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本章主要介绍衡量宏观经济活动的基本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和价格水平,说明它们的含义、统计与核算方法,并且从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介绍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各种表达方式。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那么就需要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一套方法—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最主要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经济社会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极端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流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而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6.GDP一般禁止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得产品。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通常包括:①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存增加);③净出口(进出口差)。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作投资用的产品,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终产品。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称为存货投资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GDP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见简单国民经济循环流动图)总产出从需求角度等于总支出,从供给角度等于总收入。支出法:从总支出角度核算总产出收入法:从总收入角度核算总产出1、国民收入核算的原理国民经济运行的循环流动1、简单国民经济运行的循环流动消费品、劳务土地、劳动、资本等企业地租、工资、利息、利润居民户消费开支2、复杂的国民经济运行循环流动政府购买消费开支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政府居民户企业国外金融机构投资储蓄进口出口税收关税储蓄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者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C】消费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GDP=C+I+G+X-M生产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收入法【I】总投资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和存货)。不是现有资本的易手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居民新住房投资企业新厂房、新设备存货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属于总投资的是:A.个人购买小汽车B.个人购买游艇C.个人购买住房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不属于投资的是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净投资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为使问题简单化,除非特别说明,都假定折旧为零,投资和净投资是同一个量。总投资重置投资=对磨损的补偿(资本物品价值的减少)=折旧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期末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G】政府购买

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失业保障金,救济金,职工困难补助等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

如国防、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支出、公务员的工资支付等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以避免重复计算。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NX】净出口

net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出口(X):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进口(M):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另一方面,净出口增大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但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收入法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收入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用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地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

分配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它虽然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GDP(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税前工资收入: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利息收入: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收入: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2)厂商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里面企业转移支出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企业间接税

增值税、销售税、营业税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两类税收间接税: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13-17%税率营业税:主要针对劳务,3-15%税率关税等:针对进出口。直接税: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就一个国家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是相等的,但由于统计方面的问题,会有一些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NP要额外有一个统计误差三、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收入,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封闭条件下,GNP=GDP。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能够更好的反映一国的就业情况。思考:中国诺基亚公司,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分别怎样计入两国的GDP和GNP?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2.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s,N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中新创造价值的总和。NDP=GDP-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3.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

狭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企业利润。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广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成果,表明一国整体经济水平,包括GDP等一系列总量指标。4.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

国民收入中分配到个人的部分。即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分配给个人的项目,如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公司所得税等,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PI=NI-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

DPI)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即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DPI=PI-个人所得税人均NI、尤其是DPI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切实的富裕程度。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5.综合NDP=GDP-固定资产折旧假定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利润为0,政府税收为3000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NDP、NI、PI与DPI。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PI=NI-利润+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DPI=PI-个人所得税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DPI=14000-(3000-2000)=13000

(1)名义GDP(货币GDP)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四、名义GDP和实际GDP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数(3)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系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因而不存在企业间接税。为使分析简化,再先撇开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在两部门经济中,没有税收、政府支出及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构成情况将是这样: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从收入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公式为: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

Y=C+S由于C+I=Y=C+S,就得到

I=S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政府部门,因此,收入的构成如下:从支出的角度看

Y=C+I+G从收入的角度看

Y=C+S+T

当C+I+G=C+S+T

即:I+G=S+T

或:I=S+(T-G)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加进一个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由于有了对外贸易,因此国民收入的构成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