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河南省周口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549名事业单位人才5352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1页
2022年09月河南省周口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549名事业单位人才5352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2页
2022年09月河南省周口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549名事业单位人才5352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3页
2022年09月河南省周口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549名事业单位人才5352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4页
2022年09月河南省周口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549名事业单位人才5352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09月河南省周口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549名事业单位人才5352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科学家最近成功破译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科学家的努力当然是可贵的,3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就开始了对白鳍豚的研究,其成果当然不止一张“全基因组图谱”。但其对于保护这些可怜的物种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恐怕还不敢断言,而且我们更多的是从白鳍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点。如果科学家的研究不能成为保护这些生命的力量,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只能对着一个个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来谈论它们的习性,用基因图谱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不是科学的善意,而是人类的罪恶。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得以成功地破译

B.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解开生命的密码

C.科学研究应对保护物种负起应有责任

D.应该反思人类活动对物种犯下的罪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但”之后为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先指出科学家成功破译了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然后以“但”进行转折,说明其成果对于物种保护的作用有限,最后连用两个假设句式说明科学研究在保护物种方面应起到的作用。C项表述符合文意,当选。

A、B两项均未涉及转折后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脱离了“科学研究”这一范畴,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这一话题。接着肯定了“白鳍豚研究的成果很多,不止一张全基因组图谱”。之后通过转折词“但”话锋一转,指出“对白鳍豚的研究对保护物种起到的作用还不敢断言”,也就是说“这种科学研究对物种没有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最后通过“如果……那么这是人类的罪恶”反面论证引出观点,即“科学家的研究应该成为保护这些生命的力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文段观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作者介绍了科学家成功破译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这一事实,并以此为引子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科学研究对于物种的保护作用有多大还不敢断言,而更多的是从白鳍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点。尾句强调如果科学研究不能为物种提供保护,那么这是人类的罪恶。可见作者意在强调科学研究应以保护为前提,应负起保护物种的应有责任。C项表述正确,当选。

A、B两项围绕白鳍豚这个引子设计选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犯下罪恶”出现在反面论证当中的结果部分,并且文段的前提是“如果对着标本来谈论习性”才会导致人类犯下罪恶,故该结果并没有真正发生,属于假设变现实,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来源】《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被破译似哀伤的“祭文”》2.数学这一古老的学科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实力也往往

着国家实力。近代以来,几乎所有重大科技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进步有关。如今,数学已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

支撑。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制约重大

B.制约重要

C.影响重要

D.促进主要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国家实力,根据“几乎所有重大科技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进步有关”可知,数学的进步可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C项“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D项“促进”指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二者均可体现数学对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保留;A、B项“制约”是指限制约束,不符合文意,均排除。

第二空,搭配“支撑”,C项“重要”是指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符合语境,当选;D项“主要”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而文段仅可体现数学的“不可或缺”,即重要性,而无法体现数学是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玻璃幕墙∶光污染

A.汽车尾气∶酸雨

B.海上风暴∶海啸

C.火山喷发∶地震

D.空气消毒∶臭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玻璃幕墙”会导致“光污染”,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并且“玻璃幕墙”属于人类社会的产物,“光污染”属于对自然界造成的污染。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汽车尾气”会导致“酸雨”,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并且“汽车尾气”属于人类社会的产物,“酸雨”属于对自然界造成的污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海上风暴”能够导致“海啸”,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但“海上风暴”非人为造成,排除;

C项:“火山喷发”能够导致“地震”的发生,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但“火山喷发”非人为造成,排除;

D项:“臭氧”可以用于“空气消毒”,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4.画龙点睛:画蛇添足

A.兔死狐悲:鸟尽弓藏

B.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C.自暴自弃:自强不息

D.理直气壮:理屈词穷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明确词项为反义词,且后者为贬义词。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二者互为反义词,且褒义词在前,贬义词在后。

A项,兔死狐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二者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心不在焉指注意力不集中;全神贯注指注意力高度集中。二者互为反义词,但褒义词和贬义词位置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自暴自弃指不求上进;自强不息指有上进心,自觉努力。二者互为反义词,但褒义词和贬义词位置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气势足;理屈词穷指因理亏而无言以对。二者互为反义词,且褒义词在前,贬义词在后,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5.下列各项中,被称为准货币的是(

)。

A.现金

B.非存款性金融资产

C.银行活期存款

D.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准货币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如国库券储蓄存单、外汇券、侨汇券、金融卡等。

故正确答案为D。6.下列各句中,从修辞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

A.会议室里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不到。

B.歌声,像是天上的星星,越听越明朗。

C.一个失望的身后,站着无数个希望。

D.先生,足下恭候多时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从修辞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想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但表述错误,应改为“会议室里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到”,排除。B项想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歌声重在听觉,无法比喻表示视觉“星星”,排除。C项是对比的修辞手法,“失望”和“希望”是两个矛盾或对立的事物,使用恰当。D项只是客观陈述,没有用到修辞手法。

