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CAM技术第1章_第1页
机械CADCAM技术第1章_第2页
机械CADCAM技术第1章_第3页
机械CADCAM技术第1章_第4页
机械CADCAM技术第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magecourtesyofNationalOpticalAstronomyObservatory,operatedbytheAssociationofUniversitiesforResearchinAstronomy,undercooperativeagreementwith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机械(jīxiè)CAD/CAM技术E-mail:zgm03010805@163.comTel械制造(jīxièzhìzào)系郑光明精品资料2课程导引课程性质:《机械CAD/CAM技术》是工科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知识的主要课程。课程目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机械CAD/CAM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机械CAD/CAM软件的使用方法(fāngfǎ)。如何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完成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及加工制造过程等工作。初步具有二次开发的能力,为从事CAD/CA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精品资料3课程导引总的要求:必须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有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学会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学习方法(fāngfǎ):通过理论教学讲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CAD/CAM一体化技术。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学会使用常用的CAD、CAPP软件,并能进行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精品资料4计划:总学时32:面授28学时,实验4学时。(4-12周)成绩考核方式(fāngshì):考试课,成绩以百分计:考勤及作业成绩30%,实验成绩10%,考试成绩60%。课程导引精品资料5教材:本课程选用教材为《机械CAD/CAM技术》蔡汉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zhìzào)》李佳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迟毅林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CAD/CAM技术概论》冯辛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CAD技术》童秉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CAD/CAM集成技术》刘文剑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机械CAD/CAM技术、应用和开发》王贤坤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CAD/CAM原理和应用》蔡颖,薛庆,徐弘山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导引精品资料6主要内容:介绍(jièshào)机械CAD/CAM基本概念、基本原理,CAD/CAM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功能和配置;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结构以及图形处理方法;介绍(jièshào)几何建模和特征建模的基本原理;介绍(jièshào)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和辅助工艺分析、辅助工艺规划的相关知识;对数控编程和仿真、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管理和控制等相关内容作了简要介绍(jièshào);介绍(jièshào)当前几种先进的制造模式和先进的制造技术。课程导引精品资料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用户对各类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以及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投放到市场的周期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工厂的产品也向着多品种、中小批量方向发展。要适应这种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则要求生产更具有柔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就是满足这种新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yīzhǒnɡ)新的制造方法。7第一章概述(ɡàishù)精品资料8第一节

