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读书报告_第1页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读书报告_第2页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读书报告_第3页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读书报告_第4页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读书报告姓名:郭静姝专业:高等教育学《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席酉民、郭菊娥和李怀祖等人主编,是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化背景下,通信科技的发展促进不同国家、地区交流的通畅便利,地球资源开始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交锋,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在全球化下的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甚至有研究者预见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将继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成为高等教育的第四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国际化伴随着跨国高校的增多和留学生队伍的膨胀成为高等教育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但是面对知识经济和国际化这样不可动摇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对的是机遇和挑战的双重考验。本书在综述了大学国际化的概念,以及大学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特征以后,从我国大学国际化行为主体的动机分析,我国大学国际化实现的条件分析,我国大学国际化实践与发展特征,大学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四个方面对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特色与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建议。本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动因、特征以及典型大学国际化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和界定,对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本书采用奈特对大国国际化的定义,认为大学国际化是把国际间的、跨文化的和全球化的办学理念、治理机制、管理模式等整合、渗透到我国大学的目标、功能(教学、研究、服务)和创新文化建设中的过程,是大学的一种行为选择。”(第一章)大学国际化历程的始端是从大学的出现开始的,即中世纪大学。从中世纪到“冷战”结束这个时间范畴来看,大学国际化有这样四个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6世纪。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是以知识的传播为动因的大学国际化,因为“游学”和“游教”,以追求知识普遍性的中世纪大学有很强的国际性,这一时期大学国际化的主体是“大学”和“宗教”。第二个阶段是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由于教派纷争,出现去国际化现象。这一时期“宗教”成为国际化的主体,“宗教斗争”是国际化的动因。第三个阶段是18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主导的大学国际化。这首先是一个高等教育体系国际化的时期,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影响了全世界;其次大学国际化活动主要是学术交流和学者的路东。“此时,大学国际化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小范围的精英学者流动,高等教育体系从欧洲传播到世界以及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大学国际化的主体是“国家”。第四个阶段从一战开始到“冷战”结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国际化方式是教育援助和结盟,国家推行大学国际化的动因主要输美苏两大阵营想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大学国际化是一种边缘性活动。这一时期被称为作为政治工具的大学国际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学国际化的动因开始规整为: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2、高等教育国际化称为国家经济的重要一环;3、提升国家的实力以及学校的声誉。编者主要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众多动因推动下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大学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做法来分析大学国际化的主要举措。并以表格方式进行了陈述。在以上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拓展性的思考在第三节“大学国际化的演进特征提取”得到了展现。作者对比了大学国际化在“中世纪”,“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与世界大战”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形势,国际力量,生产力发展的变化,引起的大学国际化的主体、动因以及做法的变化做出了归纳总结。(列表P43)“从总体上看,大学国际化的演进历史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国家的过程”,大学国际化存在的根本作用是“帮助统治阶级竞争的工具”。“大学承担者关系统计阶级核心利益的职能”。这是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需要明确的。(第二章)书中针对政治、经济、学术和社会文化对大学国际化的需求和影响,分别从这四方面阐述了大学国际化行为主体的动因。大学国际化的政治动因主要体现在大学国际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国家走上之路;大学国际化能增强对本国的政治、族群、文化等要素的认同感;大学国际化能培养多元文化素养,促进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有利和平。大学国际化的经济动因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输出能为一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国际化的人才吸收了先进科技,有利于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国际化后人才素质提高,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带动产业的发展。从大学国际化的社会文化动机来看,首先大学国际化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他们具有国际的战略眼光,擅于利用丰富的国际资源;其次,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能吸收异域先进文化,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各类先进的文化知识已淡漠了国别的限制,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另外,广泛的了解各国文化,能帮助我们各付文化偏见,实现文化的平等尊重。大学国际化的学术动机主要有在国际话中拓展教学和研究的领域,实现对世界层面的学术研究的展望,推动学术创新;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与研究水平;提高国际学术声誉。(第三章)本书从吸收能力和海外社会资本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大学国际化实现的条件。“吸收能力是指组织从环境中识别、消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影响着大学作出是否国际化极以及何如开展国际化的决策。海外社会资本是大学对于嵌入海外社会网络内资源的动员能力。”“从科研实力、获取知识途径考察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的促进作用。”调查表明,我国大学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及利用能力伴随着科学研究投入不断加大、持续增强。