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材分析_第1页
五年级教材分析_第2页
五年级教材分析_第3页
五年级教材分析_第4页
五年级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教材分析简述周长秀一、观全册(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二)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量一量找规律2、铺一铺(五)数学思想方法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字编码1、新增加的内容:观察物体、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中位数和等可能性、数字编码2、调整删减内容:以往小数乘、除法还有小数加减法在同一单元(小数四则运算),现分布与两册,还是不同的单元;删去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二、与以往教材相比第一部分全册教材整体介绍及教学建议

三、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

1.在大的单元前适当编排了“主题情境”,作为单元知识的引言,体现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旨,这是这套课本的主要特色之一.主题情境是课标理念的一种反映。

比如:P79多边形的面积

这类主题图体现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及学习需求的理念。比如,P77找规律;P114身份证编码

这类主题图体现了一种做数学的理念。它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教学中的活动形式或操作方式。2.例题的设计大多展示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情境。

这些方式的提供为教师备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传递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知识把握的要求。P2小数乘整数P27循环小数P32连除的实际问题P57解方程P55等式的性质如:P11小数四则运算P53方程的意义3.安排了“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了2个:

这个内容在1——3年级叫“实践活动”,4——6年级叫“综合应用”,7——9年级叫“探究式学习”。在这种活动课中,“综合应用”的水平和要求都高于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P77的量一量找规律P109的铺一铺4.系统地编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编排目的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广角的编排,很明显地将以往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隐线变为主线。P111数字编码。5.编写了“你知道吗”的内容。如:P31P54如:P85P96

如:P28循环节P45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6.编排了生活中数学、数学游戏等内容作为阅读资料。要注意对这种内容的把握。生活中的数学:P119数字编码,这些素材可作为上课时的情境提供。数学游戏:本册无。7.新知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做、习题中都有可能体现了新的知识点,另外,本套教材习题量小、覆盖面窄,不利于学生的专项训练,教师备课时应尽量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或目标检测中有针对性的找一些练习题,作为补充。P26、P68、P73、P1228.从本册开始编写了思考题。本册书共4个。9.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编排,形式比较多样。(1)单独编排。如:第二单元P36—P37,对小数除法进行梳理;第四单元P74—P76,对简易方程进行梳理;第五单元P96—P97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梳理。(2)没整体编排整理与复习的内容。如: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四、本册内容的知识体系第一个领域: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1)循环小数(2)有限小数、无限小数2.数的运算:(1)小数乘法(2)积的近似数(3)小数乘法的简算(4)小数除法(5)商的近似数(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类:运用计算类:(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应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3)解决小数三步的实际问题(4)应用去尾或进一法解决的实际问题3.式与方程:(1)概念: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2)计算: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应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个领域: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观察物体——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2.测量:(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欣赏生活中的密铺(4)组合图形的面积3.图形与变换:

第三个领域:统计与概率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中位数2.可能性:(1)等可能性(2)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第四个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1.综合应用:(1)量一量找规律(2)铺一铺2.数学广角:

数字编码五、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见教参P3,共9条。重点:难点:六、本册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整、小数三步的实际问题(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4)方程的意义(5)可能性

(1)小数乘、除法的正确计算(2)应用去尾或进一法解决的实际问题(3)用字母表示一类事物的规律(4)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七、本册内容所需的主要基础知识(1)小数的意义、性质;

(2)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小数加、减法及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4)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5)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其应用;(6)整数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7)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一、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二、把握相关知识和全局编排

已有知识四年级下册完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学习;并系统学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还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等内容,为本单元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本册学习小数乘除法,五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等内容,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乘除法。第二部分分单元的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第一个单元小数乘法重、难点:重点:(1)小数乘法的算理及方法;(2)小数乘法的简算

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三、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图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1.例题安排2.网络图例7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积的近似数小数乘法的两步混合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8小数乘小数3.知识基础

