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学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_第1页
文化遗产学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_第2页
文化遗产学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_第3页
文化遗产学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_第4页
文化遗产学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遗产学第一讲绪论一、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辨析1、关于遗产从语义来看,“遗产”一词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和解释:一是那些已经存在或可以继承和传续的事物;二是前辈传给后代的环境和利益。2、遗产的属性(1)它是一种存在,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客观性)。(2)它是一种由人类选择、确定和认同的(主观性)。(3)它是被认为好的、有用的、有价值的(实用性)。(4)它是特定人群、家族、团体所创造的(认同差异性)。(5)遗产的传续有一个限定范围。3、遗产概念的基本要件(1)遗留物,人们所理解、认同的,由祖辈留下的财产。(2)继承关系,由某一个特定的民族、部族、宗族、家族等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代际关系和继承关系。(3)责任和义务,遗产的继承者在获得继承权的同时,也被赋予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遗产在一个共同认定的范围内存续。24、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国际标准化的定义1972年11月16日,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分别下了定义。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3自然遗产:(1)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2)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4二、文化遗产学产生的背景“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话题与领域。所谓“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分别被表述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遗产和文化景观类遗产等。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这是第一次在“红头文件”的标题上用“文化遗产”取代了使用了几十年的“文物’这个词。5“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通过社会实践行为并经学术界提炼之后的系统表述,它最初出现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公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白然遗产公约》中,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个方面。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我国近年来通过对国际上“文化遗产”先进理念的吸纳并结合中国的白身实际情况,也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给予“文化遗产”以界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6与“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步明确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得到发展,一门新的学科—“文化遗产学”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03年,有学者提出了“文化遗产学”学科设立的建议,由于遗产研究的范围比较宽泛,自提出以来,学科能否成立的争议不断。7(文化)遗产学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学科,其依据有以下几点:1.由独立的、专业学科的知识谱系组成的遗产学,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确定的。其概念、定义、分类、范畴、研究目标、研究边界是确定的。2.遗产学的成立具有时代性,是当今遗产保护运动的热潮下,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践行遗产保护行为所推动的客观需求。3.遗产学在理论构建上虽尚达不到完善缜密的地步,但已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并且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继续在理论探寻的道路上前进。4.研究方法的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针对不同遗产类别和类型时相关背景学科方法的借鉴,也有现代科技手段的整体和综合运用,自成一体。遗产学是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它是近30年左右随着遗产运动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遗产学是个跨学科、多元理论交叉应用的学科,涉及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规划学、民俗学、经济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又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谱系、理论视野和方法特色。遗产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也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现实意义。三、国际上对遗产的认知历程人类对先人创造的文化遗物的关注至少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已注意寻找、保藏前代遗珍。公元前209年左右,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托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院,其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博物馆一词“museum”即起源于缪斯神庙。欧洲中世纪时,教堂、修道院、宫廷、贵族府邸、领主庄园都有古物收藏。中国至少从商周时代起就有土室收藏文物的行为,秦汉以后皇室典藏之习几未中断。不过这类“文物”收藏行为主要存在于古代的宫廷、贵族和宗教上层人士之中,以艺术欣赏、财富积累、尊祖礼神、学术研究等为目的。10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欧洲国家出现探寻和收藏文物的热潮。17世纪80年代,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开馆,此后许多著名博物馆陆续建成开放。其中1753年建成的不列颠博物馆和1793年8月10日由巴黎卢浮宫改建的卢浮宫艺术博物馆对社会开放影响尤大。19世纪,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与展示及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文物的收藏展示终于从宫廷和贵族走向了民众。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近代意义的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晚,1905年,由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个面向公众的综合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成,博物苑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具有融文化遗产与白然遗产于一体的初步理念和追求。11大约在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国家开始从法律层面开展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1882年,英国国会通过《历史古迹保护法》,这时期的历史古迹主要是指遗址,而且保护对象很少。1900年,英国的第二个古迹保护法公布,保护内容扩大到宅邸、庄园、农舍、桥梁等与历史事件有关或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国家保护对象扩展到数百项。1944年,保护对象增加到了20万个。1913年,法国也公布了《历史古迹法》,保护对象包括3万个建筑和7.4万件可移动艺术品。在人类历史上,最初通过“博物馆”这一形式保护文化遗存的重点还在于可移动的且较为精美的那类文物,而不可移动的建筑类遗产在一些国家大约从18世纪起才开始受到人们的较多关注。19世纪初,英国兴起了建筑类文物修复工作,重点是中世纪建筑。此后,法国也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给予特别关注。冯骥才先生认为,最先和最鲜明地表达出新的“文化遗产”观的是法国作家雨果于1832年在其《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一文中的陈述。13意大利在1892年立法保护文物类建筑,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在文物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兴起了“意大利学派”,该学派在对文物建筑的价值认定、修缮原则、保护理念方面都有新的创举,而且,学派的实践与理论还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原则在此后的国际性文件《威尼斯宪章》中得到体现。