CAD/CAM的基本概念一.产品的生产(shēngchǎn)过程

如图为产品生产过程(guòchéng)与CAD/CAM的应用过程(guòchéng)精品资料9二.CAD/CAM的基本概念1.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指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来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过程;广义的CAD包括设计和分析两个方面。2.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通过计算机与生产设备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进行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kòngzhì)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使用计算机来完成数控编程、加工过程仿真、数控加工、质量检验、产品装配、调试这些工作。精品资料103.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毛坯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装设计等任务,称为CAPP。4.CAD/CAM集成技术(jìshù)CAD产生的图纸直接被CAPP、CAM以及以后的CIMS所利用,这就是CAD/CAM集成。CAD/CAM系统的集成就是把CAD、CAM、CAE、CAPP、NCP(数控编程)以及PPC(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各种不同功能的软件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统一的执行机制来组织各种信息的提取、交换、共享和处理,以保证系统内的信息畅通。二.CAD/CAM的基本概念精品资料11三.CAD/CAM的组成(zǔchénɡ)CAD/CAM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bùfen)组成。精品资料12硬件组成主要是指计算机及各种配件设备,如各种档次的计算机、打印机、绘图机、数控机床等。1)对硬件的主要要求是:具备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需要有相当大的外存储容量良好的联网(liánwǎnɡ)通信功能1.硬件(yìnɡjiàn)组成精品资料132)CAD/CAM硬件(yìnɡjiàn)的类型根据系统(xìtǒng)总体配置、组织方式及所用计算机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1)按系统(xìtǒng)总体配置分类主机系统(xìtǒng)成套系统(xìtǒng)超级微型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系统(xìtǒng)1.硬件组成精品资料14(2)按系统的组织方式分类单机系统:由一台计算机加上输入和输出设备提供给单一用户(yònghù)使用的系统。联机系统:由一组连接成网络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网络内的计算机可以各司其职。1.硬件(yìnɡjiàn)组成精品资料151)系统软件主要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和各种软件资源,它面向所有用户,是计算机的公共性底层管理软件,即系统开发平台(píngtái),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管理和操作程序、维护程序和用户服务程序。CAD/CAM系统中比较流行的操作系统有:小型工作站上用的VMS;超级小型机用UNIX和XENIX,微机上用的为MS-DOS、PC-DOS、OS/2、UNIX、WINDOWS和XENIX。2.软件(ruǎnjiàn)组成软件组成一般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精品资料162)支撑软件绘图软件 例如AutoCAD绘图软件几何建模软件例如Pro-EUG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例如SAP软件优化方法软件例如OPB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例如ORACLESQLServer数据库系统软件、FOXBASE、FOXPRO等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软件例如ADAMS机械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网络(wǎngluò)系统软件NOVELL公司的NETWARE2.软件(ruǎnjiàn)组成精品资料17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在支撑(zhīchēng)软件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开发出来的软件。2.软件(ruǎnjiàn)组成精品资料18随着软件及硬件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CAD/CAM系统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网络化发展。由于CAD/CAM系统投资相对较大,如何科学(kēxué)、合理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系统,应经过详细的考查与分析。一般要进行如下考虑:3.CAD/CAM系统(xìtǒng)的选型和配置精品资料191)根据企业的特点、规模、追求目标及发展趋势等因素,确定应具有的系统功能。2)从整个产品设计、制造(zhìzào)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出发,考核拟选用的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包括其开放性和集成性等特点。然后,根据性能价格比选择合适的硬件与软件环境。3)考虑如何有效使用管理系统,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3.CAD/CAM系统(xìtǒng)的选型和配置精品资料20

1.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图形(túxíng)显示功能输入输出功能存储功能交互功能(即人机接口)四.CAD/CAM功能(gōngnéng)与任务精品资料第一款鼠标精品资料数字化仪精品资料1)扫描速度极快,数秒内可得到(dédào)100多万点,彩色标准型尤其适合扫活体2)一次得到(dédào)一个面,测量点分布非常规则3)精度可达0.03mm4)单次测量范围大5)便携6)可对无法放到工作台上的较重、大型工件进行测量7)大型物体分块测量、自动拼合8)大景深,3DSS的扫描深度可达300~500mm9)可以得到(dédào)逼真的彩色纹理3DSS三维扫描(sǎomiáo)系统精品资料24三维扫描实例精品资料滚筒式绘图仪精品资料大型(dàxíng)平板绘图仪精品资料快速成形(chénɡxínɡ)机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激光、CNC数控、新型材料等先进技术,无须任何刀具、夹具,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制造出三维复杂形状的产品实物样品。精品资料282.CAD/CAM系统(xìtǒng)的主要任务几何造型计算分析工程绘图结构分析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NC自动编程模拟仿真工程数据管理特征造型四.CAD/CAM功能(gōngnéng)与任务精品资料29五、CAD/CAM的集成(jíchénɡ)方法CAD/CAM系统集成包括三个方面:硬件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一般的CAD/CAM系统集成是把CAD、CAE、CAPP、CAFD(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M等各种功能软件有机地结合(jiéhé)在一起,用统一的执行程序来控制和组织各功能软件信息的提取、转换和共享,从而达到系统内信息的畅通和系统协调运行的目的。精品资料30根据信息交换方式和共享程度的不同,CAD/CAM系统集成方案(fāngàn)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专用数据接口实现(shíxiàn)集成系统A模型A系统B模型B专用接口程序专用数据接口五、CAD/CAM的集成方法精品资料31为实现CAD、CAPP、CAM的集成,必须解决它们之间的数据的自动(zìdòng)传递和转换。其基本工作步骤如下:1、CAD设计产品结构、绘制产品图样2、经数据转换接口将产品数据转换为中性文件,如IGES、STEP等。2)常用的CAD/CAM的集成—标准格式接口(jiēkǒu)文件五、CAD/CAM的集成方法系统A系统B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准格式数据接口精品资料323、CAPP读入中性文件,将其转换为系统所需要的格式后生成零件工艺过程。4、CAD、CAPP系统生成数控编程所需数据(shùjù),按一定标准转换为相应的中性文件。5、CAM系统读入中性文件,将其转换为本系统所需要的格式后生成数控程序。五、CAD/CAM的集成(jíchénɡ)方法系统A系统B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准格式数据接口精品资料33五、CAD/CAM的集成(jíchénɡ)方法精品资料343)基于统一(tǒngyī)产品模型和数据库的集成基于统一产品模型和数据库集成框架图五、CAD/CAM的集成(jíchénɡ)方法精品资料35五、CAD/CAM的集成(jíchénɡ)方法精品资料364)基于(jīyú)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系统集成五、CAD/CAM的集成(jíchénɡ)方法精品资料37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CAD/CAM技术随着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图形(túxíng)输入输出设备、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1、准备和诞生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电子管计算机1950MIT能够显示简单图形(túxíng)的图形(túxíng)显示器

