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A复习题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_第1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A复习题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_第2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A复习题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_第3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A复习题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_第4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A复习题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摩擦§4-2磨损§4-3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4-4流体润滑原理简介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1摩擦:物理现象磨损:摩擦的结果润滑:减小摩擦和降低磨损的手段摩擦学2摩擦分类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边界润滑)混合摩擦(混合润滑)流体摩擦(流体润滑)§4-1摩擦摩擦分类:内摩擦和外摩擦3滑动摩擦干摩擦(未经人为润滑)边界摩擦(λ≤1)混合摩擦(

1≤λ≤3)流体摩擦(

λ

>3)膜厚比λ4修正的粘附理论金属表面间的摩擦系数f51、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摩擦系数f≈0.362、边界摩擦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间形成边界膜。摩擦系数f≈0.1边界膜极薄,膜厚比λ≤173、液体摩擦摩擦表面间的润滑膜厚度大到足以将两个表面的轮廓峰完全隔开,形成完全的流体摩擦。摩擦系数f≈0.008~0.001膜厚比λ>3~4流体摩擦为内摩擦。84、混合摩擦摩擦系数f≈0.01~0.1膜厚比λ=1~3表面轮廓峰直接接触减少,摩擦表面处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9摩擦特性曲线(Stribeck曲线)轴承特性数ηn/p

10磨损过程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4-2摩损11磨损过程设计原则: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到来。12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根据磨损结果磨损分类13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根据磨损原理冲蚀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磨损分类142.磨粒磨损1.粘附磨损现象:划伤、撕脱、咬死改善措施:1)选择合适的润滑剂;2)提高表面硬度和光洁度;3)使用减摩材料。现象:沟纹改善措施:1)提高表面质量与硬度;2)提高润滑油的清洁度;3)采用密封装置。153.疲劳磨损现象:点蚀改善措施:1)提高润滑油的黏度;2)提高表面硬度和光洁度;3)提高材料许用接触应力。16润滑剂的作用1.降低摩擦,减小磨损2.防锈3.冷却4.缓冲吸振5.密封§4-3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17润滑剂气体润滑剂液体润滑剂(润滑油)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固体润滑剂(石墨、MoS2、聚四氟乙烯)18润滑油有机油(动植物油)矿物油(石油产品)化学合成油191.粘度:减阻性2.润滑性(油性):吸附性3.极压性:抗磨性和耐高压性4.闪点:易燃性,工作温度比油的闪电低30~40℃5.凝点(倾点):低温性能6.氧化稳定性:耐热性润滑剂的主要指标201、动力粘度ηSI单位制:Pa·sCGS单位制:1P=100cP=0.1Pa·s粘性流体的摩擦定律vxyhuy212、运动粘度νSI单位制:m2/sCGS单位制:1St=100cSt润滑油牌号:润滑油在40℃时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单位cSt。223、条件粘度ηE中国:恩氏度°(Et)美国:赛氏通用秒(SUS)英国:雷氏秒(R)一定条件下,用标准粘度计,测量润滑油通过规定孔道的时间。232)压力p当p<20MP时,压力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当p>20MP时,润滑油粘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p<100MP时,压力对润滑油密度的影响可忽略。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t粘度指数表征润滑油粘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润滑油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4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耐水不耐热)钠基润滑脂(耐热不耐水)锂机润滑脂(耐水且耐高温)铝基润滑脂(耐水,可防锈)主要性能指标:1)锥入度,2)滴点。251)锥(针)入度(以0.1mm计)锥入度:1.5N的标准锥体,25℃恒温,经5s后刺入润滑脂表面的深度。h锥入度表征润滑脂内阻力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强弱。润滑脂的牌号就是润滑脂锥入度的等级。262)滴点滴点:在规定加热条件下,润滑脂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润滑脂的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20℃。271)工作条件2)润滑方式3)工作温度4)周围环境润滑剂的选用281.油性添加剂2.极压/抗磨添加剂3.抗氧化/腐蚀添加剂4.分散净化剂5.防锈剂6.降凝剂7.增粘剂8.消泡剂添加剂种类29润滑方法:间歇式和连续式。润滑装置:油壶、油枪、油杯、油环、油泵。30压配式注油杯针阀式油杯油芯式油杯31油环润滑旋盖式油脂杯32§4-4流体润滑原理简介流体动力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流体静力润滑流体润滑33流体动力润滑两平形板之间不能形成压力油膜!34楔形收敛间隙才能形成压力油膜!35描述油膜压力p的变化与动力粘度η、相对滑动速度v及油膜厚度h之间的关系。液体动力润滑方程(雷诺方程)361)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楔形收敛间隙;2)两工作表面间必须连续充满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