14实际上,20世纪中上叶,已出现了由传统的单体、局部的“古物”观或“文物”观向现代的、整体的、系统的“文化遗产”观转变的趋势。1933年8月9日生效的希腊共和国第5351号“古物法’规定:“一切古物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只要是在希腊的河流、湖泊、海域以及公共、宗教团体和私有土地上发现的,都是国家的财产。”“第2条”进一步明确指出“古物,应包括所有的建筑物、雕塑品、书画、刻印艺术及其他一切艺术品,如各类大建筑物和建筑性古迹”等。这部法律中的“古物”包括了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两类文物,当然,在文物的时代上还是强调近代以前的文化遗存。151939年,意大利共和国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关于保护艺术品和历史文化财产的法律》,指明“具有艺术、历史、考古或民族学价值的不动物和可动物”系法律保护对象。从其保护对象看,已包括具有“民族学价值”的文物。由此可见“历史文化财产”所容纳的范围比之“古物”显得要更宽泛一些。与此同时,突破单体建筑保护的观念和行动也已开始,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雅典宪章》,提出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段的问题,即成片的历史街区或历史地段的保护已经受到了专业人士的注意。161950年,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公布,这部法律为“文化遗产”(“文化财”)健构了一套新的分类体系和专业概念。该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对“文化财”之内涵一项列出五个方面:(1)有形文化财,指具有较高价值的建筑物、绘画、雕刻、工艺品、书籍、书法、古代文书及其他有形的文化载体,包括考古资料和历史资料;(2)无形文化财,指具有较高价值的戏剧、音乐、工艺技术及其他无形的文化载体;(3)民俗文化财,又分为无形民俗文化财和有形民俗文化财,前者指对于认识日本国民生活的承袭和发展不可欠缺的有关的风俗习惯、民俗技能,后者指反映上述内容的种种物品,包括衣服、器具、工具、家具、房屋等;(4)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指具有较高价值的:a贝冢、古坟、都城址、城址、民居及其他遗迹;b.庭园、桥梁、峡谷、海滨、山岳及其他名胜地;c动物、植物及地质矿物;(5)传统建筑物群。17日本《文化财保护法》所表述的文化财产或文化遗产的理念已经相当全面,它容纳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及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非物质的)遗产类型,同时还包括了人与白然共同作用的作品——文化景观(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这种综合的和系统的文化遗产观在国际上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是韩国于1962年公布《文化财保护法》时,将“文化财”定义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纪念物、民俗文化财四项,显然接受了日本的文化遗产理念。该理念甚至还一直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主持的世界性的无形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开始。18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其保护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如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其景观中包括自然的和人工景观。很显然,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理念在逐步成型,不可移动的文化财产不仅强调其整体性,而且所指已扩大到其环境风貌或生存空问。这一思想在同时期的其他文件中也可以见到,1964年5月在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著名的《威尼斯宪章》)第一条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19《威尼斯宪章》明显地扩大了过去的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除单体的建筑作品外,还应包括“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强调对文物建筑环境的保护,“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等,这些思想后来也体现在世界遗产事业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人类农业文明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被迅速改变,人与自然、不同民族及国家之问的文化共享等问题随之产生。1965年,在美国的一次白宫会议上提出了设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的建议,“世界遗产”的理念初步产生,而“基金”的作用是“为了全世界公民的现在和将来”去保护“世界杰出的自然风景和历史遗址”。这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视野的“文化遗产”观。1968年,国际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联盟向其成员提出了类似的建议。21到20世纪70年代,人类的全球化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明确,文化遗产被逐步纳入到社会整体资源和人类共同利益的框架下给予考虑。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两个文件,宣言申明:人类拥有一种在能够过尊严和幸福生活的环境中,享受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负有为当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神圣责任。同时指出:人类的环境权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文化遗产。毫无疑问,20世纪70年代初,人类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环境污染化等严峻的发展趋势,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文化共享及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理念也日渐清晰,“世界遗产”与“环境保护”的理念正共同代表着人类文明和智慧发展的新成果。221972年11月16日,《保护世界文化和白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正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人类文化遗产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日了,一个新的事业和学术概念随之诞生。纵观人类对“文化遗产”认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世界遗产”的行为和理念之产生有其久远的发展过程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站在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上所做的理性思考和采取的重大行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与《世界遗产公约》同一天议决的《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白然遗产的建议》中之表述,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建议”中说:“在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中,为人类保存与其相称的生活环境,使之在其中接触到大自然和先辈遗留的文明见证,这对人的平衡和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应该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把当代成就、昔日价值和自然之美纳入一个整体规划加以考虑。”23《世界遗产公约》中表述的“文化遗产”是对此前已有的“文物”、“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历史景观”等概念的继承和创新,包含了更加广泛、新颖的内容,而且它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纳入到一个体系中加以考虑,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综合的、系统的遗产思想和全新的遗产保护意识,同时,作为一个国际性行动纲要,它具有更加普遍的全球性及全人类的社会实践价值和思想价值。到2015年,已有191多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加入国家最多的政府间国际公约之一。24四、文化遗产学的内涵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必然有其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领域,通过以上对“文化遗产”概念体系及具体内涵认知过程的梳理,可见其无论作为社会存在对象还是学科研究对象应是没有疑义的,将它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予以建设和探讨,条件也是成熟的。