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网络技术第6课_第1页
工业网络技术第6课_第2页
工业网络技术第6课_第3页
工业网络技术第6课_第4页
工业网络技术第6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DeviceNet网络DeviceNet网络DeviceNet网络概述DeviceNet网络模型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DeviceNet网络物理层DeviceNet设备网概述设备网

——连接工业现场设备我只是生产小装饰品,但是控制系统让我感到无法忍受!看看我需要处理什么问题...传统企业面临的问题连接到外部I/O的硬接线过长.没有可用的网络和诊断信息源目的类型的网络无法进行预诊断无法从其他网络层上访问该网络。网络上需要更多反馈信息当前系统性能太慢配置和组态时间过长系统出现故障时诊断时间太长如果系统Down了,不仅告诉我出故障了,告诉我故障在什么地方?多个网络间无法通讯安装费用高.用户的PLC’s,drives,sensors,andI/O需要多个网络.系统级的网络诊断技术不够相同的工作无法复制多个厂商的产品间无法进行通讯HELP!无法向现有系统添加新设备.无法将数字量、模拟量、开关放在同一网络上

布线方便小尺寸物理设备低节点成本增加到相关设备快速响应时间设备组态和诊断功能支持控制器/系统连接支持多销售商设备用户对设备网的要求智能I/O逻辑机架I/O逻辑机架ARS232设备现行标准将来标准1-5vDC4-20ma120vAC24vDC设备网络TTADADDD现场总线设备网改变了现场设备连接方式DeviceNet网络概述DeviceNet网络概述ext-功能+EtherNet/IP-成本++复杂性--信息量+DeviceNetOtherCANSDSFieldbusH1Profibus-PAModbusHARTProfibus-DPInterbus-SRemoteI/OProfibus-FMSDataHighway+ModbusPlusRS232/485etc.ControlNetFoundationFieldbusH2DeviceNet网络概述ext-历史1994年3月,由罗克韦尔自动化开发;1995年4月,将该技术移交给开放性组织ODVA(OpenDeviceNetVendorAssociation

),成为开放协议;2000年6月,成为IEC62026国际标准,2002年10月成为我国国家标准。DeviceNet网络发展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DeviceNetManagerSoftwareReleaseSpecificationFirstReleaseUnveiledatIPCTradeShowFirstScanner(1771-SDN)ReleaseRSNetWorxSoftwareReleaseODVACreatedControlLogixScannerReleaseSLC-500DMLBasedScannerReleaseKwikLinkFlatMediaReleaseDeviceNet网络概述extDeviceNet网络基于CAN技术,因此关键硬件控制器和收发器芯片应用广泛,价格低廉。DeviceNet网络DeviceNet网络概述DeviceNet网络模型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DeviceNet网络物理层DeviceNet网络模型传输介质TransmissionMedia介质访问单元MediaAccessUnitISO/OSI七层参考模型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逻辑链路控制(LLC)媒体访问控制(MAC)物理层信号(PLS){{}}{ISODataLinkLayer2ISOPhysical

Layer1ISOMediaLayer0CANProtocolSpecification

CAN协议规范{ISOApplicationLayer7{DeviceNetApplicationLayerSpecification网络应用层规范DeviceNet物理层和传输介质规范DeviceNet网络模型ext包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沿用了CAN协议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ISO11898;DeviceNet根据工业自动化的需要设计了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七层(应用层)。DeviceNet网络DeviceNet网络概述DeviceNet网络模型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DeviceNet网络物理层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网络供电拓扑结构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机器DC24V电源终端电阻121Ω分支分支分支分支分支树形分支单分支节点多节点分支电源分支主干线支线菊花链DeviceNet设备连接图终端电阻DeviceBox分接头带有密封式连接器的设备带有开放式连接器的设备开放式分接头电源分接头供电电源T型分接头终端电阻一般物理特性主干线/分支线的总线型拓扑结构距离最远为500m,每个支线最长为6m最大64个节点可选择通讯速率125K、250K、500K可以用分支线实现菊花链、树形分支结构一般物理特性ext可以在不断开主干线的情况下装拆节点使用低延时的双绞电缆,信号与电源在同一电缆中使用开放或封闭连接器支持隔离和非隔离设备支持单电源和多电源,支持网络供电和设备供电可调整电源配置,以满足个别应用需求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电缆BareBlueWhiteRedBlack+24VDC(V+)+0VDC(V-)CAN-HCAN-LShield5线制

