区范围内,对车间(科室、仓库、设施、厂内运输线路、动力线路、供气管道、三废处理、绿化等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

下列不属于工厂布置的一项是:

A.化工厂的烟囱由东边挪到西边,以避免将灰尘吹向城区

B.厂长与副厂长进出大门时可以不登记

C.为了降尘,厂里决定购买树种在厂区布置一条绿化带

D.工厂按其功能被划分为行政办公区、职工宿舍区和生活娱乐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工厂在厂区范围内;

②对车间(科室、仓库、设施、厂内运输线路、动力线路、供气管道、三废处理、绿化等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化工厂的烟囱由东边挪到西边,属于对工厂设施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符合关键词①②,符合定义;

B项:厂长与副厂长进出大门时可以不登记,未体现对车间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不符合定义;

C项:为了降尘,厂里决定购买树种在厂区布置一条绿化带,属于对工厂内绿化带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符合关键词①②,符合定义;

D项:工厂按其功能被划分为行政办公区、职工宿舍区和生活娱乐区,属于对工厂厂区范围设施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符合关键词①②,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7.下列气体是人体能够产生的,能发挥抗炎、神经功能调节和血管松弛等作用,但若吸入过量会与血红素结合导致中毒的是:

A.氨气

B.硫化氢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常识。

第二步,人体可以产生一氧化氮,我们体内很多器官内都能分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具有抗炎、神经功能调节和松弛血管的作用。与一氧化碳相同,一氧化氮吸入过量会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结合,阻断氧气和血红素的结合,使血红素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因此,选择D选项。28.唐大明宫遗址公园里,几位老者坐在路边的石凳上,________着冬日的阳光,倒也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享受漫不经心

B.沐浴悠闲自得

C.烘烤百无聊赖

D.吸收悠然自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根据关键词“老者”“阳光”,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分析可知,冬日的阳光是温暖和煦的,“烘烤”明显与之不符,排除C。“吸收”通常用于植物对阳光,不能用来形容“老者”,排除D。

第二空,“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悠闲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几位老者冬日坐在石凳上晒太阳的感觉应该是悠闲惬意的,“悠闲自得”填入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29.源头减量是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关键环节。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有:

①逐步推行净菜上市

②推动外卖包装绿色化

③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至集中收集设施

④要求餐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垃圾相关内容,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作答。题干关键词是“源头”,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至集中收集设施可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但并不能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因此可直接排除③。

①当选。净菜上市是指蔬菜市场提供无残留农药、茎叶类菜无菜根、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的蔬菜。推行净菜上市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②当选。外卖包装绿色化有利于减少外卖包装产生的垃圾,可以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③不选。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至集中收集设施是在生活垃圾已经产生后对垃圾的分类,不属于源头减量,不符合题意。

④当选。要求餐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直接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有利于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最简单的生活垃圾减量措施其实是在最开始便防止垃圾的产生,源头削减是减量化的根本之道。逐步推行净菜上市、推动外卖包装绿色化、餐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等都属于从源头削减垃圾产生量。因此,①②④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①正确,净菜上市是菜篮子工程的要求之一。即蔬菜市场应该提供无残留农药、茎叶类菜无菜根、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的蔬菜。故逐步推行净菜上市有利于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②正确,随着外卖市场不断扩大,外卖垃圾问题愈发凸显,推动外卖包装绿色化,有利于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③错误,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至集中收集设施可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不能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④正确,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餐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有利于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由此可知,①②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30.文凭是一个人学历高低的标志,当然可以作为判断其水平高低的依据。但是,切不可把文凭与水平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在文凭与水平之间不能画等号。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A.有文凭的人肯定有水平

B.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

C.没水平的人肯定没文凭

D.有水平的人不一定有文凭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尾句。文段首句引出话题“文凭”并提出其是判断水平高低的依据,尾句用转折词“但是”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提出“文凭与水平之间不能画等号”,即有文凭不一定代表有水平,接下来最有可能围绕其展开论述,对应B项。

A项,“肯定有水平”与文意相悖,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只提及“文凭”是判断水平高低的依据,排除;

C项,“肯定”表述过于绝对,且“没文凭”并非是尾句的核心话题,排除;

