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海潮》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 望海潮》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 望海潮》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 望海潮》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 望海潮》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

4望海潮第一单元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素养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的风格,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人表达的情感。2.学习铺叙的写法,赏析诗歌运用的点染、虚实相间、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3.背诵并默写本词。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崇安(今属福建)人,字耆(qí)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出身官宦世家,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中进士,曾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团练推官,定海(今浙江镇海)晓峰盐场监官,又曾为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精通音律,熟悉旧调,并能创制新调,是“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在词的题材、内容上有极大突破。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中爱恋歌伎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作品,如《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是他作品中最突出、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写都市生活、锦绣山河的作品,如《望海潮》《木兰花慢》等,给人较深刻的印象;个别的蔑视统治阶级或触犯统治阶级的忌讳的作品,如《鹤冲天》《醉蓬莱》,则可以看出他在一定时期内的人生态度。柳永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即事言情的较朴素,还渗透着一些口语方言,接近民间曲子词;融情入景的较清丽,有一些相当高雅。音律谐协、美妙动听也是柳永词的特征。他的表现手法是善于铺叙,一气贯注,首尾完整;即使表达曲折复杂的情景,也自然流转,毫不呆滞,而深入细致,清晰明朗,好像说出了人们的眼前景和心里话。写作背景这是一首投赠之作。据说,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借此表达对官员的赞美,并希望得到提携奖掖。课文探究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东南形胜:杭州在北宋为两浙路治所,当东南要冲。形胜,地理形势优越。三吴:指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钱塘:今浙江杭州,旧属吴郡。烟柳画桥: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风帘翠幕: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参差(cēncī):高下不齐的样子。翻译:在东南地理优越,是三吴都会,杭州自古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大约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怒涛卷霜雪:指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天堑(qiàn):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珠玑:珠宝。珠是珍珠,玑是不圆的珠子。罗绮:绫罗绸缎。翻译: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堤沙,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的浪花,天堑无涯。市上陈列着珠玑,门户存满丝绮,争相豪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重湖:指西湖,分里湖和外湖。巘(yǎn):意为大山上之小山。三秋:指农历九月。桂子:桂花。羌(qiāng)管弄晴:羌管在晴空下吹奏。羌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菱歌泛夜:采菱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泛夜,“夜泛”的倒文。泛,漂游。嬉嬉:欢乐的样子。莲娃:采莲女。翻译:里湖、外湖与重叠的山清秀美丽。有秋天桂花,十里荷花。羌管在晴空下吹奏,采菱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高牙:牙旗,将军之旗。这里借指孙何。吟赏烟霞,吟咏欣赏山水景色。异日:改日。图将:描绘。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无实义。归去凤池夸句:回到朝廷,夸耀杭州的美景。这是委婉称扬孙何的政绩卓著,将入朝执政。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代指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翻译:千骑相随,官员乘醉听着箫音鼓声,吟诗作词,欣赏烟云霞光。他日画出这美好的景致,回到朝廷夸耀。深入探究1.《望海潮》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美丽与繁荣的?从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指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指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描写的都是杭州美丽的自然景观;“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描写的是杭州的人文景观和经济的繁荣。从手法上看,词人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如点面结合:上片对杭州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富庶的城市景象的描绘是“面”,下片对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居、官民同乐等和乐景象的具体描绘是“点”。又如比喻:“烟柳画桥”,分别以“烟”“画”比喻柳和桥;“怒涛卷霜雪”以“霜雪”比喻钱塘大潮的浪花,形象生动。再如对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不仅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也十分优美。2.《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写杭州突出写了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重地;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风貌看,其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民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少都心情愉悦。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3.举例说明柳永是怎样采用铺叙手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从而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的?①

作者由古及今,是为虚实相间。②选取“人家、钱塘潮、珍珠罗绮、西湖、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高牙”等有代表性事物表现杭州,是为以点带面。③作者总说繁华之后,选取重点意象描绘,以突出中心,是为渲染烘托。内容小结主题归纳这首词运用铺叙的手法着力描写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表现了钱塘(今浙江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种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这首词一方面表达了词人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另一方面歌颂了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B.慢词是篇幅较长、配乐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属于慢词。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者的写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大多反映都市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解析: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答案:C课堂练习2.下列对《望海潮》有关内容和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运用铺张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面貌,钱塘江的壮阔景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非常出色,读此能使人留下难忘的印象。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反映了达官贵人比豪华,斗阔气,穷奢极侈的生活。D.柳永这首词也是柳永婉约派的代表作,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解析:柳永这首词,应该划归豪放风格的作品。答案:D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海潮》中的“

”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城市的富庶,揭示出所咏主题。(2)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描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