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白河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1页
九寨白河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2页
九寨白河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3页
九寨白河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4页
九寨白河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九寨白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商业计划书2014年3月目录公司简介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发展规划近期计划SWOT分析财务状况核心团队项目审批融资计划投资亮点公司简介四川九寨白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名“九寨沟县太平沟野生世界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取得九寨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主要经营范围:自然生态科学保护、实验及展览设施的开发建设;旅游和游客接待设施的开发建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总资产9900万元。项目简介地理位置:九寨白河国际休闲度假区旅游项目(简称”白河项目”)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东南部,是阿坝大九寨旅游圈环线上一颗亮丽的明珠。大九寨旅游圈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组合丰富多样,民俗文化多姿多彩,被誉为“世界最后一处尚待开发的旅游金矿”。九寨沟白河金丝猴保护区距离九寨沟景区入口31公里,距九寨沟县城9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太平沟社区18.86平方公里。紧靠九环线,距规划中的汶川-九寨沟高速公路白河谷互通出口仅4km,距规划中的成都-兰州铁路九寨沟火车站约40km。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区内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川金丝猴、大熊猫、鬣羚、斑羚、林麝、野猪、豹猫、猪獾、黄喉貂、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在此生活。这里也是鸟类的最佳栖息地。鸢、雀鹰、燕隼、灰脊隼、黄爪隼、草原雕、短趾雕、普通鵟等在蓝天上翱翔盘旋。景区内植物多样性特征显著。共有种子植物107科、375属、126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独叶草共3种,Ⅱ级保护植物共30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区内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是当地民间传统艺术。

白河项目将在九寨沟白河金丝猴保护区的实验区及太平沟社区范围内开展。项目简介商业优势世界濒危动物金丝猴与大熊猫齐名,是白河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目前项目所在地是中国金丝猴种群最大、密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交通便捷,到达性强。毗邻九寨沟景区,区位优势明显。九寨沟景区目前主要以观光型为主,休闲参与性不强,资源闲散而造成极大浪费。而九寨沟旅游的井喷式发展与本身期待的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的旅游战略,本项目将与九寨沟景区形成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局面。此外,现存村寨富有当地特色,有别于九寨沟景区的人文景观。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是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所向。政府、居民与项目方开发目标一致。项目简介项目定位九寨沟CRD(中央休闲区)——白河谷金丝猴生态旅游休闲区营造“人、生物、环境”和谐共处的氛围,依托“金丝猴”和九寨沟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等文化旅游形象和产品,拓展旅游业态,挖掘并开发深度旅游,构建世界金丝猴最佳观赏地,塑造“中国金丝猴”的品牌形象,打造集观光、度假、娱乐、会议、养生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区。项目简介中国已步入休闲时代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预示着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水岭”,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一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3266美元;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80美元行业分析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地区平均GDP突破6000美元,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突破8000美元,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逼近10000美元。建立在人口基数上的休闲大时代已经到来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了3500美元的时候,人们休闲需求开始爆发。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680美元。据财政部统计,目前中国10%的富裕家庭拥有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13.35亿,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富裕人口约为1.335亿。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的富裕人口甚至可以和美国、日本的全部人口数量相提并论,消费潜力巨大,而休闲已经成为释放消费力的极佳平台。用不了五到十年时间,已经步入了休闲大时代的中国将会出现“休闲为王、休闲不败”的局面。很多产业都将在“休闲”的旗帜下,获得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也将籍休闲产业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迅速做大做强。

行业分析避寒、避暑和稀缺资源成为资源共性

中国休闲度假市场的热点区域都具有相同的资源属性,即避暑、避寒或稀缺资源,谁具备这样的资源属性,谁就可能成为区域度假产业的龙头。海南岛正是凭借其独特的热带气候资源,成为中国“避寒度假”的首选,尤其对东北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已经是东北人的“第二故乡”。云南,以丽江、大理和西双版纳为代表,恰恰是凭借其“优良的避暑资源”,成为中国休闲度假的重要一极。四川的九寨沟凭借其“稀缺的水资源”,成为休闲度假的热点区域。行业分析自驾车旅游成为市场主宰养生和文化成为一种体验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自驾车旅游成为中国休闲度假市场的新主宰。

