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_第1页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_第2页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_第3页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_第4页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沅县委党校:廖丽梅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一、突发公共事件及相关法律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一)突发公共事件概念(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势(三)我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发展变化(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二)应急管理的处置程序

(四)应急管理的处置措施(三)应急管理的处置原则(一)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五)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一、突发公共事件及相关法律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势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001年9月11日美国“911”事件。2003年的“SARS”疫情2004年的禽流感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水体污染2008年1月南方冰雪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5.12汶川地震2008年6月28日贵州翁安事件。2008年7月19日云南孟连事件。2009年4月的猪流感、H1N1流感和新疆“7·5”事件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和海啸

面对突发性事件,政府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和处理,这已成为检验政府应对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我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发展变化

第一阶段(1949~1978):舆论一律,报喜不报忧;这个阶段是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奉行的是“以不公开为准则,公开为特例”的政策,媒体遵循“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理念;

第二阶段(1978~2003):建章立制,严守准确性;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以后到“非典”爆发前期,这一阶段相关法规开始建立,政策把握时紧时松,媒体报道务求准确,时效不被重视;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全面公开,注重时效性。这个阶段从“非典”爆发后期至今,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媒体要快速发布消息。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七章七十条。于2007年11月1日实施。至此,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提升到了国家法律规范的层面。

1、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治安,刑事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可控性、行业特点

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2、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

范性文件,对于突发事件的分级并不完

全统一。绝大多数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

性文件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如《国家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分为二级的:如《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分为三级的:如《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分为五级的:如《黄河水量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定》。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一)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1)是对公共部门的执政能力、公信力和形象的检验;

(2)是对领导者执政素质的检验。

1.突出快,迅速控制事态;(二)应急管理的处置程序

3.突出慎,审慎制定对策;4.突出力,坚决果断执行;5.突出实,认真评估总结。2.突出细,细致调查研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

确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就是: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

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

及其造成的人员人员伤亡和危害。

(三)应急管理的处置原则

2.协同作战的原则;

1.应急效率原则;3.信息公开的原则;

4.科学应对的原则;5.合法应对的原则。(四)应急管理的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6、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7、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8、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9、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10、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在处理因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因各种利益关系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我们要严格把握“三个慎用”的原则。

一是慎用警力;

二是慎用强制措施;

三是慎用枪支警械。

(五)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

1、预案应急预案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事先制定的应对措施。它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公共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1)预案对象敏感的时间敏感的地点敏感的人物敏感的工作环节(2)预案的内容一是信息的传递;二是明确职责;三是层次的发展;四是集散体系;五是特殊措施;六是控制水平;七是锁定阶段;八是方案设置;九是新闻设计;十是善后应对。(3)预案要求一是超前性;二是切实性;三是逻辑性;四是操作性。叶志平

2、积极面对态度非常重要,积极面对既是态度也是方式。对公共事件的几种不同处理结果:一是把危机变成机会;二是使糟糕的事情不向坏的方向发展,稳住阵脚,处置得当,迅速控制局面;三是任其恶化,不得不收拾;四是新的错误比原来的还大。3、关键性的决策决策重点:一是正确定位;二是明确重点;三是责任到人;四是迅速快捷;五是措施有效。4、生命至上救人原则:先多后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医务优先。5、信息公开信息舆论的公开是一个现代明主政府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是保障人民知情权的要求;是避免谣言,解释真相,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