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名师设计_第1页
4昆虫备忘录名师设计_第2页
4昆虫备忘录名师设计_第3页
4昆虫备忘录名师设计_第4页
4昆虫备忘录名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昆虫备忘录【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汪曾祺。文中描写了有复眼的蜻蜓、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昆虫里的霸王——独角仙和蚂蚱四种昆虫,本课和以往学习的课文不同,在一个大题目下有四个小篇章,每个小标题旁边画有相对应的小昆虫,图文结合,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昆虫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昆虫的探究欲望。关注语言:本课的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在知道了蜻蜓有复眼之后,结尾作者特别孩子气的说“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这些语言正是符合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独角仙”的开头非常有意思,谁能料到,名字中带“仙”的昆虫里的霸王,“呜——扑!”这个恰到好处的拟声词的助力,让人不禁心里嘀咕:这“独角仙”是有多笨啊!语言非常有趣!关注复眼: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昆虫的复眼是由千万个小眼组成的,复眼具有突出影像的边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人们仿效苍蝇复眼结构制成了用于科研的“蝇眼照相机”,它还可以拍摄电影的特技画面,使电影产生神奇的效果。关注拓展:

含有昆虫的成语:飞蛾扑火蜻蜓点水囊萤映雪作茧自缚金蝉脱壳螳臂当车蚕食鲸吞招蜂引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描写昆虫的句子:我家门前的槐树下有窝小蚂蚁,它们穿着“黑衣服”,头顶长着两个灵敏的触角,一对眼睛又黑又亮,身子像我们书中的大冒号。蚕开始吐丝了,它们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慢慢悠悠地晃来晃去,吐啊,吐啊,没完没了,好像蚕肚子里有团丝线,永远抽不完扯不断,没几天,就吐了厚厚的一层。这只蟋蟀全身呈黑褐色,一对不会转动的黑油油的眼睛镶嵌在触角下方,背部有两片薄膜般褐色的翅膀,两条尾巴硬硬的,像两根钢针。【教学目标】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2.默读课文,能说出每种昆虫的特点。3.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交流,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教学片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同学们,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你搜集到了哪些昆虫的资料呢?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预设一: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左右的发酵,回到我们家中的产房——蜂巢中吐出,然后变交给内勤蜂酿制,反复吞吐加入转化蔗糖的活性酶。就变成了甘甜可口的蜂蜜。蜜蜂腹部末端的毒针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当蜜蜂的毒针蜇入人体的皮肤后,毒针连同一部分内脏也一起被拉了出来,这样蜜蜂就会死去。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蜇人的。预设二:蝉又名知了,蝉的一生分为卵、幼蛹、蛹、蝉四个阶段。蝉的幼虫生活在土里若干年,共蜕皮五次,以刺吸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幼虫在土里生活将要羽化时,在黄昏及夜间钻出地面,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变成蝉。幼虫开始羽化到称为蝉,最长的寿命只有60-70天。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你们看得都惊呆了,你想说些什么吗?生自由发言。3.揭示课题:刚才我们一起去了解奇妙的昆虫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昆虫备忘录》去看看,作家汪曾祺笔下的昆虫是什么样的呢?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昆虫备忘录师:大家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备忘录是什么?师适时点拨:(内容见课件)5.介绍作者汪曾祺(设计意图:课前发动学生查阅有关昆虫的资料,课上与同学分享交流,既增长他们的课外科学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2.学习生字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我会认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师: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呢?字理识字“瞎”。(内容见课件)②汇报交流,学生自主识记以下重点字:预设:膜:用手是摸,与月有关是膜。预设:绸:绸缎与丝织品有关。预设:益:上头是两点。预设:录:“绿”去偏旁变成“录”。预设:距:右边是“巨”。③辨字形:从字形上进行区分,比较记忆。(如:拒一距稠一绸摸一膜班一斑)组词语:开火车组一组。解词语:理解“款款、严丝合缝”的词义。(3)学习多音字“蚂”。(设计意图:集中识字,抓住字形特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有目的地识记,提高识字效率。)三、整体感知,了解昆虫的秘密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份备忘录中记录了哪些昆虫?记录了昆虫的哪些秘密呢?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书上圈画出相关语句。2.学习“复眼”部分。(1)这部分小标题叫“复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复眼是什么意思。相机板书(复眼)预设: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2)那复眼怎么看东西呢?预设:(内容见课件)教师补充: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吧!(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复眼对昆虫有什么作用。