同时,随着“房车”的出现,“5+2+5”的度假方式开始出现,即五个月在家中生活、两个月在路上、五个月在度假地生活,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度假群体新的生活方式。在休闲时代,匆忙“到此一游”已经是明日黄花,注重养生和文化体验已经成为休闲度假产业的一种趋势。如何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让文化成为可休闲、可消费的产品,为历史和文化寻找载体,从而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休闲度假产品打造的热点之一。

行业分析九寨沟是四川旅游的目的地地点:成都以北400公里面积:约720平方公里游客数量:2012年为364.29万,同比增长28.9%。九寨沟于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九寨沟的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水。行业分析项目九寨沟为邻本项目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域内,毗邻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30公里。行业分析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自1984年起,九寨沟景区开始对世界各地的游客开放,其每年游客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人们可以在这里遇见一片远离城市的净土,在这个相对自由而又私人的地方放松身心。来九寨,人们不单单是为了休闲度假,还有无限的美景留待其欣赏。当然,其他很多别致的旅游项目,例如露营,摄影和养生等,在受到游客欢迎的同时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行业分析2007年至2012年游客数量分析2007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2,521,800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204,700人次,同期增长8.83%。2008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646,700人次,比2007年减少了1,875,100人次,同期减少74.35%。(受汶川地震的影响)2009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1,425,400人次,比2008年增加了781,600人次,同期增长121.41%。2010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1,700,200人次,比2009年增加了274,900人次,同期增长19.29%。2011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2,861,300人次,比2010年增加了1,161,000人次,同期增长68.28%。2012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3,638,600人次(已减去导游的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751,900人次,同期增长27.17%。行业分析2006年至2012年九寨沟景区游客数量统计6005004003002001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游客数量(单位:万)增长率8.83%-74.35%121.41%19.29%68.28%27.17%252.1864.67142.54170.02286.13363.86231.72标注:以上数据已经减去导游的人数行业分析2007年至2012年九寨沟景区门票收入统计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1961.42000010585.2110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门票收入(单位:万)增长率-76.73%107.47%41.30%73.90%31032.8745486.7553966.6265426.33

21.23%

标注:以上数据已经减去导游的人数行业分析

本项目地理位置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白河自然保护区规划区白河自然保护区在九寨沟县境内,海拔1460至4453米。属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面积163平方公里。太平沟社区18.86平方公里。紧靠九环线,距九寨沟县城9.5km,距九寨沟景区31.5km,距规划中的汶九高速公路九寨沟北互通出口6km,距规划中的成兰铁路九寨沟火车站约40km。行业分析

区域关系九寨沟县城白河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行业分析自然资源保护区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川金丝猴、大熊猫、鬣羚、斑羚、林麝、野猪、豹猫、猪獾、黄喉貂、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在此生活。这里也是鸟类的最佳栖息地。鸢、雀鹰、燕隼、灰脊隼、黄爪隼、草原雕、短趾雕、普通鵟等在蓝天上翱翔盘旋。行业分析自然资源与大熊猫齐名,并称动物活化石的金丝猴是本项目的重要自然资源。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金丝猴猴群,为世界野生金丝猴的最佳观赏地。

行业分析自然资源观音山,海拔4133.0m。岭上峰峦层叠,呈锯齿状交错排列。岩层倾角近60~85°活像一幅观音斜坐侧影雕像。当地居民视为神山。下坪地是最佳观赏点。行业分析自然资源在这里,拥有连香古林,桦木古林、冷杉古林和云杉古林。行业分析

自然资源景区山高、坡陡、谷狭,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地形复杂,水流湍急。白河谷内溪流秀美、瀑布飘洒。无论身处何地,潺潺水声按摩耳廓,荡涤心灵。

