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背诵_第1页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背诵_第2页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背诵_第3页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背诵_第4页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背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1、中国地理位置特点及优越性(1)纬度位置: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优越性:①光热条件好;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东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从海上和陆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对交外往与合作。②东临太平洋,便于发展海洋事业。③东临太平洋,我国东部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利于农业生产。2、中国的邻国:①陆上邻国14个:东部有朝鲜;北部有蒙古、俄罗斯;西北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相邻。我国与越南、朝鲜既是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②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3、我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区划: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含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2)省级行政区构成:我国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

23个省,

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3)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4、背诵课本第7页图——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及大致轮廓5、背诵第8页表格——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对应的行政中心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如山东省、北京市等),西北部人口稀疏(如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等)7、我国的民族构成及分布(1)民族构成:我国有

56个民族,其中

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另外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藏族(2)民族分布:汉族遍布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民族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1、我国地形特点:①从地形类型及构成看,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②从地势起伏看,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

2、评价我国山区面积大的优势和劣势:①优势:在发展林业、采矿业、旅游业、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②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耕作业;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3、我国地势特点及其有利影响:(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势西高东低的有利影响: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我国众多大河西源东流,便利东西交通;③河流从高级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三级阶梯名称海拔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山地、盆地一、二级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多在1000—2000米高原、盆地二、三级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丘陵4、三级阶梯名称、特点及分界线:5、我国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②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6、温度带的划分: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还有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区。7、下列地区主要所属温度带:东北平原——中温带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暖温带四川盆地——亚热带海南省——热带8、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①空间分布不均,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②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多在4—10月),冬春季少。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雨季长短差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9、干湿地区的划分:东南部以湿润区、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区、半干旱区为主。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布年降水量植被利用类型湿润区东南部地区≥800毫米森林水田半湿润区400~800毫米森林和草原旱地半干旱区西北部地区200~400毫米草原牧业干旱区<200毫米荒漠10、四类干湿地区的差异:11、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1)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2)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12、季风气候的分布:我国东部有三种季风气候,由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造成这一分布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13、我国五种气候类型及特点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东部(北回归线以南)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部内陆地区冬冷夏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