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第五章)_第1页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_第2页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_第3页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_第4页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病毒的遗传分析

学习要点:

1

噬菌体的突变型及基因重组的特点

2噬菌体的互补测验与顺反子测定

3

用两点测交与三点测交测定噬菌体交换值

4

噬菌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5

原噬菌体对细菌基因重组的影响(合子诱导)

6

噬菌体的线状染色体与环状连锁图。第一节噬菌体的繁殖和突变型概述

病毒分类p119一噬菌体的繁殖(一)烈性噬菌体的感染周期

(二)温和性噬菌体的感染周期

1溶源周期:原噬菌体:

溶源性细菌:

溶源性细菌的特点:2裂解周期:溶源性细菌自发或经诱发裂解细菌释放子噬菌体二噬菌体的突变型(一)快速溶菌突变型(r)(二)宿主范围突变型(h)(三)

条件致死突变型

1

温度敏感突变型

2抑制因子敏感突变(sus)噬菌体细菌正常基因sus+su-(不具备)

突变基因sus-su+(具备)(1)抑制因子敏感突变的概念:如:噬菌体蛋白基因细菌tRNA基因反密码子正常突变突变正常基因:5`TAC3`5`TAG3`3`ATC5`3`ATG5`

mRNA5`UAC3`5`UAG3`3`AUC5`3`AUG5`

表型:酪氨酸终止5`UAG3`酪氨酸酪氨酸3`AUC5`

酪氨酸表5-2携带不同专一性抑制基因宿主中sus突变噬菌体的表现噬菌体基因型

宿主菌基因型su-su+ambsu+ochsu+op野生型susambersusochersusopal++++-++!!!---+----+(2)噬菌体的抑制因子敏感突变型类型及表现

琥珀型(amber)UAG

赭石型(ocher)UAA

乳白型(opal)UGA

(二)无义突变与无义抑制突变无义突变sus-:为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变为终止密码的突变。无义抑制突变su+:能抑制无义突变表现的突变。

表5-35种琥珀抑制基因的性质琥珀型抑插入的合成的蛋白质赭石型抑制基因氨基酸占野生型%制基因su1+丝氨酸28-su2+谷氨酰胺14-su3+酪氨酸55-su4+酪氨酸16+su5+赖氨酸5+第二节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试验(一)X174DNA结构复制

图5-1(二)X174的突变型与互补测验1、顺反测验原理利用互补测验确定顺式排列或反式时能否发生功能互补,顺式排列能发生功能互补且反式排列也能互补,属两个顺反子(两个基因)。顺式排列能发生功能互补且反式排列不能互补,是属一个顺反子(一个基因)A群B群互补测验图解群内为什么不能互补(产生噬菌体)?互补测验的概念:简单的感染验证突变体互补功能(互补测验的方法):斑点测试法2顺反测验及结果

P124

表5-4X174突变的互补测验结果

顺反子突变型

Aam8,am18,am30,am33,am35,am50,am86,tsl28,

Bam14,am16,och5,ts9,tsl16,och1,och8,och11,

Coch6

Dam10,amH81,

Eam3,am6,am27,

Fam87,am88,am89,amH57,op6,op9,tsh6,ts41D

Gam9,am32,ts,ts79

HamN1,am23,am80,am90,ts4二、T4突变型的体外互补试验P125不但要明白体外可以互补,还要明白这同体内互补测验一样,同样表明27和23属于不同的顺反子即两个基因第三节噬菌体突变的重组试验一、T2突变型及特性

细菌

121+2快速溶菌突变型:r大噬菌斑....野生型:r+小噬菌斑....T2宿主范围野生型:

h

+

-半透明T2宿主范围突变型:

h-+

+透明二T2突变型的两点试验(一)

噬菌体杂交

h-r+h+r-

E.coli1

表现型基因型透明,小h-r+亲组合半透明,大h+r-亲组合透明,大h-r-重组合半透明,小h+r+重组合

(二)噬菌体重组值的计算

重组噬菌斑数重组值=

总噬菌斑数E.coli:1+2

100%三T4突变型的三点试验表5-5T4的mrtu

+++

三点试验结果

类型噬菌斑数%重组频率%m-rr-tum-tu亲本类型mrtu3467+++3279单交换型m++520+rtu474单交换型mr+853++tu965双交换型m+tu162+r+172

合计1034269.6%9.6%∨∨17.5%∨∨3.3%∨∨作图:m12.9r20.8tu

27.112.920.8三、X174突变型的两点和三点测交P127(一)X174的两点测交

——两个琥珀突变型间杂交

amAamB

su+(amber)su+(amber)su-基因型:amA-amB+

amA+amB-

amA+amB+

amA+amB+

amA-amB-

A+B+2[su-2]amA-amB间重组值=

100%su+:amA、amB总数(二)

X174的三点测交1、确定三个基因的顺序的前提条件只有两种可能顺序的条件下进行;例如:要确定amA、amB、tsC三基因的顺序已知:amA与amB较近,amA和amB离tsC都较远;三个基因顺序有:

amAamBtsC

或tsCamAamB

不存在:amAtsCamB

2、确定三个基因的顺序原理:

杂交:amA+tsC+amB+

(su+AB,37度)

su-宿主选择培养(37度)存活噬菌斑基因型:++_P127

图5-4

su-宿主37度、42度

++_+++amA+tsC+amB+存活噬菌斑基因型:++_实验结果是:++tsC为大类,+++为小类基因顺序是:amAamBtsC实验结果应是:+++为大类,tsC++为小类基因顺序是:tsCamAamB第四节噬菌体基因组与原噬菌体一噬菌体的基因组:由49000bp构成1、基因分类

头部基因:7个(必需基因:相邻)尾部基因:11个(必需基因:相邻)噬菌斑形成必需的基因复制所需基因:O、P

裂解、释放所需基因:S、R基因正调控基因:N、Q

附着区:att;专一性重组所必需:int、xis

噬菌斑形成非必需基因溶源化所需:CI、CII、CIII

重组所必需:exo、red二、原噬菌体与合子诱导

1、原噬菌体:

2、合子诱导:Hfr(λ)F-→受体菌裂解(λ进入F-)Hfr(λ)[F因子整合、λ原噬菌体],F-[无F]b+原点λd+c+a+3、λ整合部位的确定三、原噬菌体的插入与切除1、噬菌体的插入与原噬菌体正常切除P135图5-7

2、原噬菌体的异常切除P135图5-8

(1)转导噬菌体:带有细菌基因的噬菌体(2)d转导噬菌体的特点——局限性转导3、dgal(左臂缺失)整合态某些dgal(左臂缺失)品系与图谱左臂顺反子中典型sus突变之间重组dgal1dgal2dgal3dgal4dgal5susA-++++susB--+++susE---++susG----+susH-----susM-----attPdgal1dgal2

dgal3dgal4

dgal5ABEGHM第五节环状排列与末端重复一、线状DNA具有环状遗传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