1对用于

24VoltsDC供电

1对用于

数据通讯

1根屏蔽线电缆类型粗缆用于长距离传输细缆比较灵活扁平电缆安装方便低延时、低损耗的屏蔽双绞线电缆类型圆缆粗缆和细缆两种两根电源线(黑色&红色)

两根数据线(白色&蓝色)扁平电缆灰色外部护封电源和信号线扁平电缆分接头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终端电阻在每条干线的末端必须安装终端电阻。终端电阻为120或121Ohms,1/4Watt。终端电阻接在白色和蓝色主干线两端。不能使用碳膜电阻。必须为1%金属膜电阻。终端电阻ext圆缆终端电阻圆缆终端电阻扁平电缆终端电阻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DeviceNet设备连接图TerminatingResistorDeviceBoxTapDevicewithaSealedConnectionDevicewithaSealedConnectionT-PortTapDevicewithanOpen-StyleConnectionOpen-StyleTapDevicewithaSealedConnectionDeviceBoxTapPowerTapTapPowerSupplyT-PortTap设备分接头分接头用于将分支线连接到主干线上。分接头可使设备无需切断网络运行就可以脱离网络。T型分接头干线连接干线连接支线连接DeviceBox分接头干线连接支线连接开放式分接头主干线支线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将DeviceNet网络上的设备与分支电缆相连接。所有连接器支持5针,即一对信号线、一对电源线和一根屏蔽线。可采用密封式和开放式连接器。密封式连接器开放式连接器扫描器1771-SDNScanner1747-SDNScanner1756-DNBScanner1784-PCIDSScanner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和隔离网络接地网络不接地将增加节点对静电放电

(ESD)和外部噪声源的敏感度。多点接地会造成接地回路。DeviceNet网络应在一点接地。干线的屏蔽线通过铜导体连接到电源地或V-。网络接地ext信号信号ShieldV-V+V-V+24VDC供电电源电源分接头隔离除了电源,在V-和地之间不会有电流通过设备。网络上任一设备必须有接地隔离栅。带有接地隔离栅的节点称作隔离节点。在DeviceNet外部也可能存在隔离。隔离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电缆类型终端电阻连接器分接头网络接地网络供电网络供电V+PowerConductorV-PowerConductor24V供电电源可选第二供电电源节点节点节点24V供电电源节点CAN-H,CAN-L,Shield电源分接头电源分接头用于将电源连接到干线;在分接头的各个方向提供限流保护;提供屏蔽线的网络接地。电源接头信号线屏蔽线V-网络电源V+电源线V+V-电源接头ext通过在电源V+上连接肖特基二极管,允许连接多个电源。两根熔丝或断路器,防止总线过电流而损坏电缆和连接器。单电源配置N32N33N64PowerSupplyupto500mN1单电源配置ext特性靠近电源处电流达8安培网络两端达1.31安培支线最大电流量为1.5安培优势电源可以位于网络中任意位置标准工业电源,成本低双电源配置N32N1N33N64PowerSupplyupto500mPowerSupply双电源配置ext特性电源通过肖特基二极管连接到总线支线电流限制为1.5安培靠近电源处电流达8安培优势电源共享负载提供电流更充分一般工业标准的电源网络电源配置计算设备所须的电流总和测算总线的总长度使用下页表格进行计算网络电流计算(粗缆)网络电源配置方案1单电源终端连接电源N1N2N3N4N640.1A0.15A0.05A0.25A0.1AV+V-250米网络电源配置方案1ext电流总和=0.1A+0.15A+0.05A+0.25A+0.1A=0.65A总线长度:250米由表格得知:电流限度为1.2A因此,这样的网络电源配置方案可以应用。网络电源配置方案2电源N33N34N32N640.25A0.25A1.1A0.85A电源接头V+V-100米.N1N20.5A1.25A100米网络电源配置方案2ext第一段

电流:1.1A+1.25A+0.5A=2.85A长度:100米

从表格查出:2.5A 第二段电流:0.25A+0.25A+0.85A=1.35A长度:100米从表格查出:2.5A第一段过载–解决方法:将电源移向过载的一段如果两部分都超出,再增加一个电源。DeviceNet网络DeviceNet网络概述DeviceNet网络模型DeviceNet网络传输介质DeviceNet网络物理层DeviceNet物理层物理层信号媒体访问单元物理层信号采用CAN总线的物理层信号。地线物理层信号ext逻辑“1”

