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会议航向.确立毛泽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核心,此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参考答案:遵义会议。长征中,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应选C。2.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参考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三大热潮”,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略4.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再联系“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即强调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心理统一”和“认同感”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C。材料说的是抗日战争,AB项错误。战略反攻发生在解放战争的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考点:抗日战争点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沿海的内迁,也加强了各个地区阶层的相互的了解,促进了抗战的胜利。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有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6.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下列有关官营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在大作坊生产

B.生产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在市场流通,远销国内外参考答案:D7.200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获得圆满成功,世昌号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防动员舰。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取的素材是:

A.反割台斗争

B.

黄海战役

C.

威海卫战役

D.东郊民巷战役参考答案:B8.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A.必须全部上缴国家

B.农民无权支配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参考答案:D9.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参考答案: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表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说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这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表现,故D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在一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与题干意思以及历史事实不符,应排除.故选D.10.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

B.隋唐科举制的实行C.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D.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参考答案:C11.18世纪中叶,英国打败法国,夺得了A.马六甲和锡兰

B.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C.新阿姆斯特丹

D.好望角殖民地参考答案:B12.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达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A.给美洲带来了新疾病B.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C.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D.给美洲带来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参考答案:D从材料中“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可以看出,A、B、C三项均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机器生产出现在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但没有传播新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A.美国不再支持“台独”B.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了“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参考答案:D【详解】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等,联系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合法权利,故D正确;A表述太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双重代表权是由美国抛出的妄图分裂中国的方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故B错误;2008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实现了“三通”,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71年”“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联系所学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史实分析解答。14.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A.抑制土地兼并B.发展资本主义C.调和阶级矛盾D.强化社会控制参考答案:D【详解】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加强户籍的管理,是强化社会控制的手段,故D项正确;材料只强调户籍管理,并没有涉及到土地制度问题,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没有资本主义,排除B项;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只是进行户籍管理的一种手段方式,并不能有效的调和阶级矛盾,C项错误。15.雍正设置军机处的首要目的是A.制度的不断完善B.处理西北军务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参考答案:B军机处最初是因为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置,故B正确;A和C属于军机处特点,不是最初的目的,故A和C错误;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故D错误。16.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参考答案:A17.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幅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刘永福参考答案:B18.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参考答案:B19.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参考答案:A互联网的影响。“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关注者,“粉丝”数量多说明关注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材料实际反映了网络强大的影响力。20.《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有效的管辖这些地区,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B.设置中书省C.实行监察制度D.实行行省制度参考答案:D【详解】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秦朝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构,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为了有效的管辖这些地区”来看,应当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与此不符,排除。21.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傭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D.自然经济稳步发展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其成“佣”的共同原因为“贫”、“穷”,所做的事情为“耕”、“工”等,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贫困,B项正确;汉代穷人“耕”“工”和“抑商政策松动”无关,而且当时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放松,A项错误;“租佃关系普及深化”与汉代史实不符,C项错误;贫穷无地可耕不能体现自然经济稳步发展,D项错误。22.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夺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参考答案:C23.《十二铜表法》规定:“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上述规定()A.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各族人民 B.解决了家庭财产纠纷C.掺杂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体现了平等的思想参考答案:考点:《十二铜表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可以看出该规定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只是用于罗马境内的公民;BC两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故选D.24.钱穆指出:“在此分科考试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一“制度”指的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参考答案:C材料中“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说明所有人都有均等的参与官员选拔的机会,科举制符合这一特征,故C项正确;A是注重品德和孝廉的汉代选官制度;B出现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主要注重门第;D属于中央中枢管理机构。25.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到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考点:97: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考查对《马关条约》内容的掌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的能力和对《马关条约》内容的掌握.解答: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①指的是日本割占台湾岛,③指的是列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符合条约内容,故①③正确.②中的减免税率的权利是英国在《南京条约》中获得的,故②错误.④中在北京驻军的特权是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获得的,故④错误.故B项正确.故选B.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属于成功的探索有A.大炼钢铁,以钢为纲B.建立一大二公的公社C.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D.提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参考答案:CA反应的是大跃进,B是人民公社化运动,D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都体现出“左倾”错误,A、B、C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排除;中国自1959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自然灾害,加之苏联政府撕毁合同,致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0年,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到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C属于成功的探索,故选C。27.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参考答案:C28.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参考答案:C29.黄河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大河文明,但它也是多灾多难的河流。秦汉时黄河称为河水,宋代即被称为黄河。这一名称变化客观反映了A.长期垦殖及战乱,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B.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长期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民族认同感增强C.封建统治者为显示君权神圣,命名以黄河,凸显出君主专制的加强D.随着南方的开发,人们为区别不同河流而将其改称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黄河”“也是多灾多难河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黄河流域长期作为经济重心,人民长期繁殖垦荒,加之战乱不息,导致这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中泥沙滚滚,人们才形象地称之为黄河。故答案为A项。B项,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封建统治者显示君权神圣”与黄河改名字无关,排除;D项,“人们为区别不同河流而将其改称”与材料中“它是多灾多难的河流”不符,排除。30.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需求引起发明的模式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来纠正这种不平衡。”下列发明的史实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飞梭珍妮机B.飞梭水力织布机C.骡机水力纺纱机D.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参考答案:A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因为市场在不断扩大,国内制造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因需要而产生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故A项正确;水力纺纱机是珍妮纺纱机之后发明,故B、C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1910年,美国共有573.7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892亩,到1930年,农场数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这些大规模的农场,耕作方法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材料三、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和农村变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分)(3)据材料三指出:1957~1962年、1980~1997年我国的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参考答案:(1)进步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确立(私田取代公田)等。(4分,两点即可)

(2)特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规模农场经营。(4分)

(3)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减少。(1分)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或左倾错误)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粮食减产。(2分)

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