那么,总结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遗产”领域的不断摸索和拓展,它的具体研究对象究竞又包括哪些内涵呢?我们认为,该领域目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51、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新的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内涵界定为“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庞大复杂的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使之成为“文化遗产学”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262、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通过一个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定义:“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产品及其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空问和其他社会及白然结构;这些过程使现存的社区具有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意识,并注重对文化的认定和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保护。”这一定义最大意义在于,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化传承、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方面的特殊意义,这是文化遗产理念的进一步拓展,即“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一种历史性创造和珍贵遗存,它不仅在于证明历史和说明历史,不仅在于其拥有的思想史意义和教化意义,而且它可以也应该在人类文明的延续、在新文明的创造、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7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再次做了调整,我国学术界目前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大体上同于该国际公约的定义及内容表述,其具体内涵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研究内涵的确定,完善了“文化遗产”的体系架构,从而将“文化遗产”的视域从传统的静态形式引申到动态形式,同时也赋予传统观念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研究视角,揭示了“文化遗产”本身的内在统一性。在遗产保护理念上,亦由原先的“死保”扩展为“死保”与“活保”并重甚至提倡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这也使“文化遗产学”同时具备了基础研究学科和应用研究学科的双重特性。3、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其表述的内涵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结晶”,由此,它与通常意义上的“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差异,从而代表着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遗产类型。作为世界遗产中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化景观”,要求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反映本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它包括三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2)有机发展形成的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是受到文化地理学影响的结果,它扩大了文化遗产的认知范围,同时也使人们通过这类文化遗产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去了解人、文化、白然三者之间互动后形成的某种创造性结果及由其体现的地域性、时间性、结构性、目的性等差异所导致的文化特征之异同,进而达到更好地理解人地关系,欣赏、保护和利用不同的文化景观类遗产的目的。294、文化线路这是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一个新概念。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了“文化线路国际科学委员会”(CIIC)对“文化线路”这一新的概念的内涵、价值、意义及其保护策略开展了研究。2001年(CIIC)出版《无形遗产与文化线路的多元性》一书,对“文化线路”的学说、原则、理念、相关的科研课题项目等进行了说明,2002年12月4日通过的《马德里宣言》,形成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基本定义和三点基本共识。文化线路是线性遗产的特殊形式,它是由特殊交通路线为基础串联起来的一条呈线性分布的文化遗产集合体,它主要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文化交流或产品贸易目的,具有较长的历时性并形成一种传统,同时跨越较远的地域空间成为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纽带。30徽杭古道茶马古道中国茶马古道有三条: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近年来又被学术界称为西南丝绸之路;第三条滇藏茶马古道。茶马古道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产业遗产:农业遗产、工业遗产和商业遗产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展计划署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发起了旨在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文化意义之农业遗产系统即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行动,其目的是在工业化背景下建立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2004年4月,该项目开始试点实施,在全世界7个国家挑选5个试验项目,其中有中国浙江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入选。近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兴起,人们对曾经养育人类及其文化长达万年以上的农业文明采取了漠视甚至否定的态度,大量农业遗产未曾列入研究和保护的范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重视农业文明社会中积累的尊重白然、与环境相协调的循环经济形态、讲究建立与环境相和谐的居住空问和居住形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适度的水利工程改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以及那种恬适白然有所节制的健康生活态度和相关信仰、知识系统等种种成就,并试图将这些成就给予永久性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恰逢我国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目标,加之中国又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悠久历史且白成系统的农业文明古国,预计这方面的发现和相关研究将会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35“工业遗产”的概念最初出现于欧洲,2003年6月,俄罗斯举行的国际工业遗产协会全体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专门为工业遗产问题制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实施。工业遗产关注的主要是自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直到当代人们在工业活动中创造并保留的文化遗产。这类遗产拥有特定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价值和科学价值。由于工业遗产事业的兴起,“工业考古学”也随之诞生,这是一门研究所有工业证据的交叉学科,既研究物质证据,也研究非物质证据,比如与工业活动相关的档案、文物、宗教习俗、建筑物、人类定居点、自然与城镇景观等。2006年,在江苏无锡还专门召开了有关工业遗产的学术研讨会,但较为系统的工业遗产调查、研究及保护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与近代工业遗产调查和研究直接相关的“工业考古学”在我国也几乎没有开展。“商业遗产”的研究工作,目前着力较多的主要是对“老字号”遗存的调查和研究。386、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工程在“世界遗产”学术框架内,近年还出现了“文献遗产”或“世界记忆工程”这样的概念,它是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档案理事会共同提出并实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世界遗产”体系的扩展和延伸。这一“工程”关注的是成体系的文献遗产,即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体系,以及某项事件的口述历史的系统记录等。以文献遗产为内涵的“世界的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