1958Calcomp滚筒式绘图机20世纪50年代末SAGE战术防空系统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在麻省理工学院研制成功。精品资料世界(shìjiè)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重达30吨,由18800个电子管组成精品资料39MIT伺服机构实验室完成(wánchéng)数控铣床研究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精品资料4050年代(niándài)中期最早使用光笔:奥地利人Gerber根据数控的原理研制出世界上由计算机控制的第一台平板绘图机,开拓了计算机绘图的最初阶段。第二节、CAD/CAM技术(jìshù)发展历程精品资料411959,DAC-1(DesignAutomatedbyComputer),第一个commercialCAD系统(xìtǒng),由IBM为GeneralMotors开发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精品资料42计算机及图形(túxíng)设备价格昂贵,技术复杂。计算机图形(túxíng)学的发展,如Coons曲面。CAD:交互式二维绘图和三维线框模型In1960McDonnellDouglasAutomationCompany(McAuto)的CADD是最早的CAD程序。1962年:美国学者Ivansutherland研究出Sketchpad交互式图形(túxíng)系统。1964年:美通用汽车公司宣布了他们的DAC-1。2、蓬勃发展和进入应用的时期(20世纪(shìjì)60年代)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历程精品资料431965年: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推出CAD/CAM系统,贝尔电话公司宣布GRAPHIC-1。In1969Computervision成立,第一个商用CADsystem卖给了Xerox公司(施乐)。CAM:1962年:在机床数控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66年:出现大型通用(tōngyòng)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数控机床的DNC系统。第二节、CAD/CAM技术(jìshù)发展历程精品资料4460年代初期(chūqī),IvanSutherland,SKETCHPAD-光笔实现人机交互,定位图形元素-工程图轮廓、尺寸等的分层表示-交互式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第二节、CAD/CAM技术(jìshù)发展历程精品资料451963年,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的DougEnglebart发明(fāmíng)鼠标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精品资料46Sutherland在1968左右发明了HMD,HeadMountedDisplay,即头盔(tóukuī)显示器-VR应用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精品资料473、CAD/CAM技术理论发展和初步应用(yìngyòng)时期(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用于计算机,使计算机平台的性能大为提高。出现了以小型计算机为平台的CAD系统。图形设备相继推出并完善。图形软件和CAD应用支撑软件不断得到充实与提高。CAD:自由曲线曲面生成算法和表面造型(zàoxíng)理论。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推出三维曲面造型(zàoxíng)系统CATIA。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历程精品资料481970年,法国Renault公司的PierreBezier提出一种全新的数学方法,用于构造(gòuzào)汽车自由曲面。由他领导研制的Unisurf曲面造型和UniAPT曲面加工系统,从1972年起应用于汽车外形打样和模具加工,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和发展方向。美国的洛克希德公司从1974年起向市场推出了CADAM系统,成为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国际上最流行的第一代IBM主机版交互绘图系统。麦道公司从1976年起开发Unigraphics系统,简称UG,目前属于EDS公司(1975年建立)。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精品资料49CAM: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莫林公司建造一台自动化制造(zhìzào)系统。美国的辛辛那提公司研制FMS系统。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fāzhǎn)历程精品资料504、CAD/CAM技术(jìshù)成熟与应用时期(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微机进入市场。推出了以UNIX系统支撑的SUN工作站。图形软件更加成熟。CAD:实体造型技术理论和几何建模方法。基于对于CAD/CAE一体化技术发展(fāzhǎn)的探索,SDRC公司于1979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E软件──I-DEAS。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历程精品资料51ParametricTechnologyCorp.最早推出T-FLEX1989年,PRO/Engineer的第一个版本。8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jìshù)迅猛发展,硬件成本大幅度下降,大大推动了中小企业对CAD技术(jìshù)的应用。CAM:开始(kāishǐ)进行CIMS的研究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历程精品资料525、CAD/CAM技术集成(jíchénɡ)发展与广泛应用时期(20世纪90年代)出现基于PC平台的价廉物美的CAD系统。CAD系统的标准化:CGI、GKS、GKS-3D、PHIGS、OpenGL、IGES、STEP。智能化CAD系统。集成化,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设计(shèjì)、虚拟制造。CAD:PRO/E为代表的参数化造型理论和I-DEAS为代表的变量化造型理论。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历程精品资料536、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niándài)后期至今)20世纪90年代后期,CAD/CAM向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以及企业应用的发展。我国在“九五”期间(qījiān)组织实施了CAD/CAM应用工程。在“十五”期间(qījiān)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十一五”仍继续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第二节、CAD/CAM技术发展历程精品资料54

