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中学2022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中学2022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中学2022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中学2022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中学2022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中学2022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水果贮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低CO2、高O2、零下低温

C.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低O2、无CO2、零下低温参考答案:A2.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民间美食,通常分为青方、红方、糟方三大类。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在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过程中全程需要氧气的是 。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 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2)腐乳的发酵过程中能起到防腐作用的物质有____三类。青方、红方和糟方三类腐乳中,____类没有加入辅料。现代工业生产腐乳,必须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对豆腐灭菌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3)科学家研究了食盐用量对豆腐乳品质及发酵周期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随食盐用量的增加,豆腐乳品质的综合评分总体上呈现 趋势,选择食盐用量为

较为适宜。发酵周期与食盐的用量成

相关,原因可能是

。参考答案:(1)果醋

碳源、氮源、水

(2)酒、香辛料、盐

青方

高压蒸汽灭菌

(3)先上升后下降

10%

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其对发酵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或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其对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1)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制作果醋所利用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为:①豆腐上长出毛霉→②加盐腌制→③加卤汤装瓶→④密封腌制。可见,在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过程中全程需要氧气的是果醋。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碳源、氮源、水等基本营养物质。(2)在腐乳的发酵过程中,加入的酒、香辛料、盐都能起到防腐作用。在青方、红方和糟方三类腐乳中,没有加入辅料的是青方。对豆腐灭菌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3)曲线图显示:随食盐用量的增加,豆腐乳品质的综合评分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食盐用量为10%时,豆腐乳品质的综合评分最高,说明此浓度是选择食盐用量较为适宜的浓度。发酵周期与食盐的用量成正相关,原因可能是: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对发酵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或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对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3.高中生物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列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的是(

)

A.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B.小麦种子细胞中的脂肪被苏丹IV染成糯黄色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颜色越来越深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缓慢移向细胞两极参考答案:C4.关于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①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④染色体复制时,DNA分子也复制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参考答案:B5.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2O→[H]+O2参考答案:C6.一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分析,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常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没有发生变异C.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D.DNA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B7.下列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物质是(

)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C.丙酮酸和丙氨酸

D.脂肪和脂肪酶参考答案:B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参考答案:C根据中心法则,RNA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A正确;根据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原则,不同RNA形成过程中所用的模板DNA是不同的,所以两种RNA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也会发生RNA的合成,C错误;转录产生RNA的过程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RNA链可以与相应的模板链互补,D正确。【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以及遵循的原则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9.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可能是男性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甲比乙少了一个B(b)基因,可能是缺少了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也可能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也有可能B(b)基因在X染色体上,甲为男性。10.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图②虚线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其它条件不变)后,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适宜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比值与时间的关系参考答案:C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分析题图:图①表示随着横坐标因素的增大,纵坐标所示因素减小;图②表示生成物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且虚线调节下,反应速率更快。解答:解:A、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物浓度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降低,因此曲线①可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A正确;B、增大酶浓度,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因此曲线②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后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正确;C、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高,因此曲线②中实线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而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C错误;D、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催化效率,实线可表示某温度下酶的活性较低,而虚线表示的温度对酶的活性更适宜,催化效率较高,因此曲线②可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几种主要因素的曲线图,判断图①和图②中曲线所代表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图②,要求考生明确虚线所代表的酶促反应速率更快,所以虚线所对应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更高。11.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min左右D.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参考答案:B通过图示可知,被感染的细菌百分比一直不变,说明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A正确;通过图示可知,上清液中35S在百分比达80%之后就不再明显增加,说明即使充分搅拌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C正确;通过图示可知,上清液中35S在2分钟左右,其百分比达80%,并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min左右,B正确;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说明有部分细菌发生裂解,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D错误.【名师点睛】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从细菌表面脱落,离心后蛋白质外壳随细菌到沉淀物中,导致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如果对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通过半复制保留产生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到上清液中,从而使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12.从水稻的根尖细胞分离出某细胞器,进行分析,其碱基组成如下表所示ATGCU350304215

则该细胞器中所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mRNA→蛋白质

B.6CO2+12H2O→C6H12O6+6O2+6H2O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D.2C3H4O3+4[H]+6H2O+6O2→6CO2+12H2O+能量参考答案:A1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③21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病④只要有一个软骨发育不全基因就会患软骨发育不全⑤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⑥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参考答案:B14.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促使H2O2的分解

D.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片中的酶参考答案:C15.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参考答案:C16.为研究培养基成分对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科学家完成下表所示的实验,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原生质体存活,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基培养天数1MS培养基7天2纤维二糖+MS培养基7天 A.纤维二糖有助于愈伤组织形成B.纤维二糖降低了细胞分化能力C.实验中所用的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需要严格灭菌D.培养基还需要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考答案:C1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低温麻醉能增强脑对缺氧的耐受性C.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参考答案:B18.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X的跨膜运输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B.结构A是糖蛋白,具有识别生长素的功能C.当生长素浓度适宜升高时,细胞壁内的环境pH会降低D.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关系参考答案:C【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H+进入在ATP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壁,H+进入细胞壁后使细胞壁的纤维素分子的多糖链水解,细胞壁松弛,细胞伸长,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解答】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酶X的跨膜运输是胞吐作用,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结构A能接受生长素的刺激,属于受体,位于细胞膜内,不是糖蛋白,则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说明具有识别生长素的功能,B错误;C、当生长素浓度适宜升高时,H+更多运输到细胞壁,细胞壁内的环境pH会下降,C正确;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促进细胞伸长,属于协同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赤霉素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19.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B.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教材基本实验的考查马铃薯细胞中含有蛋白质,A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应该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因为淀粉已被分解,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已无意义了,B错误;黑藻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原生质呈绿色,细胞质壁分离或复原时便于观察,C错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正确。20.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B.人的身体是由许多器官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而形成的整体,可以看作是一个生命系统

