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册第4-6章复习课件_第1页
高二生物上册第4-6章复习课件_第2页
高二生物上册第4-6章复习课件_第3页
高二生物上册第4-6章复习课件_第4页
高二生物上册第4-6章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一、群落的概念捕食:竞争: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三、种间关系包括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个体数时间竞争个体数时间捕食BABA互利共生(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个体数时间AB共生补充:1、同一物种之间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应叫种内斗争,因为捕食必须是两物种之间的关系。2、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共生是双方互利共生,寄生是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五、群落的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乔木一年生杂草1、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样方法: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活动比较慢的动物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2)标志重捕法:动物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六、种群特征1、种群密度2.调查方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注意:a、随机取样;b、样方大小适中(应选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地方,最小面积为100cm×100cm;c、样方数量不易太少;d、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时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注意:a、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b、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N=(4+6+8+8+9)/5=7只/hm2N=(42×38)/12=133只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①增长型:特点是有大量幼体,老年个体较小,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②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③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5、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七、种群数量特征(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1、“S”型曲线中K/2时的增长速度最大,为最佳捕捞、砍伐时间,若超过K/2,增长速率下降,但个体数仍然增多。2、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都是“S”型曲线,包括外来物种入侵,八、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人类活动等(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

(3)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害虫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九、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1、生态系统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自养生物绿色植物、蓝藻、绿眼虫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主要成分消费者

异养生物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分解者

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腐生动物等必要成分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基础十、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补充:1、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一些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2、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3、并不是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如寄生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2、食物链和营养级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第一

营养级第二

营养级第三

营养级第四

营养级第五

营养级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营养级: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食物链成分营养级B、一个食物网中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____一成不变的。C、食物网中动物之间的关系有____和____关系例:青蛙捕食蜘蛛,为捕食关系;青蛙和蜘

蛛都捕食食草昆虫,因而又是竞争关系A、一个食物网中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每条食物链总是起于______,终止于____________;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生产者最高营养级不是竞争捕食D、当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则该食物链的其他生物数量_______.都减少E、当处于食物链的“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食者数量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先增加后减少趋向稳定3、食物网特点F、生物的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_____,(即营养级越高,富集物的浓度越高),这是因为污染物中的物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不易排出。加强十一、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盐分不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分布)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十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分解者

生产者(植物)呼吸

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呼吸

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呼吸

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呼吸呼吸….1、途径:能量是以物质的形式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这一渠道向前传递的。2、能量的分流:a、被该营养级生物细胞呼吸分解消耗一部分,其中产生的ATP用于生命活动,热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到大气中;b、进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c、动植物遗体、残枝落叶、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利用。(1)单向性(2)递减性——传递率为10—20%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百流向下一营养级,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还有一部分未被一下营养级利用,这样就决定了能量越来越少了。2、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如果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计算,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20%=4%.........,第n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1/5n-1,若按传递效率10%来计算,公式为1/10n-1;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3、在水藻虾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大鱼每增产100kg,最少需消耗多少千克水藻?[]A、1000B、10000C、12500D、100000C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A.10克B.100克C.1000克

D.10000克C树蝉螳螂黄雀3、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下金字塔形。除此之外,还有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废弃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4、生态学原理补充: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的优点:1、能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多级利用;2、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3、减少化肥的使用,既经济又净化了环境,从而降低了人和家畜、家禽的发病率。十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②往返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特点范围联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以无机物的形式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全球性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全球生物圈2、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十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温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特定的信息。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1)信息传递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3)信息传递可调节各种群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十五、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1)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2)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不同。一般来说,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越难,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越低;(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稻田生态系统稻田生态系>草原生态系统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6、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7、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