行业背景人文资源社区目前以汉族为主,共180户、900多本地居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民居为川西北风格,建筑以“木楞子”为代表,房呈长方形,东西向,大门开在西面。建筑均为三层,二楼一底。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粮食、麦草及专门的祭祀之所。全层三分之二系土墙,三分之一系木板。行业背景人文资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是九寨沟县民间传统艺术,以抒情优美见长,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讲是一定文化层和文化圈内群体活动的产物,是川西北一种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小调的旋律结构和文字结构较完整、稳定、艺术性高、旋律优美。它以南坪自制的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有时也用敲碟子、碰响铃配合伴奏。逢年过节、劳动闲暇、婚嫁喜庆,村人相聚,唱到深夜。南坪素有“民歌之乡”和“琵琶之乡”的美誉。民间文学是九寨沟县源远流长的艺术样式。口头文学占重要地位,依靠世代口授、歌唱保存下来。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材多样。包括神话、故事、笑话、歌谣等。有《民间故事集·南坪县卷》、《歌谣集成》,共收故事98篇,25万字,歌谣1000余首,谚语1500多则。行业背景九寨沟——美女型景区美轮美奂的海子、瀑布、彩林呈现一个童话世界,但缺少休闲度假设施和空间,适合观光游。沟口上下约17公里长的宾馆带,难以注入休闲度假功能。本项目与九寨沟风景区资源比较白河谷——气质型景区国宝金丝猴、雪山峡谷、千年原始森林构成灵动的原生态环境,景区外太平沟社区可作为休闲度假用地整体性开发,适合深度体验游和休闲度假。行业分析项目SWTO分析优势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是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所向。拥有金丝猴等珍贵野生保护动物,现存村寨富有当地特色,有别于九寨沟景区的人文景观。交通便捷,到达性强。毗邻九寨沟景区,区位优势明显。九寨沟景区以观光型为主,休闲参与性不强,本项目有条件与其互为补充。政府、居民与项目方开发目标一致。劣势基础设施条件差旅游服务设施缺乏社区环境较差客源市场处于空白机遇旅游业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已进入旅游消费较快增长期。县委县政府实施建设九寨沟国际旅游名城的全域发展战略。九寨沟游客增长快,休闲度假的后发趋势强劲。大力发展的交通网络,必将带来更多的客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挑战九寨沟景区的遮蔽效应。相邻景区如中查沟、甲勿池可能出现同质竞争趋势。旅游行业受大环境影响,存在一定风险。金丝猴是主要自然资源,在环境变化下,有可能资源受损。行业背景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中国金丝猴品牌建设国际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规划启动景区建设,周期一年:第一阶段建设和投入:1600万元——工程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林地征用费(在白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获得四川省发改委同意批复之日起,迅速启动林地征用工作,该款项须一次性到位)。第二阶段建设和投入:10950万元——景区建设费用(林地征用工作完成后,即刻启动景区建设工程,包括景区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第三阶段建设和投入:2450万元——相关设备费用(在景区建设中及建成后所需的设备采购)。近期计划项目简介打造系列景观一线——一条亲水游乐景观线:太平溪、峡谷二带——两条原始森林景观带熊猫岭东坡景观带金猴岭西坡景观带三片——三个重点景观片蔡马地景观片连香坪景观片领春坪景观片主要规划景点——景区十景九天飞瀑水濂洞瀑山神岩庙双龙跌瀑连香古林五花奇岩枫桥清流青山观猴五花跌瀑远眺熊猫景观空间布局白河景区规划详解营造服务体系亲水游线——栈道、索桥科研科教——科研宣教中心、动物救护站服务接待——连香坪营地、领春坪营地青山观猴——观猴暗堡、草廊、桩舍古林游赏——步道、名牌、导游财务状况及财务预测项目资产负债情况日期:201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项目期末余额项目余额流动资产6953流动负债932非流动资产2956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8977资产合计9909负债及权益合计9909经济效益预测项目损益表(静态)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1销售收入11485.5016079.7022971.001-1其中:门票收入9334.5013068.3018669.001-2自营收入2151.003011.404302.002减:主营业务成本3660.755125.057321.503营业税金及附加643.19900.461286.38

主营业务利润7181.5610054.1914363.124减:销售费用689.13964.781378.265管理费用1148.551607.972297.106财务费用0.000.000.00

利润总额5343.887481.4310687.767减:所得税1335.971870.362671.948净利润4007.915611.088015.829现金流4913.266516.438921.17核心团队傅明,男,1966年9月生。项目公司董事长。法学博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IOV中国副主席。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研究员。杨云,女,1970年5月生。旅游市场营销和饭店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在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从事旅游管理工作19年。历任管理局局长秘书、科研处副处长、市场营销处处长、大九寨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市场拓展部部长。具丰富的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经验。何凌云,男,1965年6月生。项目公司常务副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曾在重庆市市政府工作10年,先后担任市政府副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