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说课课件_第1页
三国鼎立说课课件_第2页
三国鼎立说课课件_第3页
三国鼎立说课课件_第4页
三国鼎立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三国鼎立汇华学院2014级历史一班孙雯丽学情分析02教材分析01教学准备04教法学法03教学反思06教学过程05说课流程(一)本课教学地位和作用《三国鼎立》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史实,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战争胜败原因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曹操得评价,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和准则。一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两次战争和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作为本课的重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其作为难点来讲(三)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二、说学情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基础较薄弱。教学应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四、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本课相关资料,使讲授内容丰富多彩;提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以便上课更加顺畅学生:阅读课本,阅览课外书籍,找寻自己认为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板书小结讲授新课课堂小练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展示主要人物照片。提问:谁能说出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谁又能说照片上人物的姓名?

(利用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直观性、及与日常生活联系,抓住初一新生的个体表现欲望较强心理特点,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活跃课堂气氛。)袁绍匈奴刘璋刘表袁术张鲁袁绍曹操看图说史: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第一步讲授新课

图示《东汉末年军阀割剧形势》,并适时点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军阀是曹操和袁绍。由此切入一、官渡之战

(通过阅读、提问,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问: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双方实力对比、战争结果及作用?

时间公元200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官渡之战形势图曹操像曹操率5千骑兵偷袭乌巢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曹操率军约2万驻扎于官渡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牢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利于学生对战术运用的理解和读图能力培养。意义: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材料: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协作探究。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由小组归纳形成共同观点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充分利用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前提)的形成。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3)曹操战术得当(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念奴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在课堂中体现历史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展示赤壁古战场,及苏轼的词作《念奴骄·赤壁怀古》以此引入下一问题

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曹操(20万)和孙刘联军(不足5万)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二、赤壁之战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问: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双方实力对比、战争结果及历史作用?

通过阅读、提问,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曹操孙权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刘备败退路线孙权进军路线孙刘联军进军路线刘备刘备刘备曹操20多万大军孙权孙刘联军5万军队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1、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2、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3、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讨论:赤壁之战双方胜败的原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协作探究。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由小组归纳达形成共同观点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精神,同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原因)

你认为苏轼词中还有不符史实的地方吗?有人说曹操、周瑜都是三国时期人,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通过设疑增加悬念,调动学生兴趣,为讲述下一问题作铺垫。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分析之前的两个问题,加强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并能有针对性地纠正日常生活及影视文学作品在学生心目中造成的误区,利于学生区分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的差异。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学法指导:应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要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对外政策等方面进行评价;用阶级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总结性评价。通过提示,让学生收集整理材料,得出结论,表达成果。让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培养探究创新能力。参考答案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C: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一、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二、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孙刘联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三、三国鼎立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第三步、板书小结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兴趣,并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轻松闯三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巩固重点难点,拓展思维能力。第四步、课堂小练找一找:哪里错了?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