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导论_第1页
民事诉讼法导论_第2页
民事诉讼法导论_第3页
民事诉讼法导论_第4页
民事诉讼法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诉讼法导论法政分院梁美英民事诉讼法第二节民事诉讼法概述第三节民事诉讼法体系导论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第四节诉讼法教学方法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一)概念:平等主体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二)特征:1、纠纷主体间的法律地位具有平等性;2、纠纷权利义务内容具有民事性;3、纠纷的解决具有可处分性。(三)类型:1、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如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2、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如名誉权纠纷、继承纠纷区别于行政纠纷区别于刑事纠纷王李两家分属两村,均毗邻一地下水源。由于所处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两家常因用水问题发生争执。今年夏季旱情严重,王家兄弟为独占水源,在与李家父子的争吵中出手打人,导致李家老父和李家二儿子都受了轻微伤。王家还毁坏了李家的农用拖拉机和一些农具。事后王家为息事宁人,试图付一笔赔偿金给李家,但仍霸占水源。李家大儿子看到父亲卧床难起,十分气愤,叫嚷要以牙还牙,“出了这口窝囊气”,夺回水源。二儿子则主张“打官司”,向法院“讨个公道”。而李村的村干部为避免事态扩大争斗不止,劝李家既然王家已作出较充分的赔偿,就不要再另起争端,由村干部出面协调重新拿回用水权。【问题】针对案中的纠纷,本案中相关人员提出的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你作怎样的评价?你会采用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些纠纷?案例导入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私力救济公力救济社会救济强制交涉(和解)司法救济(诉讼)诉讼外调解仲裁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救济私力救济公力救济社会救济概念没有第三方介入,当事人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解决纠纷。国家设置的,依靠国家公权力强制性解决纠纷。基于纠纷主体合意,依靠社会力量解决民事纠纷。种类强制(强力服从))和解(互相妥协)行政救济司法救济(诉讼)诉讼外调解仲裁特点依靠自我力量无第三者参与不受任何规范制约强制性终局性程序性基于纠纷主体合意有第三方——社会力量的参与关系建立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使案件得到合理分流。(四)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在一定社会中实行的,解决和消除民事纠纷的一整套制度和方法。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意为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当前世界各国通用的ADR直译),或称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强调其区别于诉讼的功能和性质)源于美国30年代劳动争议的解决,原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或机制的总称。ADR的主要形式:谈判(交涉Negotiation)调解(MediationConciliation)仲裁(Arbitration)其他形式ADR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二、民事诉讼(一)概念: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二)特征:1、国家公权性2、程序性3、纠纷解决的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三)三大诉讼的主要区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诉讼权利义务对等被告人与公诉人地位不同被告方固定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诉讼对象民事权利义务被追诉人的刑事责任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实施公务活动发生的纠纷当事人的处分权可调解、和解不能调解、和解(除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和解(除赔偿诉讼)、结案方式调解、判决判决(除自诉案件)判决(除赔偿诉讼)辩护和代理证据与证明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一、概念: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狭义:(二)广义:二、性质(一)是基本法根本法、一般法(二)是公法私法(三)是程序法实体法第二节民事诉讼法期间、送达刑诉的中止和终止第三节民事诉讼法体系一、第一审普通程序二、简易程序三、第二审程序四、审判监督程序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二、诉与诉权三、民诉基本原则二、三是重点、难点(9课时)理论编一、民诉基本制度二、主管与管辖三、民事诉讼主体四、证据与证明五、诉讼调解与和解六、诉讼保障程序都是重点(21课时)制度编一、第一审普通程序二、简易程序三、第二审程序四、审判监督程序都是重点(9课时)审理程序编一、第一审普通程序二、简易程序三、第二审程序四、审判监督程序第三节民事诉讼法体系特殊程序编一、特别程序二、督促程序三、公示催告程序执行程序编一、执行概述二、执行开始三、执行阻却四、执行结束五、执行措施六、执行救济较为重要(略)较为重要(略)司法制度学涉外程序编一、概述二、涉外诉讼管辖三、涉外送达、期间与财产保全四、司法协助次要(略)第三节民事诉讼法体系民事诉讼程序审判程序争议案件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非争议案件审判程序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执行程序第四节诉讼法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方式方法:图片、表格、视频等生动形式;3、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案例引入;2.提问启发;3.讨论启发;4、网络课堂学习。1.案例分析;2.模拟法庭;3.旁听庭审、参观法院。“练”为主线“用”为主旨1.司考演练;2.趁热打铁;