1.CAD/CAM系统的集成化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CAM系统已从简单、单一、相对独立的功能(gōngnéng)发展成为复杂、综合、紧密联系的功能(gōngnéng)集成系统。集成的目的是实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分系统间信息流的畅通和综合。集成涉及功能(gōngnéng)集成、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与动态联盟中的企业集成。第三节

CAD/CAM的发展趋势精品资料55

2.向CAD/CAM智能化方向发展

设计是含有高度智能的人类创造性活动。智能化CAD/CAM技术不仅是简单地将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与CAD/CAM技术相结合,更要深入研究人类认识和思维的模型,并用信息技术来表达和模拟(mónǐ)这种模型。智能化是CAD/CAM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对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三节

CAD/CAM的发展趋势精品资料563.向CAD/CAM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使CAD/CAM系统实现异地、异构系统在企业间的集成成为现实。网络化CAD/CAM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取长补短和优化配置,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等先进(xiānjìn)制造模式由此应运而生。第三节

CAD/CAM的发展趋势精品资料574.标准化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业标准化问题日益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如面向图形设备的标准计算机图形接口(CGI)、面向图形应用软件的标准GKS和PHIGS、面向不同(bùtónɡ)CAD/CAM系统的产品数据交换标准IGES和STEP等标准。这些标准规范了CAD/CA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CAD/CAM系统的集成一般建立在异构的工作平台之上,为了支持异构跨平台的环境,要求CAD/CAM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必须采用标准化技术。第三节

