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市江雁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单选)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B. C. D. 12F参考答案:解:接触前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各自带电,接触后再分开,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球分开后各自带点为+Q,距离又变为原来的,库仑力为F′=k,所以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故选C.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参考答案:A3.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②到达底部时速度相等
③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④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4.两物体甲和乙沿着同一条直线运动,t=0时,乙在甲的前方1m处.它们在0~0.3s
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恒定的相互作用力,则()A.在t=0.3s后,乙将保持静止状态B.在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近C.由图象可求t1=0.25sD.m甲:m乙=2:1参考答案: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t=0.3s后,乙将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求出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和t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求解两物体质量之比.【解答】解:A、在t=0.3s后,乙将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t1时刻之前,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且乙在甲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t1时刻之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t1时刻两者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B错误;C、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得t1=0.2s.故C错误.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得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甲===5m/s2.a乙==10m/s2.据题,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两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则质量之比为:m甲:m乙=a乙:a甲=2:1,故D正确.故选:D5.(单选)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每秒变化4m/s B.质点的速率每秒变化4m/sC.质点的速度每秒增加4m/s D.质点的速度每秒减少4m/s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2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则它们的动能之比
。参考答案:1:27.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比较三物体的
(1)位移大小:
;
(2)路程
;
(3)平均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8.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沿同方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先以5m/s的速度运动,20s后乙以10m/s的速度开始运动,并追甲。
(1)请分别在下图中画出从乙开始运动到追上甲的过程中,甲和乙的s-t和v-t图像;
并从图像中求出:(2)乙从出发到追上甲,乙所花的时间t=
s。(3)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的位移s=
m。
参考答案:9.假设地球同步卫星和月球均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1∶T2=1∶27,则两卫星轨道半径之比r1∶r2=
▲
;两卫星运动速率之比v1∶v2=
▲
参考答案:1∶9;3∶1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6m/s2.则汽车:(1)在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2)在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3)汽车刹车的距离大小是__________m参考答案:11.某同学学完“加速度”这一物理量后欲测量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已知某一加速运动的车每隔1秒漏下一滴油,其中清晰的一段在马路上的痕迹如图。测得AB=0.24米,BC=0.40米,CD=0.56米。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参考答案:0.1612.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其中用
计时器实验误差较小。参考答案:交流
6V以下220
电火花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素为μ,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由于光滑导槽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沿导槽的方向拉动物体,使物体沿导槽A、B,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参考答案: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1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记录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如图所示。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应接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打点周期为
。当开始实验时,应先
(填释放小车或接通电源)。
(2)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求出
,
,加速度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交流;;接通电源。(2)
1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0.10
0.86
0.64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即;利用逐差法的结论直接求出加速度即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逐差法求加速度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粗糙半圆形导轨在B点平滑连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m的小物块在A点以V0=3的速度向B点运动,如图所示,AB=4R,物块沿圆形轨道通过最高点C后做平抛运动,最后恰好落回出发点A。(g取10m/s2),求:(1)物块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VC(2)物块在C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3)物块从B到C过程阻力所做的功参考答案:解:(1)由C点平抛运动到A点Y=2R=
X=VCt
得VC=
(2)在C点时轨道对物块的压力为N,则N+mg=mks5u
N=3mg
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得FN=3mg(3)对从B到C的过程列动能定理ks5uWf+WG=ΔEk
Wf-mg2R=ks5u
Wf=
17.从某一高度处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经过时间t=2s落地。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1)物体抛出时的水平初速度;(2)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参考答案:(1)落地时速度方向速度………………(1分)
水平方向的速度…(2分)
(2)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y
………………(1分)
得重力的瞬时功率P=400W…(2分)18.(11分)节水喷灌系统已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木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 汕尾市高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 山东高二联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咖啡店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聚芳族聚酰胺纤维在复合材料加固的应用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CADCAM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城际铁路运营维护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砼构件预制件的模具使用寿命延长考核试卷
- 2025装修合同签订范本「」
- 海上油气平台设计的抗地震性能提升方法考核试卷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荷塘月色》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软著著作权单位与个人合作开发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