D项,尾句强调“在文凭与水平之间不能画等号”,按照逻辑顺序,应先论述B项“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高中议论文:文凭与水平》31.(江苏南通)2,

3,

6,

9,

17,(

)。

A.18

B.23

C.36

D.45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作差作和、递推都无明显规律,优先考虑多级数列。将数列从左至右两两相加,得到新数列5、9、15、26。新数列中,,故,,,无选项。此时结合选项,将数列从两端到中间两两相加,,,,得到新的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故正确答案为B。32.水力发电是直接利用水的动能作为原动力,驱动发电机工作的发电方式。以下属于其优点的是(

)。

①发电设施工程建设投资少、周期短、发电效率高。

②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大量废气和废渣。

③水用作发电后,还可用于其他用途。

A.①②③

B.仅有①和②

C.仅有②和③

D.仅有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主要涉及水力发电的相关知识。

①水力发电,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水力发电效率高,机组启动快。

②水力发电不使用燃料,因此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气和废渣。

③水力发电对水本身没有污染,因此发电的水也可以用于灌溉和水产养殖等其他用途。

可知①表述错误,②③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力发电的优点。

第二步,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实践中常依托水位落差大的天然条件,有效地利用流力工程及机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达到最高的发电量,供人们使用廉价又无污染的电力。水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是采用相关的措施对水能资源进行利用,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兴方式。这种发电方式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及运行稳定、可靠、安全的优势,但是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水力发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来进行判断。根据生活经验,选项中“发电设施工程建设”应该是个大工程,而①中的“投资少”“周期短”显然是错误的,排除①。故A、B两项可排除。注意C、D两项,我们只要确定②是否正确,就可以得出答案了。“产生污染环境的大量废气和废渣”显然与现实不符,水力发电是比较环保的发电方式,②正确。①错误。水力发电,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建筑物,如大坝、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水力发电效率高,机组启动快。

②正确。水力发电不使用燃料,因此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气和废渣。

③正确。水力发电对水本身没有污染,因此发电的水也可以用于灌溉和水产养殖等其他用途。

故本题选C。33.《庖丁解牛》∶《庄子》

A.《鱼我所欲也》∶《孟子》

B.《谋攻》∶《墨子》

C.《非攻》∶《孙子》

D.《劝学》∶《孔子》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二者属于文章与出处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二者属于文章与出处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谋攻》”出自《孙子兵法》,并非出自“《墨子》”,排除;

C项:“《非攻》”出自《墨子》,并非出自“《孙子》”,排除;

D项:“《劝学》”出自《荀子》,并非出自“《孔子》”,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4.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

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

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积极

完善

B.圆满

完善

C.稳妥

继续

D.稳妥

适当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可知,单校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处于试行、发展阶段。A项“积极”是指促进发展、努力进取,符合文意,保留;C、D两项“稳妥”是指稳当、妥帖,能够体现推进过程的稳步发展,保留;B项“圆满”是指完满而无所欠缺,通常指已经完成的事物,而文段新的入学方式尚未形成,还处在发展阶段,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由文意可知,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是一直存在的,同样处于发展阶段。C项“继续”是指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符合文意,当选;A项“完善”指使趋于完美,根据文意,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还处于推行过程中,不符合其发展阶段,排除;D项“适当”是指合适,恰当,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2020年东城区幼升小入学条件及流程参考》35.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他在(

)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

第二步,由于“连续10年的年龄”为等差数列,年份数字之和与其相等,则推出年份数字之和也为等差数列。由于从年代初开始到年代末结束为等差数列,所以其形式为ABC0,ABC1,ABC2……ABC9。

第三步,根据“70年代”出生,优先从1980年开始讨论,年份之和为1+9+8+0=18,计算出生年份为1980-18=1962,不符合“70年代”;若从1990年开始,则年份和为1+9+9+0=19,出生年份为1990-19=1971,符合“70年代”。

第四步,将4个选项依次代入,当2007年时,年龄为2007-1971=36(岁),为9的倍数,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连续10年的年龄值,为差值1的等差数列,因为连续10个数字中,必然有一个数字是9的倍数,根据9的倍数特性,则该年他的年份数字之和也为9的倍数,那下一次年龄为9的整数倍时,当年年份数字之和也应为9的倍数,选项中只有2007年的年份数字之和为9的倍数。