时,总线呈现“隐性”状态。VCAN-H和VCAN-L固定在平均电压2.5V,即Vdiff近似为0。逻辑“0”

时,总线呈现“显性”状态。VCAN-H为3.5V,VCAN-L为1.5V,即Vdiff为2V。物理层信号编码采用全宽单极性不归零码(NRZ)DeviceNet物理层物理层信号媒体访问单元媒体访问单元MWP媒体访问单元收发器误接线保护接地和隔离非隔离物理层隔离物理层收发器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CAN信号的物理组件。从网络上差分接收到的信号,并用CAN控制器传来的信号差分驱动网络。未供电的收发器的输入阻抗可能比供电收发器低,造成不必要的网络负载和信号衰减。媒体访问单元收发器误接线保护接地和隔离非隔离物理层隔离物理层DeviceNet数据链路层帧格式总线仲裁机制错误诊断和故障界定机制帧格式CAN在MAC子层定义了四种帧格式:数据帧、远程帧、超载帧和出错帧。DeviceNet上使用数据帧传输数据;出错帧用于错误和意外情况的处理。数据帧出错帧错误标志:错误主动标志和错误被动标志错误界定符:由8个隐性位构成。DeviceNet数据链路层帧格式总线仲裁机制错误诊断和故障界定机制CSMA/CD与NBD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允许多个节点进行总线访问用于以太网(Ethernet),CAN等...非破坏性的位元形式仲裁(None-DestructiveBit-wiseArbitration)利用NRZ(不归零码)技术信号冲突时不会破坏信号不浪费带宽(bandwidth)保证很高的信号吞吐率(throughput)节点A节点B节点C总线隐显t1t2SOF

t1&t2,节点C和节点B丢失仲裁RDRDRDCSMA/CD+NDBA操作DeviceNet数据链路层帧格式总线仲裁机制错误诊断和故障界定机制错误检测位错误(BitError)填充错误(StuffError)CRC错误(CRCError)格式错误(FormError)应答错误(AcknowledgementError)节点的错误状态错误主动(ErrorActive)错误被动(ErrorPassive)离线(BusOff)传统的通信模型源/目的模式通常又称之为“主/从”模式“现在时间八点整”“现在时间八点整”“现在时间八点整”“现在时间八点整”源/目的通信模式节点间同步动作困难

浪费带宽源/目的通信实例ControllerDrive1SensorDrive3Drive2DataAcquisitionHMIAnalogI/O源/目的通信模式ext-报文格式源目的数据crcDeviceNet通信模型生产者/消费者模式(Producer/Consumer)兼容了所有“源/目的地”模式所具备的通讯能力,同时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现在时间八点整”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模式一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数据更新同时发生提供多级优先级,适用于实时的数据交换生产者/消费者通信实例ControllerDrive1SensorDrive3Drive2DataAcquisitionHMIAnalogI/O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报文格式标识符数据crc由报文格式可知,报文不再专属于特定的源节点或目的节点,一个报文可以被多个可识别该标识符的节点接收。DeviceNet网络的连接DeviceNet是基于连接的网络系统。一个连接提供了多个应用之间的路径。在DeviceNet中,每个连接由一个11bit的连接标识符(ConnectionID-CID)来标识。连接标识符CID包括媒体访问控制标识符(MACID)、报文标识符(MessageID)和报文组标识符。DeviceNet中CANID的使用确定报文的优先级根据仲裁结果决定优先级优先级不单取决于节点地址接收节点对「发给自己的」信息进行过滤DeviceNet报文组分配

