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战国策 齐策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战国策 齐策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战国策 齐策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战国策 齐策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战国策 齐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战国策(齐策)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未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敝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弟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哉。”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有改动)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B.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C.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D.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为身也”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B.“去东地”与“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两句中的“去”含义不同。C.“是常矫也”与“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矫”含义不同。D.“士卒不用”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卒”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怀王去世时,楚襄王正在齐国做人质,愿用五百里东地换取回国葬父的机会,是从道义上做出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下的暂时让步。B.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齐的主张,认为齐国土地辽阔已称得上万乘之国,割地于齐就会使齐国更加强大,并请求去守卫那块土地。C.正当楚襄王拿不定采纳谁的主张为好的时候,慎子建议同时采纳子良、昭常和景鲤的意见,并且进行了综合部署,楚襄王同意了他的策略。D.秦国派五十万大军压境,并指出了齐国的不仁道和不正义,直接致使齐国收兵,楚国于是维护了国土的完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2)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5.齐王派人来楚求取东地,楚襄王最终采用了哪些计策来应对?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于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明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爽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虽欲攻燕,将何道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乃谓魏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敝楚是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选自《战国策·楚策四》,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B.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C.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D.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仆,谦辞,古时男子用来自称。古人还常用愚、鄙等词表示自谦。B.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后常与“舜”并称来泛指圣人。C.“然则君料臣孰与舜”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与”含义相同。D.“敝楚是强魏也”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敝”含义不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明认为春申君为人圣明,在短时间的交流中就能够了解自己,于是他把春申君比作尧一样的圣人,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春申君的门客。B.春申君认为攻打燕国不易,前往燕国要途经齐国或者魏国,而齐魏两国又刚与楚国结怨,虞卿认为可从魏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C.虞卿懂得站在魏王的立场分析问题,他在与魏王的对答中表明楚国攻打燕国对魏国有利,有利于让魏王允许楚国途经魏国。D.《战国策》中所记录的外交辞令既形象生动,又说理充分,本文中虞卿所展现的外交辞令就很好地体现了《战国策》的这些语言特点。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2)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10.虞卿援引商鞅、冉子不幸结局的事例有什么目的?请简要回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驼,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选自《战国策·楚策》)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B.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C.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D.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是苏秦游说六国联合一起抗秦的策略。从,通“纵”,南北为纵,东西为横。B.带甲,文中指身着甲冑,与杜甫“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中的“带甲”意思不同。C.南面,即面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君王临朝听政,面南而坐。现在指方向。D.社稷,土谷之神。社为土神,载育万物;稷为谷神,养育民众。后被用来代指国家。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极力渲染楚国的强大,指出楚国国力雄厚,有称霸天下的资本,没必要侍奉秦国相反地应该成为其他诸侯侍奉的对象。B.苏秦分析了连横给楚国可能带来的弊端,指出秦国贪得无厌,而那些主张连横的说客和大臣则是大逆不道、为国不忠的奸臣。C.苏秦指出秦国视楚国为最大对手,两国国力此消彼长,不能和平共处。连横后果严重,而合纵可以削弱各国,帮助楚国称霸。D.苏秦极尽口舌之能事,使楚王深感单凭一己之力来对抗如同虎狼的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从而意识到其合纵策略的正确。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15.依照苏秦观点,若不“合从”会给楚国带来哪些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客说春申君曰:“汤以亳,武王以鄗,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令孙子【注】天下贤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谢孙子。孙子去之赵,赵以为上卿。客又说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何辞之?”春申君又曰:“善。”于是使人请孙子于赵。孙子为书谢曰:“‘疠人怜王’,此不恭之语也,虽然,不可不审察也,此为劫弑死亡之主言也。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嫡而立不义。《春秋》记之曰:‘楚王子国聘于郑,未出竟,闻王病,反问疾,遂以冠缨绞王杀之,因自立也。齐崔杼之妻美,庄公通之,崔杼帅其群党而攻。庄公请与分国,崔杼不许;欲自刃于庙,崔杼不许。庄公走出。逾于外墙,射中其股,遂杀之,而立其弟景公。’