CAD/CAM的发展趋势精品资料58

5.并行工程

6.面向先进制造(zhìzào)技术的CAD技术的发展

7.虚拟设计技术第三节

CAD/CAM的发展趋势精品资料59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yìngyòng)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航空/国防、汽车、运输机械行业电子行业消费产品(chǎnpǐn)行业钣金行业一、应用精品资料60模具、工具和冲模行业医疗与科学领域(lǐnɡyù)设计家具与器具行业加工、电力、土木工程和农业等行业教育行业一些图形网站如/gallery/id/具有丰富的图片(túpiàn),可显示CA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精品资料611、国外的应用(yìngyòng)情况1)美国大型汽车业的100%,电子行业的60%,建筑行业的40%采用CAD/CAM技术2)美国福特(Ford)自行开发了CADCAM软件。1993年以后,提出了C3P(CAD、CAE、CAM、CAPP)概念3)日本三菱研发从车身设计到组装的完整CADCAM软件。4)德国大众集团用CATIA和Pro/Engineer作为(zuòwéi)其将来开发新车型的主导CAD系统。

5)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应用Euclid软件作为(zuòwéi)CAD/CAM的主导软件。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精品资料62美国B777的应用效果开发周期:9年->4.5年成本降低:25%100%整机数字化设计世界垄断与霸主地位通用公司应用状况开发周期(48月->24月->12月)碰撞试验(100次->50次)个性化定单->3小时通过在线(zàixiàn)采购降低成本10%典型(diǎnxíng)应用精品资料63日本夏普公司生产电视、录音机和汽车覆盖(fùgài)件的模具,采用传统方法的生产周期为一年,而采用CAD/CAM技术后,从设计到制造的周期仅为1.5~2个月。据美国的统计资料,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CAD设计后,效率(xiàolǜ)平均提高18倍;机械产品的设计效率(xiàolǜ)平均提高5倍;建筑设计的效率(xiàolǜ)平均提高3倍;编辑出版的效率(xiàolǜ)提高4.4倍。典型应用精品资料64我国CAD/CAM技术发展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在“七五”期间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开展了CAD/CAM的研究,另外通过实施863计划中的CIMS主题,促进了CAD/CAM的发展,随后(suíhòu)许多高校和研究所在消化的基础上,开始开发自主版权的软件。典型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开目CAD、凯图CA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CAXA软件、PANDA软件,清华大学的高华CAD软件.天河公司CAPP软件。2、国内CAD/CAM研究和应用(yìngyòng)成果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精品资料65在数控方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超人CAD/CAM和华中科技大学的GHNC均实现了复杂曲面的造型和数控代码的自动(zìdòng)生成。工程数据库方面有华中科技大学的GHEDBMS和浙江大学的OSCAR。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fāzhǎn)状况精品资料66工厂中比较典型的有:第一汽车制造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完成的“建立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系统”项目。洛阳拖拉机厂开发的轮式拖拉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杭州汽轮机动力集团公司应用CAD/CAM技术,使产品设计图样的90%实现了CAD,每项产品设计时间从5~6个月缩短为1.5~2个月,关键零部件数控加工,中小零件(línɡjiàn)工艺设计90%采用CAPP技术。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fāzhǎn)状况精品资料67沈阳变压器厂用CAD技术输出三峡工程项目三维彩色产品设计图和计算机分析的数据,从而赢得了三峡工程的招标项目。泸东造船厂应用CAD技术后,生产技术准备周期缩短1/3以上,造船的设计开发能力提高一倍。西北电力设计院用CAD系统建渭河电厂主厂房三维模型,对该厂原设计方案自动校验,共查出6处隐藏在图纸中的错误,当即进行了修改。寰球化工工程公司应用CAD技术,在盘绵乙烯装置工程中,进行碰撞检测后,使95%以上的错误得以纠正,在总长20多万米的管道设计中,施工(shīgōng)结束后剩余钢管不到10米。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fāzhǎn)状况精品资料683.与国外的差距:1)不少企业对CAD的认识还仅停留在绘图阶段,从而使CAD产生的效益尚未充分发挥;2)CAD/CAM软件应用(yìngyòng)人员参差不齐,CAD软件不能得到高效率应用(yìngyòng)。3)CAD/CAM技术水平还处于向高技术集成和向产业化商品化过渡的时期,还没有针对性的软件,一般都是使用通用性软件。4)虽在微机平台上开发CAD/CAM软件方面我国与国外起点差不多,但对引进的CAD/CAM系统的二次开发却跟不上,致使引进软件的效率不能完全发挥。第四节

