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及金融_第1页
国际贸易及金融_第2页
国际贸易及金融_第3页
国际贸易及金融_第4页
国际贸易及金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与金融国际贸易原理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包含两种不同的内容:☆对外贸易(ForeignTrade)☆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国际贸易的分类按照商品形态分类

☆有形商品贸易/有形贸易(VisibleTrade)☆无形商品贸易/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从属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按照贸易对象分类

☆进口贸易(ImportTrade)/输入贸易☆出口贸易(ExportTrade)/输出贸易☆过境贸易(TransitTrade)按照清偿工具分类☆现汇贸易(CashTrade)/自由结汇贸易☆易货贸易(BarterTrade)/记帐贸易/换货贸易按照地域分类☆边境贸易(BorderTrade)☆区域性贸易(RegionalTrade)按照贸易关系分类☆直接贸易(DirectTrade)☆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

☆转口贸易按照贸易政策分类☆自由贸易(FreeTrade)☆保护贸易(ProtectionTrade)按照交易方式的性质分类☆传统方式(经销、代理、寄售、拍卖、投标及展卖)☆互惠方式(协定贸易和易货贸易)☆加工贸易方式☆合作方式☆租赁方式/租赁信贷以国境和关境划分☆总贸易(GeneralTrade)。以国境为界划分进出口范围的一种分类方法。☆专门贸易(SpecialTrade)。以关境为界划分进出口范围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货物运输方式的不同☆陆路贸易(TradebyRoadway)☆海路贸易(TradebySeaway)☆空运贸易(TradebyAirway)☆邮购贸易(TradebyMailOrder)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两者的同一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有共同的商品流通方式:货币-商品-货币☆其职能都是媒介商品交换,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交换的内容都是商品和劳务,经营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和获得利润☆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两者的差异性☆实现经济联系的范围不同☆生产要素流通受限制的程度不同☆经营的复杂程度不同☆风险大小不同国际贸易的统计指标国际贸易额

国际贸易额(ValueofInternationalTrade)是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一般是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出口值之和,也称国际贸易值。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量(QuantumofTrade)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是以某个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国际贸易值。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ofInternationalTrade)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数量之间的比率。出口价格进口数量进口价格出口数量=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贸易的商品结构0—食物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油脂;5—未列各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InternationalTradebyCommodities)是指国际贸易标的物的构成状况,它反映货物、服务等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InternationalTrade),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以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ForeignDependenceDegree)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第一节

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大量的货币资本商业资本的本质要求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重商主义的主张因有利于统治阶级而成为国家政策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观点认为金银等贵金属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于流通领域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活动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政策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论”和扩大货币财富的国际贸易政策

☆严格禁止金银出口和奢侈品进口☆对进口商品征收很高的关税,并建立贸易中心城市,以便于国家进行管制。☆鼓励甚至强制金银的入超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的国际贸易政策

☆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奖出限入政策☆鼓励生产的发展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的贡献

☆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推动了欧洲各国的货币积累,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重商主义的缺陷

☆对国际贸易的看法是错误的☆忽视生产的决定作用☆有可能忽视交换成本☆该学说不成体系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利益理论的产生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在对重商主义的抨击中逐步形成了自由贸易思想在金银可以自由流动而国内的物价也有充分弹性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如果刻意追求长期的贸易顺差,最终必定归于失败,重商主义本身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毁灭的种子。亚当·斯密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苏格兰哥尔克第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1748年受聘于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文学。1751年受聘于格拉斯哥大学,先讲授逻辑学,后任道德哲学教授。1764年斯密以私人教师身份跟随布克列公爵赴欧洲大陆旅行,结识了重农学派主要代表魁奈和杜尔哥等人,且深受影响。1776年发表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首先对如何进行贸易才能有效地积累财富和发展经济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命题。其政策代表了英国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主张国内和国际间实现贸易的自由。1778年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长。他一生中的最后三年又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绝对利益理论的基本内容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分工能增进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地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亚当·斯密极力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国际分工的基础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国际贸易会给交换双方带来好处绝对利益分析表国家产品A国B国1单位X产品10小时劳动20小时劳动1单位Y产品20小时劳动10小时劳动劳动总量30小时劳动30小时劳动所谓绝对利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绝对利益理论的几点假设

坚持劳动价值论

前提是2×2

实行自由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劳动力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流动

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商品的进出口价值相等

贸易按实物交换方式进行对绝对利益理论的评价绝对利益理论的贡献

正确地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对扫除封建残余和克服重商主义的缺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向外殖民扩张和抢占世界市场的愿望绝对利益理论的缺陷