近代所见,李兑用赵,饿主父于沙丘,百日而杀之;淖齿用齐,擢闵王之筋,县于其庙梁,宿夕而死。夫疠虽痈肿胞疾,上比前世,未至绞缨射股;下比近代,来至擢筋而饿死也。夫劫弑死亡之主也,心之忧劳,形之困苦,必甚于疠矣。由此观之,‘疠虽怜王’可也”因为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杂布与锦,不知异兮。闾妹子奢,莫知媒兮,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惟其同!”《诗》曰:“上天甚神,无自瘵也。”(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注】孙子:即荀子,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故称孙子。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B.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天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C.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D.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使人谢孙子”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都表示“辞谢”B.“未出竟”中的“竟”字与“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竟”字含义不同。C.本文中“因自立也”中的“因”字与后文“因为赋曰”中的“因”字含义相同,都表示“于是”。D.“县于其庙梁”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两句中的“县”字含义不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客以商汤、武王为例劝说春申君,认为春申君以百里之地礼待荀子,将会对春申君不利。B.赵国尊荀子为上卿后,门客又以伊尹,管仲为例强调贤臣的重要性,劝说春申君请荀子回国。C.荀子讲述崔杼弑庄公的敌事,意在劝说春申君不能偏听偏信,应当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决断,D.荀子作赋,意在劝说春申君不能错勘贤愚、混淆是非,上天很神明,休要以愚昧自惹灾祸。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2)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惟其同!【答案】1.A句意: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强大的齐国土地又不给他,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请让我们先割让东地给他,然后再把这块土地夺回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再攻打夺回来,这是不示弱。所以我说把东地交给齐国。“许强万乘之齐”,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约结诸侯”是“约结(于)诸侯”的省略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2.DA.正确。两个“所以”都是用来……的意思,二者含义相同。句意:这是为了安身。/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B.正确。“去”:割去。句意:割去东地。/“去”:距离。句意: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两句中的“去”含义不同。C.正确。“矫”:假托、伪造。句意: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矫”:举起。句意: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两句中的“矫”含义不同。D.“含义相同”错误。“卒”:士兵。句意:不费一兵一卒。/“卒”:最终。句意: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可见,两句中的“卒”含义不同。3.B“认为齐国土地辽阔已称得上万乘之国,割地于齐就会使齐国更加强大”错误。原文“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意思是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这样称呼的。现在如果楚国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的名称,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4.(1)齐王阻止他说:“给我五百里楚国东部土地,我才让你回去。”(2)请让我呈献我的说法,大王将会看到那确实如此。5.派子良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派昭常率兵驻守东地,派景鲤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参考译文: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即位。齐王阻止他说:“给我五百里楚国东部土地,我就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请让我回去问问他。”太子师傅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因为吝啬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太子到齐国宫中,告诉齐王说:“愿意恭敬地献给土地五百里。”太子被齐王放回楚国,即位做了楚王。齐国派出战车五十乘,来到楚国索取东地。楚王问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在朝廷上召见群臣,让他们拿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土地。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强大的齐国土地又不给他,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请让我们先割让东地给他,然后再把这块土地夺回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再攻打夺回来,这是不示弱。所以我说把东地交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齐国东地。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这样称呼的。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的名称,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制地。我请求去守卫那块土地。”昭常出来,景鲤进宫拜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即使这样,楚国也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他们的计策大王都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让我呈献我的说法,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子良带上兵车五十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部土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车,向西到秦国求救。”楚王说:“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去,齐国派使者率领穿着铠甲的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回答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您进献东地,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患。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6.B句意:如今说马有很大力气,那是对的,如果说马的力量能驮千钧,那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千钧不是马所能承担得了的。如今说楚国强大,那是真的,如果跨越赵国、魏国而跟燕国交战,难道楚国能承担得了吗?“千钧”是“胜”的补充说明,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C;“于燕”做“斗兵”的状语,状语后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7.DC.都是“和……比,谁更……”的意思。句意:那么您估量一下我和舜比谁更有才能?