10IdentityUsage98765432100MessageIDSourceMACIDMessageGroup1MessageGroup2MessageGroup3MessageGroup4InvalidCANIDMACIDMsgIDMsgIDSourceMACID011111111Group4MsgID1111111InvalidRange0-3FF400-5FF600-7BF7C0-7EF7F0-7FFCAN标识场(CANIdentifierfield,CANID,连接ID)DeviceNet中CANID的使用ext报文分为4组组1···优先级=高。通常用于I/O报文组2···优先级=中。用于预定义主/从连接组3···优先级=低。通常用于显式报文组4···优先级=最低。诊断报文利用CANID作为连接ID标识每个连接组1报文优先级最高,通常用于I/O报文通过组1发送的报文优先级取决于分配的报文每个节点有16个连接ID可供选择IdentifierBitsMessageIdUsage0123456789100SourceMACID00000SourceMACID----0SourceMACIDGeneralpurpose1111组2报文-通过组2发送的报文优先级取决于MACID-每个节点有8个连接ID可供选择IdentifierBits01234567891010MACIDMessageIdUsage00010MACID---10MACID101Generalpurpose10目的MACID011M/SConn.SetMgmt.10目的MACID111DuplicateMACIDCheck组3报文每个节点有7个连接ID可供选择组4报文用于诊断报文DeviceNet的CIDext报文分为4组组1···优先级=高。通常用于I/O报文组2···优先级=中。用于预定义主/从连接组3···优先级=低。通常用于显式报文组4···优先级=最低。诊断报文同报文组中不同报文的优先级关系。组1-组3中的预留报文类型组2,报文ID6-用于预定义主/从连接。组2,报文ID7-用于重复MACID检测。组3,报文ID5-用于未连接显式响应。组3,报文ID6-用于未连接显式请求。DeviceNet应用层协议连接和报文组通讯报文重复MACID检测创建连接DeviceNet对象模型DeviceNet设备描述通讯报文I/O报文(I/OMessage)显式报文(ExplicitMessage)I/O报文I/O报文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和面向控制的数据。I/O报文对传送的可靠性、传送时间的确定性和可重复性有很高的要求。I/O报文格式通常使用优先级高的连接标识符(CID),与一点或多点连接进行信息交换。I/O报文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场不包含任何与配置相关的报文,仅仅是实时的I/O数据。I/O报文举例E3继电器数据域含义:I/O报文分段长度大于8个字节(CAN数据帧的最大尺寸)的报文可以进行分段及重组。I/O连接检查连接对象的produced_connec-tion_size的属性,如果大于8B,那么使用分段协议。I/O报文分段ext分段类型表明是第一分段(0)、中间分段(1)、最后分段(2)、分段应答(3)。分段计数器标志每个单独的分段,用于接收器判断是否有分段被遗失和重组。通讯报文I/O报文(I/OMessage)显式报文(ExplicitMessage)显式报文适用于设备间点对点报文传递,是典型的请求-响应通信方式。常用于上/下载程序、修改设备参数和设备诊断等。显式报文ext设置监控PLC主单元监控计算机从单元群显式报文格式显式报文通常使用优先级低的连接标识符。显式报文利用CAN帧的数据域来传递DeviceNet协议规定的报文

,说明要执行的服务和相关对象的属性及地址。

显式报文数据域格式如果所传送的显式报文长度不大于8个字节,则显式报文的数据域包括:报文头和完整的报文体。显式报文数据域格式ext如果所传送的显式报文长度大于8个字节,则必须在DeviceNet上以分段方式传输。显式报文的数据域包括:报文头、分段协议、分段报文体。

显式报文数据域格式-报文头Frag(分段位):0表示不需要分段,该帧为标准帧。下一字节是报文体。1表示需要分段,下一字节是分段协议。XID(控制标识符):判断报文应答和报文请求的一致性。显式报文数据域格式-报文头extMACID(媒体访问控制标识符):包括源MACID和目的MACID。与连接ID(CID)中所指定的MACID相对应。显式报文数据域格式-报文体R/R位:0表示该帧为请求帧,1表示该帧为应答帧。服务代码:服务区字节低7位值,标识传送服务的类型。

显式报文数据域格式-分段协议分段类型:显示当前发送是分段报文的首段、中间段还是末尾段。分段计数:标志每一个单独的分段,这样接收器就能够确定是否有分段被遗失。两种报文比较extI/O报文,用于实时性控制数据优先级较高点对点、点对多点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报文体数据域的格式和含义由供应商定义两种报文比较ext显式报文,用于非实时的用于设备配置,诊断,监视数据等优先级较低点-对-点请求/响应模式报文体数据域的格式和含义由DeviceNet协议定义DeviceNet节点间的信息交换DeviceNet设备间的信息交换ext客户机和服务器上电后首先进行重复MACID检测;如果通过了重复MACID检测,则转为在线,否则转为离线;在线后,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未连接显式信息请求,服务器若响应,则连接显式连接。显式信息通信可以进行I/O连接的建立、配置和激活。通过建立的I/O连接可以进行I/O数据交换。DeviceNet应用层协议连接和报文组通讯报文重复MACID检测建立连接DeviceNet对象模型DeviceNet设备描述重复MACID检测DeviceNet网络上的每一个设备都必须分配一个MACID(0-63)。往往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配置。设备上线前进行重复MACID检测,以保证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MACID。(P350)重复MACID检测流程重复MACID检测流程ext每个节点在上线前必须发送重复MACID检测请求信息(间隔为1秒),重复MACID检测报文中包含节点地址。网络上其他节点都监听重复MACID检测报文;若相同地址的节点在网络上,则该节点发送重复MACID响应信息;节点只有在没有收到重复MACID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才能上线。重复MACID检测报文CID标识位01234567891010MACIDMessageIdUsage00010MACID---10MACID101Generalpurpose10目的MACID011M/SConn.SetMgmt.10目的MACID111DuplicateMACIDCheck重复MACID检测报文数据域R/R位:请求/响应标志。0表示请求报文,1表示响应报文。重复MACID检测实例2号节点上线后,发送重复MACID检测报文。417000100d1dd1100将CANID417转换为二进制形式:重复MACID检测实例ext01DeviceNet应用层协议连接和报文组通讯报文重复MACID检测建立连接DeviceNet对象模型DeviceNet设备描述建立连接节点1Connection(连接)节点#1节点#2应用程序应用程序ConnectionIdentifierConnectionIdentifier节点2连接方式显式连接I/O连接显式连接显式连接为网络上两个节点间提供了通信路径;主要用于发送/接收节点间的显式报文,如节点的配置、故障诊断等;显式连接是一对一的连接,报文接收方必须向发送方做出接收正确或错误的响应。