无法说明两国相互交换的两种产品进行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

无法解释在一国生产所有的产品的费用都高于另一国时,为什么还进行国际贸易第三节

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生于英国犹太族大资产阶级家庭。14岁他就结束了正规教育并到他父亲的交易所从事证券交易活动。20岁时他和异教徒女子普利丝娜恋爱,遭到父亲坚决反对,为此他与家庭脱离关系。1793年,他和普利丝娜结婚,独立经营交易所业务,到1797年即成为大富翁。此后,他把主要精力转向研究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学和地理学等。1799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引起了对经济学的兴趣,并于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誉为继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经济学巨著。1819年他被选为下院议员。他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谷物法,主张修改选举法。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背景比较成本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交易对象是最终产品而非生产要素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存在交易成本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均衡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国际分工原则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另外一个国家,其在生产同种商品上拥有较低比较成本的优势。表1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英国11201100葡萄牙180190总计22002190表2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英国(100+120)/100=2.2100+120葡萄牙(80+90)/80=2.12580+90总计2.1251702.2220表3国家酒(单位)毛呢(单位)英国11.2葡萄牙1.1251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比较成本理论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全面、深刻比较成本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第四节

相互需求理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出生于经济学世家,从小就受到其父,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JamesMill)的悉心教诲,接受了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严格训练,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穆勒在东印度公司供职三十多年,在从事海外贸易方面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晚年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在穆勒为数众多的学术著作中,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最负盛名,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部著作一直都是欧、美各大学经济类专业的标准教科书。相互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进口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生产成本决定的,而是由“获得成本”决定的物物交换的比价必然介于双方国内的交换比价之间,并可能根据两国的需求变化而变动,变动的幅度取决于两国需求强度两国间的交换比价要稳定下来,必须满足国际需求方式:甲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乙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相互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需求方程式国际需求方程式(EquationofInternationalDemand)是关于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率取决于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的理论。

例:假设在同一单位的劳动时间内,英国的毛呢产量为10码,麻布产量为15码;德国的毛呢产产量为10码,麻布产量为20码。国际需求方程式分析表国家产品英国德国备注毛呢10码10码生产率相同麻布15码20码生产率不同互不贸易时1:1.51:2.0国内交换比率Y(毛呢)X(麻布)英国不进行英国国内交换比率(1:1.5)德国国内交换比率(1:2.0)德国不进行交换的区域O均衡贸易条件的决定

国际价值是由两国对对方商品的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的。贸易利益分配

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贸易交换比率范围的大小。对相互需求理论评价贡献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缺陷否定了劳动价值论没有彻底解决国际商品交换比率问题第五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里昂惕夫之谜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赫克歇尔(EliFilip.Heckscher,1879-1952)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经济统计学教授和斯德哥尔摩学院经济史教授。作为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以其杰出的生产要素禀赋论闻名于世。在赫克歇尔的学术生涯中,他将绝大部分精力致力于经济史研究,“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他在长期潜心研究各国及瑞典经济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赫克歇尔的博士论文《瑞典经济发展中铁路的重要性》就是研究经济史问题。1929年赫克歇尔创建斯德哥尔摩经济史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成为瑞典经济史研究的创始人。赫克歇尔对经济史有独特理解,强调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对经济史的研究兼有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的特点。其对经济史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欧洲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研究;二是对瑞典经济史的研究。代表作主要有《重商主义》、《大陆体系》、《世界大战经济》、《1914-1925年的瑞典货币政策》以及《瑞典经济史》等。赫克歇尔于1931年出版的《重商主义》一书曾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经济史著作。他通过选择典型国家的典型经济政策加以分析,从而该书成为“作为欧洲共同问题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史论”。有关“商品渴望”(HungerForGoods)、“商品恐惧”(FearofGoods)的概念构成了该书的核心部分,并成为后来赫克歇尔进行经济学阐述的基本工具之一。