CAD/CAM的应用和在我国的发展(fāzhǎn)状况精品资料691.Unigraphics(UG)

由美国EDS公司经销采用尺寸驱动(qūdònɡ)生成实体本身具有统一的数据库,可实现CAD/CAE/CAM之间无数据交换的自由切换具有复杂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功能管理复杂产品的装配模型具有较好的二次开发环境和数据交换能力。目前国内国外流行(liúxíng)的CAD/CAM软件一、国外软件精品资料70SOLIDEDGE与MicrosoftOffice兼容,SOLIDEDGE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SOLIDEDGE是基于(jīyú)参数和特征实体造型的新一代机械设计CAD系统,它是为设计人员专门开发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实体造型系统。目前(mùqián)国内国外流行的CAD/CAM软件2.SOLIDEDGE精品资料71AutoCAD是Autodesk公司的主导产品。AutoCAD是当今最流行的二维绘图软件(ruǎnjiàn),它在二维绘图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群。AutoCAD有强大的二维功能。目前(mùqián)国内国外流行的CAD/CAM软件3.AutoCAD精品资料72MDT是Autodesk公司在PC平台上开发的三维机械CAD系统。MDT具有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实体造型功能。由于该软件与AutoCAD同时(tóngshí)出自Autodesk公司,因此两者完全融为一体,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三维向二维的转换。MDT为AutoCAD用户向三维升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目前(mùqián)国内国外流行的CAD/CAM软件4.MDT精品资料73SolidWorks是生信国际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是微机版参数化特征造型软件的新秀,价格便宜、用户界面更友好(yǒuhǎo),运行环境更大众化的实体造型实用功能。SolidWorks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复杂的三维零件实体造型、复杂装配和生成工程图。图形界面友好(yǒuhǎo),用户上手快。该软件可以应用于以规则几何形体为主的机械产品设计及生产准备工作中。目前(mùqián)国内国外流行的CAD/CAM软件5.SolidWorks精品资料74CimatronCAD/CAM系统是以色列Cimatron公司的CAD/CAM/PDM产品,系统自从80年代进入市场(shìchǎng)以来,在国际上的模具制造业备受欢迎。近年来,Cimatron公司为了在设计制造领域发展,着力增加了许多适合设计的功能模块。目前(mùqián)国内国外流行的CAD/CAM软件6.Cimatron(思美创)精品资料75Pro/Engineer系统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的产品。PTC公司提出了单一数据库、参数化、基于特征、全相关的概念,Pro/Engineer系统用户界面简洁,概念清晰,符合工程(gōngchéng)人员的设计思想与习惯。整个系统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上,具有完整而统一的模型。目前(mùqián)国内国外流行的CAD/CAM软件7.Pro/Engineer精品资料76

I-DEAS是美国SDRC公司开发的CAD/CAM软件。

I-DEAS在CAD/CAE一体化技术方面一直雄居世界(shìjiè)榜首。

SDRC也是全球最大的专业CAM软件生产厂商。I-DEASCAMAND是CAM行业的顶级产品。军方用高端软件,福特和日产使用,常用在CAE领域目前国内国外流行(liúxíng)的CAD/CAM软件8.I-DEAS精品资料77Mastercam是美国CNCSoftwareInc.公司开发的基于PC平台的CAD/CAM软件(ruǎnjiàn)。具有CAD/CAM功能,但CAD功能较弱,而CAM功能强大,可看成专用的CAM软件(ruǎnjiàn);可生成加工轨迹,进行刀具加工轨迹的动态模拟显示;提供多种后处理程序。Mastercam对系统运行环境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