因此,选择C选项。

7.简政放权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但改革进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改革中,上级部门“咬咬牙”放掉的权利,又被下级部门攥在了手中:权力下放了,然而企业审批要准备的材料依然名目繁多……不驱除这些“拦路虎”,简政放权的威力就会被腐蚀、被消解,事倍功半。这说明:

A.政府应该改变“画圈圈”的审批模式

B.简政放权是优化市场环境“长效药”

C.简政放权要用硬措施打掉“拦路虎”

D.政府改革必然会触动个人利益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领域。题目中突出强调了,简政放权中存在权力放不下去、被拦截的情况,这里有认识不到位,管理方式不适应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地方、部门利益作梗,因此,简政放权,需要政府用硬措施打掉“拦路虎”,压缩权利寻租空间,方便百姓办事。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画圈圈”的审批模式,是指政府对于相关审批事项存在拖沓、效率低下问题,改变“画圈圈”的审批模式,即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而题干中强调的重点并非是政府审批的效率问题。A项错误。

B项: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环境“长效药”,但题干中强调的重点并非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问题。B项错误。

D项:政府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政府自身利益,即拥有审批权、管理权的地方政府、部门利益,不能绝对说触动个人利益。D项错误。

8.两栖动物几百万年以前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时,穿透大气层的紫外线的辐射比现在要大得多。因此,目前两栖类数目的剧烈减少不是最近穿透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增加的结果。

下列哪一个是上面论述所基于的假设?(

A.现代两栖动物的卵并不比早期两栖动物的卵更易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B.现代两栖动物不大可能像早期两栖动物那样居住的栖息地能够遮蔽紫外线

C.现代两栖动物不能像早期两栖动物那样容易地适应改变的辐射程度

D.两栖动物的皮肤比其他动物的皮肤对紫外线通常更敏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两栖类数目的剧烈减少不是最近穿透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增加的结果。”

论据:“两栖动物几百万年以前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时,穿透大气层的紫外线的辐射比现在要大得多。”

本题论点讨论“目前两栖动物”,而论据讨论的是“早期的两栖动物”,主体不一致,要加强,优先考虑搭桥进行加强。

第三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现代两栖动物的卵并不比早期两栖动物的卵更易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说明早期两栖动物能够代表现代两栖动物,搭桥选项,可以加强,当选;

B项:现代两栖动物栖息地不像早期两栖动物栖息地能够遮蔽紫外线,说明早期两栖动物的情况不能够代表现代两栖动物,可以削弱,不能加强,排除;

C项:现代两栖动物适应改变辐射比早期两栖动物差,说明早期两栖动物的情况不能够代表现代两栖动物,可以削弱,不能加强,排除;

D项:两栖动物的皮肤比其他动物的皮肤对紫外线通常更敏感,是将两栖动物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但两栖动物的减少是否因为紫外线的辐射没说,不明确,不能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9.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地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三方转变观念,共同________,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营建

环境

B.努力

氛围

C.营造

局面

D.建造

局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地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三方转变观念,共同________”可知,所填实词搭配“循环经济”。A项的“营建”和D项的“建造”,一般搭配具体的建筑物,与“循环经济”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_______”可知,该空搭配“循环经济的状态”,B项的“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搭配不当,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局面”指事物的形势、情景,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努力:尽量将力量使出来。营造:①建造;②制作;③指建筑工程及器械制作等事宜;④构造,编造。环境:①周围的地方;②周围的情况、影响或势力。局势:①棋局的形势;②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状况;③规模、格局。营建:兴建,建造。如营建宿舍楼。建造:建筑,修建。如建造房屋、建造花园。

10.有人刻薄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忽视,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

这段文字揭示的道理是:

A.争执会使人迷失本性,要和平相处

B.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C.睚眦必报的人令人讨厌,要放开仇恨

D.不要因对手的低劣而把自己也变得低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这是一则故事,故事的结论是被“敌人”伤害了,原因是自己模仿对手的一些低劣表现,而轻易地把自己变成最讨厌的样子。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不要因为对手低劣而轻易让自己也变得低劣。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把自己变得低劣”符合文段揭示的道理。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结构为分总式,尾句“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了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揭示道理。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D。

对比选项,A、B、C三项均非揭示道理中的内容,且为无关干扰项,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寓意的理解。解答本题应首先梳理文段结构,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两句话是文段重点,正确答案应体现坚守自我,不要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的意思。文段最后两句揭示了文段的主旨,“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了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告诉我们:不要为了报复对手的低劣而把自己也变成和他一样低劣,D项正确。A项的“争执”对应第一个“有人”,而文段重点不在于“要和平相处”,而是不要把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排除。B项的“坚持主见”、C项的“放弃仇恨”也非文段揭示的道理,排除。故本题选D。11.4,16,50,106,184,1094,(