预设:(内容见课件)相机板书(视觉灵敏)(4)文中提到了哪些昆虫有复眼?预设:(内容见课件)相机板书(蜻蜓苍蝇)(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有复眼?老师补充。教师小结:根据学习《复眼》的内容,填一填下面的表格。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花大姐”“独角仙”“蚂蚱”三部分。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可以从昆虫的名字、样子、颜色和习性这些方面来交流。小组总结汇报。填一填学生汇报“花大姐”时,相机板书(瓢虫漂亮益虫害虫)教师引导:你知道还有哪些昆虫是益虫?为什么称他们为益虫?预设一:蜜蜂、螳螂、蚯蚓、蜻蜓。预设二:因为它们对人类有利,捕食田间的害虫。学生汇报“独角仙”时,相机板书(独角仙体型大头部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力气大)学生汇报“蚂蚱”时,相机板书(蚂蚱尖头绿蚂蚱飞起来咯咯作响膜翅土蚂蚱吐褐色口水)教师小结:视觉灵敏的蜻蜓,漂亮的花大姐,霸道的独角仙,各种各样的蚂蚱……一只只普普通通的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学会细致地观察,你也会让那些普通的事物变得吸引人!四、合作交流,品读语言1.再读课文,围绕“你觉得哪种昆虫写得最好玩?”展开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集体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有趣。预设一:我觉得蜻蜓的复眼很有趣。(1)学生读画出的句子。句子一: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教师引导:关注拟声词“噌——”,边读边表演,体会昆虫的样子。预设:从“噌——”的声音中感受到有复眼的昆虫视觉真的很灵敏。句子二: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教师点拨: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预设二:我喜欢瓢虫。因为它很漂亮,也是益虫。(1)学生朗读找到的描写瓢虫的句子:句子一: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教师引导:其中哪个词给你的印象最深?预设:“款款”把小瓢虫优雅降落的形象跃然纸上。句子二: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教师引导: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预设:“朱红”写出了瓢虫翅膀的颜色很漂亮。教师点拨:“瓷漆”也写出了它翅膀的质感,很有画面感。预设三:我喜欢独角仙,因为它是昆虫里的霸王,力气也大。学生朗读画出的句子。教师引导:你觉得独角仙哪里有趣?预设:“呜——扑!”拟声词,两个字一个是独角仙的叫声,一个是它落在地上的声音。独角仙的出场非常的笨拙,引人发笑。预设四:我喜欢蚂蚱。因为我也捉过蚂蚱玩,很有趣。学生朗读画出的句子。教师引导: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预设:“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中“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让人非常讨厌。教师小结:每一个小小的昆虫身上,都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奇妙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发现。以后我们在公园的草地上发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动它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察,这些昆虫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善待他们。(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逐步走进昆虫,了解它们,同时进行适当的补充,激发对昆虫的喜爱,对自然的探索之情。)五、拓展延伸,读写训练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教师引导:出示昆虫备忘录的范例,让学生观看、学习。(可以做成一份表格,介绍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作用;也可以选择一张图片,在旁边配备文字说明。)六、课后作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了解更多昆虫的秘密。七、板书设计视觉灵敏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敏蜻蜓苍蝇复眼瓢虫漂亮益虫害虫瓢虫漂亮益虫害虫体型大体型大头部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力气大)独角仙独角仙昆虫备忘录昆虫备忘录尖头绿蚂蚱飞起来咯咯作响膜翅土蚂蚱吐褐色口水尖头绿蚂蚱飞起来咯咯作响膜翅土蚂蚱吐褐色口水蚂蚱蚂蚱【课后反思】《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生动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作者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将这些昆虫的知识通过儿童化的语言介绍给大家,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而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1.新课的导入: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老师播放视频《奇妙的昆虫世界》,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激发学生探求昆虫奥秘的兴趣。

2.典型环节的设计:教学中以自学探究为基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复眼”时,学生对于什么是复眼,复眼的作用能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但是有复眼的昆虫到底是怎么看物体的,学生存在疑惑。教师补充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填写表格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这四种昆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3.问题情境的设计: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