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的道地药三_第1页
北方地区的道地药三_第2页
北方地区的道地药三_第3页
北方地区的道地药三_第4页
北方地区的道地药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地区的道地药材资源党参——潞党、台党、凤党、纹党、晶党、板党等均为著名的道地药材。龙胆——关龙胆是目前的主流商品,产量最大。当归——家种以甘肃当归为地道品种驰名中外。黄芩——以山西产量大,河北承德所产的“热河黄芩”质量优。柴胡——“北柴胡”及“南柴胡”知母——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为我国知母药材的主产区赤芍——以内蒙古多伦一代所产为道地,称为多伦赤芍。二、全草及花果种子类药材(一)肉苁蓉

药材来源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和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renk)R.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道地沿革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肉苁蓉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本草经集经》载:“今第一出陇西。”《嘉补注本草》称:“出肃州、禄福县沙中。原州、秦州、灵州皆有之。”《图经本草》曰:“今陇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中来者….”《本草品汇精要》谓:“道地西羌、陇西。现主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以内蒙古、甘肃的质量佳,新疆产量大。寄生于藜科植物梭梭(盐木)HaloxylonammodendronBunge的根上。世界濒危保护植物。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又因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燃料,因此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苁蓉处于临危的境地。生境分布肉苁蓉主产于中亚、西亚及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荒漠中,适于在阳光充足、雨量少、干旱、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生长,具一定抗寒和抗旱性。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因此我国不少地区也将本属其它植物(盐生肉苁蓉、管花肉苁蓉、沙苁蓉、兰州肉苁蓉等)入药使用。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的寄生植物,全世界约有二十种,我国有六种及一变种: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Ma.、盐生肉苁蓉Cistanchesalsa(C.A.Mey)G.Beck、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R.Wight、沙苁蓉CistanchesinensisG.Beck、兰州肉苁蓉CistanchelanzhouensisZ.Y.Zhang、迷肉苁蓉Cistancheambigua(Bge.)G.Beck一变种:白花盐苁蓉Cistanchesalsavar.albifloraP.F.TuetZ.C.Lo。人工种植肉苁蓉的人工栽培始于1981年,1985年获得成功。目前,新疆和田地区的人工红柳种植面积已达到1.96万亩,完成红柳肉苁蓉接种面积4750亩。内蒙阿拉善苁容集团的肉苁蓉1000吨技改工程,10万亩肉苁蓉基地2000年度被国家列为肉苁蓉产业化示范项目。采收加工

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通常将鲜品置砂土中半埋半露,较全部暴晒干得快,干后即为甜大芸(淡大芸),质佳。秋季采收者因水分大,不易干燥,故将肥大者投入盐湖中腌1-3年(盐大芸),质量较次,药用时须洗去盐分。品质评价

肉灰蓉以条粗壮,密被鳞片,色棕褐,质柔润者为佳。开发利用肉苁蓉具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很高的补益药物之一,仅次于人参居第二位,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日本起步较早,随着分离提取和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分离出多种类型的物质,主要可分为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其药理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中心—下丘脑的老化有调整作用,改善阳虚动物的营养、体重、耐力和抗寒力等。对阳虚患者具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和治疗作用。种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或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提高机体自由基清除酶SOD活性,从而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故有延缓衰老作用。有通便润燥和温补肾阳的作用。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开发出了滋阴补阳、润肠通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的系列苁蓉酒、苁蓉养生液。日本将肉苁蓉苷作为性机能障碍和健忘症的改善剂或治疗剂。在美国松果菊苷也被制成保健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国内市场对肉苁蓉的年需求量大约在3500吨左右。具体情况如下:御苁蓉口服液以肉苁蓉为主要配置成分,年销售额达到了1.3亿元人民币,对肉苁蓉的年需求量在600吨左右。肾宝合剂为中药保护品种,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的功能。一年需肉苁蓉原料1000吨左右。新疆有红芸口服液、杞芸口服液、大芸滋补液等,对肉苁蓉的年需求量约为500吨左右。甘肃酒泉生产的肉苁蓉通便口服液和佳蓉片,对肉苁蓉的年需求量约为100吨。

