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政权的影响,中国在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从唐到元,中国如何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辽金等少数民族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认识辽夏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辽、夏、金、元诸政权的相关制度建设;元代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梳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论证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3)家国情怀:认识这一时期民族的交融,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壹贰多民族政权并立——辽夏金的统治多民族国家统一——元朝的统治一二三壹西夏的统治(1038-1227)多民族政权并立——辽夏金的统治辽的统治(916-1125)金的统治(1115-1234)自主学习:根据教材58-59页,梳理辽夏金政权建立的脉络,完成表格。

政权辽西夏金

时间

民族建立者

都城制度与宋关系灭亡于1038-1227党项族元昊兴庆府蒙古1115-1234女真族完颜阿骨打上京/中都蒙古长期对峙、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契丹族916-1125金耶律阿保机上京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基本模仿北宋,同时保持本民族官称基本沿袭唐宋,但保留猛安谋克制辽916--1125年夏1038--1227年金1115--1234年宋960--1276年政权时间?宋辽战争:25年宋夏战争:不到10年辽金战争:11年宋金战争:16年战争时间?问题探究一:辽夏金统治的时空背后蕴含着哪些信息?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长期并存,并大体保持和平;少数民族政权中心在北,统治范围扩大,极大扩展了中国的疆域;少数民族政权横跨农耕区和游牧区,并逐步深入汉族居住区,与汉民族混居。

辽夏金的这种特别的版图结构,推动它们去创制一种不同于纯中原式的国家建构模式。它不仅能在汉地社会和统治者的“祖宗根本之地”之间保持着平衡,而且提供了比中原汉制更有弹性、更能容纳多样化、可能性因而也更能持久的一种制度框架。——姚大力《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政权制度建设核心特征

金问题探究二: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梳理辽夏金的制度建设的相关情况,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辽史》西夏官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为之。……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宋史》南北面官制仿汉制因俗而治

仿汉制民族交融,汉化加深。学习汉族文明保留民族特色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交融因俗而治,有鉴于后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四时捺钵一官二称猛安谋克制度胡汉相劝太祖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但一进入燕云汉地,这套女真制度便行不通了,“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就是指同时奉行女真旧制和汉制的双重体制。……(入主中原后)除猛安谋克制度以外,女真旧制大都已被废弃,故所任谓金朝“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猛安谋克)与汉人错居……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勉励)之道也。——《金史》王朝政治制度辽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西夏一套制度,两种称谓金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制总结:辽、西夏、金三个政权中的制度有何相同之处?相同之处: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在治理过程中既学习汉族政治制度,同时也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蕃汉分治”、因俗而治。认识: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并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

利于民族交融。一二贰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灭亡三巩固统一四民族关系1206年统一蒙古

1218年灭西辽

1227年灭西夏

1234年灭金朝

收复吐蕃

兼并云南

远征亚欧70多年的征服,草原骑士用奔腾的战马丈量出地跨欧亚的超大疆域没有元朝开创的新型国家建构模式,就没有今天中国的辽阔疆域。——姜鹏、李静《五万年中国简史》问题探究一:元代怎样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国家治理和推动统一国家发展的?急递铺令统合南北贯通大运河和开辟海运驿传制度、急递铺巩固统一提高行政效率杭州汇通全国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宣政院管辖吐蕃因地制宜北廷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西域行省制边疆直接管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交通建设地方管理中书省直辖“腹里”知识拓展:元朝中枢官制: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行政)御史台(监察)枢密院(军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帝特别注意:唐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负责起草诏令

元中书省是宰相机构,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行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问题探究二:行省制:①行省具有什么特点?辖区广!地位高!职权大!大而不专,大而难独问题探究二:行省制:②行省会不会重蹈唐朝藩镇割据覆辙?

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元】许有壬

《至正集》

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人民版教材必修一

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③行省会不会重现北宋时期内重外轻的窘境?

路府州县在行省督办下征集赋税,再由行省汇总并将其中七成解运至京师,留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制路府州县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销。——整理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点,地方大而难独---中央有效控制二、多民族国家统一——元朝的统治材料一: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二:行省“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三: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总结行省制的特点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政区划分方式。二、多民族国家统一——元朝的统治材料一: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地理志》材料三: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也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思考:结合材料和p61《元朝形势图》,想一想行省制度有何影响?女真契丹汉党项蒙古色目从多元竞争到中华一体,民族交融空前发展问题探究三:蒙元统治者应该如何处理民族问题及多元文化间的关系?有何影响?色目人赵世延,同时有色目名、蒙古名,还“究心儒者体用之学。”汉人许敬仁“颇尚朔气,习国语。”吐蕃僧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广大蒙古、色目下层民众和汉族百姓都处于被统治的无权地位;汉人、南人中的官僚、地主阶级与蒙古贵族结合在一起,保持其剥削和压迫汉人民众的利益。

——温海清《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一蒙古蒙古族二色目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如西夏、畏兀儿人、回回等三汉人北方汉族和中原契丹、女真人四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蒙古、汉地、回回、吐蕃文化在多元竞争中不断吸收外部有益营养,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和文化共同体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

——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民族分化民族互化与融合问题探究四:元朝的灭亡1.原因: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拓展】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腐败等。2.概况:元朝灭亡后,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3.结果: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爆发。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368年8月,明军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