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训练:专题四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训练:专题四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训练:专题四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训练:专题四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训练:专题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页专题四人物篇一、选择题1.传说中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创造纺织,教人们通商交换的人是()A.蚩尤B.炎帝 C.禹D.舜2.许多成语典故都与历史人物有着渊源关系。与成语“徙木立信〞“作法自毙〞有关的人是()A.周武王B.齐桓公C.商鞅 D.孝文帝3.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以下历史人物中,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4.以下图所列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5.电影?墨攻?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其中他屡次提到的主张是()A.“春秋无义战〞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赞颂的是秦王嬴政的哪项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书同文,车同轨7.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下事件中与项羽有关的是()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之争〞④建立“张楚〞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开头是这样评价汉武帝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以下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A.始称皇帝B.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C.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D.巨鹿之战9.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后来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世,恩泽后人。这里的“他〞是指()A.张骞 B.蒙恬 C.主父偃 D.董仲舒10.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良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人是()A.蔡伦 B.张仲景C.华佗 D.祖冲之11.在医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A.李时珍 B.扁鹊C.华佗 D.张仲景12.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以下史实与华佗无关的是()A.创造“麻沸散〞B.实施外科手术C.创编医学体操“五禽戏〞D.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13.司马迁跟陈胜一样具有首创精神。司马迁的首创精神主要表达为()A.首创编年体B.肯定了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C.首创纪传体D.文笔优美、语言简洁、记述客观公正14.以下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15.某班的四位同学在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时产生分歧,下面是他们四个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稳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二、判断题16.荀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17.230年,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18.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导为丞相,锐意改革。()三、列举题19.列举春秋时期的霸主。(三个即可)20.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两个即可)四、材料题21.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稳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作了很多的尝试。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沁园春·雪?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1)为稳固统一,“秦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什么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是谁?这套制度对后世地方行政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2)针对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3)为稳固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缺乏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材料四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使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1)结合材料一“徙木立信〞的故事,说说商鞅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你在做人方面有何启示?(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4)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守旧的贵族为何反对商鞅变法?(5)从材料三中得知商鞅最终被处死,商鞅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6)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3.观察下面两枚中国古代科学家的邮票,答复以下问题。(1)图(a)人物是我国哪位著名的农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什么?这部著作的地位如何?(2)图(b)人物是我国哪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有哪些数学成就?(3)这两位人物都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们有何共同点?(4)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科技繁荣的原因。

教师详解详析1.B2.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商鞅为变法取得成功,首先“徙木立信〞,然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注重法治。3.B[解析]抓住题干中“四川成都平原〞分析,这个工程是都江堰,是由李冰主持修建的。4.B[解析]春秋后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5.B[解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6.B[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王扫六合〞可判断这与秦王嬴政统一全国有关,应选B。7.C[解析]大泽乡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都与项羽无关,据此排除①④,应选C。8.C[解析]抓住题干中的人物“汉武大帝〞分析各选项,其中A、B与秦始皇有关,D与项羽有关,应选C。9.A[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事迹的识记辨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根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10.A[解析]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11.D[解析]此题是一道史实判断题。张仲景被誉为“医圣〞。12.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人物“华佗〞分析各选项,其中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张仲景,与华佗无关,应选D项。13.C[解析]?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故司马迁的首创精神主要表达为首创纪传体。14.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B、C三项都与曹操有关。而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故D项与曹操无关。15.D[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现“胡汉交融〞,解决两种文化的冲突,但这些都是围绕加强北魏对中原广阔地区的统治这一根本目的而进行的,因此D项符合题意。16.×17.√18.×19.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20.锺繇、胡昭、王羲之等。2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稳固统一的措施的掌握。解答时重点联系秦始皇、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来答复。[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郡县制。(2)主父偃。公布“推恩令〞。(3)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22.[解析]第(1)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了解“徙木立信〞这一故事的含义,然后从诚信这一角度来答复。第(2)问商鞅具有的精神属开放性题目,从创新这一角度任意谈一点即可。第(3)问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来答复。第(4)问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来分析。第(5)问结合商鞅变法的作用来答复。第(6)问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来分析。第(7)问从商鞅变法及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来分析,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让变法深入人心(或为了取信于民)。做人要诚信。(2)创新精神(或不墨守成规、敢作敢为、与时俱进等)。(3)正确。因为事物是不断开展变化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社会开展就会滞后;只有不断改革,社会才会向前开展。(4)商鞅变法中“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5)没有失败。因为变法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主持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到达。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根底。(6)A(7)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开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答出其中两方面即可)23.[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考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第(1)问首先判断图(a)人物是贾思勰,然后结合他的奉献答复。第(2)问结合图(b)所示人物及相关史实答复。第(3)问联系两位人物所处时期及相关史实答复。第(4)问依据所学知识答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