A.2006

B.2106

C.2116

D.220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数列起伏较大,虽有平方数,但幂次无规律,考虑做差。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12,34,56,78,910,将每个数字的第一位和剩余位分开看,即为(1,2),(3,4),(5,6),(7,8),(9,10),如此,规律很明显,即为连续排列的自然数,因此新数列的下一项应为1112,则所求项为1094+1112=2206。

故正确答案为D。12.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折纸盒。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三个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与题干完全一致,可以折叠而成;

B项:两个箭头是垂直关系,展开图中两个箭头尖对尖,不是垂直关系,排除;

C项:空白面和箭头面必定为相对面,不会在立体图中同时出现,排除;

D项:星星面与圆形面是相对面,不会在立体图中同时出现,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3.眼下的人工智能似乎麻烦不少。研究界对底层技术缺乏突破的争论,产业界对商业应用未达预期的质疑,再加上前段时间“人工智能代表性应用”自动驾驶出现了几次事故等,把人工智能产业推上了

。在一些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推进的难度超乎意料。然而,每一次对技术关键点的攻关,也都是突破的机会。技术的突破常常是

,只有积累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带动质变,迎来整体的爆发。此前的艰难之处,如同破晓之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口浪尖厚积薄发

B.刀山火海韬光养晦

C.龙潭虎穴韬光养晦

D.悬崖峭壁厚积薄发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只有积累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带动质变,迎来整体的爆发”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需体现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够有所突破之意。A、D两项“厚积薄发”形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而获得巨大的成功,符合文意,保留。B、C两项“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一空,横线处搭配“推上”,且根据“研究界对底层技术缺乏突破的争论······自动驾驶出现了几次事故等”可知,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极为激烈。A项“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符合文意,且“推上风口浪尖”属于常用搭配,当选。D项“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非常险峻,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新语:拥抱风潮,更需脚踏实地》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首句谈到人工智能麻烦不少,后文详细列举有哪些麻烦,可见人工智能目前处于广受争议的状态。A项“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符合文意,当选;B项“刀山火海”、C项“龙潭虎穴”以及D项“悬崖峭壁”都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文中不涉及危险,均排除。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只有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带动质变”,可见技术的突破是一个积累过程。D项“厚积薄发”指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14.造谣传谣行为不但构成违法犯罪,更不断侵蚀社会诚信,

社会道德基础。打击网络“大谣”,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现实中,互联网的监督涉及部门众多。要及时迅速地

网络谣言,打击“大谣”,需要进一步提高“虚拟社会”的服务和监督水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入鉴别

B.侵袭认清

C.瓦解甄别

D.渗透破除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与前文中“侵蚀社会诚信”中的“侵蚀”一词做并列对应,并与“基础”做搭配。“侵蚀”意为逐渐侵害使其变坏,故空格处所填词语也需表达对“社会道德基础”的破坏之意,感情色彩偏消极,C项“瓦解”意思是使崩溃解体,感情色彩相符,且“瓦解基础”搭配恰当,当选。A项“侵入”、B项“侵袭”均与“基础”一词搭配不当,排除,D项“渗透”指渗入、透过,体现不出“破坏”之意,且感情色彩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甄别”指审查辨别(优劣、真伪),与“网络谣言”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虚拟社会”甄别谣言网络呼唤创新管理》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分析可知,第一空词语与“侵蚀”构成并列,由此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不断侵蚀社会诚信,________社会道德基础”可知,两句为并列,填入词语与“侵蚀”词义相近、程度相当。“侵蚀”意为逐渐地破坏或腐蚀。“侵入”“侵袭”程度较轻,排除A、B。“渗透”只能体现逐渐进入,不能体现出破坏的一面,排除D。“瓦解”比喻崩溃不可收拾的形势,填入符合文意,当选。

第二空,“甄别”意为仔细审察对比,使之区别,与“谣言”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与前文中“侵蚀”一词并列,且与“基础”搭配。“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偏消极色彩,因此横线中也应填入消极色彩的词语,与之对应。D项“渗透”指渗入、透过,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为中性词,与语境不符,排除D项。A项“侵入”指进入内部;B项“侵袭”侵入袭击。二者均不可与“基础”搭配,排除A项和B项。C项“瓦解”指像瓦片碎裂分离,使对方力量崩溃,与“基础”搭配得当,且与“侵蚀”词义相近。答案锁定C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C项“甄别”指鉴别、审察,与“网络谣言”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15.某单位纪检组决定对其所属单位的五个处室依次进行廉政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纪检组决定:

(1)二处和四处均在一处和五处之前检查;

(2)如果首先检查三处,那么最后检查二处;