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并以《贸易理论》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当代瑞典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1977年俄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17-1919进入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学习,师从赫克歇尔。曾任丹麦哥本哈根经济学教授、斯德哥尔摩商学院教授。其主要经济论著有《贸易理论》(1924)、《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1925)、《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货币政策与公共工程:解决失业的工具》(1934)、《国际经济重键》(1936)、《资金市场与利率政策》(1941)、《经济活动的国际布局(论文集)》(1977)等。此外,俄林还以专家的身份为联合国、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装撰写研究报告,主要有1931年的《世界经济萧条的进程与阶段》,1955年的《欧洲经济合作社会观》。1969-1975年俄林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俄林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论,这一学说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并使他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俄林的古典研究《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使他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显示,生产要素将决定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形态,并且说明了国际贸易对资源配置、相对价格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俄林指出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似与差异之处,并且说明国际贸易与产业区位之间的关系”。俄林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史上的第二大贡献在于经济稳定政策方面的成就。从二三十年代起俄林长期致力于建立宏观经济理论,注重研究总有效需求水平同总供给的关系。此外,他在区域经济学、通货膨胀和“超充分就业”问题的研究中也做出了贡献。与要素禀赋有关的几个概念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或经济实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经济资源的总供给。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要素充裕度

要素充裕度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相对资源的供给量。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假设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交易对象是最终产品而非生产要素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假定两国消费偏好无差异假定两种商品的要素密度不发生逆转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存在交易成本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均衡的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也称要素供给比例说,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条件,阐述了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关系,提出了国际分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观点。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除了要素供给比例理论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禀赋论的主要观点

(要素供给比例说)商品价格在国家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的国内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各国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一国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它的生产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赫—俄理论的核心思想:一个国家的生产优势或国际竞争力是由其要素充裕度决定的。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应该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利益就是各国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并部分地弥补由于国际间生产要素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国际间生产要素分配不均的问题。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A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B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两国发生贸易后,X商品由A国出口到B国,Y商品由B国出口到A国。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入和扩大,A国国内发生的情况是:随着出口的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劳动从相对丰裕逐渐变成相对稀缺,随着进口的增加,对资本的需求减少,资本从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裕,其结果是劳动的价格上升,而资本价格下降。B国则相反。要素价格完全均等不可能的原因:

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

产业对要素的需求具有整体性、固定性

集中的大规模生产使地区间要素价格不等萨缪尔森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原因在于在多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将持续扩大和发展,而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直到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均等为止,这时就意味着两国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完全均等化了。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积极方面☆要素禀赋论将古典经济学的物物交换分析变为货币价格(成本)进行分析,与今天的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符合的。☆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理论缺陷☆该理论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只研究国际贸易使整个产量或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和减少的数量,以及各种要素所有者集团在原有的收入份额中又增加或减少的比例,而没有探讨国际贸易中基本的分配结构是否合理、公平等问题。☆该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WassilyLeonitief,1906-1999),投入—产出经济学创始人。生于俄国彼德堡,曾就读于列宁格勒大学与柏林大学,1925年在柏林大学获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年获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927-1930年在德国Kiel经济研究所工作。1931年移居美国。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期间兼任美国劳工部顾问等多种政府职务。1975年列昂惕夫就任纽约大学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投入产出经济学》,该书收录了他从1947年—1965年公开发表的11篇论文,其中有两篇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即《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地位的再审查》(1953年)和《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1956年)列昂惕夫在经济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并应用于重要的经济学问题研究。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是在线性化假设之下表示部门间购进和售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投入产出表。该方法主要用于经济计划和经济预测,其基本的数学工具是矩阵代数。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型、高速数字计算机技术,使投入产出方法的实际应用具备了现实条件。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试图用其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的经验来验证赫—俄模式,即美国是否像该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因为在当时美国是人均资本量远远高于其所有贸易伙伴的国家,出乎意料的是,验证的结果与理论判断正好相反,这一检验结果与赫—俄模式的推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证。美国出口货物和进口替代物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1947年1951年出口进口替代出口进口替代资本(美元)2550780309133922568002303400劳动(人/年)1823131700041739116781资本/劳动13991181841297713726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效率的差异人力资本的差异(人力资本是投入在劳动力上的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劳动力的能力、素质、经验和技能。)关税结构自然资源说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要素密集度逆转是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消费者需求偏好里昂惕夫之谜的简评第三章

新贸易理论第一节

技术差距论☆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技术则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技术能提高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模仿时滞分为三类:一类是需求时滞,指新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一时因消费者尚未注意或不了解,而不能取代原有的老产品所需的时间;另一类是反应时滞,指一个国家在新产品进口后,需求渐渐增加,使进口国的生产厂商感到不能再按照旧的方法生产老产品,因此要进行调整来生产新产品,但这中间需要有一段时间,即为反应时滞;第三类是掌握时滞,即仿制国家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先前国同一技术水平,国内生产扩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间隔。技术差距与模仿滞后创新模仿ttttt0123时间模仿国进口生产出口创新国生产模仿国出口模仿国生产需求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模仿时滞0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新产品的问世期,即新产品创新国的出口垄断时期☆新产品的成熟期,即其他国家开始生产这种产品☆新产品的标准化时期,即新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期☆新产品的衰退期,其他国家的产品已开始出口到创新国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口进口美国西欧/日本其他国家tttttt01234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动态理论的表现☆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制造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动。☆在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新产品的市场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第三节