吸收能力对大学国际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对大学国际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使用社会网络使国际化在同一时点上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2、社会网络在一项国际化进程的动因变迁中起着决定作用;3、网络分化的作用。结论显示对于大学而言,“需要摆脱校园内存在的行政化管理倾向,需要避免过度使用正式的职位权威影响国际化的进程,应该认可并充分发挥教授、学者之间非正式的人际互动对于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P101)(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的颁布,为我国教育机构展开合作办学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是我国合作办学进入法制化阶段的重要标志。基于我国大学国际化的实践,对目前我国大学国际化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我国大学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有:(1)合作项目是目前我国大学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合作项目的资金来源也变得灵活多样。(2)培训班模式。“针对特定人群,联合国外优质资源,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内,采用培训班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但此类培训班多向社会招生,收取费用较高。(3)学院模式。“我国大学为了进一步开展合作办学,创造更好的国外教育资源引进环境,按照新模式建立的中外联合独立学院或者二级学院。在这些学院中,中外双方的合作办学力量尝试用一种崭新的、合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的运作模式。”(4)独立学院模式。“指中外高等教育合作机构通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组织的方式开展合作办学的模式”。如,西交利物浦大学。(P109列表)。我国大学中外合作的办学特点是(1)水平层次分布明显。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办学水平声望等明显高于其他大学;(2)合作办学专业倾斜分布明显。“现有的合作办学专业多集中于经济、管理、电子信息和语言类的专业”。(3)合作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重复性建设,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不断暴露。(4)区域发展不平衡。合作办学的项目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西北和西南的地区合作办学项目相对较少。大学教学国际化的特点则有:(1)学科国际化发展差异显著。经济管理以及一些自然学科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历史哲学以及其他与意识形态关系紧密的学科国际化程度较低。(2)“硬件”快、“软件”慢。即教学里面理念、教育方法、管理体系等内容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3)大学发展追随国外标准。据此,我认为我国应针对我国特殊的社会情况、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制定符合我国自身的“中国标准”。接下来本书尝试从管理的教育分析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及管理体制对国际化实践的影响。大学治理结构被认为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我国大学现行治理结构有以下特点:(1)非连续性。一方面是大学缺乏相对稳定的大学治理理念,另一方面是大学治理模式确立时的突变。我国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效仿了欧美、苏联等不同的治理模式。(2)主推动力来源的“单一”。我国大学执行党委领导大学的校长负责制,政府一家独大,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这点与欧美等过显著不同。(3)显著的“外部驱动”的特点。来自政府的外部力量推动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P124)(英、美、中列表对比)。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可分别从外部政府对学校的直接管理和学校的内部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我国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方式导致校内组织设置和运作的目的是完成行政任务,而非围绕现代大学的核心任务”。(P129)综上所述,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征有:(1)大学国际化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外部推动;(2)大学国际化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这不仅表现在各区域间,也表现在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3)大学国际化实质进展缓慢。如学分制的施行。(第五章)最后本书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大学国际化案例来加以分析。在办学的选择原则上将地区中的代表性,办学类型上的代表性,办学成绩的代表性三者合为一体,选择了“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的利物浦大学、中国的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管理学院的国际化作为分析案例”。(第六章)在阅读了《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这本书以后,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作为是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该书于我而言首先是在方法论上的指导,该书将一份成体系的“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的专项课题成果成功展现在读者面前,目标准确、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在方法论上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1)确定研究目标,收集整理资料。作为一个涉及研究领域的初学者,面对庞大的课题很长时间有“找不着北”的感觉。即使是相关资料已经有过一定程度阅读,却难以将其融入自身的思维体系中加以发挥创造。思维上找不到“着力点”造成学术上的停滞不前。实则,问题首先在于,对于我需要什么样的资料?我要怎么拿到我需要的资料?这两个问题上我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2)怎样阅读资料。从前对资料的阅读,局限于“将看到的好的观点勾画出来”或“将可用的知识抄写”下来这样一种状态。在最近的学习总结中,我发现一本书看懂与否与能记得多少词句并无必然联系。用马丁·布伯的哲学来讲,我和书应该是“我与你”的关系而非“我与他”的关系。没有尝试去理解它,并且将自己的思维融入其中加工成文字,必然对一本书只能雾里看花。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知识,才能掌握。也就是说,看书是一个“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积累起来便是针对一个领域的完整思维体系,即“成果”。如下所示:“输入——加工——输出”“输入——加工——输出”“成果”“输入——加工——输出”“……”而我以前的理解是“输入——积累——成果”,想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一蹴而就,造成学术上的停滞不前。(3)对实例的积累。如果说理论体系是一本书的“骨”,那么书中丰富的实例便是这本书的“肉”。骨肉结合才能完整丰满的体现一个理论体系。书中详尽的实例积累,完整的数据资料,细小甚微的调查研究让我看到了一个研究者的精神。在研究中,丰富的实例积累,宽阔的视野,谨慎的研究态度,是一项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石。2、基于“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该专项课题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型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相比较,从中引发一些思考。(1)资料收集上的不细致,缺少对政策文件,校本研究和典型行为的关注。《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中有大量实例举证。实例一方面可以供研究者从中归纳总结提炼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可供作者丰富论证,是课题研究中需要大量收集的一环。而目前我基于“质量保障体系”该课题资料的收集大多处于宏观层面,没有对典型做法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