(3)三处在四处之前检查。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最后检查一处

B.最后检查五处

C.第三检查四处

D.第三检查三处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1)可知,二处不在最后检查,是对(2)“首先检查三处→最后检查二处”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首先检查不是三处”;

由(1)可知,一处和五处不在第一检查,由(3)“三处在四处前检查”可知,第一检查也不是四处,则第一检查是二处;

由(3)“三处在四处前检查”和(1)“四处在一处、五处之前”,则第二检查的是三处,第三检查的是四处;

第四、第五检查的是一处和五处,但两者具体顺序不确定。

因此,选择C选项。

16.某旅行团乘船出海,船出现一个漏洞,水以均匀的速度进入船舱内,发现漏洞时己经进了一些水。如果用12人舀水,3小时舀完,如果只有5个人舀水,要10小时舀完。现在要想2小时舀完,需要多少人?

A.15

B.17

C.19

D.2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牛吃草问题,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设船舱内已有水量为y,以均匀的速度进入船舱的水量为x,根据牛吃草问题公式:y=(n-x)×t,可列方程组:y=(12-x)×3、y=(5-x)×10,解得x=2,y=30。

第三步,设要想2小时舀完,需要n人,可列方程:30=(n-2)×2,解得n=17(人)。

因此,选择B选项。

17.根据《成都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要求,2022年,成都共编列市重点项目900个,总投资超2.5万亿元。(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根据《成都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要求,2022年,成都共编列市重点项目900个,总投资250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75亿元。其中,进一步遴选编列100个市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79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4亿元。

故表述正确。18.中国教育,向来不缺批评声,这其中不乏________,也难免过激之言。问题当然要直面,难题一定要破解。需要________的是,当批评蜂拥而至,不要无视那些被掩盖的优点和进步。唯有如此,才能在改革的道路上不彷徨、不摇摆,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

警惕

B.远见卓识

担心

C.深谋远虑

注意

D.肺腑之言

反思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这其中不乏________,也难免过激之言”可知,填入的词应与“过激之言”语义相反,表达批评声中也有正确的意见和看法。A项“真知灼见”指正确而透彻的见解,符合文意。B项“远见卓识”指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C项“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二者均侧重“远大、长远”,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C项。D项“肺腑之言”指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不能体现“正确的意见或看法”,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与“无视那些被掩盖的优点和进步”照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担心:是对某事或某人或某物放心不下去,心中有顾虑;不放心。注意:重视;关注。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

19.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

A.横笛

B.风笛

C.箫

D.埙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项正确,横笛也称笛子,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圆润,独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现力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B项错误,风笛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是广泛流行在欧洲的民族乐器。

C项正确,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D项正确,埙是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陶制的埙是古代最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0.在职业生涯中“不为人情所累,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浮年所动”,体现了(

)的职业道德。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属于职业道德规范。题干中“不为人情所累,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浮华所动”体现了办事公道。

因此,选择C选项。

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诚实守信是指忠诚老实,信守诺信,是为人处事的原则。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表现。

A、B、D项含义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21.六年级3班部分男同学不是本地人。

下列说法可由以上文字推之为真的是(

)。

A.六年级3班某些同学不是本地人

B.六年级3班的男同学都不是本地人

C.六年级3班某些女同学不是本地人

D.六年级3班的女同学都是本地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题干翻译为:有些六年级3班男同学不是本地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根据题干有些男同学不是本地人,可以推出某些同学不是本地人,可以推之为真,当选;

B项:有些男同学不是本地人,推不出所有男同学都不是本地人,不能推之为真,排除;

C项:有些男同学不是本地人,推不出某些女同学不是本地人,不能推之为真,排除;

D项:有些男同学不是本地人,推不出所有女同学都是本地人,不能推之为真,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2.人们常说“要想身体好,天天吃核桃”,多年经验浓缩成的俗话一定有它的道理,最近,有研究证实,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因此对人类心脏有好处。

上述论证若要成立,必须增加的前提是:

A.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地保护人类心脏健康

B.核桃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C.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D.核桃还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多吃核桃对人类心脏有好处。

论据:最近有研究证实,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

提问中问到“前提”,且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论点说的是“心脏”,论据说的是“肠道细菌”,考虑在两者之间搭桥进行加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长时间地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在“有益肠道细菌”和“心脏健康”之间建立了联系,属于搭桥,可以加强,当选;

B项:肠道益生菌降低患高血压风险,高血压与论点中的“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没有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食用核桃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高血压、胆固醇与论点中的“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没有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核桃有利于控制糖尿病人血糖,血糖与论点中的“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没有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对人类心脏有好处。

论据: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与是否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建立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属于前提。