3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三个图形都关于竖轴对称且由两个相同字母组成,分别为两个X、两个H、两个T,且字母本身未发生旋转或翻转;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个图形关于竖轴对称,分别由两个O、两个I组成,C项、D项均符合两个相同字母规律,但D项右侧L发生了左右翻转,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37.一家生产饮料的企业,每瓶售价是3元,单位变动成本是2元,该企业准备增加1000万元广告费,预计增加的广告投入需要至少能带来(

)瓶的额外销售,才能拍板作这笔广告费的投入。

A.500万

B.1000万

C.1500万

D.3333万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

第二步,单位变动成本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而发生的额外成本。每瓶饮料的售价是3元,单位变动成本是2元,则每瓶饮料的利润为1元。那么,企业最少需要额外生产1000万瓶的饮料,才能抵消1000万的广告费用。

因此,选择B选项。

38.闪光灯效应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也称闪光灯记忆,是指个人对令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并且记忆的准确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的现象。闪光灯记忆所记之事件,多半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闪光灯效应的是:

A.冯雨在心情愉快时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印象格外深刻

B.经历汶川地震而幸存的小王,八年之后,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C.高阳小时候上学走过的路,在时隔40年之后返乡之时仍然准确辩认

D.失联30年的战友重新团聚,许多当年的生活琐事还历历在目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个人对令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

②记忆的准确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课文内容并非“令人震撼的事件”,不符合定义;

B项:经历汶川地震符合“令人震撼的事件”,八年后仍记忆犹新符合“记忆的准确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符合定义;

C项:小时候上学走过的路并非“令人震撼的事件”,不符合定义;

D项:30年前的生活琐事并非“令人震撼的事件”,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39.苏伊士运河是联系世界的重要航道,1956年,纳赛尔总统带领埃及人民与西方殖民者展开了第二次中东战争,收回了运河主权,埃及的作战对象(

)。

A.英国、法国、美国

B.英国、法国、以色列

C.英国、美国、以色列

D.英国、美国、土耳其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战争结果是埃及失败,英国、法国、以色列战胜。但埃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美苏的干预下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B项正确,埃及的作战对象是英国、法国、以色列。

故正确答案为B。40.古文明一般形成于中纬度大河沿岸的内陆地区,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条件较适宜于人类活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要素逐渐被弱化,人类活动已经从内陆转向沿海,出现了现代沿海向内陆的经济梯度。对比古文明与现代沿海文明的环境差异,其中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但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为内陆地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根据文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不同时期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不同

B.环境要素是某一时期文明形成至关重要的要素

C.交通能够在不同时期给某一区域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D.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改变某一时期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论述了古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第二句通过“而”说明了科技发展削弱了自然环境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三句进一步论述前一句的内容,指出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尾句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具体说明了“交通”带来的积极作用。文段重点在于“而”后面的内容,强调了科技发展弱化了文明对要素的要求。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具体论证—得出结论—补充论述。文段首先指出古文明受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接着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由内陆转向沿海。然后通过对比古今文明的环境差异,得出结论: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最后补充说明,随着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内陆的发展。故文段强调的是交通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只有D项提到了这一关键词,当选。

A项,“要求不同”说法有误。B项,“至关重要的因素”表述过于绝对。C项,由“科技发展”不是文段论述重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话讲述古文明形成受到环境要素的影响。接下来阐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要素逐渐被弱化,且人类活动转向了沿海,形成这种差异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交通。尾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使内陆地区发展进入新机遇”,由沿海和内陆这两个部分的对比可以看出,曾经交通这一因素让内陆的发展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而当今内陆交通的发展又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故文段意在强调交通十分重要,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D项表述与原文相符,当选。

A、B两项:“环境要素”对应“但”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对应文段第二句话,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环境要素”,非重点,文段重在强调“交通”这一要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41.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超限效应的是:

A.大规模密集轰炸的广告不仅起不到宣传产品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B.最初同事们都认为小李的演唱很专业,一直听了一个多小时后,大家都觉得小李唱得也不过如此

C.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开始觉得讲得很好,准备捐款。十分钟后还没有讲完,他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结束演讲时,他决定从盘子里偷两元钱