4.网络课堂配套习题。3.课后思考;电子数据(电子证据)的证明效力/v-66205474-1b3a-11e1-b474-a4badb4689bc.html“民诉修正:微博私信聊天成电子证据”证据的合法性偷录的录音、录像能否成为证据1、【侵犯隐私权的证据】某男有窥视他人私生活的嗜好。他在自己房内通过摄像机录取了大量对面楼某女士日常生活的画面。某日,偶然录到该女士的债主上门讨债并将其打伤。后该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债主赔偿。2、【胁迫下的证据】李某给高某做会计工作,但高某一直未和李某结算劳务费。某日李某邀请高某喝酒。高某喝醉后,李某要求其写下有关劳务费的欠条,高某不从。李某威胁:“给你扒光衣服,冻死你!”正值寒冬季节,高某充满了恐惧,就写下了欠劳务费9130元的欠条。后来,李某将高某诉至法院要求高某支付劳务费。3、【“陷阱取证”】某男为了达到与其妻离婚并多分财产的目的,雇用他人诱使其妻通奸,并取得相关证据。案例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王毅之母王芳诉称,从2004.3起她与李均耀同居。怀孕后李拿着一万元钱给她,说是借给她用不必还了,但要求她承认腹中的小孩与李无关,她未答应。女儿出生后她虽多次与李进行交涉,要求李承担女儿的抚养费,但李拒绝承认自己是孩子的生父。因此她请求法院让女儿与李做亲子鉴定,以证明双方的血缘关系,同时要求法院判令李立即支付女儿的医药费、幼儿园费用,及今后生活费至独立生活为止。李均耀认为,王芳所述纯属虚构,他俩只是生意上接触过,并无其他往来。一次王向他借钱,他想既然是朋友,就借了一万元给她,王也写下了借条。他去她租住的地方,没想到王说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他坚决否认,但是王用死要挟他。后王又将该小孩带来他家闹。因无事实作为依据,他坚决反对进行亲子鉴定。亲子鉴定能否强制进行?如果一方不愿意进行亲子鉴定,能否直接作出相反推定?关于亲子鉴定的问题网络课堂学习/selfcenter/centerApp/mySky/webTemp/webIndex.jsp?strID=953司考演练1、周某与某书店因十几本工具书损毁发生纠纷,书店向法院起诉,并向法院提交了被损毁图书以证明遭受的损失。关于本案被损毁图书,属于下列哪些类型的证据?(2010-3-83)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

C.书证D.物证2、关于证据理论分类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3-40)

A、传来证据有可能是直接证据B、诉讼中原告提出的证据都是本证,被告提出的证据都是反证C、证人转述他人所见的案件事实都属于间接证据D、一个客观与合法的间接证据可以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趁热打铁甲以乙的小狗将其咬伤为由向乙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甲提供丙的证言证明事发的过程。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防御方法:1、乙主张甲自己挑逗小狗而被咬伤,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2、乙主张事发当时他的小狗不在现场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3、乙主张事发当时证明人某丙不在现场,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以上三种防御方法分别属于反证、反驳还是抗辩?

“十五贯”熊友兰、熊友慧;冯玉吾锦郎侯三姑冯玉吾为防三姑红杏出墙,令其迁入内室,恰巧友惠为避嫌也迁入内室;玉吾将一副金环和十五贯钱交由三姑保管,半夜被老鼠叼至熊家;友惠早起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