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高一对一: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稳态_第1页
恒高一对一: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稳态_第2页
恒高一对一: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稳态_第3页
恒高一对一: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稳态_第4页
恒高一对一: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稳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课后限时练考点一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练习】1.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肝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血浆蛋白降低,首先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2.图8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表3为其中某些液体成分a、b、c、d的测定数据,据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Mg+Cl-有机酸蛋白质ab1425.02.51.5103.36.016.0c1474.01.251.0114.07.51.0d101402.510.3525-47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或abcd组成的B.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④和dC.流经该组织后,②中的尿素含量增加,则表明③中进行了脱氨基作用D.①的成分与b比较接近,能够运输脂肪的只有①考点二渗透压1.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4)渗透压失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失调,营养单一,就会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使血浆的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水流向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同样,如果淋巴回收组织液的功能受阻,也会引起组织水肿。

【练习】1.人体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含量有关。考点三酸碱度(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2)维持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练习】1.人体内的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A.水的平衡B.盐的平衡C.pH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2、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变化不大的原因是()(多选)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B.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D.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E.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3、正常人体细胞外液酸碱度的变化维持在一个较狭小的范围,通常接近()。考点四水盐电解质平衡341.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以Na+为主,其次为Ca2+。阴离子以Cl-最多,HCO3

-次之。2.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主要是K+,Mg2+,Na+,阴离子主要是HPO42-和蛋白质离子。细胞内外K+与Na+分布的这种显著差异,是由于细胞膜上的Na+—K+泵能主动地把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转送进细胞内的缘故。细胞内液中电解质的总量大于组织间液和血浆,但由于细胞内液含蛋白质和两价离子较多,而这些电解质产生的渗透压较小,因此,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然基本相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1.水平衡及其调节(1)人体内水摄入和排出:三来四去①水的摄入:饮水、食物、物质代谢产生的水②水的排出:肾脏(尿)、皮肤、肺、大肠(2)水平衡的调节:水的摄入需求主要有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水、电解质平衡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种调节主要通过神经,激素控制水的摄入量和肾的排出量完成①当机体失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量减少,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使ADH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②当机体含水量增加时,血浆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使机体含水量恢复到正常的水平。34水盐调节过程34尿液形成过程【练习】1.假设甲和乙是二个体重均为70kg,且具有同等体液的个体。某日,二者同时各吃了一份相同的高盐快餐,但乙又喝了一瓶纯水。以下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循环系统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比乙低 B.乙循环系统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比甲低C.两者抗利尿激素水平一样 D.乙将比甲产生的尿少2.图4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内液体渗透压变化。若血浆渗透压相对值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相同比例吸收水和溶质是a段和d段B.甲处的重吸收特点是重吸收水比重吸收溶质微粒快C.乙处渗透压下降是由于ADH的分泌量增加D.葡萄糖被主动重吸收的部位主要在d段图4考点五体温平衡的调节2、人体的体温: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34体温调节过程【练习】1、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C.从30℃的环境中进入O℃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2、用微电极适度提高实验狗的脊髓温度,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适度降低脊髓温度,又会引起寒颤、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脊髓中存在体内温度感受器 B.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内分泌细胞C.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D.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3.右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从温暖的房间走到寒冷的室外时,下列对其身体内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考点六血糖平衡的调节(1)AB段表示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是餐后消化吸收进入血压中的糖上升。(2)BC段表示血糖浓度的下降①从小肠吸收的葡萄糖由静脉进入肝脏,大部分转化为肝糖原,还有一小部分转化为肌糖原。②血糖经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分解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B和BC比较可以看出,AB段葡萄糖的吸收作用明显大于葡萄糖的储存和分解作用,而BC则相反,葡萄糖的储存和分解明显大于吸收。(3)CD段血糖趋于平稳:血糖的利用和补充保持动态平衡。

糖尿病(1)1型糖尿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使胰腺中胰岛数量减少,B细胞数量减少,使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在儿童及青少年期发生的糖尿病主要是这种类型。(2)2型糖尿病:在成年后发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结构、肥胖等有关。【练习】1、人体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D.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练习】2、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B.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后。C.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不进早餐组<高脂高蛋白早餐组<高糖早餐组。2.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3.在下列①~③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的模型表示的是①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②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③A—皮肤血流量,B—体温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考点七血脂调节脂蛋白:【练习】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223mg/dL60~110甘油三酯217mg/dL50~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促甲状腺激素(TSH)5.9uIU/mL1.4~4.41.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稳定,否则将引起代谢紊【练习】2.

