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学分析技术二_第1页
酶学分析技术二_第2页
酶学分析技术二_第3页
酶学分析技术二_第4页
酶学分析技术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酶学分析技术P136-176

第一节血清酶

2一、血清酶的来源

根据酶的来源及其在血浆中发挥催化功能的情况,将其分为:P143一般代谢酶组织专一酶血浆特异酶非血浆特异酶外分泌酶细胞酶一般代谢酶组织专一酶血浆特异酶非血浆特异酶外分泌酶细胞酶血清酶3

名称

血浆特异酶

非血浆特异酶

外分泌酶细胞酶一般代谢酶组织专一酶来源肝消化腺或其它外分泌腺

各组织器官

(无器官专一性)

(有器官专一性)

种类凝血酶原、Ⅹ因子、Ⅻ因子、纤溶酶原、ChE、CER、LCAT、脂蛋白脂肪酶等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ACP、ALP等LDH、AST、ALT、CK、MDH等

OCT等

4二、血清酶的去路酶蛋白在血管内的失活与降解(主要代谢去路)血清酶的半寿期(T1/2):酶失活至原来活性一半所需时间。有助于了解同一疾病不同酶升高持续时间的差异。

只有血清酶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才能维持酶活性保持相对恒定。但一些病理情况(合成异常,释放增加,排出异常)往往促使这种平衡被打破,导致血清酶活性的变化。P1435三、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一)合成异常合成减少合成增多肝损害导致合成酶的能力受损(ChE、LCAT)酶基因变异引起酶合成减少(铜氧化酶)增生性疾病(骨骼疾病,ALP)恶性肿瘤(前列腺癌,ACP)酶的诱导作用(乙醇,γ-GT)P1446(二)释放增加(大多数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机制)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

对于非血浆特异酶,细胞内外浓度差可在千倍以上,只要有少量细胞坏死或病变,血中酶浓度明显升高。对血浆特异酶,细胞病变很少引起血中酶浓度明显升高。

线粒体酶不易从细胞中释出,如ASTm的检测往往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且是AMI中最后升高的酶,用于判断预后;有些酶在细胞内与结构蛋白结合,较难释放。P1457(三)排出异常肾功能减退,血清AMY活性升高可能因酶排泄障碍而在血液中滞留。胆道梗阻,血清ALP升高的原因是梗阻区ALP合成加强,ALP排泄受阻而逆流入血。大多数酶,不存在以上的清除机制。P1458四、血清酶的生理差异性别多数差距不大,少数酶如CK,ALP,GGT,等男性大于女性年龄:ALP新生儿高于成人,1-5岁增至成人2-3倍,然后逐渐下降,10-15岁明显升高,为成人3-5倍,20岁降至成人值。进食:

血清中大多数酶不受进食影响,故测定酶活性不一定需要空腹采血。但高脂,高糖饮食后ALP活性增高,酗酒GGT增高。禁食数天后AMY下降。运动:激烈肌肉运动后,CK,LD,AST,ALD等活性升高。妊娠:7-9个月,CK为月经初潮前一半分娩因子宫收缩,CK活性增高。

P1459标本的采集、运输与保存溶血:细胞内酶而言,细胞内外浓度差异大;所以应及时进行分离,静脉采血后应在1~2h内分离血清。抗凝剂:利用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抗凝的血浆一般不用作酶活性测定;肝素对ALT、AST、CK、LD、ACP检测均无影响,可用于急诊;临床多用血清为首选测定标本。温度: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一般在血清分离当天测定,否则应放冰箱冷藏;通常在0~4°C下使用、处理及保存,除了一些冷变性的酶;液氮可作为酶学测定时血清标本及质控长期保存的方法。P155

10

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11一、概念同工酶(isoenzyme)

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亚型(isoform)

即指基因在编码过程中由于翻译后修饰的差异所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一类酶,往往在基因编码产物从细胞内释入血浆时因肽酶作用降解而形成。P161

12二、分析方法

临床同工酶的分析可分为两步首先精确地分离出某酶的各同工酶组分测定酶的总活性和各同工酶或亚型组分的活性P162

13二、分析方法(一)电泳法原理使用最为广泛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不破坏酶的天然构象可分为: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及毛细管电泳测定步骤为:区带分离、活性显色和检测结果方法

