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化学题型展示_第1页
安徽中考化学题型展示_第2页
安徽中考化学题型展示_第3页
安徽中考化学题型展示_第4页
安徽中考化学题型展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2.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电取暖器取暖(2007年)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安徽省近6年化学中考题型

(2008年)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题型1物质的变化CBD3.(2009年)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石器B.青铜器C.铁器D.高分子材料4.(2010安徽)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原料B.加碱燕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5(10芜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材燃烧 B.瓷碗破碎 C.酒精挥发 D.石蜡熔化ABA题型2(2006年)1.下列物质富含油脂的是【】A.猪油B.白糖C.大米D.苹果(2007年)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牛肉B.河虾C.青菜D.雪糕(2008年)2.我省是农业大省,皖南主产大米,皖北主产小麦。大米和小麦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的是【】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维生素09年2下列各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黄瓜、西红柿B.鸡蛋、牛肉

C.米饭、大馍D.苹果、梨子六大营养素ACCB4.(10安徽)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小麦粉B.植物油C.牛肉D.食盐10芜湖)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下列各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葡萄、白菜B.花生、大豆

C.玉米、面粉 D.牛肉、鸡蛋题型3化学式和化合价2006年3.“豆腐起源于我省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0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属于有机物AAB2007年5.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将于2008年5月下旬进入我省,使用的燃料为丙烷,其化学式为C3H8,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中,与事实不符的是…[]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含有4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4D.每个分子中含有11个原子2008年3.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复方蒿甲醚(C16H26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关于复方蒿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由47个原子构成

C.属于有机化合物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09我省的祁门红茶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由于香叶醇(C10H18O)的含量高于普通茶叶的几十倍,因而具有独特的玫瑰花香下列关于香叶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闻到玫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属于有机化合物

D.组成元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DD4.(10安徽)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B.属于无机化合物

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g1.(10芜湖)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下列有关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B.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 D.由四种元素组成CD2011年4、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C.属于氧化物

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2009年芜湖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下列关于Cu2(OH)2CO3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5种元素组成 B.它由8个原子构成C.其中Cu的化合价为+2价D.其中Cu的质量分数为20%题型4实验操作2006年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BC2007年8.下图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加锌粒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称量固体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008年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图片题BA2009年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检验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收集氢气

2010年5.(10安徽)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药品B.称取药品C.量取液体D.搅拌溶解

BC

1.(10芜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闻气味

C.倾倒液体

D.加入固体高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

高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

高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

高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

高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

2011年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009芜湖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AA2006年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没有毒性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不与水反应题型5物质的性质C2007年6.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的元素符号是Ag

B.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

C.铝的核内质子数是13

D.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3

铝26.98题型6元素周期表7.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的原子序数为1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2009年7.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58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C.质子数为58D.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DD8.(10安徽)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D.C、N、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0芜湖)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C.质子数为53

D.原子序数为532011年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53I碘126.9

ABA有关图像溶解度曲线问题7.2006安徽中考下列图象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200810.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BC“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C(10安徽)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含KCI34.0g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D2011年10、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200710.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甲乙甲固体BD2007年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实验探究逻辑推理82006年9.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0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A.观察Na2S04、K2S04溶液的颜色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C.向CuS04溶赦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AD9、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C低碳经济环保问题9.2009年下列做法或举措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无关的是【】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严禁就地焚烧秸秆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10安徽)“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B.经常开车上班C.使用节能灯泡D.节约每一滴水AB.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6-5A085、巢湖发生了较严重的蓝藻危机,主要是由于氮和磷大量排入水中后,造成水体污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以下相关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科学使用氮肥、磷肥 D.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身体有害C.经常食用腌制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D.经常使用染发剂,不利于身体健康4.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

B.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

D.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CBD社会热点问题1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D材料问题第11题2007年11.(7分)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1)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

。(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

、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______,其中N的化合价是

。(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______

的方法。2008年11.(6分)右图标出的是有关灯泡组成的物质,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各写一种即可)(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请你就图中标出的物质举一例说明:_________(3)比较锡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2009年11.(5分)右下图标出的是有关热水瓶的组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所标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

(写一种即可),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⑵使用几天后,瓶胆内壁有水垢出现,这是因为水的硬度较大的缘故。请你写出一种鉴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可用厨房中的一种常用物质(写名称)_______

除去瓶胆内壁的水垢(已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11.(10安徽)(6分)小芳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部分展品及其材料调查如下。1)上述展品使用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

(写一种即可),使用的有机材料是

。(2)煤矸石雕的组成元素之一——硅属于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下列关于铁、锡、铜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均可以导电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4)写出直接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11、(6分)右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2)淀粉属于—————(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药片(主要成分:碳酸钙、淀粉)(3)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别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两种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废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填试剂名称),有————————————————————现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铝箔塑料实验探究题1414.(7分)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202+2H20=2NaOH+H20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07年15.(9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实验】右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或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________

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假设】

。【实验方案】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假设】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8年15.(7分)小明选择“铝丝和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铝丝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1)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和③表明:该反应快慢与_______________有关。(3)能表明盐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和_______。(4)如果把实验①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出铝丝消失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除了用铝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继续实验,发现铝丝和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

【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反应而难与稀硫酸反应呢?【提出假设】Cl-的存在使酸和铝的反应容易进行。

【设计实验】如果你能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将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14.(9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⑴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⑵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⑶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10安徽)(7分)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0安徽)(7分)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O.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2011年14、(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氧气氮气2009年14.(7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

(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①

;②

。08年14.(9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右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10安徽)(7分)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O.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