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核桃增加肠道益生菌,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与是否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核桃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与是否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需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题干论点为“对人类心脏有好处”。题干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跳跃,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题干中根据“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得出“对人类心脏有好处”的结论,作为此论证的前提,需要在有益肠道细菌和对心脏有好处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与人类心脏健康无关,并未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B项,指出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多吃核桃可以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而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因此多吃核桃对人类心脏有好处,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C项,指出核桃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与人类心脏健康无关,并未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D项,指出核桃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与人类心脏健康无关,并未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故本题选B。23.“(

)”对于“都匀毛尖”相当于“(

)”对于“手机”

A.咖啡计算机

B.茶电话

C.普洱茶MP3

D.食品电子产品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咖啡和都匀毛尖,二者都是饮品,二者为并列关系,计算机和手机二者都是电子产品,二者为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B项:都匀毛尖是茶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手机是电话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C项:普洱茶和都匀毛尖是两种不同的茶叶,二者为并列关系,MP3和手机二者都是电子产品,二者为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D项:都匀毛尖是饮品,食品和都匀毛尖无明显逻辑关系,手机是一种电子产品,二者为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对比ABC项,A项中都匀毛尖属于毛尖茶的一种,但咖啡是饮品中的一个大类,二者层级不同,而计算机和手机都是电子产品的大类,排除;C项中都匀毛尖属于毛尖茶的一种,普洱茶和毛尖茶为同一层级的并列关系,排除,故B选项更优。

故正确答案为B。24.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的内在活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

第二步,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是一种自律行为。

因此,本题正确。

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25.如图所示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个正四面体的外表面,将该四面体展开,可能得到的图形是(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为空间重构类,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中数字3的背部紧邻公共边(如上图红线所示),而选项中数字3的底部紧邻公共边,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题干中数字3的背部紧邻公共边(如上图红线所示),而选项中数字3的底部紧邻公共边,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题干中数字2的底部紧邻公共边(如上图蓝线所示),而选项中数字2的上部紧邻公共边,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选项与题干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6.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在实际生活中,热以多种方式复合传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用电热水壶烧水是利用热传导和对流

B.午后在窗边晒太阳是利用热辐射

C.烧菜时,铁锅利用铁的热传导,将菜烧熟

D.暖气片给房间取暖是利用热辐射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热传导(又称为导热)是指当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内部存在温度差时,就会通过物体内部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微观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发生能量传递现象。热对流又称对流传热,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A项正确,用电或煤气烧开水,热量传到茶壶是传导,水烧开,主要是对流。

B项正确,晒太阳感到温暖,利用了热传递方式中的热辐射。

C项正确,烧菜时,铁锅受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将菜烧熟,是热传导的应用。

D项错误,暖气片给房间取暖是利用热对流,暖气片使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对流。

故正确答案为D。27.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点,并且是连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土地覆盖的变化,在全球变暖中充当“指示器”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全球尺度和洲际尺度上,气温升高是导致全球特别是北半球植被活动增加的主导因素,由此可以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情况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成为上述结论的前提条件:

A.植被本身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小

B.南半球植被活动还受到了植被类型,维度等因素的主导

C.植被覆盖类型等其他因素对当地植被活动影响不大

D.植被活动是全球气温变化最佳的“指示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可以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情况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

论据:植被在全球变暖中充当“指示器”的作用,在全球尺度和洲际尺度上,气温升高是导致全球特别是北半球植被活动增加的主导因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植被受气温影响较小,说明不能通过植被情况来预测气温变化趋势,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植被还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削弱了植被活动与气温之间的关系,具有削弱作用。

C项:补充前提。其他因素对植被活动影响不大,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说明植被活动和气温是唯一的联系,从而可以通过植被活动来判断气温,该项否定代入,植被覆盖类型等其他因素对当地植被活动影响大,植被活动受其他因素影响,切断了与气温的联系,不能得到论点,所以是必要的前提。

D项:增加论据。全球气温变化最佳“指示器”,说明植被活动可以判断气温,具有加强作用,但是该项否定代入,植被活动不是全球气温变化最佳的“指示器”,即便不是最佳,也能够得到论点,所以不是必要前提。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可以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情况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

论据:气温升高是全球特别是北半球植被活动增加的主导因素。

问法为前提条件,正确选项有两种,一种是搭桥,一种是必要条件。本题论点和论据都表明了气温和植被活动之间的关系,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无法搭桥,故应选择一个必要条件的选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如果植被本身的特点变化受气温影响小,那么就没法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可以削弱,排除;

B项:南半球的植被活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就没法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可以削弱,排除;

C项:如果还有其他因素对当地植被活动的影响很大,那么就不能够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来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所以植被覆盖类型等其他因素对当地植被活动影响不大,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当选;

D项:即使植被活动不是全球气温变化最佳的“指示器”,也可以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来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不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选择能够使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首先找到题干的论点和论据,分析选项,找到使论证成立的前提。注意加强项和前提条件的区别。题干由气温变化与植被活动间存在因果关系,得出可以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情况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

