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_第1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_第2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_第3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_第4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提高蔬菜产量 C.回收废旧电池,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2.(2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氧气验满 C.过滤浑浊液 D.称氢氧化钠固体3.(2分)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4.(2分)汽车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在催化剂的参与下对尾气处理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5.(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CO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6.(2分)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O→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②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铜来完成 C.三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三个反应都能加入盐酸来完成7.(2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案1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方案2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二、填空及简答(共5小题,计19分)8.(3分)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1)清新的空气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9.(3分)如图是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是(填字母)。(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化学式)。(3)物质构成的最准确说法,D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构成的。10.(4分)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2)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Ⅰ、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Ⅱ、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数字序号)。11.(4分)比较铝、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设计如图实验:(1)使用铝片前打磨目的是;(2)把B试管中的稀盐酸换成溶液,即可用B试管和C试管中的现象比较出铝、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5分)实验室为了研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按图进行实验.(1)上述实验中没有体现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是;(2)甲、乙、丙、丁中有气泡生成的实验是;(3)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可能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B.甲、乙、丙试管混合时有红色物质出现C.乙、丙试管中不一定有剩余的稀盐酸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ZnCl2,HCl.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3.(5分)请根据如图填空。(1)能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用C装置作为制取气体的装置与B装置相比,明显的优点是;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进气口应该是(填“a”或“b”)。14.(7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实验】如图所示:(1)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不成立;(2)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3)综合(1)和(2)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反思】有同学认为,不进行操作④,也可判断滤渣一定为CaCO3,你认为该同学的看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密封保存。四、计算与分析题15.(5分)小新同学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冲刺押题卷(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提高蔬菜产量 C.回收废旧电池,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分析】A、根据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B、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C、回收废旧电池,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解答】解: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故错误;C、回收废旧电池,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酸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2.(2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氧气验满 C.过滤浑浊液 D.称氢氧化钠固体【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题意,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B、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故选项说法正确。C、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D、酒精挥发时没有新物质生成,酒精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外控型食品保鲜剂的原理,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分子的基本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汽车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在催化剂的参与下对尾气处理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分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单质的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B、常见的有毒气体为CO、SO2和氮元素的氧化物气体;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来分析;D、根据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分析;【解答】解:A、图中只有一种单质,为两个N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所以该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为:CO分子构成有毒的CO气体,NO分子构成有毒的NO气体;反应的生成物为:CO2分子构成无毒的CO2气体,N2分子构成无毒的N2气体;故B正确;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2CO2+N2,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4:88)=7:44;故C不正确;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两种原子且有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为氧化物分子。5.(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CO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B、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考虑;C、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原因考虑;D、根据碳酸钠属于盐考虑。【解答】解:A、CO显中性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A错误;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故B错误;C、氢气和甲烷都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要验纯,否则容易爆炸,故C正确;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类,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点燃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原因是有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6.(2分)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O→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②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铜来完成 C.三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三个反应都能加入盐酸来完成【分析】A、根据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分析;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C、根据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原理分析;D、根据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解:①ZnO→ZnCl2的反应为:ZnO+2HCl=ZnCl2+H2O;②Zn(OH)2→ZnCl2的反应为:Zn(OH)2+2HCl=ZnCl2+2H2O;③ZnCO3→ZnCl2的反应为:ZnCO3+2HCl=ZnCl2+H2O+CO2↑;这三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三个反应都是通过加入盐酸实现;②中的氢氧化锌为不溶性碱,故加入氯化铜不能反应;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是解答本类问题的基础,解答时须全面思考,并明确物质的反应类型特点,体现思考的缜密性。7.(2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案1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方案2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进行分析判断。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D、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易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方案1不合理,故选项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用水洗涤除去;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故选项正确。C、锌粒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紫色,可以鉴别;方案1、方案2均合理,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点燃的方法不能证明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方案1不合理,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及简答(共5小题,计19分)8.(3分)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1)清新的空气属于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分析】清新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解答】解:(1)清新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活性炭;(3)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故答案为:维生素;【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混合物与纯净物的辨别、水的净化、人体中的营养元素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应用.9.(3分)如图是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是A、C(填字母)。(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B(填字母),属于有机物的是CH4(填化学式)。(3)物质构成的最准确说法,D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分析】(1)根据微粒的构成和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的种类分析回答;(2)根据微粒IDE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3)根据㘞的构成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A为甲烷、C是二氧化碳,都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上述物质中B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A是甲烷,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3)由微粒的构成可知,D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答为:(1)A、C;(2)B,CH4;(3)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点评】单质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的分子则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分子构成与物质的分类关系: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10.(4分)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Ⅰ、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析出晶体。Ⅱ、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②⑤(填数字序号)。【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I、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25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25g时得到的溶液②为饱和溶液且有硝酸钾剩余50g﹣31.6g=18.4g,将②溶液升温到50℃,因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因此得到的溶液③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25g得到的溶液④仍为不饱和溶液,再降温到20℃时得到的溶液⑤是饱和溶液且析出硝酸钾晶体75g﹣31.6g=43.4g,所以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II、②⑤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答案为:(1)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I、①③④,析出晶体;II、②⑤。【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4分)比较铝、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设计如图实验:(1)使用铝片前打磨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把B试管中的稀盐酸换成氯化铝溶液,即可用B试管和C试管中的现象比较出铝、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分析】(1)根据铝能与氧气反应分析回答;(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3)根据铁能与硝酸银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于铝能与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使用铝片前打磨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由图示可知,把B试管中的稀盐酸换成氯化铝溶液,铁不能与氯化铝反应说明了铝的活动性大于铁,通过C试管中铁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银,即可比较出铝、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3)C试管中铁的活动性大于银,能将银置换出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故答为:(1)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氯化铝;(3)Fe+2AgNO3═Fe(NO3)2+2A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2.(5分)实验室为了研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按图进行实验.(1)上述实验中没有体现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是酸与指示剂作用;(2)甲、乙、丙、丁中有气泡生成的实验是甲、丁;(3)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4)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B.A.气泡可能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B.甲、乙、丙试管混合时有红色物质出现C.乙、丙试管中不一定有剩余的稀盐酸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ZnCl2,HCl.【分析】(1)根据图中的实验有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没有酸与指示剂的反应进行分析;(2)根据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乙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进行分析;(4)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说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A、根据盐酸和碳酸钠、过氧化钠反应都会生成气体进行分析;B、根据锌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进行分析;C、根据盐酸和氧化铜、氢氧化铜的质量不能确定进行分析;D、根据锌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铜、盐酸,一定含有NaCl,ZnCl2l进行分析.【解答】解:(1)图中的实验有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没有酸与指示剂的反应;(2)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甲、乙、丙、丁中有气泡生成的实验是甲、丁;(3)乙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4)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说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A、盐酸和碳酸钠、盐酸反应都会生成气体,故A错误;B、锌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所以可能会有红色物质出现,故B正确;C、盐酸和氧化铜、氢氧化铜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正确;D、锌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铜、盐酸,一定含有NaCl,ZnCl2,故D错误.故选:CB.故答案为:(1)酸与指示剂作用;(2)甲、丁;(3)CuO+2HCl═CuCl2+H2O;(4)C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的性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3.(5分)请根据如图填空。(1)能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实验室用C装置作为制取气体的装置与B装置相比,明显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进气口应该是a(填“a”或“b”)。【分析】(1)能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能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故答案为: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3)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进气口应该是长管,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7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实验】如图所示:(1)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不成立;(2)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Na2CO3(写化学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