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川乌与附子、黄连_第1页
生药学川乌与附子、黄连_第2页
生药学川乌与附子、黄连_第3页
生药学川乌与附子、黄连_第4页
生药学川乌与附子、黄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头与附子

RadixAconitietRadix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主根(母根)。

附子为卡氏乌头侧根(子根)的加工品。块根通常2个连生,栽培品的侧根(子根)通常肥大。叶片掌状三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窄长,花序轴上被贴伏反曲的柔毛,花青紫色蓇葖长圆形,长约2cm,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产地与采制主要栽培于四川母根晒干后称为川乌,较大的子根习称为“泥附子”,加工成下列4种:

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

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直接入药;盐附子、川乌均需制后入药。性状特征乌头: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麻舌。(有剧毒,须注意)。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粗糙,附盐霜,周围有突起的支根(俗称钉角)顶端凹陷,为芽的残迹。质重而坚硬,夏季多潮解变软,难折断,断面灰棕色,中央略浅,现多角形形成层环纹,并有食盐结晶。气微弱,味咸而麻辣。(有剧毒,尝时应注意)

以肥大、坚实、灰黑色、表面光滑者为佳。

黑顺片:呈不规则的片状,周围略翘起。表面褐色,略平坦;切开面黄棕色,略透明,可见纵向稍突起的导管束纹理。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样。气微弱,味淡。

以片大、均匀、色棕黄、坚硬者为佳。

白附片:呈不规则片状,全体黄白色,透明,余同黑顺片。显微特征盐附子:块根:后生皮层最外为一列黄色栓化细胞,其内为7~8列皮层薄壁细胞横向延长皮层内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宽广,有小形筛管群散在。形成层环呈多角形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内侧,以角隅处较发达,导管略呈“V”字形或放射状排列。有时可见1至数个根迹维管束。中央髓部为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显微特征乌头根横切面简图粉末特征后生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垂周壁稍厚,有的壁呈瘤状增厚突入细胞腔内。石细胞类长方形、多角形,孔沟明显。化学成分1.二萜类生物碱:其中的双酯型生物碱约0.4%-0.8%,是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人的致死量为3~4mg)。2.水溶性生物碱(强心成分)理化鉴别川乌或附子乙醇浸出液,加香草醛和0.5N硫酸溶液少量,沸水浴上加热20分钟,显红紫色。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与氨试液0.5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0.25mol/L)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适量,用水稀释后照95版中国药典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31nm的波长出有最大吸收。

TLC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镇痛作用。

3、降血糖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川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水煎剂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但剂量加大则引起心律失常,终致心脏抑制。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乌头碱小剂量引起小鼠扭体反应。

6、抗癌作用。

7、毒性: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功效川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须炮制后内服。能祛风除湿,温经镇痛。生川乌外用镇痛。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温中止泻。附注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

Reichb或野生乌头属植物的干燥块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成分、功效也与生川乌相似,一般须炮制后使用。草乌又为中药麻醉剂的组成药物。黄连

Rhizoma

Coptidis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teaC.Y.ChengetHsiao、云南黄连C.teetaWall.或峨嵋野连C.omeiensisC.Y.Cheng的干燥根茎。分别称为味连、雅连、云连、凤尾连。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坚纸质,卵状三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表面沿脉被短柔毛。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3-8花,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雄蕊多数,外轮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长。蓇葖果,黑色,8-12个集生于增长的小花梗上,花期2~4月,果期3~6月。采制味连栽培4~6年后均可采收,但以第五年采挖为好,一般均在秋末冬初(10~11月间)下雪前采收。挖起根茎后,除去地上部及泥土,然后干燥。一般采用烘干法,温度应徐徐增高,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烘至最小的根茎干后即可取出,按大小分成两批,再分别进行烘干,每3~5分钟即应翻动一次,温度可比初烘时高些,但也须徐徐增高,防止烘焦,取出前几分钟,温度增高,并需不断翻动,最后撞去灰渣及须根即得成品。.雅连:与味连大致相同。云连:秋季挖出根茎,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烘干,撞去须根及杂物,再喷水使表面湿润后,用硫磺熏12~24小时,干燥后即为成品。凤尾连:长年可采挖,但以11月采挖为好,挖出根茎后除去须根,留下一段叶柄,晒干,扎成小把。主产味连主产四川、湖北省,陕西、甘肃等省亦产。主要为栽培品,是商品黄连的主体。雅连主产四川,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云连主产云南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培。性状特征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似鸡爪表面灰黄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及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或橙黄色,呈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味连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质轻较硬。

云连:多为单枝,较细小,弯曲呈钩状。多无过桥杆;质轻而脆

雅连云连凤尾连本品多呈微弯曲的圆柱形,下有分枝,无"过桥"。显微特征1.味连: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较宽,散有鲜黄色椭圆形石细胞,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维管束外韧型,呈断续的环形排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可见黄色细长的石细胞。射线宽窄不一;木质部细胞均木化。中央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群。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1.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可见层纹,孔沟明显。