同工酶氨基酸组成不同(一级结构不同),pI不同,电泳迁移率也就不同,电泳可将其分开。P163

14(二)色谱法

(三)免疫分析法(四)动力学分析法(五)蛋白酶水解法P16415三、同工酶检测意义提高酶诊断的特异性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对某些疾病的预后有评价价值

有些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分布和细胞内定位差异

有些同工酶的变化可在总酶变化之前发生线粒体酶的测定16

临床常用血清酶分析17一、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s

)及其同工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s,ALT)/谷丙转氨酶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s,AST/谷草转氨酶GOT1.催化反应L-丙氨酸+α-酮戊二酸α-丙酮酸+L-谷氨酸L-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α-草酰乙酸+L-谷氨酸ALTAST

两种酶均需要磷酸吡哆醛(VitB6)为辅基,不含磷酸吡哆醛的酶蛋白为脱辅基酶蛋白,无催化活性。P166

182.组织分布

ALT大量存在于肝组织,其次为肾、心、骨骼肌等。其有两种活性同工酶,α(ALTs)、β(ALTm),分别存在细胞质及线粒体中。肝细胞中ALT大多存在细胞质,少量在线粒体,肝细胞坏死时血清中以ALTs为主。

AST存在多种器官,按含量多少为心、肝、骨骼肌和肾。其有两种同工酶ASTs、ASTm,分别存在细胞质及线粒体中。细胞轻度损伤ASTs显著升高,而严重损伤时ASTm

大量出现于血清中。血中AST升高多来自心脏或肝脏损伤。P166193.标本

溶血标本不能用于检测宜用血清,4℃

冰箱中可贮存1星期,活性无明显改变。4.临床意义

AL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

急性肝炎早期升高,ALT>AST;急性肝炎恢复指标

Deritis比值可用于肝炎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转归酶胆分离是肝细胞坏死先兆P16720

AST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AMI发病6-8h即升高,48-60h达高峰,4-5d恢复正常。由于AST在AMI时升高迟于CK,恢复早于LD,故目前诊断AMI价值不大。急性肝炎,AST升高程度不及ALT;慢性肝炎,特别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P167

21二、γ-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peptid,γ-GT/GGT)1.催化反应又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GGTP)

一种含巯基的线粒体酶,可催化γ-谷氨酰基从谷胱甘肽(GSH)或其它含γ-谷氨酰基化合物中转移至另一肽或氨基酸分子上。

GSH+氨基酸

γ-谷氨酰氨基酸+半胱氨酰甘氨酸GGTP167

222.组织分布

肾脏中含量最多,其次为胰、肺、肝等。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胆。3.标本

GGT较稳定,室温下可放置2d,

4℃可存放1w,-20℃可储存1y;RBC中几乎无GGT,因此溶血标本可以检测。P167234.临床意义

有助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

胆道疾病,GGT阳性率高,而且升高明显,可高达5-30ULN,肝实质疾病是GGT一般只是中度升高,可达2-5ULN

与ALP联合进行肝脏疾病检测

若ALP升高而GGT正常,则完全排除ALP的肝来源,若ALP和GGT都增加,则应先排除肝外引起GGT增加的原因,一旦排除,则GGT增高为肝病所致。(1)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P168

244.临床意义

(2)用于判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3)乙醇、巴比妥类药物等可诱导GGT的升高。P168

25三、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和亚型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1.催化反应

CK催化肌酸和ATP或磷酸肌酸和ADP之间的磷酸转移的可逆性反应,所产生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

磷酸肌酸+ADP肌酸+ATPCKP168262.组织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在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脑。CK由两种不同亚基(M,B)组成的二聚体,细胞质中存在三种同工酶:CK-BB(CK1)、CK-MB(CK2)、CK-MM(CK3),线粒体中存在CK-Mt(CK4),其电泳速率最慢。

CK同工酶又可分为不同亚型,CK-MM有三种亚型,CK-MM1,CK-MM2,CK-MM3,电泳速率依次减慢;CK-MB有CK-MB2和CK-MB1两种亚型。3.标本

不得用溶血标本,RBC中含有AK,可干扰测定,引起测定值偏高;测定样品宜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其它抗凝剂都抑制CK活性。P168