A项,与题干观点不符,并不是论证成立的前提。

B项,南半球植被活动受其他因素影响显然也不是论证成立的前提条件。

C项,排除了其他可能影响植被活动的因素,明确了气温变化与植被活动的关系,是题干论证的前提条件。

D项,加强了题干观点,但不是必须的前提。

故本题选C。28.下列生活现象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拍打衣服能清除表面灰尘——惯性作用

B.橡皮筋受力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踩下刹车后汽车慢慢停下来——摩擦力的作用

D.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垂直——重力方向垂直向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橡皮筋受力发生形变”反映的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与力的相互作用无关。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用手拍打衣服时,衣服受力发生运动离开原来的位置,而衣服上的灰尘会因为惯性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变,这样衣服和灰尘就会分离,达到清除灰尘的效果。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汽车在刹车后因惯性会继续运动,但粗糙的车胎和地表会产生摩擦力,并且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对汽车运动产生阻力,使汽车慢慢停下来。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铅垂线法,即一根线加上一个重物。此重物人们称为铅锤,铅锤受重力作用总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此方法可用来判断物体是否与地面垂直。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9.以下哪个收录字最多(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方言

D.新华字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项正确,《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B项错误,《说文解字》作者为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C项错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扬雄。《方言》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今存13卷,共六百六十九条,一万一千九百多字。

D项错误,《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新华字典》第10版收字11200多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收复音词、词组3500多个。《新华字典》第十一版已于2011年7月出版发行。在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中,新增了800多个正字头,另外,还增加了1500多个繁体字和500多个异体字。

故正确答案为A。30.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李世民发动了陈桥兵变

B.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最早称霸

C.光绪帝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D.(选项暂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又称黄袍加身。

B项正确,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C项错误,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故正确答案为B。31.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微量元素约有70种,指的是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0.01%—0.005%的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其中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生理生化功能非常广泛,可以作为生物大分子的组成成分或辅助成分,或用于激素、维生素的构成,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铁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参与氧的运输和造血过程。缺铁是导致贫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缺铁性贫血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

人体含氧65%、碳18%、氢10%、氮3%、钙1.5%、磷1%、钾0.35%、硫0.25%、钠0.15%、氯0.15%、镁0.05%,它们被称为人体常量元素。

32.下列人物中,被誉为“飞将军”的古代名将是:

A.李广

B.霍去病

C.蒙恬

D.郭子仪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根据《史记·李广列传》记载,李广因不小心被匈奴俘虏了,匈奴拿来一张网将他困住,然后用几匹马拖着他走。机智过人的李广看准时机,猛然从随行的匈奴身上夺过一把弯刀,将网割破。当其它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广已经再用那把弯刀连杀了数人,跃上一匹快马,逃离了匈奴的阵地。匈奴人以为李广是神,懂得飞天遁地,自此便称李广为“飞将军”。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将军,被封“冠军侯”,有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言。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蒙恬是秦朝抗击匈奴的武将。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D项:郭子仪是唐朝名将,平定了安史之乱。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33.一个空箱子,每次往里放1、2、4、8、16……个球,从第5次开始,每次放入后便取出11、15、19、23、27……个小球,问第几次操作后箱子内小球数多于900个?

A.6次

B.7次

C.10次

D.11次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本题放球的个数成等比数列,拿球的个数成等差数列,即可利用数列求和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设第n次操作后箱子内小球多于900个,则放入的球为:,第五次才开始拿球,则拿出的球总个数为:

则第n次操作后,箱子内小球的个数为:,若要总个数大于900,采用代入排除法。

由于刚好超过900,

当,,即箱子内小球的个数为897个,小于900,舍去;当,,即箱子内小球的个数为1886个,满足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34.资料∶文件

A.质量∶砝码

B.飞艇∶航空器

C.护卫舰∶补给舰

D.自然现象∶极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文件”是“资料”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砝码”是衡量“质量”的量具,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飞艇”是“航空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

C项:“护卫舰”和“补给舰”都是舰艇,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D项:“极光”是“自然现象”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35.辩论是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达成共识的途径。“真理越辩越明”,但如果辩论双方心怀强烈的爱憎情感,往往就会听不进对方的意见,反而沿着偏见的道路越走越远,这时双方的辩论就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私利。在公共政策的辩论中,有效避免双方越说越僵的机制就是_________,如果公众能以理性、客观和冷静的第三方身份来进行仲裁,而不是以情绪化的狂热偏袒一方,将有可能使公共政策的决策更加接近所辩论的事务的事理。舆论对辩论双方明晰、细化和修正自己的方案是一种积极的“压力”,谁在争论中出口伤人或刻意隐瞒,不管他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已经先在公众的眼里成了不值得尊敬和信任的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引入公众舆论