偏好相似说林德的基本观点: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该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决定工业制成品是否生产的是国内需求,原因如下:☆企业家对国内市场的熟悉要远远超过对国外市场的熟悉,在工业生产初期,他们更看重的是国内市场的获利机会,他们不可能生产在国内无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产品、新技术的发明,其动力首先来自于本国的需求,是本国的具体环境及特殊问题需要解决,才推动人们去从事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只有国内需要的产品,才具有最大相对优势。林德认为,商品可以分为消费品和资本品。对消费品来说,人均国民收入低的国家主要需求必需品,而人均国民收入高的国家不仅需要必需品,还需要奢侈品。对资本品来说,人均国民收入低的国家资本存量低,而人均国民收入高的国家资本存量高。因而人均收入水平及需求偏好是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需求偏好决定了产品流向和贸易量,而平均收入水平又是影响需求偏好的最主要因素。第四节

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取得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并且一国的宏观竞争机制对其是否能取得国家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四项基本因素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生产要素,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对该产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指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表现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需求生产两组辅助因素:一国所面临的机遇政府的作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

对传统理论的挑战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

以非完全市场为前提

具有规模收益

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现代产业内贸易形成的条件

运输、信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生产的标准化、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和发展

新产品不断涌现、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

世界各国农业生产长期相对下降,发达国家自给率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收入偏好的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规模收益的递增性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品的同质性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形式

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

大量的转口贸易

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

季节性产品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际产品的异质性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三方面。水平差异是指商品相同而属性不同组合产生的差异。技术差异指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垂直差异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利益分析产品多样化市场和效率化—企业垄断能力的降低生产结构的效率化生产要素市场的效率化—结构性失业的减少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第二节

企业内贸易理论

企业内贸易是在同一企业内部所开展的国际贸易,即是指发生在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跨越国界的贸易行为。企业内贸易的动因“市场不完全”条件下的对策稳定筹集原材料、中间产品、服务要素等方面的需要对规模利益的追求防止技术优势的散失利用转让价格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减少税负☆调拨资金☆避开风险与管制☆获取竞争优势☆利用转让价格,有效果显著地分摊间接费用企业内贸易的内部化理论模式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机,主要在于对内部交易利益的追求,而国际交易的内部化,则是企业追求经营组织内部化效率的必然结果。三个假定的前提:

企业在一个不完全的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

存在一种把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市场加以内部化的动力

各个市场的内部化超越国界时,便产生了跨国公司企业建立内部市场的原因:

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

国际市场上交易活动具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经营信息市场传导不充分第三节

战略贸易理论战略贸易理论的内容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扩大生产规模,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要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经济落后的国家.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应选择有发展前途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使之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凸现贸易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布朗德和斯潘塞认为,如果政府能对本国厂商生产和出口给予补贴,就可使本国厂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使本国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份额。克鲁格曼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和规模利益递增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克鲁格曼还认为,对外部性强的产业提供战略支持,不仅能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使其在国内外市场扩张成功,而且还能获取该产业作为战略支持得到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产业的有利影响。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和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以增强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夺取他国国内的市场份额。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增加国家利益,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这是在政府干预下,通过良性的外部性失败和利润转移两种方式实现的。所谓良性的外部性失败,是企业的某项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效果,但由于超额成本是创新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不足弥补成本费用而引致的市场失败。所谓转移利润,是本国厂商由于政府的补贴和扶持而与外国厂商的竞争中所获得的那部分超额租金或超额利润。对战略贸易理论的评价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传统贸易理论忽略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使贸易理论更加贴近现实;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缺陷:☆背离了自由贸易传统,强调适当政策干预又可能影响市场的运行效果,主要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来转移他国利润从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一种以邻为壑政策,以他国利润的牺牲为代价。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国际贸易政策又称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等情况,制定的指导贸易活动的原则、条例、法令和法规。第一节关税措施关税、海关与关境关税(CustomsDuties;Tariff)是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进,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品课征的一种税收。关境(CustomsFrontier)也称关税领域,是指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是海关所管辖和执行有关海关各项法令和规章的区域。关境与国境的区别海关基本职责:对进出国境的货物、邮递物品、旅客行李和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法定的由海关征收的其他税费,查禁走私,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等。关税的特点:

☆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关税的种类按照关税征收的对象划分☆进口税(ImportDuty)指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或从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进入国内市场时,由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关税。欧盟部分商品进口税(%)商品名称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男衬衫2013免税地毯408.9免税家具185.6免税☆出口税(ExportDuty)即出口国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出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征收出口税目的:

*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生产*保障国内市场的供给*转嫁开发费用☆过境税(TransitDuty)一国对于通过其领土(或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划分☆财政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关税负担全部转嫁于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不会因此提高*进口量及进口消费不减少,甚至进口能增加而使关税收入增加*进口货物是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而必须从国外输入的商品☆保护关税指为了保护国内某些商品市场,促进这些产业发展而设置的关税。*进口税必须高于国内的消费税,以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从而保护国内工业*进口量及进口消费减少,能减少外国商品对本国生产的压力*国内有与进口商品相同的生产品存在按照差别待遇和等级划分☆进口附加税(ImportSurtax)指对进口的外国商品在征收进口正税之外,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额外加征的关税。*反倾销税(Anti-dumpingDuty)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倾销是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征收反倾销税应具备三个条件:倾销的存在;倾销对进口国国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严重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与所称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Duty)又称为反津贴税、、抵消税或补偿税,它是对直接或间接接受补贴的外国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征收反补贴税的三个条件:补贴存在;补贴对进口国国内已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严重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产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实行补贴的进口商品与所称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报复关税(RetaliatoryTariff)是指对特定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报复行动而临时加征的进口附加税。

征收报复关税的情况:对本国输出的物品课以不合理的商关税或差别税率;对本国物品输出设置障碍;对贸易伙伴违反某种协定所采取的措施。*保障措施关税☆差价税(VariableLevy)又称差额税,是当本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而征收的一种关税。☆特惠税(PreferentialDuty)又称优惠税,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最惠国待遇税(Most-favoured-nationTreatment,MFNT)

最惠国待遇又称“无歧视待遇”,指缔约国之间在通商、房产、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实和将来给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和豁免待遇。☆普惠税(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GSP)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按照关税征收方法划分☆从量税(SpecificDuty)是以商品的重量、数量、长度、容积、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手续简便,无须审查货物的规格、价格和品质,便于计算,可以节约成本。*税率固定,没有弹性,税额不能随物价涨落而增减,失去市场的价格机能。*当物价下跌时,保护作用增在;当物价上涨时,保护作用减小。*对同一税目的货物,不管价格高低、质量好坏、等级差异,其税负相同。*适用范围有限制,对不能计量的商品不能适用。☆从价税(AdValoremDuty)是按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税负合理*调节作用弱,保护性不强*各种商品均可适用*税负明确,按百分数表示,便于与别国进行比较*估价繁难而且成本高,通关不易,征税手续复杂,海关与货主容易引起争议,大大增加了海关的工作负荷☆混合税(MixedDuty)又称复合税,是征税时对同一种商品,同时采用从量、从价两种税率征收关税的一种方法。☆选择税(AlternativeDuty)是指对同一商品,同时制定从价税和从量税率,征税时由海关选择。按照关税的保护程度和有效性划分☆名义关税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该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规定的税率所征收的关税。NRP=(P’-P)/PP为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为进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有效关税指对某个产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ERP=(V’-V)/V

E表示有效关税税率;V表示国内加工增值;V’表示国外加工增值。关税税则关税税则(CustomsTariff)也称海关税则,是国家根据其关税政策和总体经济政策,以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应税商品和免税商品的种类划分,按商品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表,是海关凭以征收关税的依据,体现了一国的关税政策。海关税则包括两个部分:☆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关税税率:税则号列、货物分类目录、税率海关税则的货物分类方法☆按货物的自然属性分类☆按货物的加工程度或制造阶段分类☆按货物的成分分类或按工业部门的产品分类☆按货物的用途分类☆按货物的自然属性分成大类,再按加工程度分成小类海关税则的种类