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干品肉苁蓉。日本市场上畅销的一种“养命酒”,就是以肉苁蓉为主要成分,并按照古汉方进行生产的,现已成为日本家庭常用的保健品之一,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每家每户有1瓶的程度。为实现肉苁蓉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指出,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以保护肉苁蓉的资源:

第一,保护极度退化的药源地。

第二,对仍有肉苁蓉生产能力的药源地严格实施划片轮休禁伐制度。第三,建立人工药源地。

第四,利用生物工程及细胞培养、发酵等先进的生物技术。

细辛药材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Fr.Schml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cnse

Nakai

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

茎。前两者习称“辽细辛”。

道地沿革细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皆有收载。《本草图经》云:“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北细辛主产于东北三省,以辽宁为主,按生态可分为野生和家种2种,因野生变家种后植株和产品有差异,故商品分为野生和家种2种规格;汉城细辛主产于辽宁和吉林两省东南部,产量极少;华细辛主产于陕西华阴,湖北、四川、山东、河南,福建、浙江等地亦产。传统经验认为,北细辛中的野生品质量最好,家种品质量也好,华细辛味较淡而次之。传统应用的细辛为野生植物,近年来,由于野生细辛的产量减少,用量增加,传统的采集野生细辛的方法已经改为人工栽培,目前市场上的细辛药材主流品种北细辛和汉城细辛绝大多数是栽培品。生境分布细辛生于林下腐植层深厚稍阴湿处。常见于针阔叶混交林及阔叶林下,密集的灌木丛中,山沟底稍湿润处,林缘或山坡疏林下的湿地。北细辛分布于辽宁和吉林两省东南部。华细辛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曲、陕西等省。

采收加工在5-7月间,用镐深掘,将细辛连根挖出,防止须根拆断,除净泥土,保持茎叶根完整,捆成小把,悬挂在通风的棚下阴于或晾干,但不宜在强烈日光下晒干。也不得用水洗,以免气味降低。品质评价

细辛以身干,根色灰黄,叶色绿,气香,味辛麻舌者为佳。细辛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开发利用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是组成麻黄附子细辛汤、川芍茶调散等方剂和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细辛同属植物的挥发油,可对动物产生相似的解热、降温、镇痛、抗惊顾及局麻作用,其醇浸液及挥发油体外实验有抑菌作用,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等作用。经水蒸气蒸馏细辛可得精油,在香料、肥皂、化妆品、医药等工业部门用途很大。经细辛浸膏为添加剂原料,广泛用于日用产品,如肥皂、化妆品、牙膏等,具有抗茵、消炎、止血、镇痛等多种功效。细辛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氨基酸等,以其为原料制成多种饮料,细辛茶等,口味纯正清香,具有一定的降压、降脂作用,促进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麻黄药材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exC.A.Mey.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

道地沿革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本草经集注》云:“今出青州、彭城、荣阳、中牟者为胜,蜀中亦有,不好。”《新修本草》道:“郑州鹿台及关中沙苑河旁沙洲上最多。”《增订伪药条辨》称:“山西大同府代州边城出者肥大,外青黄而内赤色为道地。”麻黄药材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新疆、内蒙等省区。尤以新疆、内蒙资源最为丰富。现内蒙、新疆、宁夏、陕西已建立栽培生产基地。生境分布

草麻黄生于砂质干燥地带,一般见于干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中麻黄生于干旱荒漠、干旱多砂石的山地或草地。木贼麻黄生于干旱砾质山地、山间谷地的砂石堆上或山壁石缝中。麻黄在东北、华北和西北都有分布。采收加工

秋季9月上旬以后,当地面结冻前采收。割取地上绿色草质部分,干燥即得。干燥时应避免长时间日晒或雨淋,管理不好则颜色变黄,降低有效成分。品质评价

麻黄一般以干燥、茎粗、淡绿或黄绿色、内心充实、朱砂点明显、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色变枯黄脱节者不可供药用。主要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等生物碱。开发利用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是医治风寒感冒、全身疼痛、咳嗽和气喘等的良药,作为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颗粒等的原料,也是提取麻黄素的唯一原料。欧美国家已将麻黄素和麻黄浸膏粉广泛用于药品、保健品、运动饮料和减肥饮料等制造生产。我国每年传统饮片消费料约50万一70万kg,用于生产麻黄碱的原料约1000万一2000万kg。麻黄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历年大量采挖导致野生资源匮乏,2002年麻黄已列为国家管理专营品种,禁止滥采麻黄。枸杞子药材来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L.

