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方法论_第1页
宪法学方法论_第2页
宪法学方法论_第3页
宪法学方法论_第4页
宪法学方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学方法论

徐涛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史均无不昭示:系统而可靠的方法论,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显著标志,而且也可为其纵深的发展奠定基础。德国现代法学巨擎拉伦兹就曾明言,法律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宪法学作为法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地位和重要程度应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很多观点认为在我国由于宪法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和贯彻因而并不加以重视,但这并不影响许多宪法学者投身于对宪法学的研究和热情。如前文所述,在研究宪法学之前也必然应厘清宪法学需要何种科学的方法论作为作为研究的基础。本次作业就我国目前关于宪法学方法论的一些研究近况和学者间的学术分歧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某些方面作一些个人的陋见一、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的概念对于如何理解法学方法论或者说对其作一个准确的概念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学界也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可以对若干个概念进行一些梳理从而对法学方法论这一个概念作一个整体的把握。1、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对其定义的具体内容有很多,一般是指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手段、方式、步骤和程序。林来梵教受认为,方法乃着眼于为达至目标而采用的那些具体的手段或方式。而针对不同的目的或者哲学立场,各种方法均有被运用和被替换的可能性,而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对应。至于“方法论”,顾名思义,则可以理解为是关于方法的论说或理论。它在方法思考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已包含了哲理性的思辨,甚至不但有可能包含了对方法本身的拓展和统摄,也有可能包含了对方法本身的反思和重构,力图发展新的思考范式,形成自洽的体系。区分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论”一词是指对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一般来说,它要涉及到研究主体思考问题的角度选择,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研究途径的比较选择,研究手段的筛选和运用,研究目的的限定等。而“方法”一词则指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工具。这就决定了方法论的主要功能或目的“是要帮助科学发挥最好的效力,或者说是要引导如何从事科学研究,而不是指导平庸的科学如何工作”。而“方法”的功能或目的,旨在提高研究效率,但不能给予人以指导。这意味着,“方法论”对研究者带有约束性甚至强制性的规定,它要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大的效益。这就预示着其实质是特定世界观在特定对象上的具体应用。而方法不能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只在前两个问题解决后,它只提供用什么做,即怎样做的问题。因此,不同的方法论者,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

2、法学方法论的三层内涵

(1)法学的含义拉伦兹在《法学方法论》一书的引论中指出:这种法学,是一种以某种特定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法秩序为基础及界限,借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其主要指的是法律学,或曰那种法教义学或教义法学、实定法学意义上的“法学”。(2)所谓的“法学方法”。既然“法学”乃是法教义学或实定法学意义上的“法律学”,那么,这里的“法学方法”,主要也就指的是法律适用中有关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的方法,尤其是法官在裁判过程中所运用的法律解释、法律适用和法律发展(或法律续造)的方法,因而多涉及形而下的技术层面。(3)所谓的“(方法)论,在此,主要涉及与法律适用、法律解释和法律发展(或法律续造)的有关法哲学或法理学性质的间题,即有关对这些方法的外向性的哲学探究所进行的思辨和论断,如涉及通过这些方法所进行的法判断的正当化问题,具有一定高度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二、宪法学方法论

如前文所述,法学方法论中的“法学”意为法教义学意义上的各个部门法学,那么就表明,法学方法论的最终目标,其实乃为了指导或评价各部门法的研究。而将其用之于后者,则自然也可形成各部门法学的方法论。宪法学方法论便是其一。(一)各国通行的宪法学方法一个是从传统来看。传统的方法应该是法教义学意义上的方法,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法学意义上的宪法学。第二种是现代出现的几种方法,林来梵教授认为它们基本上都属于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宪法学,其中又有几种具体的主要的门类或流派:第一种是狭义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宪法学;第二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宪法学,但这里所说的“政治学意义上的宪法学”和作为政治话语的宪法学有所不同。第三种则是在美国等国家沛然兴起的、在当下中国也有所影响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宪法学;第四种虽然是哲学意义上的宪法学,有人把它叫做宪法哲学;第五则包括其他多种,比如宪法人类学,宪法心理学等多种宪法学的门类。应该说,各个国家的宪法学所运用的方法,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综观各国状况,以上这些方法大致就是它们通行的方法。德国宪法学格贝尔他首次把法学的方法引人到国法学当中。拉邦德他进一步把格贝尔从民法学中引人的所谓“法学方法”加以提炼、演绎和运用,最后确立了自己的体系耶利内克开始摆脱了拉邦德的方法,进人了二元论的方法中去(耶利内克的一般国家学体系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事实论的研究,一个是规范论的研究,二者是并立的,并且是井水不犯河水地并立在一起的,他建立了就是这样一个国法学体系。当然在这个体系当中,最重要部分还是在于规范论的研究)。凯尔森他继承了耶利内克规范论的研究,并且把具有深厚传统的规范论研究推向极致,这就形成了纯粹法学。施米特跟凯尔森截然不同,他继承了耶利内克二元论研究中的事实论部分,创立了政治宪法学。(二)我国当前的状况

