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_第1页
山西大学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_第2页
山西大学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_第3页
山西大学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_第4页
山西大学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学科(专业学位)山西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目录Clicktoaddtitleinhere学籍管理

4123概况介绍培养规定学位申请5奖助体系1.概况介绍山西大学诞生于1902年5月8日,由山西巡抚岑春煊和英国人李提摩太共同创办,与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1.1学校历史1.概况介绍学校发展: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一省一校)建设目标: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校训:求真至善、登崇俊良校风:勤奋、严谨、信实、创新1.2学校现状1.概况介绍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5个3个1、哲学2、马克思主义理论3、体育学4、中国语言文学5、考古学11、生态学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环境科学与工程14、软件工程15、管理科学与工程6、中国史7、物理学8、化学9、生物学10、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1、经济史2、政治学理论3、基础数学4、应用化学5、系统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2、本草生药学目录外博士点3个1、言语交际学2、环境生物医学3、材料化学1.3学科建设1.概况介绍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1、哲学2、理论经济学3、法学4、政治学5、社会学6、马克思主义理论7、教育学8、心理学9、体育学10、中国语言文学11、外国语言文学12、新闻传播学13、考古学14、中国史15、世界史16、数学17、物理学18、化学19、生物学20、科学技术史21、生态学22、统计学23、光学工程24、信息与通信工程2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6、环境科学与工程27、食品科学与工程28、软件工程29、药学30、管理科学与工程31、工商管理32、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3、艺术学理论34、音乐与舞蹈学35、戏剧与影视学36、美术学37、设计学1、产业经济学2、数量经济学3、自然地理学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物理电子学6、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7、系统工程8、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9、应用化学10、作物遗传育种11、植物营养学1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3、行政管理1.3学科建设1.概况介绍1、应用统计硕士2、法律硕士3、教育硕士4、体育硕士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6、应用心理硕士7、翻译硕士8、新闻与传播硕士9、文物与博物馆硕士10、工程硕士11、农业推广硕士12、中药学硕士13、工商管理硕士14、公共管理硕士15、会计硕士16、旅游管理硕士17、图书情报硕士18、艺术硕士1.3学科建设1、电气工程2、电子与通信工程3、控制工程4、计算机技术5、软件工程6、化学工程7、环境工程8、食品工程9、制药工程10、工业工程11、生物工程12、项目管理13、物流工程1、法学法硕2、非法学法硕1、教育管理2、心理健康教育3、小学教育4、学科教学-数学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3、竞赛组织4、社会体育指导1、英语笔译2、日语笔译3、日语口译1、作物2、植物保护3、食品加工与安全4、种业专业学位种类18个1.概况介绍1.4招生情况1.概况介绍1.5培养质量全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8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8篇陈刚、付正坤当选《中国研究生》封面人物1.概况介绍科研主导:所有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都必须有科研项目,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须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来自于开展研究的主要科研项目。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师负责:指导教师要对所指导的研究生实施全方位的培养和管理,包括科研训练、学术交流、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实践活动、科研资助、学术道德教育等等。激励争优:随着研究生收费制改革,学校将设立各种专门的奖励基金,不断加大奖励力度,激励优秀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激发创新活力。协同创新:在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课题组之间、不同学科之间、校企之间、校所之间、校校之间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同机制,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创新能力。1.6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1.概况介绍1.7培养单位概况(由培养单位补充)2.1报到与注册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有关证件,按学校要求到校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凭有关证明向研究生院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2周。

报到注册后的学生获得研究生学籍,10月10日到10月31日,本人需登陆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学信网)()查询自己的学籍电子注册信息是否正确。报到后,硕士研究生须根据录取类别签订培养合同;录取时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及通过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进行本科教育并承诺届时可毕业的,须对其进行学历审查,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2.老生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持本人研究生证按规定时间到所在培养单位办理报到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事先向所在单位办理请假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2.学籍管理2.2休学与复学

1.休学

研究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学习,经本人申请,研究生院批准,可以休学。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研究生休学一般以1学期为限,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可继续申请休学,但休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年。2.复学

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审查合格,方可复学。休学期满未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的,按自动退学处理。2.学籍管理2.3基本学制和最长学习年限

1.基本学制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一般为6年(含硕士阶段)。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2或3年,基本学制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

2.最长学习年限3年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5年,2年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4年,博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8年。(以上最长学习年限均含休学)

每年7月1日-7月15日期间办理延长学习年限手续。申请必须按年提交,每次申请延长期限为1年。延长学习年限内学校不再提供助学金。2.学籍管理2.4毕业和结业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论文已开题,但未达到论文答辩条件或论文答辩未通过的,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结业硕士研究生在结业后1年内,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结业后2年内,如达到论文答辩条件,可申请论文答辩1次。答辩通过后,经学校审核同意,学校将收回结业证书,报请省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发放毕业证书,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学校颁发学位证书。2.学籍管理3.培养规定

