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_第3页
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_第4页
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新疆喀纳斯湖早晨吐鲁番丰收的葡萄呼伦贝尔草原现代化的哈尔滨市美丽的海南岛风光雄伟的雪域高原美丽的九寨沟攀枝花夜景江南水乡西双版纳傣族竹楼陕北黄土窑洞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和东北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一)东、中、西和东北部四大经济地带一、我国四大经济地带(一)划分西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北经济带12个6个10个3个黑内蒙古吉晋豫鄂湘赣皖新藏甘青陕川云贵渝宁辽冀鲁苏浙闽桂粤琼京津沪12个6个10个3个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东部(10个):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不包括港澳台)中部(6个):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12个):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东北(3个):黑龙江、吉林、辽宁(二)四大地区发展差异

1.产业结构差异

2.产业结构差异

探究活动1.读图分析,比较我国四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图1-14,2002年东、中、西、东北部四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第15页“思考活动”1.我国四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改进对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重型产业为主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南轻北重,东轻西重”重型工业为主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强。改进对策: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3.工业化差异

探究活动2.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化进程: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工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辽中南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城市化差异

探究.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等的差异。城市化水平:东部、东北部﹥中西部城市密度: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中西部、东北部

5.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探究活动4.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东、中、东北、西部地区的时空差异。时间差异:1978年提出对外开放,1980年起步于设立的东部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空间差异: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城市、边境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探究活动5: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和下表的提示,探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季风区,湿润,雨热同期非季风区,多干旱或高寒能源、矿产、水资源不足能源、矿产、森林、草场等资源丰富较高 较低发达 落后高 较低较好 较差较优,二、三产业比重大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海陆空都比较发达, 相对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较高 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弱…… ……1.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西C、河南、安徽、江西、湖北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2.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CD能力训练:3.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A4.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B5.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A、深圳、珠海、汕头、厦门B、深圳、海南岛、珠海、厦门C、浦东、深圳、珠海、汕头D、深圳、海南岛、厦门、三峡A二、南方与北方试一试:请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

条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植被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土壤

红壤、砖红壤社会经

济条件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工业生产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

亚热带季风气候,部分热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黑土、黄土等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重工业比重较大,较落后轻工业比重较大,较发达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陆路交通为主水陆交通便利程度较低程度较高(分组梳理):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各自有哪些优势、限制性因素和面临的问题呢?北方地区优势:限制性因素:面临的问题: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南方地区优势:限制性因素:面临的问题:跨越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请问:南方和北方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吗?提示:如饮食、建筑、文化等三、西部大开发思考:你能说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范围吗?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71.5%。2012年,总人口约3.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多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西部地区与13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千米,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有大陆海岸线1595千米,约占全国总海岸线的10%。资料介绍:西部地区地理概况西部地区优势:西部地区不足: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展示材料)请用具体的文字和数字说明西部地区的优势和不足。(合作讨论)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大意义呢?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较落后;而东部地带位于沿海地区,以汉族为主,社会经济较发达。所以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了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异。探究活动6:有人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差距,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探究活动7:还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强调一定时期经济高速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