显式连接ext利用未连接报文管理器(UCMM)建立显式连接;利用预定义主/从连接建立显式连接。UCMMUCMM:UnconnectedMessageManager未连接报文管理器UCMM通信接口是为了建立Connec-tion的“最初的入口”使用UCMM通信接口动态地建立ConnectionUCMM的服务extDeviceNet通信协议规定:建立显式信息连接服务代码=4B,用于建立一个显式信息连接。关闭连接服务代码=4C,用于删除一个连接对象并释放所有相关资源。UCMM-建立连接设备先通过组3的报文ID=6发送未连接显式请求报文,然后通过UCMM端口打开显式连接请求;如果对方同样支持UCMM并且可以响应该请求时,通过组3的报文ID=5发送未连接显式响应报文,然后通过UCMM端口打开显式连接响应。UCMMext报文组3标识符:UCMM-显式连接请求格式R/R=0时,请求报文。服务代码=4b,建立显式信息连接服务。UCMM-显式连接响应格式R/R=1时,响应报文。服务代码=4b,建立显式信息连接服务。建立UCMM实例例:2号节点与3号节点建立UCMM连接实例。2号节点发送请求报文:782034b0230将CANID:782转换为二进制:建立UCMM实例ext数据034b0230建立UCMM实例ext具有UCMM功能的3号节点回应信息:74302cb01000600将CANID:743转换为二进制:建立UCMM实例ext数据:02cb01000600关闭UCMM连接该服务用于中止在某个节点的连接。关闭连接请求作为未连接请求信息发送(信息组3,报文ID6)。成功关闭连接响应作为未连接响应信息发送(信息组3,报文ID5)。关闭连接请求格式成功关闭连接响应显式连接ext利用未连接报文管理器(UCMM)建立显式连接;利用预定义主/从连接建立显式连接。预定义主/从连接UCMM根据建立连接的请求,分配连接实例ID并对连接实例ID进行动态管理,对设备硬件和软件能力有一定要求。而在实际使用中,许多应用情况简单,预先建立的主从连接足以满足要求。因此,DeviceNet定义了一个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和仅限组2从设备,以降低从站的成本和简化设备配置。预定义主/从连接ext仅限组2的设备上线后不会主动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它需要等待主设备发送Allocate(分配)请求命令,然后响应主设备从而建立显式连接。

组2-报文6:仅限组2未连接显式请求报文(分配预定义主/从连接)。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报文类型:I/O位选通命令/响应报文I/O轮询命令/响应报文I/O状态改变/循环应答报文I/O多点轮询响应报文显式响应/请求报文未连接响应报文仅限组2未连接显式响应/请求报文连接方式显式连接I/O连接I/O连接通过UCMM或预定义主从连接建立I/O连接。I/O连接交换I/O报文。DeviceNet没有定义与I/O报文数据区内数据有关的任何协议。

I/O连接类型位选通(BitStrobe)轮询(Poll)状态改变(ChangeofState)循环(Cyclic)位选通唯一的多点输出(Multicast)命令应答为点对点(pointtopoint)主站/从站间的高速数据交换

