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下马工程 12_第1页
世界现代史下马工程 12_第2页
世界现代史下马工程 12_第3页
世界现代史下马工程 12_第4页
世界现代史下马工程 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十二章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节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第二节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四节蒙古、越南、朝鲜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古巴革命第一节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和政治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使苏联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破坏,损失惨重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工业:苏联政府把军事工业转变为民用工业,实现经济的转轨,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四五计划”农业:纠正和解决侵占集体农庄公有土地、盗窃集体农庄财产、非生产人员过多、劳动报酬贬值等问题重工业与轻工业、工业与农业的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继续进行因战争而中断的经济社会建设1946年3月通过“四五计划”,逐步出现了经济建设的新高潮影响:苏联城乡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斯大林固步自封,打击变革主张针对当时库尔斯克州所进行的“包产到组”的改革试验也进行了批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领导人把30年代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一步理论化和固定化,并认为这一模式是唯一正确的模式,是社会主义各国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在美苏对抗、冷战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苏联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思想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各领域的批判运动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1952年10月5日,联共(布)举行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十九大后,苏联在理论战线上再次掀起批判运动批判沃兹涅辛斯基的“错误”观点思想文化领域受到冲击第二节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第二节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意等法西斯军队占领,国王及其政府流亡国外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1943年11月29日,成立了铁托任主席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即临时政府1945年3月,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同流亡政府成立联合临时政府,铁托任总理兼国防部长。5月15日,南全境获得解放1946年1月31日,立宪会议通过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宪法,后按照苏联模式建设计划经济,苏南关系的破裂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二战中,阿尔巴尼亚先后被意军和德军占领以恩威尔·霍查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西斯军队进行了艰苦战斗1944年5月,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选出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1946年1月11日,立宪会议正式宣布建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新政权的经济改革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1943年12月,波兰工人党联合社会党左派和农民党等,成立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作为波兰的最高立法机关1944年7月,苏军攻入波兰境内“波兰全国统一的临时政府”1952年7月22日,议会通过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波兰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民主国家计划经济的建设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二战爆发前,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巴黎流亡政府1944年8月,斯洛伐克地区爆发武装起义,解放了2/3的国土,10月,苏捷联军进入斯洛伐克1946年5月28日,在战后第一次国民议会选举中,捷共成为第一大党“二月事件”捷共逐渐掌握领导权后,也开始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经济体制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匈牙利在二战中最初站在德国法西斯方面与盟国作战1945年1月20日,临时国民政府代表在莫斯科签署停战协定,此后着手改组国内政治经济生活1946年2月1日,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废除帝制,宣告匈牙利为共和国劳动人民党成为执政党后,仿效苏联,在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清洗“铁托分子”的重大事件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保加利亚于1941年加入轴心国,成为德国的附庸国1944年9月8日,苏军攻入保加利亚境内1946年9月8日,举行公民投票,废除了君主政体,15日,国民议会宣布保加利亚为人民共和国在经济体制方面,保加利亚几乎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罗马尼亚在二战中是纳粹德国的仆从国1944年8月22日,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境内1945年3月6日,国王批准成立了以格罗查为首的民族民主阵线政府冷战开始后,罗把亲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势力全部清除出政府,后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1965年改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苏、美、英、法对德实行分区占领西方三国策划在西占区成立西德国家,以对抗苏联1949年8月14日联邦德国成立随即成立了民主德国经济上:土地改革,建立国营农场大企业国有化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工业化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成立典礼到1951年5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评价: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相互勾结奴役、压迫中国人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寻求国家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发展道路中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现代化之路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面临困难:要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要动员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与镇压反革命运动清除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与此同时,新中国迅速组建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在农村地区,党和政府领导亿万农民有步骤地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打击不法投机资本活动、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等,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新中国还在教育、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工业化的开展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1953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土改完成以后,中共中央就及时号召农民组织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亦即开始了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级社、高级社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和平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家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工业化的开展编制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重大步骤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苏联援助在对外政策方面,“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又被迫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4—7月,中国参加了英、美、苏、法、中五大国及朝鲜战争与印度支那战争参战各方参加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第一次亚非首脑会议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工业化的开展第四节蒙古、越南、朝鲜人民民主政权的

建立和古巴革命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抗法战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抗美战争古巴革命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于12月宣布“自治”,后于1919年11月宣布撤销“自治”1921年在苏俄红军的援助下,人民革命政府在库伦正式宣布成立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把“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中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1月5日宣布接受投票结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正式建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抗法战争越南在1885年后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夺占日本投降后胡志明《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法国试图在美国支持下维护殖民统治法国同时重返老挝,占领柬埔寨,而后公然撕毁《越法初步协定》向河内发动全面进攻,越军越战越勇1950年1月,应越请求,中国决定全面援越“边界战役”、奠边府战役美国介入与越南的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抗法战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抗美战争朝鲜1910年8月遭日本吞并后,一直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1948年5月,南朝鲜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李承晚当选为议会主席,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1948年9

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金日成为首相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控下,“联合国军”参战仁川登陆,1951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抗美战争古巴革命1898年美西战争后,古巴成为美国殖民掠夺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执行亲美政策,对内镇压人民,发动政变1953年7月26日晨,147名青年在卡斯特罗带领下,武装袭击了位于奥连特省圣地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