274.临床意义

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之一,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1)AMI的早期诊断总CK在AMI诊断中意义不大CK-MB为诊断AMI的金指标CK-MM3/CK-MM1>1.0为诊断AMI的标准(排除急性骨骼肌损伤)CK-MB2>1.9U/L或CK-MB2/CK-MB1>1.5为诊断AMI的标准之一(2)全身疾病特别是肌肉疾病时,CK极度升高P169

28四、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和亚型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LDH)1.催化反应

LD催化乳酸氧化成丙酮酸,同时将氢转移给辅酶而成为NADH,依条件不同而有可逆性。L-乳酸+NAD+

丙酮酸+NADH+H+pH8.8~9.8Ph7.4~7.8P169

292.组织分布

LD是一种含锌的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肝、心肌、肾、肌肉、RBC含量最高。

LD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M3)和LD5(M4)。

1.以LD1为主,主要在心肌,可占总LD活性50%以上,也存在于RBC内;

2.以LD5为主,以横纹肌为代表,肝脏中也有;

3.以LD3为主,存在于脾肺。一般成年人血中LD同工酶存在如下规律:LD2>LD1>LD3>LD4>LD5,部分正常儿童血中可见LD1>LD2。303.标本

一般用血清,用血浆需离心去除血小板(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LD),采血后迅速分离血清;因RBC中LD含量比血清高100倍以上,不宜用溶血标本。

LD4、LD5宜冷变性,不应放在冰箱中,25℃放2-3d,LD活性变化不大。314.临床意义

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其特异性差;(1)诊断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和心肌炎时以LD1和LD2升高为主,大多数AMI患者血中会出现“反转比率”,即LD1>LD2;(2)诊断肝脏疾病

肝细胞损伤时常出现LD5>LD4;

急性肝炎时LD1LD2相对下降,LD5升高;慢性肝炎时LD5升高,且LD1<LD3;肝硬化时为LD2下降和LD5升高;肝癌时LD5升高,但LD1>LD3;(3)诊断骨骼肌疾病

骨骼肌损伤时常出现LD5>LD4;P170

32五、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AKP)1.催化反应

一种含锌的糖蛋白,在碱性环境中(pH10.0)可以水解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的磷酸单酯化合物。2.组织分布

ALP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其含量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胎盘、小肠和骨骼等。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

生长期儿童血清内ALP主要来自成骨母细胞和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P170

333.标本

空腹采血,避免脂肪餐的影响;样品用血清,不能用明显溶血标本;在室温或冰箱放置,活性逐渐升高,可增加5-10%,应在采血当日测定。4.临床意义

很多骨骼疾病如变形性骨炎等患者血中ALP升高,我国常用于早期诊断佝偻病和软骨病。(1)诊断骨骼性疾病

(2)诊断肝胆系统疾病,尤其是黄疸

急性肝炎时ALP增高达2-5ULN,肝硬化、胆石症和肿瘤引起的胆汁淤积,ALP增高达5-20ULN。90%以上肝外胆道阻塞患者血清ALP升高,升高程度和阻塞程度、病变程度成正比。P170

34六、酸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1.催化反应

作用类似ALP的磷酸酶(最适pH在7.0以下)2.组织分布

ACP存在于人体不同组织,如前列腺、红细胞、血小板、肾脏、肝脏、脾脏、胃、肌肉及骨髓中,以前列腺含量最多。正常男性血清中ACP约有1/3-1/2来自前列腺。3.标本

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37℃

或偏碱时灭活很快,pH降至6.5以下,酶比较稳定。P171

35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血清ACP显著上升,转移性癌患者可达40-50ULN。由于ACP不稳定,测定困难,目前正被其它前列腺标志物如PSA所取代。P171

36七、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淀粉酶(amylase,AMY/AMS)1.催化反应

将多种糖化合物,如淀粉、肝糖原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等产物的一组酶。2.组织分布

人体胰腺含AMY最多,唾液腺也分泌大量AMY入口腔,还见于卵巢、肺、睾丸、横纹肌和脂肪组织中。

AMY是一种需钙金属酶,其最适pH在6.5-7.5之间,卤素和其它阴离子有激活作用。P172

373.标本

多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其它抗凝剂都有抑制作用,不宜用去钙血浆测定AMY。4.临床意义(1)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2)急性胰腺炎早期检测血AMY,在后期测定尿AMY更有价值。

(3)AMY诊断胰腺炎其增幅与病情不成比例时,常预示坏死性胰腺炎。P172

38八、脂肪酶脂肪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