用于较少的I/O数据交换

OUTPUT数据最大1位/设备INPUT数据最大8字节/设备位选通ext该Message包括由64位(8字节)的位列组成的输出数据,网络上的每个MACID分配有1位的输出位。MACID=9

从站MACID=11

从站MACID=12

从站MACID=13

从站MACID=62

从站主站MACID=1Bit-Strobe

Command

的数据区010111213146361...162...29I/O连接类型(数据触发方式)位选通(BitStrobe)轮询(Poll)状态改变(ChangeofState)循环(Cyclic)轮询Command/Response为点对点用于所有各种规模的I/O数据交换当数据超过8个字节时,则执行分段传送轮询extMACID=62

从站MACID=12

从站MACID=11

从站MACID=9

从站.......MACID=1主站主站向各个从站发送请求,从站应答。根据设定在主站(扫描)中的扫描清单(Scanlist)来确定指令发送的对象从站。轮询extSCANNERDrive1SensorDrive3Drive2AnalogI/OI/O连接类型(数据触发方式)位选通(BitStrobe)轮询(Poll)状态改变(ChangeofState)循环(Cyclic)状态改变设备状态改变时刻发送数据;除了必要时外不进行数据发送,因而减轻了网络的通信量;由主站向从站设定最新数据的最小发送时间间隔;由从站举手来开始I/O数据的发送;适用于离散型设备,使用事件触发方式。状态改变extMACID=62

从站MACID=12

从站MACID=11

从站MACID=9

从站.......MACID=1主站ACKMessage(选项)被设定为ChangeofState的设备,当它检测出变化时发送数据。状态改变extSCANNER1HMIDrive1SensorDrive3Drive2SCANNER2I/O连接类型位选通(BitStrobe)轮询(Poll)状态改变(ChangeofState)循环(Cyclic)循环可以根据设备信号产生的快慢,灵活设定循环进行数据通信的时间间隔。主站和从站均可主动进行信息发送。适用于一些模拟量设备。循环extSCANNER1Drive1TemperatureSensorDrive3Drive2CyclicRate100msCyclicRate200msCyclicRate50msCyclicRate25msDeviceNet应用层协议连接和报文组通讯报文重复MACID检测创建连接DeviceNet对象模型DeviceNet设备描述DeviceNet对象模型DeviceNet协议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描述,将一个DeviceNet节点抽象为对象集合,由此定义了节点外部的显性表现,而内部的所有参数全部由类-实例-属性的关系来寻址。

DeviceNet的每个设备都由两类基本的对象集组成,分别是与通信相关的对象和与应用相关的对象。DeviceNet对象模型传统的软件设计中运用数据结构、函数和过程,在对象模型中,我们把这些捆绑到一起,改变这些术语的名字,分别称之为属性(Attributes),服务(Service)和行为(Behavior),整体称为对象(Objects)。DeviceNet对象模型Object中具备Attribute(属性)。所谓Attribute就是对象的「特性」。Attribute提供状态信息、管理Object的运作。Object具备Service(服务功能)。Service是Object执行某一动作的触发器。Object具备Behavior(行为)。Behavior表明了对于特定的Event(事件)进行何种动作。对象模型对象模型extCommunication(通讯)设备网对象连接对象标识对象信息路由器Application(应用)Application固有Application一般参数对象组合对象通讯对象(1)DeviceNet对象DeviceNetObject提供网络的组态以及状态。DeviceNet通信接口的MACID和波特率BUSOFF(总线断开)中断的处理分配信息-主站的MACID和分配选择(AllocationChoice)Allocate/Release_M/S_Connection_Set

连接对象I/O和显式连接的管理标识对象供应商ID,设备类型,产品代码,序列号等该设备的标识和一般信息。信息路由对象将显式信息转送给应用对象通讯对象(2)Application一般组合对象将来自不同应用对象的不同属性组合成一个能够随单个报文传送的属性。参数对象提供对各个参数进行Read/Write访问Application固有例如:现场传感器、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出应用对象对象寻址ObjectModel定义了对产品内部的Object进行逻辑上的寻址/访问时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以DeviceNet协议的形式来表示。设备地址–以整数来设定DeviceNet上的节点。在同一网络上不允许有相同的MACID。类标识符(ClassID)实例标识符(InstanceID)属性标识符(AttributeID)对象寻址ext对象寻址ext服务代码:表示ObjectInstance或是ObjectClass所提供的功能的整数值。MACID#1DeviceNetMACID#4Class#5MACID#4:Class#5:Instance#2:Service#5Class#7Instan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