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100-10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考点: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和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代表人物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的破裂。P10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②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③五四运动的口号与过程?哪个口号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性质?④五四运动的目的是什么?⑤五四运动获得了哪些初步胜利?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⑦五四精神是什么?⑧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⑨用课文中的事例,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191919491840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与经过、目的、初步胜利(成果)、历史意义(性质、历史影响)、五四精神、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

①原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直接原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②时间、爆发地:1919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来历)北京③口号与过程:前期: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发端于北京,主力军是学生(罢课),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打着“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标语,以罢课示威游行的方式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进行斗争。后期:6月初,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波及到全国22省,给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以沉重的打击。注:前期阵地是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阵地是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整个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充当了爱国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鼓动者和组织者。④目的:抗议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要求严惩亲日的卖国贼曹汝霖等人⑤初步胜利:北洋政府最终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⑥性质:一场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这个性质)⑦意义: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体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⑧五四精神:团结、进步、爱国、科学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表参与者反对的对象性质斗争的形式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学生、工人阶级、商人等封建专制制度,旧文学,旧道德

帝国主义、封建北洋军阀政府思想解放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改革文学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⑩用课文中的事例,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这些运动都是制度层面的一种改良;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精神层面的反思。从制度到精神,表明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代表人物。P102-104二、历史性的转折1、中共成立的背景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五四运动的影响2.中共成立的条件:1)阶级基础2)思想基础3)组织基础3.中共的成立:(1)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2)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4、中共成立的意义二、历史性的转折:

1、中共成立的背景1)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五四运动对中共成立的影响是什么?2.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1)阶级基础是什么?2)思想基础是什么?3)组织基础是什么?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是谁在哪里成立的?“南陈北李”是什么意思?二、历史性的转折:

1、中共成立的背景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②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2.党成立的条件(阶级、思想、组织):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陈独秀1920年上海,“南陈北李”)3、党的成立1)中共的生日是哪一天?2)中共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成立的?这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后来转移到了哪里?3)陈独秀和李大钊参加了一大吗?参加者有哪些?4)这次会议上有哪些主要内容?党的名称是什么?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党成立后的重点工作是什么?3.党的成立:(1)中共一大:①时间:1921年7月注:党的生日是7月1日

②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③与会代表: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李达等12名正式代表,1名列席代表及共产国际代表(没有陈独秀、李大钊)④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确定党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2)中共二大:1)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2)召开的地点是哪里?3)中共二大有哪些主要内容?4)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党的近期奋斗目标是什么?提出了什么民主革命纲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共确定要组建什么战线??5)中共的成立对中国历史有何意义?6)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新”是指什么?(2)中共二大:①时间:1922年7月②地点:上海

③内容:A.最终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B.近期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主张联合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注:一大和二大目标的不同:我党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选择)(3)党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走上了新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的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的破裂。P105-106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1、第一次国共合作:(起止时间、条件、实现的标志、政治基础、形式、目的、成果、破裂的时间和标志)2、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出发地、目的、北伐的对象、总司令、重要战役、胜利进军的原因、胜利发展的意义、结果、失败的原因)3、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意义)4、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及其建立的时间和地点、最大的根据地、意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原因、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5、长征(时间、原因、途经重大事件等、结果、意义、长征精神)6、遵义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第一次国共合作:(1)合作的起止时间是?(2)合作的条件有哪些?哪一次会议确定了国民党合作方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什么政策?(3)合作的正式实现的标志是什么?(4)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合作的形式是什么?(5)合作的目的是什么?(6)合作有哪些成果?(7)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条件、标志、基础、形式、目的、成果、破裂):(1)合作的时间:1924-1927年(2)合作的条件(背景):①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方针;②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合作的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共产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4)合作的政治基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加入了反帝的内容)】(5)合作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并非两党合并

)(6)合作的目的: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7)合作的成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标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时期):①北伐开始于何时?从哪里开始出发北伐?②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总司令是谁?③北伐有哪三条路线?对象是谁?④北伐的重要战役有哪些?谁领导的哪个军队赢得了“铁军”称号?⑤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⑥北伐胜利发展的意义是什么⑦最后,北伐的结果如何?其原因有哪些?之后,哪个政权名义上统一了中国?这个政权结束于何时?2.北伐战争(又称作国民大革命时期,1926-1927):①开始时间、军队名称、出发地:

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②目的: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③三路北伐(对象):封建军阀--两湖、闽浙、江西(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总司令:蒋介石⑤重要战役:在湖北贺胜桥战役,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军队的主力(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声威大震,赢得“铁军”称号)⑥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a.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人的勇猛作战b.工农大众的大力支持c.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⑦胜利发展的意义: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北洋军阀的势力基本上被消灭);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如,中国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⑧结果: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