自1982年《宪法》颁布施行30年以来,我国宪法学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中方法论的更新构成了宪法学重要学术特色,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宪法解释学、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的学术之争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学界围绕方法论中的事实与价值问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即强调规范价值;强调政治现实、片面主张适应现实、让规范做出让步;合理处理规范与现实的冲突、尽可能采取平衡方式。规范宪法学

规范宪法学以林来梵教授为代表。其代表作《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比较详尽的说明其观点。1、规范宪法学的两层含义在方法论上大致包含如下两层相互勾连、逐步递进的结构。第一层含义:“围绕规范”主张必须让宪法学返回规范。立足于这一立场,宪法学的核心任务应该在于探究宪法规范,而考量那些围绕着这一轴心展开的其他宪法现象则是为完成上述任务服务的次阶任务。第二层含义:对宪法规范之正当性的关怀。

规范宪法学的理论主张以二元方法论为方法基础,人权规范至上是其安全阀,规范宪法学跃升为人权宪法学,以区别于纯粹法学。也正是在这一步,规范宪法学收窄、甚至是放弃了对二元方法论的坚守。规范宪法学认为自然法这种道德本体理论存在致命缺憾,并且会对实证法的安定性产生冲击,因此以“宪法文本”为基础和“围绕规范”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规范宪法学也承认法律实证主义的不足,并认为必须通过引人一定程度的价值判断加以纠正。

2、规范主义宪法学的方法倾向

根据林来梵教授的观点,规范主义宪法学的方法倾向有两个方面:(1)把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化马伯里诉麦迪逊案(2)把法律问题技术问题化。法律解释

政治宪法学

在德国,施米特继承了耶利内克二元论研究中的事实论部分,创立了政治宪法学。在我国,政治宪法学作为一个思想学术派别真正浮出水面,应该说是在2008年。这一年,北京大学的陈端洪教授在《中外法学》发表了《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一文。该文甫一发表,就引起宪法学界的广泛争议和批评。此外该学说代表人物还有高全喜、强世功等学者。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不同,它强调的是宪法的“实然”状态,追问“宪法到底是什么”,强调不成文宪法、政策及利益的重要性,,政治宪法学强调必须关注政治实践与惯例,关注国家整体的权力结构、秩序、民族空间。与之相对,规范宪法学更加关注个体,关注具体权利的实现。宪法教义学1、法教义学(1)法教义学概念

法教义学,简单而言,就是“对于法律素材的科学体系化的预备”,或者“对给定的法律素材的体系性建(重)构。按照魏德士的概括,法教义学提供对实定法的论证,给出法律问题的解决模式,包括一切可以在法律中找到的以及法学与法律实践为法律增加的理论规则、基本规则和原则。阿列克西将法教义学概括为三个不同层面的工作:①对现行的有效法律的描述;②对贯穿于现行法律中的概念和体系的研究;③给出解决法律争议问题的建议。通过对实定法的解释,将复杂的规范进行类型化,建构统一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框架,并设定分析案件的典范论证步骤,教义学为法规范的适用、为实践问题的解决预先作出准备。(2)法教义学的任务与功能任务:为法律人解释法律和处理案件提供框架性规则指引功能:①简化法律工作②总结过去、启发新知③控制法律人的恣意维护法的安定性(3)法教义学的方法解释体系化2、德国宪法学的教义化三月革命前:政治问题与宪法问题不分第二帝国建立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