☆单式税则(SingleTariff),又称一栏税则,指对每一种的应税商品不论产于何地,每个税则项号下都只规定一个税率。特点:无歧视性☆复式税则(ComplexTariff),又称多栏税则,指同一税目下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即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按不同的税率征税,实行差别待遇。特点:歧视性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对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影响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对贸易差额与国际收支的影响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特点非关税壁垒(Non-tariffBarriers,NTBs),也称非关税措施,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特点:☆种类繁多☆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直接有效☆更加隐蔽☆具有歧视性非关税壁垒的种类进口配额制(ImportQuotas)☆绝对配额,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度,达到了这个额度后,便不准进口。*全球配额。*国别配额: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进口商配额☆关税配额,指在配额额度内进口,可以享受优惠关税或免税,超过额度却要按一般正常的税率计征关税。“自愿”出口配额制(“Voluntary”RestrictionofExport)“自愿”出口配额制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的一种制度,在限定的额度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被禁止进口。☆非协定的自愿出口限制☆协定的自愿出口限制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LicenseSystem)指一国政府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申领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制度。☆进口许可证按照其与进口配额的关系,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按照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可分为:*公开一般许可证\公开进口许可证\自动进口许可证\一般许可证*特种商品进口许可\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ForeignExchangeControl)指各国政府通过政府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管制以平衡国际收支,控制外汇的供给与需求,防止套汇、逃汇,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稳定的一种管理措施。*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利润外汇管制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StateMonopoly)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指定的机构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专营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GovernmentProcurementPolicy)指国家制定政策或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的产品,从而形成了对外国产品的歧视,限制外国货的进口的做法。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最低限价(MinimumPrice)指进口国规定某一商品进口时的最低价格,进口时低于该价格就禁止进口或征收附加税,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征收的附加税税额即进口价格和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海关估价制度

海关估价(CustomsProcedures)指一国在实施从价征收关税时,由海关根据国家的规定,确定进口商品完税价格,并以海关估价的完税价格作为计征减税基础的一种制度。进口押金或进口存款制进口押金(AdvancedDeposit),指一种通过对支付能力进行限制,以达到限制进口的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这些标准和规定往往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和销售的作用。环境保护壁垒

环境保护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指一国以环境保护为借口,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非关税措施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对进口国的影响对出口国的影响第三节

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鼓励出口措施出口补贴出口补贴(ExportSubsidy)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直接补贴是政府在商品出口时,无偿地直接付给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间接补贴是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优惠待遇。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ExportCredit)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优惠利率的贷款。*按时间长短分:短期信贷、中期信贷、长期信贷*按借贷关系分: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CreditGuaranteeSystem)是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指明显低于公平价格的价格,向国外抛售商品,从而打击竞争者、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按目的分类:

季节性或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倾销获得成功,须具备的条件:

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在本国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价格的形成出口商品国内需求价格弹性低于进口国对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出口国与外国的市场隔离,不存在出口商品回流国内市场的可能性进口国不采取反倾销措施☆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ExchangeDumping)指出口国通过降低本国货币币值的方法来促进本国商品出口的行为。*外汇倾销扩大出口的两个条件: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指在本国商品出口时政府将征收的国内税收或对加工出口前所缴纳的原料进口税予以退还的一种出口鼓励政策,这是间接补贴的一种形式。☆制约因素:*政府的财政状况*税收的征纳退还工作的效率*退税利益的分配问题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设立专门的组织☆建立商业情报网☆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会☆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组织出口厂商的评奖活动其他措施☆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复汇率制☆进出口连锁制出口管制措施出口管制的含义

出口管制(ExportControl)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实施各种经济的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实行管理和控制。出口管制的形式☆单边出口管制,即一国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需要,制定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成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选择出口管制的商品,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施出口管制。☆出口管制确立的基本原则国家安全原则执行对外政策短缺物资不或缺原则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多边出口管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或协调机制,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受出口管制的国别,规定管制措施,共同进行出口管制,达到共同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目的。国际性组织:“巴统”、“瓦瑟纳尔协定”联合国成员实施的多边管制出口管制国家的确定出口管制的商品☆战略物资及先进技术☆国内生产生活的紧缺物资☆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和贵金属☆实行自动出口限制的商品☆被列入对进口国或地区进行经济制裁范围的商品☆出口生产国组织通过的”限产保价”的商品,要管制出口出口管制的措施☆一般许可证☆单项有效许可证(IndividualValidatedLicenses)☆特殊许可证(SpecialLicenses)分销许可证(DistributionLicense,DL)提供服务的许可证(ServiceSupplyLicense,SL)项目许可证(ProjectLicense)对出口违法的处理第六章

经济特区第一节

经济特区概述经济特区的含义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其关境以外划出的一定范围内,建筑或扩建码头、仓库、厂房等基础和实行免除关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企业从事贸易与加工工业等业务活动的区域。经济特区的发展与设置条件经济特区的出现与发展经济特区设置的条件