2.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壁厚,可见纹孔。

3.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壁微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2.雅连:根茎横切面与味连相似,但木质部内侧及髓部有多数石细胞群。3.云连:根茎横切面、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4.凤尾连:根茎横切面与味连相似,但髓部有多数石细胞群。石细胞分布部位味连雅连云连凤尾连皮层

髓部++

++

++-

-

+

++不同来源的黄连及土黄连的区别味连雅连云连凤尾连土黄连性状过桥有有无无无(根茎连珠状)显微皮层髓部++

++

++-

-

+++++理化荧光木质部显金黄色荧光无功效功效类似化学成分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型为主,约4%-8%,尚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理化鉴别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下,木质部显金黄色荧光;取粉末或切片,加70%乙醇一滴,片刻后加稀盐酸或30%硝酸1滴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小檗碱盐酸盐或硝酸盐)。取粉末或切片,加70%乙醇1滴,片刻后加稀盐酸或30%硝酸1滴,放置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消失(小檗碱的盐酸盐或硝酸盐)TLC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及抗原虫作用(黄连、小檗碱)

抗腹泻作用(小檗碱)抗炎和免疫促进作用(黄连、小檗碱)小檗碱口服有一般的镇静作用功效味苦,性寒。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呕吐、腹痛泻痢、目赤肿毒、口舌生疮、湿疹、烫伤、吐血、衄血。用量3~9mg;外用适量。附注中药黄连的原植物尚有:

(1)短萼黄连C.chinensis

Franch.Var.brevisepala W.T.WangetHsiao,习称土黄连;

(2)线萼黄连C.lineavisepalaT,Z.WangetC.K.Hsieh, 习称草连;

(3)古蔺野连C.gulinensisT.Z.WangetC.K.Hsieh,

(4)爪萼黄连C.chinensis

Franch.Var.unguiculata T.Z.WangetC.K.Hsieh,以上4种所含生物碱 9.5%-11.8%,其组成与味连或雅连相似。小檗碱的资源植物主要有:

小檗科十大功劳属、小檗属、南大竹属。

毛茛科黄连属、唐松草属。

防己科黄藤属。

罂栗科白屈菜属、刺罂栗属、延胡索属。

芸香属吴茱萸属、飞龙掌血属、花椒属、黄柏属。作业

习题1:川乌和草乌的来源、原植物形态、性状有何不同?二者在功效上有何区别?

习题2:川乌主含何种成分?试用薄层层析法鉴别

习题3:试述附子商品药材及其鉴别特征、功效上的区别

Key习题1:

⑴来源:

川乌为毛莨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根)。

草乌为同属植物北乌头A.kusnezoffii

Reichb.及卡氏乌头A.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块根。

⑵植物形态区别:

卡氏乌头总状花序,花序轴密生贴伏的反曲柔毛;北乌头花序总状,有时近窄圆锥花序,花序轴光滑无毛。

⑶性状鉴别:

川乌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外表棕褐色,有瘤状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断面粉白色或浅灰黄色,饱满。

草乌①北乌头块根呈不规则圆锥形,形如乌鸦头。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有的具突起的支根("钉角")。子根附生于上端,表面光滑,形状较小。切断面灰白色。干瘪。②卡氏乌头块根与川乌相似,子根为纺锤形,上部一侧有与母根脱离后的疤痕。

⑷功效:

川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等。因毒性较大,很少用于内服,仅对沉寒痼冷,非此大辛、大热之品不可去者方用之,但用量宜轻,且宜久煎。

草乌性味与生川乌相仿,其毒性尤大。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祛痰消肿。常用于风寒湿痹,中风瘫痪,脘腹冷痛,痰癖、痈疸等。用时更宜慎重,不可轻率内服。

习题2:

种乌主含双酯类生物碱(包括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其薄层层析鉴别方法为:

取生川乌、制川乌粉末各5g,分别加以10%氨水4ml,湿润1小时,加苯50ml,超声振荡20分钟,放置1昼夜,时时振摇过滤,分取苯层,用3%盐酸50ml萃取3次(20ml,20ml,10ml)酸液用浓氨水碱化,用氯仿萃取2次,每次25ml,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加甲醇制成每ml约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液。点样于同一硅胶预制板上,以正己烷-二乙胺(5∶1)为展开剂展开。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色斑。

习题3:

附子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商品药材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挂附片。

⑴鉴别特征:

①盐附子又叫咸附子。呈圆锥形,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表面灰黑色,有盐霜。质重而坚硬,难折断,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并有食盐结晶。味咸而麻,刺舌。

②黑顺片又叫黑附片。为带皮的纵切片,呈不规则形,上宽下窄。表面黑褐色,世开面暗黄色,油润光滑,略透明,并有纵向脉纹(导管)。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味淡。

③白附片又叫白片或刁片。形状、气味与黑顺片相同,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片较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