B.让公众参与辩论

C.塑造多元化监督格局

D.辩论过程透明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在语句填空题中,横线在中间,分析横线处前后文的内容。横线处之前的内容围绕辩论双方在辩论中出现越说越僵的情况,横线处之后表述的是第三方公众舆论在辩论中的积极作用,所以前后文照应,说明横线处需要填入的是公众舆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横线处的核心主体是公众舆论,符合主体一致的只有A项。

B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根据文段后文,“公众能以理性、客观和冷静的第三方身份来进行仲裁,而不是以情绪化的狂热偏袒一方”可知,公众并未参与到辩论中,只是起到仲裁的作用,所以该项表述有误。

C项,“多元化”和前后文内容不搭,排除。

D项,“透明化”后文并未涉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真理能否越辩越明》36.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规划,________,才能最终实现目标,任何希望________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序渐进

一蹴而就

B.寻根究底

一鼓作气

C.蔚然成风

一劳永逸

D.未雨绸缪

一马当先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应体现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去做,才能实现目标,且该做法要和“科学规划”构成并列关系。A项“循序渐进”指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可以与“科学规划”构成并列关系,体现出先进行科学规划,再按照规划逐步进行,符合语境。B项“寻根究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C项“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D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语境想传递的正是任何希望一下子就成功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且“一蹴而就”刚好可以和第一空的“循序渐进”形成照应关系,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现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3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⑤⑥,②③④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没有明显的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⑤图⑥为多端点的图形,因此考虑笔画数。图①⑤⑥为两笔画图形,图②③④为一笔画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D。38.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等3700多项活动在全国同步展开,400多项体验传承活动在20多个省(区、市)推出……刚刚过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精彩的活动让人们走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也让人们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保护为先,还需要社会公众的高度参与

B.文化遗产可以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

C.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D.我国能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得益于保护管理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与文段的衔接与呼应。解答本题首先根据设空位置,明确空缺处句子表达的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对人们的文化遗产意识的改变。然后根据前句判断这一活动的价值在于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为大众所了解。空缺处所填句子应体现文化遗产的亲民性。横线处位于文段的尾句,由其前的“也让人们意识到”可知,所填句子应论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对人们的文化遗产意识的改变。由“让人们走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可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拉近了普通大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B项“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相符。

A项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先”、D项的“得益于保护管理”,文段均未提及,填入衔接不当,排除。

C项,文段说的是让人们走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而非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横线前指出一系列精彩的活动让人们走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横线处应体现和人们走进遗产话题相关的句子。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文化遗产可以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体现人们走进文化遗产这一话题,且能照应文段首句提到的多项活动,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文段开篇以非遗的各种活动为例引出话题,随后通过介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精彩活动,指出这一系列活动让人们走进文化遗产,感受文化魅力。横线前通过“也”表并列,故所填句子也应表达各种非遗的活动让平时“养在深闺”的文化遗产能与普通百姓接触的意思,对应B项。

A、D两项:文段未提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属无中生有,排除。

C项:选项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的是让平时不常见的文化遗产走近普通百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让文化遗产“活”在寻常百姓家》39.知识溢出是指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却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原知识的全部收益,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的成本,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未承担知识的全部成本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知识溢出的是:

A.学生从辅导班学到了某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且可熟练地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

B.某公司代理国外知名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后引入生产线为这款电子产品生产配套的充电设备,公司效益大增

C.某公司通过与海外研究机构联合工作,引入对方的技术开发出一款新产品,双方约定共享产权和效益

D.某城市设计机构参与了另外一个大城市的规划方案,结合本市原有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新区交通网络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知识溢出的关键词:①“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②“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③“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的成本”、④“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未承担知识的全部成本”。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学生学习的是解题技巧,并没有与自己的知识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所以不符合关键词①;学生从辅导班学习解题技巧,辅导班是收费的,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给与知识提供者即辅导班学费,即为足够的补偿,不符合关键词②。

B项,代理生产和销售也好、引入新生产线也好,均只是对国外生产技术的照搬,并没有体现出将外国的新技术与自身技术结合后得到新的技术,因此不符合①;题干对于是否有补偿,以及补偿程度,并未提及。

C项,引入对方开发的新产品,共享产权和效益,说明此公司在收益和权利上与对方分享,提供了足够的补偿,不符合②、③、④。

D项,参考本市原有设计方案属于自有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说明获取了另一个城市的相关知识,二者结合后设计出了新区交通网络,属于知识创新,符合①;这里没有提及是否对原设计方案的设计方给与补偿,属于半对半错选项。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为明显错误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

②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

③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的成本;

④或者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未承担知识的全部成本。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学生用补习班中学到的解题技巧来解题,从学习技巧到熟练解题过程中,属于“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但掌握后是否发现了新的知识不明确,未体现“产生新的知识”,不符合定义;

B项:代理国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之后又引入生产线,均是将外部知识的迁移,但是否与本企业自身知识之间进行融合不明确,未体现“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也未体现“产生新的知识”,不符合定义;

C项:某公司引入研究机构的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双方约定共享产权和收益,说明该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承担成本和收益,不属于“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不符合定义;

D项:某设计机构设计了新区交通网络,是在参考其他城市的规划方案基础上,结合原有设计完成的,属于“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且没有给予参考方案的提供者以补偿,属于“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40.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贷款替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贷款替代?