LDL是一种脂蛋白。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胆固醇位于LDL核心,磷脂分子亲水头部、蛋白质分子位于LDL表面B.LDL进入组织细胞无需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但需ATP供能C.胆固醇到达全身组织细胞后,在全身组织细胞中用于合成脂质激素D.LDL能携带胆固醇到全身组织,所以血液中LDL过高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考点八血压调节一、血压1.血压的定义:一般指动脉血压,用血压计在肘窝部肱动脉出测量。2.血压的形成:心脏在循环系统中起着泵的作用。心室肌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血液对主动脉壁产生了一定的侧压,这就是动脉压。左心室射血是有节律性的。在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急剧升高,大约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就是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下降,在心室末期动脉压所达到的就是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二、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调节1.影响血压的因素:动脉压的形成主要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1)心排血量的影响:心室射血对血压的影响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心室射入动脉内的血量,即心排血量(心输出量)。如果心排血量增大,心室收缩时射入主动脉血量增多,则血管壁所受的张力就增加,收缩压升高。(2)外周阻力的影响:如果心排血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增大,例如血管管径变小,血液的粘滞度增高,则收缩压也会升高。当外周阻力增大时,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膜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增多,则舒张压升高。因此,凡是能影响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的各种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3.血压的调节:神经和激素调节动脉血压越高,动脉管壁扩张的程度就越高,因此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的频率也就越高。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达到心血管中枢后,通过副交感神经影响效应器官心脏和血管活动,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壁上的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使动脉压有所下降。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压发射或者减压反射。反之,则血压升高。

1.右图为“不同血管中血压变化的示意图”。上半部分为不同血管的组织解剖学结构;下半部分为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血管的总截面积和血压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BACD12

A.A、C处代表动脉,B处代表毛细血管

B.血液在A、B、C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相同

C.1是血压变化曲线,2是血管总截面积变化曲线

D.A处收缩压高于舒张压的原因是因为心房射血,B、C处血压基本相同的原因是毛细血管的分流作用2.下列有关人体血压的升降叙述,正确的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血压升高 B.肾上腺素量增加可使血压下降C.心输出量增多主要升高舒张压 D.血液粘度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3.如果一个健康人受到惊吓后动脉血压收缩压超过了140mmHg,一段时间内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恢复正常。图中的②应该是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感觉神经D.传入神经持续寒冷刺激下丘脑传出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垂体甲状腺分泌脂肪促进甘油、脂肪酸产热线粒体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增加甲状腺激素cAMPUCP-1UCP-1基因细胞核BAT细胞(一)回答有关体温调节和血脂代谢的问题(10分)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布氏田鼠体内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示意图。

63.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64.据图可知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内的

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65.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

处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66.请据图阐述布氏田鼠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稳定的生理调节过程:

。(2分)67.右图是脂蛋白结构示意图,图中1-4依次表示……()

A.磷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蛋白质

B.甘油三酯、胆固醇、乳糜微粒、蛋白质

C.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

D.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68.下表是某人血液检查结果,据检查结果对某人健康作出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①肝功能可能有损伤②肾滤过作用有障碍③可能会出现尿糖④可能HDL合成量较低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尿素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223mg/dL60-110甘油三酯189mg/dL50-200总胆固醇232mg/dL150-220(七)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共10分)图13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甲、乙、丙3种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60.图13甲的靶腺若为肾上腺皮质,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进而影响和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61.图14的D若为葡萄糖,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可通过④→⑤使血糖恢复正常。此时脂肪细胞内有关物质转化的过程是

。当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可直接通过图14的

(途径,填编号)使血糖恢复正常,也可通过图13的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是

。62.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能通过图13的丙方式调节平衡,其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63.如果头部受伤导致图13的乙方式调节失控,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