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苏轼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代诗人]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时间)(地点)(事件)——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遮:遮盖,掩盖。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你怎么理解“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有遮住山。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地跳进船里。你能说出这两行诗的意思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对偶你发现这两行诗里运用了什么写法?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吗?来得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两行诗你觉得哪些词或短语不理解?卷地风来水如天(风从地面卷起。)(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而来的大风,忽然把乌云和雨点吹散了。望湖楼下面的水像天空一样,水天一色,一片汪洋。

你能说出这两行诗的意思吗?你从这两行诗又发现了这雨有什么特点?去得快大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本课的两首古诗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点?共同点:都是写六月西湖的景色,景中有情,情在景中。皆具诗情画意。不同点:①前一首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后一首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本课的两首古诗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点?不同点:②前一首写的景物多,变化快,动态多,是在楼上所见的雨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后一首只写“莲叶”“荷花”两景,突出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是在寺下所见的晴天湖景。两句议论,两句写景。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