海港地区首都或大城市地区内陆地区国家和地区政局和社会的稳定基础设施劳动力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经济特区的类型和作用经济特区的类型贸易型、工业型、工贸结合型、综合型、科技型、金融型、旅游型经济特区的形式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工业科技园区综合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作用经济特区的分布整体分布经济特区形式的分布出口加工区自由港自由边境区过境区综合性经济特区第二节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含义自由港(FreePort)、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指划在关税域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于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规定关税方面的规定业务活动的规定禁止和特别限制的规定第三节保税区保税区含义保税区(BondedArea)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保税区区内的外国商品可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保税区的经营与分类指定保税区(DesignatedBondedArea)保税货棚(BondedShed)

保税货棚是指经由海关批准,由私营企业设置的用于装卸、搬运或暂时储存进口货物的场所。保税仓库(BondedWarehouse)保税工厂(BondedFactory)保税陈列场(BondedExhibition)第四节

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的含义出口加工区(ExportProcessingZone)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出口加工区的类型综合性出口加工区在区内可以经营多种出口加工工业专业性出口加工区在区内只准经营某种特定的出口加工产品。出口加工区的规定对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的优惠规定

☆关税的优惠规定☆国内税的优惠规定☆放宽外国企业投资比率的规定☆放宽外汇管制的规定☆投资保证规定对外国投资者在区内设厂的限制规定☆对投资项目的规定☆对投资的审批规定☆对产品的销售市场的规定☆对招工和工资的规定对出口加工区的领导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自由边境区自由边境区(FreePerimeter)一般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对于在区内使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自由边境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区别过境区沿海国家为了便利内陆邻国的进出口货运,开辟某些海港、河港或国境城市作为货物过境区(TransitZone)。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兴起科学工业园区的类型☆新兴工业技术与大学、研究中心相结合的科学园区☆大学与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科学园区☆以吸引外资为主并作为经济性特区组织形式出现的科学园区☆高技术产业与科研单位、大学所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相结合的地理结合型的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地理分布综合型经济特区综合型经济特区是指一国在其港口或港口附近等地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或扩建基础设施和提供减免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或区外企业在区内从事外贸、加工工业、农牧业、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等多种经营活动的区域。中国式经济特区的基本特点第七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经济贸易集团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政治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自由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欧盟政治联盟一体化的层次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时期停滞时期高涨时期

☆欧洲联盟提出和实施“内部统一大市场”计划☆美国带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独联体经济联盟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西欧向其他地区延伸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突破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互交织,成员身份交错重叠区域经济组织凸现两大趋势☆欧盟向更高层次发展☆出现了更加松散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经济联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分类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国际贸易术语(TradeTerms):它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买卖双方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有关国际贸易术语

的国际贸易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Rules)《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AmericanForeignTradeDefinitions194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COTERMS2000)国际贸易术语的分类按《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标准划分为:E组(启运)F组(主要运费未付)C组(主要运费已付)D组(到达)E组(发货)

EXW

工厂交货(……指定地点)F组(主要运费未付)FCA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FAS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FOB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C组(主要运费已付)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CIP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D组(到达)DAF边境交货(……指定地点)DES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DEQ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DDU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DDP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第二节

主要的贸易术语FOB术语FOB—FreeOnBoard(…namedportofshipment)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只适用于内河运输和海运卖方义务☆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口,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指派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货物交至装运港船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交商业发票和自费提供证明卖方已按规定交货的清洁单据,或相等的电子信息买方义务☆订立从指定装运港口运输货物的合同,支付运费,并将船名、装货地点和要求交货的时间及时通知卖方☆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使用FOB术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船舷为界”的确切含义关于船货衔接问题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个别国家对FOB的不同解释FOB的变形FOBLinerTerms(FOB班轮条件)FOBUnderTackle(FOB吊钩下交货)FOBStowed(FOB理舱费在内)FOBTrimmed(FOB平舱费在内)

注:FOB的上述变形,只为表明装船费用由谁负担,并不改变FOB的交货地点以及风险划分的界限FCA术语FCA—FreeCarrier(…namedplace),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FCA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江河、海洋、航空运输以及多式联运。卖方义务☆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合同规定的货物置于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控制下,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交商业发票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并自费提供通常的交货凭证。买方义务☆签订从指定地点承运货物的合同,支付有关的运费,并将承运人名称及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卖方。☆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承担受领货物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使用FCA术语应注意的问题☆关于承运人相交货地点☆FCA条件下风险转移的问题☆有关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问题例题:

试比较在使用集装箱海运的出口贸易中使用FOB贸易术语和FCA术语成交,使用哪一种贸易术语对卖方更有利?答:对卖方而言,使用FCA更有利。具体表现在:(1)可以提前转移风险:采用FCA,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时风险即可转移;而采用FO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才能转移。(2)可以提早取得运输单据,从而提早交单结汇,减少利息损失,提高资金周转率。(3)可以减少卖方的风险责任。FCA卖方交货点为承运人掌管货物的地点,而非船舷,它使卖方在货物未装上船时就把风险转移至买方,从而减少卖方风险责任。CFR术语CFR—Cost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2000通则》解释,CFR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卖方义务☆签订从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运往约定目的港的合同;在买卖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港口,将合同要求的货物装上船并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交商业发票,及自费向买方提供为买方在目的港提货所用的通常的运输单据,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买方义务☆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支付关税及其他有关费用。使用CFR术语应注意的问题☆卖方的装运义务☆装船通知的重要作用

CFR术语的变形☆CFRLinerTerms(CFR班轮条件)☆CFRLanded(CFR卸至码头)☆CFRExTackle(CFR吊钩下交货)☆CFRExShip’sHold(CFR舱底交接)

注:CFR的上述变形,只为解决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并不改变交货地点以及风险划分的界限CPT术语CPT—CarriagePaidto(…namedplaceofdestination),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2000通则》解释,CPT适用于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卖方义务☆订立将货物运往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并支付有关运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合同规定的货物置于承运人控制之下,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支付关税及其他有关费用。☆提交商业发票和自费向买方提供在约定目的地提货所需的通常的运输单据,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买方义务☆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承担自货物在约定交货地点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后的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于续,支付关税及其他有关费用。使用CPT术语应注意的问题☆风险划分的界限问题☆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问题CIF术语CIF—Costlnsurance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卖方义务☆签订从指定装运港承运货物的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港口,将合同要求的货物装上船并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装船后须及时通知买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自负费用办理水上运输保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交商业发票和在目的港提货所用的通常的运输单据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并且自费向买方提供保险单据。买方义务☆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使用CIF应注意的问题☆保险险别问题☆租船订舱问题☆象征性交货问题☆卸货费用问题CIF术语的变形☆CIFLinerTerms(CIF班轮条件)☆CIFLanded(CIF卸至码头)☆CIFExTackle(CIF吊钩下交货)☆CIFExShip’sHold(CIF舱底交接)

注:CIF的上述变形,只为解决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并不改变交货地点以及风险划分的界限CIP术语CIP—CarriageandlnsurancePaidto(…namedplaceofdestination),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卖方义务☆订立将货物运往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并支付有关运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合同规定的货物置于承运人的控制之下,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风险。☆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自负费用投保货物运输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支付关税及其他有关费用。☆提交商业发票和在约定目的地提货所需的通常的运输单据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并且自费向买方提供保险单据。买方义务☆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承担自货物在约定地点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后的风险。☆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支付关税及其他有关费用。使用CIP术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理解风险和保险问题☆应合理确定价格☆应了解CIP与CIF的区别FOBCFRCIFFCACPTCIPFCACPTCIP这三种贸易术语实际上是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的推广。即将术语的适用范围推广到任何运输方式。FOBCFRCIF异同点☆相同点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水上运输风险划分的界限相同:装运港船舷交货地点相同:装运港办理进出口手续的责任人相同:出口手续由出口商办理,进口手续由进口商办理☆不同点即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及负担的费用不同◆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FOB=CFR=CIF◆就卖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而言:CIF>CFR>FOB第三节

其他贸易术语E组贸易术语EXW,ExWorks(…namedplace)工厂交货EXW术语要求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交货地点,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交给买方控制。由买方承担收到货物后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的运输以及货物的进口和出口手续)卖方义务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合同要求的货物置于买方的处置之下。承担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提交商业发票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买方义务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受领卖方提交的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承担受领货物之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费用和风险,取得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的一切海关手续。FAS--FreeAlongsideShip(…namedportofshipment),即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美国对FAS的解释为在任何运输工具旁交货。因此,在对北美商人磋商时,应用:FASVESSELFAS术语卖方义务

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口,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所派船只的旁边,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货物交至装运港船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费用和风险,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交商业发票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并且自负费用提供通常的交货凭证。买方义务

订立从指定装运港口运输货物的合同,支付运费,并将船名、装货地点和要求交货的时间及时通知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受领卖方提交的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承担受领货物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自负费用和风险,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