/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D.“含义不同”错误,“敝楚是强魏也”与“因人之力而敝之”两句中的“敝”含义相同,本义是疲惫,引申为“损害”。句意:损害楚国就是强大魏国。/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8.A“在短时间的交流中就能够了解自己”错误。由原文“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可知,汗明说:“不是这样。请您让我把话都说出来。您的贤能的确不如尧,我的才能更赶不上舜。凭着贤能的舜侍奉圣明的尧,三年以后尧才了解舜。如今您在很短时间内就了解了我,这是说您比尧圣明而我比舜贤能。”由此可知,原文的意思是说汗明认为春申君在短时间的交流中不能够了解自己。9.(1)汗明去拜见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然后才得到接见。谈话完毕,春申君对汗明非常喜欢。(2)因此您不如向北进军来使赵国感激您,又可以讨伐残破的燕国来确定自己的封地,这是百代难遇的一个好时机。10.虞卿援引此二人的事例,是想劝诫春申君把封地定在远离楚国都城的地方,此保全性命。参考译文:汗明去拜见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然后才得到接见。谈话完毕,春申君对汗明非常喜欢。汗明想要再和春申君交谈,春申君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先去休息吧。”汗明不安地说:“我愿意向您请教,可是害怕问得肤浅。不知您和尧比,谁更圣明?”春申君说:“先生错了,我怎么能同尧相比?”汗明说:“那么您估量一下我和舜比谁更有才能?”春申君说:“先生就是舜一样的人。”汗明说:“不是这样。请您让我把话都说出来。您的贤能的确不如尧,我的才能更赶不上舜。凭着贤能的舜侍奉圣明的尧,三年以后尧才了解舜。如今您在很短时间内就了解了我,这是说您比尧圣明而我比舜贤能。”春申君说:“讲得好。”于是叫来办事的人把汗明的名字登记在宾客簿上,每五天接见一次。虞卿对春申君说:“我听史书上说,在安定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险,在危险的时候要思虑如何安定。如今楚王的年龄很大了,您的封地是不可不及早确定的。替您考虑封地,莫如远离楚国的都琐更好些。秦孝公封公孙鞅于商地,秦孝公死后,他没有免掉后王的杀害。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后,后王剥夺了他的封地。公孙鞅是秦国的功臣;冉子是秦王的姻亲,然而却没有逃脱被夺去封地、遭遇杀害的命运,这是封地太靠近都城的缘故。太公望封在齐地,邵公爽封在燕地,(他们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是他们的封地离王室近的缘故。如今燕国的罪行重大,赵国对它非常愤恨,因此您不如向北进军来使赵国感激您,又可以讨伐残破的燕国来确定自己的封地,这是百代难遇的一个好时机。”春申君说:“进攻燕国所经过的道路,不在齐国就在魏国。魏国、齐国刚刚与楚国结下怨仇,楚王虽然想要攻打燕国,将从什么地方通过呢?”虞卿回答说:“请让魏王答应借道。”春申君说:“怎么办?”虞卿回答说:“我请求到魏国去,让他们相信借道的道理。”于是虞卿到魏国对魏王说:“楚国也够强大了,天下无敌,就要攻打燕国。”魏王说:“先前,您说楚国天下无敌:如今,您又说将要攻打燕国,这是为什么呢?”虚卿回答说:“如今说马有很大力气,那是对的,如果说马的力量能驮千钧,那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千钧不是马所能承担得了的。如今说楚国强大,那是真的,如果跨越赵国、魏国而跟燕国交战,难道楚国能承担得了吗?不是楚国该承担的事楚国偏要去做,这是损害楚国的强大。损害楚国就是强大魏国,这对大王来说,哪种情况更有利?"11.D句意: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可以让山东各国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由大王使用。“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整体作“令”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委社稷宗庙”是动宾结构,“练士厉兵”是并列动宾结构,其前后都宜断开,排除B;B“意思不同”错误,“带甲”,文中指披甲的将士;“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土,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带甲”与杜甫诗句中“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中的“带甲”的意思相同。C“削弱各国”错,根据原文“莫如从亲以孤秦”可知,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应该是孤立秦国。14.(1)我听说在天下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去治理;在事情还未开始时就要先做准备,祸患临头了才去担忧,那就来不及了。(2)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15.①各诸侯国就会纷纷向秦国称臣。②秦国就会从两路起兵攻打楚国。③楚国的鄢、郢两城就会引起震动。④楚国霸业不成,反会让秦国称霸。参考译文: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撑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能,真是天下无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就不会称王,也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引以为优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从武关出兵,一路南下进军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在天下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去治理;在事情还未开始时就要先做准备,祸患临头了才去担忧,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可以让山东各国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由大王使用。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赵国、代郡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的大业,却落个侍奉别人的名声,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策略。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有吞井六国的野心,秦国是诸侯的仇敌,而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这就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作为人臣,以损失自己国家的领土为代价,交结强暴如虎狼的秦国,还去侵略诸侯,最终会招来暴秦之祸,这是没有顾及到有可能到来的灾祸的缘故啊。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土,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没有超过这样的。所以,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楚国;连横阵线成功,楚国就得割地听从秦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赵王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任凭大王命令。”楚王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16.C句意:从前有位伊尹离开夏地到了殷地,结果令殷王统一天下,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了。贤人在的地方,那里的君王没有不显达的,国家没有不荣耀的。“夏”是“去”的宾语,“去”与“夏”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君未尝不尊”和“国未尝不荣”,句式结构一致,在“国”的前面应断开,排除D。17.AA.“谢”,辞谢,谢绝/道歉,认错。含义不同。句意:于是就派人谢绝了荀子/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向项王道歉。B.正确。“竟”,通“境”,疆界/结束。句意:还没等他走出境/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C.正确。“因”,都是“于是”的意思。句意:于是自立为王/于是荀子在信尾附了一首诗。D.正确。“县”,通“悬”,悬挂/行政区划单位,州县的县。句意:把闵王挂在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