C.对于任何一种生物,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的组成是不变的

D.从生物圈到细胞中,各个生态系统,大大小小的群体、个体、个体的组织器官,都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参考答案:C2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乳酸菌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物质氧化过程完全相同C.甲状腺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参考答案: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核糖体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RNA),A项错误;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CO2,二者进行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但第二阶段的物质氧化过程不同,B项错误;甲状腺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但不能直接结=接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C项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D项正确。22.下列关于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端在中间,疏水端在两侧C.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D.液泡的体积能随着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参考答案:B【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均可以运动,故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端在两端,疏水端在中间,B错误;C、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一部分物质可以通过,一部分不能通过,C正确;D、细胞吸水,液泡增大;细胞失水,液泡变小,D正确。故选B。23.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下图中的哪一个参考答案:B2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细菌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拟核

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③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④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⑤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5.【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参考答案:(1)消灭杂菌增加乳酸菌含量(2)无氧呼吸细胞质(3)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4)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较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1)盐水中可能含有杂菌,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要煮沸,以便杀死盐水中的杂菌。陈泡菜中含有现成的乳酸菌,加入后,可以缩短制作时间。(2)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3)都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发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增加,其他杂菌较少;原因是酸性条件下,不利于杂菌生存,增加乳酸菌的数量。【试题点评】本题通过考查泡菜制作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判断能力。2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有()①用同时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提取色素③用马铃薯块茎作材料以验证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CO2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功能相同⑤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假说内容.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参考答案:D【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3R: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81: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解答】解:①用分别被32P、35S标记的两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②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液法分离色素,而不是提取色素,②错误;③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因此用马铃薯块茎作材料,不能验证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CO2,③错误;④盐酸在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中的作用除了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外,还具有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加速DNA与染色剂结合的作用;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来,④错误;⑤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实验验证,⑤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细胞呼吸等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是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7.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是第几代)

A.三次(第四代)

B.四次(第五代)

C.五次(第六代)

D.六次(第七代)参考答案:B28.(05江苏卷)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A、外显子

B、编码区

C、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非编码区参考答案:答案:B29.右图表示某条件发生变化后,生物体内某种物质含量或合成量的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食物缺碘——动物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B.饲喂甲状腺激素——动物促甲状腺激素含量C.气温降低——植物脱落酸含量D.单侧光照——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参考答案:B3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分解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剧烈运动时人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着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情况下每摩尔葡萄糖释放的能量较少,因此合成的ATP也少,所以与安静是不相等;Na+在人体内环境中主要维持细胞外的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自然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就必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把Na+泵出细胞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TP中的“A”指的是腺苷,由腺嘌呤A和核糖组合,DNA、RNA中的碱基“A”指的是腺嘌呤,所以不是同一物质;活细胞内ATP和ADP的含量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饥饿细胞亦不可例外。3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参考答案:A3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4、5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2过程除外)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参考答案:B33.父本为双显性纯合子,母本为双杂合子,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其子代中,非亲本基因型人个体占子代总数的(

)A.9/16

B.3/16

C.1/16

D.1/2参考答案:D34.下列图片中不是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参考答案:D35.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将鱼体细胞的核植入雌鱼去核卵细胞中的实验,培育出克隆鱼。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实验过程的是()参考答案:C36.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实验的是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促使融合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参考答案:B37.某植物体三个相邻细胞,细胞液浓度为a>b>c,则三细胞之间水分相互渗透的方向是

A

B

C

D参考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解析:根据题意水分子是从含水量高的地方流向含水量低的地方,即从细胞液浓度低的地方流向细胞液浓度高的地方,由于细胞液浓度为a>b>c,所以C正确38..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参考答案:C【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增加数量,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估算其数量。【详解】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需的有机物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A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借助显微镜,B正确;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其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同,由于是充分混匀的,故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相同,C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故选C。39.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C.二次免疫反应主要由记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参考答案:A40.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C.酶1与产物B相结合后失活,说明代谢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D.某些激素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参考答案:B.A、由图中关系可知,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而失活后与有活性时相比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正确;B、从图中可知,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B错误;C、酶1与产物B结合使酶1无活性,合成产物A的反应会中断,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这说明代谢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C正确;D、图中产物B可以是某些激素,其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6分)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________,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婴儿的______________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其智力低下,且患者尿味异样。(2)如果一对患白化病的夫妻(酶①基因均正常)生了8个小孩都是正常的,最可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基因与性状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3)若在其他条件均正常的情况下,直接缺少酶③会使人患________症。(4)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控制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参考答案:(1)酶①神经系统(2)这对夫妻分别为酶⑤基因、酶⑥基因缺陷(3)尿黑酸(4)酶的合成代谢过程

【知识点】细胞的代谢综合(1)由题意可知,苯丙酮尿症是因为缺少酶①苯丙氨酸无法正常转化为酪氨酸,只能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积累过多会伤害婴儿的神经系统。(2)这对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