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之描写_第1页
表达方式之描写_第2页
表达方式之描写_第3页
表达方式之描写_第4页
表达方式之描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描写手法1、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2、视角变化(高低、俯仰、远近)3、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明暗对比,声色结合,时间变化)

4、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5、其他:白描、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渲染、烘托赏析手法题基本步骤:1、指出诗歌表现手法的显著特点。2、结合诗句阐释表现手法如何运用。3、分析情感或说明效果。答:从仰视俯视视角来写。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问:诗的一二句怎样写景的?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2)本诗在艺术表现方面很有特色,。请就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赏析。

(4分)

答:第一,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二,这首诗通过触觉(第一句)、视觉(第二句)和听觉(第四句)交替与综合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1.(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同“靛”,即靛青,一种青兰色染料。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5分)

万里奔流的长江,像一匹白色的素绢;对岸几处小点,像是染上了青色的颜料,那是淮地的远山。几片白帆,箭一般地驶过了江面;而近处的高山上,长长的泉流飞下,犹如一道流电。天色渐渐昏黄,暮色中的云层难以分辨,仿佛化作了这满地的露点。一钩新月模仿着扇形,在天上高悬。逼近了,逼近了,成“一”字的横线在空中排开,那是北方飞来的大雁。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描写手法-----1、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描写手法-----2、视角变化(高低、俯仰、远近)描写手法-----3、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明暗对比声色结合)、时间变化

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1.作者回忆了哪些西湖美景,在描写景物方面有怎样的特点?(6分)

2.“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5分)

1.作者回忆的景物:①在清秋天气里,云水烟波之上的小岛,②三三两两悠然自在的垂钓小舟,③笛声从芦花深处传来,渺茫幽远,④成行的白鸟倏然而惊、翩然而逝。(3分)作者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西湖美景,以白描的手法,声形并茂地描绘出空灵苍茫的西湖美景。(3分)2.“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1分)从自己凭栏看见别人的渔舟,勾勒出钓翁隐士出没的烟波浩渺辽阔苍茫的背景。(2分)到后来说自己要亲自去钓,意境更深一层,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流露出欲归隐湖上的情感。(2分)描写手法-----

5、其他:白描、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渲染烘托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似乎不见作者的情感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回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的提示语,自然就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答案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渲染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朦胧暗淡的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是渲染(2006四川卷)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鳞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猾,竹窗斜漏补衣灯。诗人以”冷鳞萤

村店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还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它描写了一个名为罗敷的采桑女子巧妙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全诗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坚贞的农家女子的形象。《陌上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影响着后来的诗歌创作,也是其他艺术形式学习的榜样。答案主要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极力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正面描写;极力描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刻画了罗敷的美丽非凡。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解析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然而,赵师秀这首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诗的前两句是写景,既交代了时令,又描写了约会的环境。第三句是点题,同时引出下文对诗人动作的描写。第四句是意蕴丰富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描写手法-----4、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往昔回忆3.设想之境。1、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2、柳永的《雨霖玲》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神怪梦幻未来设想过往烟云描写手法-----4、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分析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答: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回忆去年郊外南庄踏青情景,而今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08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关于三、四两句诗,明人陆尉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解析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二人依依惜别,是“舟凉”更是“心凉”。后两句描写了朋友远在异地的惆怅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如果理解了“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的意思,那本题也不算难;因为送别诗写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