注:由培养单位根据2014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2016年课程计划,分学科进行介绍,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培养目标;基本学制;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学术学位的学术活动及专业学位的专业实践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实践);学位论文(主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学位类型);参考文献等。3.1培养方案3.培养规定课程学分1、公共基础课(7学分)3、学科基础课(?学分)4、专业课(?学分)5、选修课(?学分)外国语(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3.2课程体系(硕士)2、公共选修课(1学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新增网络在线课程)3.培养规定3.2课程体系(博士)课程学分1、公共基础课

(6学分)2、公共选修课(1学分)3、专业方向课

(?学分)4、选修课

(?学分)思想政治理论(2学分)外国语(4学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新增网络在线课程)3.培养规定3.2课程体系

特别说明

为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从2016级研究生开始增设《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为1个学分,试行网络在线授课方式,具体修课情况请关注山西大学信息门户研究生教学相关通知。3.培养规定3.3

个人培养计划制定

研究生入校后,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知识结构,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基本学习年限内全部课程计划和必修环节(研究生选修课程原则上可在全校范围内跨院系、跨学科选修),并通过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端提交,经导师、培养单位与研究生院审核后,形成个人培养计划。3.培养规定为强化过程管理,课程考核应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平时考核成绩应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对研究生出勤情况、课堂活跃程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考查等。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学生课程成绩应为上述两部分的加权平均值。以百分制计,成绩达到70分以上者,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课程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3.4课程成绩3.培养规定3.4课程成绩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课程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英文学术写作水平,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课程成绩由考勤成绩、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为修课学期内各次作业成绩的平均成绩;期末考试以上机考试方式进行,成绩低于30分(百分制)不计入总成绩;总成绩70分以上者取得课程学分。各部分所占比重如下:课程成绩(100%)=考勤成绩(20%)+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30%)

3.培养规定

我校公共课考勤实行刷卡签到制度,考勤记录是公共课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公共英语课程每次上、下课均需签到、签退。公共政治课程由于班容量较大,可视情况在每次课前或课后刷卡一次。专业课考勤由任课教师或开课学院负责统计。研究生缺课(包括病、事假)达到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时,应重修该门课程,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3.5考勤3.培养规定

缓考:研究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课程考核,应在课程考核前填写《研究生缓考申请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公共课缓考申请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专业课缓考申请交培养单位备案。

补考:研究生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应由本人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办理相关手续并随下一年级参加补考。补考科目仅限当下学期开设课程。课程考核因缺课达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而不合格者,应参加课程重修及补考。3.6缓考及补考3.培养规定必修环节1、学术学位学术活动(4学分)2、专业学位

专业实践(6学分)参加包括举办个人学术报告、文献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暑期学校等在内的各类科研学术活动。至少10次,每次500字小结。参加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田野调查、企业实训、艺术创作、顶岗实习、参与横向课题等实践活动。实践前制订计划,实践期间填报实践进展,实践结束后撰写5000字实践报告并PPT汇报。须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山西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备案表》实践基地以院、校、省三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为主。校内外导师参与制定专业实践计划并指导实践。3.7必修环节3.培养规定3.7必修环节山西大学——汾酒集团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三维集团催化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振东集团制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南风化工集团资源环境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煤炭运销集团能源经济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电站控制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漳泽电力绿色能源与控制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大学——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知行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8个科教结合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4个院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01个3.培养规定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或在主页下点击信息门户,用户名:学号,密码:学号后六位(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3.8教务系统3.培养规定修改完密码后进入门户页面,找到页面底部的应用直通车的研究生系统,点击图标,登录研究生系统3.培养规定点击激活页面,核对、完善个人信息并提交激活3.培养规定3.9硕士主要培养流程—学术学位3.培养规定3.9硕士主要培养流程—专业学位4.学位申请4.1研究生学位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修满学分、根据《山西大学研究生手册》中《山西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发表学术论文,并按《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博士、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全部进行匿名评阅,评阅程序及处理办法按照《山西大学研究生手册》中《山西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学位论文评阅的要求执行。我院采取多种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各研究生所提交的匿名评审论文统一进行检测。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颁发学位证书各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及答辩委员会填写《学位申请书》、《答辩记录》等学位申请材料。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论文答辩(5月中旬开始)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评阅(最后一学期3月底-4月初)学位论文撰写取得科研成果(最后一学期3月中旬录入系统)4.学位申请4.2学位论文质量控制逐年加强2013年开始送教部学位中心盲审

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内的所有学位论文全部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合格才能答辩。4.学位申请4.3对发表学术成果的要求♦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必须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理工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SCI收录期刊,或授权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人文社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CSSCI)》(含来源期刊,扩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