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认读“举世闻名、众星拱

1、

2、

3、

1、教学时,先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认识当时的社会环境,为理解诗歌内容及诗人的感情2、在反复的吟诵、朗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3、抓住语言训练的关键点、内容理解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扎实的、有层次的语言训练。1、预习提纲(1)初读古诗,自主学习,理解大意。(2)再读古诗,深入诗意,理解诗情。(3)诵全诗,明情感,感悟写作方法。2、多媒体课件

1、

个生字,会写“祭”“乃”“熏”“杭”4

2、

3、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1、

(教师板书诗题:示儿 题临安邸)2、

3、

相同:1、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不同:1、《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题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无师:同学们,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1、了解作者及背景: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2、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提示:“示”的意思是告诉,告之。“示儿”是写3、

4、

(1)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2)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3、4)(3)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5、

6、

(1)诗人从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并提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可他还在“南望王师”!

(板书:难以瞑目盼望统一)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什么?(悲)为什么悲?(为国土沦丧而悲,为苦难百姓而悲……)小结:这首诗,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1、过渡:就在陆游临终之际还在盼望统一的时候,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呢?(男生2、了解背景:

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压榨;政治(学生齐读诗。)3、讨论: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陆游至死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试着在这首诗中找到答案。(在4、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5、可是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达官贵人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6、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不是)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师:也就是说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7、教师解说: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8、你怎样理解这句诗?(西湖周围的青山楼阁重重叠叠,风光极其美丽。)9、这些楼是谁建的?(皇帝及权贵)他们建这些楼的用途是什么?(为自己享乐)师:是啊,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难道还想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课件出示:杭州美丽的风景图片)(着急)着急什么?(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又会把杭州占领了。)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再和诗人一起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是啊!那些权贵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11、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课件出示全诗)1、

2、

(1)当北方大片领土被匈奴践踏,百姓们在匈奴的铁蹄下或背井离乡,或被奴役,过着悲惨的生(2)诗人在金兵的铁蹄下几十年如一日,苦苦期盼、度日如年,临终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3)这是两首各不相同的古诗,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是完全相同的。)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理解重点词语。1、

2、

3、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作业:背诵古诗。默写《示儿》。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的“亥、恃、擞”3

个会认字,“亥、恃、哀、拘”4

2、学习《己亥杂诗》,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1、

2、

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3、指名读课题后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

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4、简介龚自珍。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能正确地读顺诗句,掌握朗读节奏。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汇报学习结果。)1、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2、师配乐范读。师:同学们都读得这么投入,我也被你们的朗诵感染了,我也想读一读。3、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4、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汇报交流。5、学生小组自由交流,解决以下内容:(1)一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的热闹、壮观!而“万马(3)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

腐败,剥削欺压百姓!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啊!

万啊!这是当时官府的施粥场景,有这样一个母亲,因为贫病,孩子刚死在怀中,可怜的母亲还在小结:看到这一切,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心情。(悲哀、愤恨……)这悲愤交加的情绪同样也翻滚(5)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①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板书:九州生气)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③他真希望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疾的变革的到来啊!这满心期盼你能读出来吗?读——“九州生气恃风雷”!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读——“九州生气恃风雷”!让这场变革来得更猛烈些吧!

州生气恃风雷”!小结: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合起来④同学们与龚自珍一样,都有着深切的悲愤、满怀的激昂吧!放声读吧!5、读诗的第三、四句。(1)大家读一读这两句,他劝谁?劝什么?怎样劝?(多名学生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和表演来劝(2)小结: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就首先轰开了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

新败了,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危急了啊!再读——“我劝天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