A.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企业纷纷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

B.国内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从紧。某贸易公司出于财务考虑转向外资银行贷款,获得外币资金

C.王明觉得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请美元贷款,然后将外汇结汇给银行,从而获得人民币资金

D.小宇出国旅游前去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到国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企业”、“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取得人民币加以使用,符合定义,当选;

B项:某贸易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没有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主体是王明,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主体是小宇,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企业;

②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

③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企业增加外汇负债属于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属于使用人民币,符合定义;

B项:某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未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

C项:“王明”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

D项:“小宇”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方式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贷款替代的定义要点:①企业;②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③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要点①②③。

B项,获得外币资金,而非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不符合要点③。

C项,说的是王明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

D项,说的是小宇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41.合作是新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合作我们才能

矛盾,唯有合作我们才能不断

共同利益;唯有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共赢的彼岸。

依次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弱化维护通向

B.消除加深到达

C.搁置拥有驶向

D.超越扩大抵达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实词的辨析。第一空,要搭配“矛盾”,可排除C项的“搁置”,因为搁置矛盾应是合作的前提,而非合作的结果,合作的结果应是进一步的发展,即“弱化”、“消除”或“超越”矛盾。第二空,要搭配“利益”可排除B项,“共同利益”与“加深”搭配不当。再比较A项和D项,“扩大”利益比“维护”利益更体现出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抵达”强调结果,而“通向”强调过程,前者同样更直接地点明合作的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为第二空。该空搭配“利益”。利益不分深浅,故B项“加深”不与“利益”搭配,排除B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该空与“有效应对挑战”形成并列关系,强调的是一种结果。A项“通向彼岸”和C项“驶向彼岸”侧重过程,排除A项和C项。D项“抵达彼岸”是结果,锁定答案为D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超越彼此分歧”指不考虑分歧,追求合作,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根据词语的习惯搭配及此处的搭配对象“共同利益”,排除搭配不当的选项。第三步,第三空,结合剩余三个词语的侧重点及所表达的时态,选择最符合句意的一项即可。第四步,验证第一空。第二空,“加深”与“共同利益”不搭配,排除B。

第三空,“抵达”的“达”表达的是一种完成时态,“通向”和“驶向”的“向”表达的是一种进行时态。“抵达”更能表现出“合作”对发展的意义。排除A、C。

第一空,“超越分歧”也比“弱化分歧”“搁置分歧”的效果彻底。

故本题选D。42.下列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具有不平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都是法定的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而形成或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B项正确,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化性。即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而且在我国,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则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之间不能互为原被告,这与民诉不同。

C项正确,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性质不完全相同;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D项错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权利义务都是法定的,“通常”的说法不严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3.下列作家与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地域对应错误的是:

A.汪曾祺——《受戒》——高邮

B.沈从文——《边城》——湘西

C.鲁迅——《阿Q正传》——绍兴

D.莫言——《红高粱》——东北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考生可根据以往所学知识作答。莫言是这两年公务员考试考查较多的作家,考生应对与莫言有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莫言是山东人,其作品展现东北地域特征的可能性较小,D项最有可能对应错误。A项对应正确。《受戒》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该作品主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展现了江苏高邮本地乡土文化的浓郁气息。

B项对应正确。《边城》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该作品描写了一出发生在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渡口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绘了湘西的民情风俗和自然风光,语言清丽隽永,风格自然淡远。

C项对应正确。《阿Q正传》是鲁迅的中篇小说。该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绍兴农村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表达了作者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和力图唤醒农民的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愿望。

D项对应错误。《红高粱》是莫言的中篇小说。该作品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亦正亦邪的抗日英雄形象。《红高粱》对应的地域是山东高密。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山东高密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充满了既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红高粱》所展现的地域是山东高密并非东北。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阿Q正传》是鲁迅于1921年12月以绍兴地区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B项正确,《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C项正确,《受戒》是汪曾祺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为素材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D项错误,《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于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问世。该小说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的抗日英雄,是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该项中“东北”表述错误,应为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东北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4.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是(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愿原则是我国民法的核心原则。

B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则是全部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

C项错误,已废止的《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而现行《民法典》并没有相关表述,因此等价有偿原则不属于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D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帝王”原则。

故正确答案为B。45.有时候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经济学上的:

A.凡勃伦效应

B.追赶效应

C.口红效应

D.马蝇效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追赶效应,指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要迅速增长是容易的。这种初始状况对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