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_第1页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_第2页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_第3页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_第4页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

遗传规律都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由于这一个学识点出题形式多样,包括计算题、图表题,一道题可能包含的信息量多,还往往伴有公式计算,所以令好多同学头痛不已,我整理了生物学习相关内容,梦想能扶助到您。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学识点

知识篇

1.基因的分开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开: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开。

显性基因:操纵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操纵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操纵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操纵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开: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操纵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一致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开。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重组使后代展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孟德尔获得告成的理由:

①正确地选择了测验材料。

②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③在测验中留神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举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测验结果。

④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基因的分开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对比: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开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开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开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细胞学根基:基因的分开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实质:基因的分开规律是等位基因随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方法篇

1.留心审题

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

(1)基因的分开规律

①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

②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开比为3∶1;

③测交后代性状分开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①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开比为9∶3∶3∶1;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开比为1∶1∶1∶1。

(3)伴性遗传

①已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②♀♂性状表现有别、传递有别;③记住一些常见的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钟摆型眼球震颤(X-显)、佝偻病(X-显)等

2.掌管根本方法

(1)最根基的遗传图解务必掌管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包括亲代、产生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各项)

例:番茄的红果R,黄果r,其可能的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

P①RRRR②RRRr③RRrr④RrRr⑤Rrrr⑥rrrr

留神: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一个事实务必记住:操纵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

①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②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③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合作分枝法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3)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

3.基因的分开规律(概括题目解法类型)

(1)正推类型:已知亲代求子代

只要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即可解决,纯熟后可口答。

(2)逆推类型:已知子代求亲代

①判断出显隐关系;

②隐性表现型的个体其基因型必为隐性纯合型(如aa),而显性表现型的基因型中有一个基因是显性基因,另一个不确定(待定,写成填空式如A?);

③根据后代表现型的分开比推出亲本中的待定基因;

④把结果代入原题中举行正推验证。

4.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总原那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基因的分开规律上的,所以应采取"化繁为简、集简为繁'的方法,即:分别计算每对性状(基因),再把结果相乘。

(1)正推类型

要留神写清♀♂配子类型(等位基因要分开、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组合'成子代时不能♀♀相连或♂♂相连。

(2)逆推类型

①先找亲本中表现的隐性性状的个体,即可写出其纯合的隐性基因型

②把亲本基因写成填空式,如A?B?aaB?

③从隐性纯合体入手,先做此对基因,再根据分开比分析另一对基因

④验证:把结果代入原题中举行正推验证。若无以上两个已知条件,就据子代每对相对性状及其分开比分别推知亲代基因型

5.伴性遗传

(1)常染色体遗传:

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相等。

(2)伴性遗传:

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不等(男女对等);女性不患病可能是伴Y遗传(男子王国);非上述可能是伴X遗传;

(3)X染色体显性遗传:

女患者较多(重女轻男);代代连续发病;父病那么传给女儿。

(4)X染色体隐性遗传:

男患者较多(重男轻女);隔代遗传;母病那么子必病。

高中生物44个易错点

关于蛋白质的4个误区

(1)不要将氨基误写为NH2或NH3;不要将羧基误写为COOH;也不要将肽键误写为CONH或CONH。

(2)若某肽链中有四个肽键,此化合物应叫五肽,不叫四肽,即根据脱水缩合的氨基酸个数命名。

(3)一条刚刚从核糖体上产生的多肽链可以叫多肽,但不能称为蛋白质。

(4)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理由不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是破坏了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布局。

关于核酸的4个误区

(1)不要误认为核苷酸中的糖环是由5个碳原子组成的,其实是由4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5号碳不在糖环上。

(2)不要误认为碱基一致的核苷酸也一致。如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与腺嘌呤(A)核糖核苷酸是不同的。

(3)不要误认为DNA的布局都是链状,DNA的布局有两类:链状和环状。

(4)不要误认为DNA的载体只有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DNA的载体。

有关糖类和脂质的6个易错点

(1)不要误认为全体糖中氢氧比都为2∶1,如C5H10O4(脱氧核糖);也不要误认为分子中碳氢比为2∶1的都是糖类,如CH2O(甲醛)。

(2)不要误认为糖类只供能,糖类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与蛋白质组成糖蛋白,有养护、信息传递等功能。

(3)不要误认为糖类的合成没有特意的细胞器。如葡萄糖是在叶绿体中合成的。

(4)并非全体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应能量。

(5)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布局,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布局的组成。

(6)脂肪脂质。脂肪只是脂质的一种,脂质除包括脂肪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有关细胞膜的6个易错点

(1)细胞膜布局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其另一侧为细胞膜内侧。

(2)不同细胞膜的成分种类一致,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繁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通过细胞膜排出的物质不确定都是废物,如抗体、激素等。

(4)细胞膜组成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各成分所占的比例会由于细胞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5)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分布并不是平匀的,有些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那么贯穿整个磷脂双子层。

(6)细胞膜的布局特点是具有确定的滚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是由布局特点抉择的,假设细胞膜失去了滚动性,也就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有关分泌蛋白的5个"关键词'陷阱

(1)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途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布局为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3)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布局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4)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5)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有关细胞器的4个易错点

(1)在动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2)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确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举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3)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确定是动物细胞,植物未成熟的细胞也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4)在动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4个易错点

(1)渗透系统适用于对比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假设溶质能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会展现质壁分开后自动复原现象;不能用淀粉等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来举行渗透作用测验。

(2)半透膜是无生命的,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是否能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3)选择透过性膜是有生命的生物膜,膜上载体的存在抉择了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吸收。细胞死亡后,其选择透过性流失。

(4)离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一看是否需要能量。需要消耗ATP供能,那么为主动运输。二看是否逆浓度梯度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那么为主动运输。三看是否凭借载体。不需要载体,那么为自由分散。

与酶相关的5个误区

(1)误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际上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进而引申为合成的原料有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的场全体核糖体、细胞核。

(2)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实际上,只要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3)误认为"酶具有调理、催化等多种功能',实际上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

(4)误认为"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实际上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5)误认为"低温引起酶的变性失活',实际上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布局,但高温能使酶失活。

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6种设错方式

(1)消耗O2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举行了无氧呼吸

(2)有H2O生成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