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2课时)课件 【教材精讲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2课时)课件 【教材精讲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2课时)课件 【教材精讲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2课时)课件 【教材精讲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2课时)课件 【教材精讲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新人教版2019年

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第2课时

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目录生态脆弱区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2/CONTENTS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3√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资料,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说明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03导入:4分钟

荒漠化的治理思考:三、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治理的原则是什么?2、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3、什么是草方格沙障?有什么作用?议展评:二、案例

乌兰察布实施退耕还林(草)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乌兰察布市由种植早春作物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转变为种植晚秋作物马铃薯和甜菜等经济作物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退耕还林(草),乌兰察布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乌兰察布市通过生态整治带来了哪些积极效益?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治理原则:首先,应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其次,要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防治核心:人地协调发展。2、综合治理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①从土地适应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②从水资源出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构筑防护体系

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防沙固沙。

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草方格沙障固沙(工程措施:石方格沙障)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草方格沙障作用:①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②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小流域综合治理

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以地养地,自然恢复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1)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2)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思考题】阅读教材P29页图2.20、图2.21.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思考题】阅读教材P29页图2.20、图2.21.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乌兰察布市由种植早春作物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转变为种植晚秋作物马铃薯和甜菜等经济作物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退耕还林(草),乌兰察布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乌兰察布市通过生态整治带来了哪些积极效益?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远离海洋,深居内陆。2.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后,当地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草原基本消失。█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3.乌兰察布市由种植早春作物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转变为种植晚秋作物马铃薯和甜菜等经济作物的原因是什么?

优化种植业结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4.通过退耕还林(草),乌兰察布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土地利用结构:草地和林地的比重大,林地的比重上升,草地的比重略有上升,淡水的比重上升,耕地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上升,种植业比重大幅度下降,林业略有减少。█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5.乌兰察布市通过生态整治带来了哪些积极效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促进乌兰察布市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促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区域脱贫致富。森林和草场面积大幅增加,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统一。█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1)问题的判断①在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我国南方红色荒漠化);②在干旱的灌溉农业区,易导致土壤盐碱化(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我国华北地区);③在草原牧区,易造成草场退化,引起荒漠化。总结: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2)成因分析自然原因:考虑气候(气温、降水、大风)、地形、植被类型及植被覆盖度、地表沉积物,气候异常等。人为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能源消费结构、技术水平、政策导向、开矿、修路、水资源的利用等。总结: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3)防治措施的分析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生物措施)。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森林公园、淤地坝等,采用草方格沙障等(工程措施)。改:改善经济结构,改坡为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保护生态教育知识宣传;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总结: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人类和自然,谁来决定浑善达克沙地的命运21世纪初,荒漠化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开始了生态恢复。2001年春,人们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的某嘎查设计了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苗。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实际上,种植的树木用的养料是树干储存的,半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严酷的冬季、强烈的大风使得它们很难生存。2002年,人们在该嘎查8400公顷中的2600公顷严重退化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退化的植被以自己恢复生机。自学窗典型案例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东北侧,沙漠南部有湖泊群,水位常年保持稳定。巴丹吉林沙漠不断向东南侵袭,是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关于巴丹吉林沙漠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丰富,湖泊成群 B.气候干旱,风力较大C.光照较弱,多有云雾 D.全年高温,蒸发旺盛✔典型案例✔6.据图判断,减缓两大沙漠“握手”的自然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A.山脉和石羊河下游形成的绿州

B.山脉和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