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_第1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_第2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_第3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_第4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就是用于私人交往的一般书信和用于公事交往的专用书信

专用书信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有4个特点,即:

大多有标题;一事一信;一般不用问候语,也可以不用结尾语;有的要加盖公章

关于书信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对晚辈用“字、白、谕”等词。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发给机关、团体或单位的信,要先写地址,再写单位名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书信格式某某:

你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此致敬礼某某x年x月x日问候语祝颂语署名日期称谓范例致蒋经国先生信第13课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方针。蒋经国蒋经国一家(中为蒋母和儿子蒋孝文)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

蒋经国简介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浙江奉化人。蒋经国是蒋中正的长子,曾任第六、第七任总统(1978年—1988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长、国防部长、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等职。蒋经国为蒋中正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蒋经国1910年出生于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读书;蒋经国15岁时,也就是1925年积极参加五卅运动,后受吴稚晖启发,同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学中有比他大六岁的邓小平。蒋经国1927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其间曾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国共关系恶化后,遭斯大林扣留下来当人质。由于涉及斯大林与托洛斯基的党内斗争,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亚,其间与白俄罗斯姑娘芬娜(后改名蒋方良)结婚。蒋经国主政台湾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六千美元,并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蒋经国很早就意识到,只有持续发展经济、落实政治民主,建立更开放的社会,在台湾的政府才得以继续维持。民国七十年代(1980年),蒋经国加速民主改革的年代,从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及报禁、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及直到国会改革。“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蒋经国蒋介石廖仲恺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国民党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遇难,1926年6月,其灵柩由夫人何香凝女士运来南京,9月于此举行国葬。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恺夫人,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拥护国共合作,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在廖仲恺先生遇难后,她继续团结国民党左派与右派进行斗争,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解放后,她已近古稀之年,仍担任国家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9月6日,灵柩运至南京,与廖仲恺合葬。廖承志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80年代初,曾一再声言“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并认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二.与本文有关的时政名词解释。

1.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政治思想,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也未能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2.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指中国近代和当代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两党自上世纪以来20年代,经历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目的是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国民党主事者是孙中山。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着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主事者是蒋介石。.初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理解本课意思,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1.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第1段)(我)最近听说你身体有病,心里非常的挂念。人过了七十岁,就会经常有病痛,衷心的希望你能够自己好好地保重身体。2.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第2段)我真挚恳切地认为你不可以(这样做)。(我们之间)有两代以上的交情,感情深厚。(无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我)按道理都应该向你提出意见。希望你明察真理。3.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第3段)你曾经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谋求利益时应当先谋求人民的利益,求取名声应当求取流芳百世的好名声。)自我勉励。如果能够在你的手中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你必定被全国人民所尊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推重。4、局促东隅,终非大计。含义:处在狭小的台湾岛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劝解蒋经国要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要深谋远虑,不要被眼前的局势蒙蔽了视线。5、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第3段)含义:如果再拖延时间,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烦恼困扰,而且您也难以推卸责任。希望蒋经国先生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6.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第6段)你一生经历许多磨难,这绝不是命运的安排,其实这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千秋的功劳和罪过都联结在你的一个想法上。7.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阔海天,不归何待?”(第6段)时光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久了,事情就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希望你能够好好地做出选择,事先做好准备。海天(比喻回归祖国后的美好前景)是如此地高远空旷,不回来还等待什么呢?8.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第7段)远望南面的天空,我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心中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诚等候你的回音。表达深切怀念,亲切关怀之意。文章语言的特点:

就内容上看本文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就语言看,本文气质凝重,文采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致蒋经国先生信第13课朗读课文: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致:礼貌的给予。写作目的: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做出决断和贡献。国共握手,中华振兴1、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讨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不利于统一的言论作者态度:“余期期以为不可”“实相悖谬”“实难苟同”“未免自欺欺人”自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1、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民族利益)2、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历史责任)3、从忠孝的角度劝说。(个人抱负)——正面劝说1、台湾人民可安居乐业,两岸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2、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3、蒋经国也可名留青史。反面假设:如果祖国不统一对台湾会产生怎样的危害?作者认为,局促东隅终不是长久之计,会徒生困扰,蒋先生亦难辞其咎;和平统一台湾纯属内政,外人的巧言令色会损害民族利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到最后会导致国民党的灭亡,连自保都难。反驳语言有何特点?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课文引用这些错误的言论使得劝说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说服力。说理慎思再思三思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不统一的危害(反面假设)(正面劝说)劝说角度:文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渴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第三段:作者认为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大业,如果顺历史潮流而动,将受世人推崇,名垂青史,如果逆历史潮流历史而动将难辞其咎。第四段:作者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都给国家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希望蒋经国先生负起第三次国共合作的重在责任,这也关系国民党的兴亡绝续,希望蒋经国先生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五段:作者肯定蒋经国先生的一片孝心,希望能扩大为民族,实践于统一大业,做个忠孝两全的人。“愿弟慎思”“望弟再思”“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