(1)整数的四则运算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小数的加、减法(4)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5)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其应用2、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1)加强口算训练。(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看、验)和书写习惯。(3)适当补充四则混合运算的题量(有一定的量,才有质,但不盲目,应有针对性)和题型。如:三步计算题、带括号的计算题等。教材只有连乘、乘加、乘减类型、且只有两步计算,而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时不止这些,且后面章节也无此内容,因此适当补充。四、教学建议1.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相同。小数乘法的意义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整数,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小数,则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而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因此,这里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小数乘法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学完分数乘法后再来体会。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1.教学内容:(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商的近似值(3)循环小数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新增加的内容,减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重、难点:

重点:(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应用去尾或进一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难点:(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的确定。(2)小数三步的实际问题。二、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图及教学建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1.例题安排教学内容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例4例5、例6例7例8、例9例10一个数除以小数解决问题

例11、例12

2.网络图

1.整数除法2.商不变的性质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4.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5.用两步除法解答的实际问题3.知识基础2、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1)从不同方位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的形状(过渡),并发现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2)从不同方位观察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相关知识和全局编排1、已有知识: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初步了解了从不同位置(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同一物体(具体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通过多次想象、验证或修正所看见的形状和位置关系,逐步建立空间想象能力。3、每个例题要完成的任务(1)观察一个物体例1不同位置不同形状,一个位置最多看到三个面。(2)观察两个物体例2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观察一组立体图形例3组合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三、教学建议1、观察的物体大小适中。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系统学习简易方程)二、把握相关知识和全局编排1.用字母表示数(特定的数、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关系)2.简易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已有知识:从一年级就有用一些符号如□、○表示数,四年级下册接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例题编排意图例题编排意图例题编排意图三、与老教材相比较1、旧教材解方程是依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关系来解方程的,而本教材是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的。2、受学生知识的限制,暂时不出现和类型的方程;3、以往教材将解方程与实际应用分开学习的,解方程安排了六个例题,列方程安排了七个例题;本教材只在例1、例2安排了方程的基本解法,其它方程均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来学习的,且安排了5个例题。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字母相乘的写法、验算等)4.正确看待解方程方法的改变。五、教学建议1、“等式的性质”的教学问题。以往的教材是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现在课标要求“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材没有给出“等式基本性质”的名称,也没有用文字概括出等式的性质。只是通过天平平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以此渗透等式的性质。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天平和等式来概括“等式的性质”: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加(或减)同样数量的物体,就相当于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相等。”从而自然引出等式的性质1、2,(一个名称,说起来更方便,未尝不可,与其含含糊糊不如直截了当),解方程就可以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2、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比较熟悉,并以填空形式练习过,因此解方程时也可以依据逆运算三量关系来解,只要学生能接受,可以灵活选择。这样就克服了不会用等式性质解a-x=b和a÷x=b类型的方程的困难,尽管列方程时可列为x+b=a,a÷x=b可列为bx=a。P57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求出未知数的值的第一种方法250-100就是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的。1.已有知识: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下册(三角形)分别认识了这几种图形的特征,三年级下认识了面积和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到本单元结束,小学多边形面积计算基本学完。2、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转化为已学过图形来推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割补法将其转化为长方形来推导的;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把握相关知识和全局编排也可以用一个三角形剪拼或折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正方形)如图:(点都是中点,连线是中位线)。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正方形)梯形面积的推导(没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方法多样)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S三角形1+S三角形2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S平+S三=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上底+(下底-上底)÷2×高=上底×2+(下底-上底)÷2×2×高÷2=上底×2+(下底-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3)先观察,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怎样组合成的?(相加还是相减)理清思路后再列式计算(分步、综合都是可以的);最后别忘检查,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有没有遗漏的。3、组合图形。(1)只限于由2~3个图形组合成的简单组合图形。(2)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时,要强调从物体的表面上找,不要与立体组合图形混淆。1、义务教材的组合图形面积是选学内容,课标教材则是必学内容。删掉了实际测量一节内容。2、新知的学习变化不大,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练习十五6,根据正方形周长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的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更开放、更有思考性,如练习十五2,你能想办法(方法没有指明0求出下面两个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吗?先要画出底边上的高,再测量出底和高的长度,最后用公式计算;并可以用不同的边和对应的高求面积,注意对应。3、单位名称都用字母表示。(逐步适应)三、与老教材相比较四、教学建议1、适当补充巩固公式也就是直接用公式计算的基本练习题目,熟练利用公式。2、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