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1.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跑马场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答案:D解析:据题干信息“1919年”“爱国运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2.下面是20世纪初的一幅时政漫画,以下对其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该漫画反映的事件促使五四运动爆发B.对漫画再现的情境最愤慨的是学生C.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政府的不满D.描绘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答案:B解析:由“20世纪初”及漫画中“山东省”“公道待遇”及右边人物身着和服等信息可知,这与巴黎和会上把山东特权转交给日本有关;再由“玩弄于股掌之上”可知作者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感到非常愤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青年学生,但漫画体现不出学生是最愤慨的,故答案为B项。3.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有()①恢复关税自主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撤退外国军队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七项条件,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后来还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撤退外国军队等。④是正义要求遭拒绝后,中国政府的做法。一般说来,参加此类会议都是为了达成某种协议,不可能在会议还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提出拒签条约的要求。知识点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答案:D解析:从图片上“商”“学”“劳动”(即工人阶级)用拳头打倒“陆”“章”“曹”可以看出,该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其性质为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B、C三项只能反映其反帝性质,只有D项完整反映了其反帝反封建两方面的性质。5.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打倒列强,除军阀”答案:C解析: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C、D两项,A项是反对帝国主义,B项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而最早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五四运动。6.依据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如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告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校长:.泰纳A.经济困难,学业难继B.学生踊跃参加国民大革命C.八一三事变的影响D.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是“1919年5月”“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五四运动中心很快转移到了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故选D项。7.1919年6月23日创刊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不仅及时报道了江苏及全国各地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而且大力宣传了民主主义,介绍了各种新思潮。通过材料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B.当时斗争的主力军仍然是学生C.五四运动已经波及全国各地D.该刊重点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快速发展,但不能得出它是否取得了初步的胜利,A项错误,排除;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B项错误,排除;由材料中“江苏及全国各地”等可知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该刊物宣传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D项错误,排除。8.《告商工界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B.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导力量C.三罢斗争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形式D.社会各阶层是五四运动的领导力量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进行理解,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9.“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这是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的一副对联。以下信息与之不符的是()A.是店主为扩大生意而做的宣传广告B.讽刺了个别商店没有参与反帝斗争的消极行为C.反映了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D.说明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意识逐渐觉醒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爱国民众罢工罢市积极响应,对于消极者予以揭露、批评,故出现此对联。故不可能是店家为扩大生意而做的宣传广告。答案为A项。知识点三五四精神10.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B.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觉悟C.展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D.展示了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的光辉形象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19年”“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从五四运动学生游行过程来看,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巡警等多方面的力量,故本题选B项。11.五四精神包括()①爱国主义精神②国际主义精神③民主与科学精神④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五四精神不包括国际主义精神。12.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不包括()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D.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特点答案:A解析:此时中国尚未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A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B、C、D项都属于五四运动相对于辛亥革命具有的新姿态。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材料二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材料三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答案:(1)一战。独霸中国。(2)中国是战胜国。对美国抱有幻想。(3)不支持中国政府的主张。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张太雷文集》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五四运动无疑是一次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以前的一切,似乎都汇集于此,彼此激荡奔腾;以后的一切,似乎都由此生发,造成了种种历史的巨变……——美国著名华裔学者周策纵材料三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人民日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的民族运动”是指什么?在五四运动中有何具体表现?(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五四运动孕育的“五四精神”的内容是什么?(3)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对此你如何理解?答案:(1)①含义: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一场全民族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②表现: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2)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具体来说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3)①补课: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②起点: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以下中国近代历史事件中能够佐证罗素的这一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B.反割台斗争C.五四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解析: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属于落后的国家,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观念引起革命”。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反割台斗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斗争,并非观念变化引起的,故排除A、B项;太平天国运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2.近代青年学生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每当祖国危急关头,总是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日本侵华有关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无产阶级发挥领导作用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答案:C解析: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只是在后期开始成为运动的主力,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发挥领导作用的是先进的知识分子。3.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深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当时北洋军阀处于统治地位,国内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这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4.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巴黎和会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A项错误;五四运动并非暴力革命,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学生、工人、商人,并没有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C项错误。5.下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C.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D.该认识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文章的标题《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和图中“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等信息可知,胡适对五四运动不完全赞同,他明确反对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答案为A。6.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国际地位的提高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答案:C解析:正是五四运动中全国人民的抗争,使北京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7.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该事件有两个特点,一是针对社会国家黑暗局面而采取的行动,二是人民直接参与制裁导致社会国家黑暗局面者。五四运动就是人民广泛参与、制裁卖国贼的运动,与材料描述的特点一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均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8.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A.新文化运动B.抵制日货运动C.五卅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注意几个关键地方:“1919年初”,“巴黎”。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致电的对象是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A项在1915年就已经开始,B项也在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开展,C项发生在1925年。故D项符合题意。9.毛泽东曾经指出:“五四运动的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作用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是“第一次大革命”,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其他三项皆与题意不符。10.“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五四运动()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民主、科学的精神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通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理性、自由、人权、法治等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的基本价值,故选C项。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结构中的基本价值,并非爱国主义精神,B项排除。11.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指五四运动()①宣传反帝爱国②传播马克思主义③促进了中共的成立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①②③说法正确。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④,本题选A。12.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即处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爱国行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正确答案为D项。“创造”一词说明五四运动之前并未出现,而社会习俗、爱国热情、民主和科学思想等在五四运动前均已产生,故可排除A、B、C三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成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申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中国代表团关于收回山东主权在巴黎和会上所做的努力。(2)日本代表团声称要维护有关山东问题条约的“神圣性”,你认为这些条约神圣吗?为什么?(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原因。答案:(1)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2)不具有神圣性,因为日本同中国签订的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而英法签订的承认日本在山东权利的有关条约则是在中国不同意的情况下签订的,这些都是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非正义条约。(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力虚弱,难以与列强抗衡,弱国无外交。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供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