D.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应以劝导和鼓励为主,而不应该使用打骂和侮辱的方式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超限效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原因、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超限效应的定义要点: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A项,大规模密集轰炸的广告引起人们的反感,属于刺激过多、过强而引起不耐烦,符合定义。

B项,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演唱,刚开始觉得很专业,后来觉得不过如此,属于刺激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符合定义。

C项,听牧师的演讲,经历了准备捐款—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决定从盘子里偷两元钱的过程,属于刺激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符合定义。

D项,只是在说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并未体现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

②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广告大规模密集轰炸,体现了“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人们的反感,符合定义;

B项:演讲时间过久,体现了“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马克·吐温的反应从讲得好、准备捐款到不耐烦、捐零钱,最后到逆反、偷两元,符合定义;

C项:听的时间延长,体现了“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评价从专业到不过如此的变化,体现了“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符合定义;

D项: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方式的探讨,未涉及“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不耐烦或逆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大规模密集的广告对应“刺激过多”,反感对应“逆反”,符合定义,排除;

B项: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从开始认为讲得好准备捐款,到不捐款反而偷钱,是一个“逆反”的心理,两个十分钟说明刺激作用时间过久,符合定义,排除;

C项:听了一个多小时后对应“刺激作用时间过久”,“觉得小李唱得也不过如此”对应“逆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谈论的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没有涉及“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不耐烦或逆反”,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2.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生命和身份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分为生命权和身份权(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生命和身份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民法典》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故表述错误。43.连续两次掷一颗均匀的骰子,两次掷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是:

A.1/12

B.1/9

C.5/36

D.1/6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满足连续2次掷骰子点数之和为6的情况有1+5、2+4、3+3、4+2、5+1共5种,总的情况有6×6=36(种),故两次掷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

因此,选择C选项。

4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初次见面交流时应使用的用语是(

)。

A.包涵

B.笑纳

C.久仰

D.惠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包涵”,套语,指宽容、原谅。

B项错误,“笑纳”,套语,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C项正确,“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D项错误,“惠存”,敬词,请对方保存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C。45.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京杭大运河是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因此,选择B选项。

46.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打屁屁”惩罚一下,至少能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不当,变得更听话一些。还有一些人坚持“不严加管教会惯坏孩子”的传统信念,认为“打屁屁”是为孩子好。研究者对16万名儿童在过去5年里的经历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打屁屁”行为的原数据加以分析,发现:打屁股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造成智商低、攻击性行为高等多种负面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最新调查显示,智商相对较低的孩子大多数经常被家长打屁股

B.本身不听话且更容易惹祸的孩子更有可能受到父母的严厉惩罚

C.研究报告称全球大约80%的父母都有以打屁股管教孩子的经历

D.被打屁股而困惑的孩子只懂得按家长要求去做而不会独立思考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通过研究数据得出打屁股会造成多种负面影响的结论,要求选择最能支持该观点的一项。题干结论为:打屁股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造成智商低、攻击性行为高等多种负面影响。

A项,指出不是因为打屁股造成智商低,而是因为智商低才被打屁股,属于因果倒置,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哪些小孩更容易受到惩罚与题干论断无关。

C项,打屁股管教孩子的比例也为无关项。

D项,指出打屁股造成孩子不会独立思考,造成了负面影响,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打屁股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造成智商低、攻击性行为高等多种负面影响。

论据:对16万名儿童在过去5年里的经历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打屁屁”行为的元数据加以分析。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因果倒置。论点中“打屁股”是原因,“智商低、攻击性行为高等多种负面影响”是结果,而选项中“智商相对较低”是原因,“经常被家长打屁股”是结果,因果倒置削弱,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本身不听话且更容易惹祸的孩子更有可能受到父母的严厉惩罚,“严厉惩罚”不一定是打屁股,也没有说明和多种负面影响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只谈及了80%的父母都有以打屁股管教孩子的经历,未涉及这一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打屁股造成孩子不会独立思考,增加了新的论据来说明打屁股造成了负面影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打屁股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造成智商低、攻击性行为高等多种负面影响。

论据:无明显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智商相对较低的孩子大多数经常被家长打屁股,“智商相对较低”和“经常被家长打屁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不能加强,排除;

B项:严厉惩罚与打屁股无必然联系,无关选项,排除;

C项:指出大多数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