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概述修改版T_第1页
石油工程概述修改版T_第2页
石油工程概述修改版T_第3页
石油工程概述修改版T_第4页
石油工程概述修改版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工程概论中国北京石油工程概论讲义授课教师:张辉吴亚红联系电话:010-89733702公地点:研修大厦908E-mail:zhanghui3702@163.com非石油工程专业的限选课程,共32学时,2学分。钻井16学时

采油1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石油、石油工业和石油工程;掌握基本概念,熟悉基本工艺过程;教学大纲钻井部分主要内容:岩石力学性质;钻井常用工具、钻头;钻井液的功用、类型和主要性能;常用的钻进技术;井内压力控制、钻井事故及处理;固井与完井等。采油部分主要内容:油层的性质;油藏的储量和开发机理;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自喷与气举采油;有杆泵与无杆泵采油技术;油气井增产增注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等。教学大纲有关事宜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程考试(闭卷)

缺课1/3者,取消考试资格

第8周最后一节课,课内考试参考教材:(1)王瑞和,李明忠.石油工程概论,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陈庭根,管志川.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3)刘希圣主编.钻井工艺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4)吴晓东,刘亚军.石油工程概论,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5)王鸿勋,张琪.采油工艺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课程特点多2.学习方法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善于归纳3.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等。散难学习要求石油:又称原油一种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性有机矿产,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复杂混合物。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与石油有相似产状的、通常以烃类为主的气体,指油田气、气田气、凝析气和煤层气。甲烷成分CH4>80%天然气: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石油及其附属品: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的。“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即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三角洲、湖泊等地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大部分专家赞成有机成因说。石油资源的极端重要性1、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2、世界的主要能源3、国民经济的核心资源4、综合国力的标志5、强烈的战略性和政治特性中东局势动荡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包括油藏、钻井、采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石油工程是集多种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于一体,多种工艺技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综合工程。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石油工程概述1.石油工程的定义确定钻井方法和钻进工艺技术,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通道,保护油气层。油气的分离、储存、输送等研究油气田地质资料,掌握地下油气的分布状况,掌握储层及其流体的性质与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勘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气流的含油气构造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进行合理的钻井设计和科学的钻井施工2.石油工程任务制定采油工程方案,确定采油工艺技术开发的动态监测与开发调整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经济有效地提高油田产量和原油采收率3.石油工程目标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的油气田,其采收率高的已超过70%,低的不足10%。我国东部油田平均采收率为30%,尚有2/3的原油滞留在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巨大的待开发的油气资源!4.石油工程的主要环节井的建设及测量油气生产、集输等储层改造及井的维护井的废弃花费收益花费花费井(探井、开发井)的优化设计花费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将逐渐扩大石油年产量石油年需求量中国已成为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美国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石油依存度为50%左右。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购买汽车,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中国进口原油的95%左右依赖海运。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从亚太地区、非洲地区、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都要经过这条咽喉水道。(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太平洋)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重大的潜在威胁。

俄罗斯输油管线:起点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

石油储备:美国400多天;日本180天;中国7天。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石油剩余资源大多分布在高原、山地、沙漠、黄土塬和海洋覆盖地区,地面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而且大多属于品位较低的低渗透和稠油油藏,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油气钻采工程面临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和技术难题。以西气东输为龙头的我国油气输送管道建设和石油战略储备库、地下储气库建设方兴未艾,油气储运领域面临油气的长距离管道输送、油气集输、油气储存与储备、城市燃气输配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石油工程的意义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6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办公会上指出: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必须实行正确的指导方针,走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道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同时积极参加世界能源资源的合作与开发。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无论是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还是进军国外市场,都必须有先进的石油工程技术(包括钻井、完井、采油、油藏、储运等)作支撑。石油工程的意义

石油工业是以石油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联合体,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地质勘探、钻井、采油、测井、油藏、机械、储运、炼制、化工、经济、管理……。钻井是石油工业从勘探到炼制这一长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钻井的重要性采油炼制储运钻井勘探地质测井油藏机械化工经济管理

钻井的重要性井,是人类探查地下油气资源并将它们采出地面的必要通道。钻井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手段(钻头不到油气不冒)。钻井是石油行业的“火车头”,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程特点。

在世界范围内,探井费用占油气勘探总成本的55%~80%,开发井费用占开发总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四大壮举。地球的主要分层挑战“入地、下海”的极限,向着垂直更深及水平位移更大的地下目标进军。钻井的特点(“难”)人们常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大气层,均质;入地的难点体现在: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地层的不可见性、构造的复杂性、地层压力系统的多变性。地层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了上千万乃至几十亿年的风雨和磨难,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地壳运动使地质构造变得非常复杂,坚硬的岩石即使是金刚石钻头也很难钻穿,疏松的岩石又很容易坍塌,盐岩层和泥岩层则通常引起膨胀变形。地下的高温以及压力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