的干燥果实。道地沿革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本草纲目》载:“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河西及甘州者……异于他处者。”《本草品汇精要》称:“道地陕西、甘州、茂州。”《药物出产辨》道:“产甘肃、宁夏、摄湾、宁安等。”现时以产于宁夏中宁、中卫的“西枸杞”最为驰名。“津枸杞”以河北大城、青县及天津静海等为主产地。甘肃张掖(古称甘州)的产品称“甘枸杞”、“甘杞子”。新疆、内蒙亦产。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自然分布于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宁夏有大量栽培,河北、天津、浙江有引种。采收加工

6—11月果实陆续成熟,当果实由绿变红或橙红色、果肉稍软、果蒂疏松时,及时采摘。过早,色泽不鲜,果不饱满。过晚,果实易脱落,加工后质量差。切勿采雨后果及露水果。品质评价

枸杞子一般以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者为佳。分析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脂肪、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甜菜碱、维生素B1、B2、E、C,特别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如钾、钠、钙、镁、铁、铜、锰、锌、硒等。开发利用枸杞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它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枸杞子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可用于癌症的防治。枸杞除了当中药使用外,也是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枸杞作为药品其应用早已相当广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补肾、保肝、明目、养颜、健脑、排毒、保护生殖系统、抗辐射损伤等十六项功能。五味子药材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道地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云:“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本草纲目》载:“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药物出产辨》称:“产奉天、吉林两省为最。”“北五味子”主产东北,又称“辽五味子”。生境分布

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上。有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陕西等省区。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摘,防止脱落,采后拣去果枝、花托及杂质,晒干或酒蒸晾干。品质评价五味子以粒大、果肉厚、色紫红、柔润者为佳。含多种木脂素类成分,其中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乙、五昧子酯甲和酯乙等。开发利用五味子为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主药,为常用小青龙汤等方剂配伍及组成中成药五味子九、四神九、生脉散等的原料。五味子可以保护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例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酸枣仁药材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道地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河东川泽。”《本草经集注》曰:“今出东山间。”

《图经本草》道:“今近汀洛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扳及城垒间”。《本草衍义》载:“天下皆有之,但以土产宜与不宜尔,……今陕西、临渣山野所处亦好,乃土地所宜也。”《药物出产辨》称:“产直隶顺德府、山东济宁府。”现以北方干旱山区为主产,主产于河北邢台、任丘、邯郸、承德,陕西延安、黄陵、铜川、宜川,辽宁凌源、绥中、海城,河南开封、密县等地。河北邢台及辽宁朝阳所产量大质优。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丘陵、平原、路旁。自然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地。采收加工

9—10月果熟后摘下浸泡一夜,去果肉,捞出种子,碾破壳,取枣仁,晒干,生用或炒用。炒至鼓起即可,时间过久会损失药效。品质评价

酸枣仁一般以粒大、饱满、外皮色紫红、光滑油润、种仁色黄白、无核壳者为佳。

开发利用酸枣仁补肝,宁心,敛汗,生律,常用于安神类中成药与方剂,如酸枣仁汤、枣仁安神液等。我国酸枣资源较丰富,又具有繁殖快、结实早、收益多的特点,对其综合利用大有前途。果实成熟后可制干,也可鲜食,果实中的含酸量较高,故在加工时各种维生索不易被破坏,保持了酸枣制品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用它制成的饮料和食品具有很好的滋补强健作用。日前酸枣制品有酸枣酒、酸枣汁、酸枣露、酸枣茶、酸枣醋、酸枣汽水等各种饮料,酸枣还可制成别具风味的酸枣食品和补品,如酸枣仁糕、酸枣粉、酸枣果酱、酸枣果脯、酸枣果丹皮等,由于这些酸枣食品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而成为酸枣产区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连翘药材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道地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新修本草》谓:“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图经本草》云:“连翘,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衰、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多为栽培,野生品主产于太行山、吕梁山和伏牛山。

生境分布

喜向阳和温暖气候,耐寒耐旱。野生环境为阳坡或半阴半阳山坡。连翘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江西、甘肃等省。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摘下青色果实,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色黄,除去杂质,晒干,习称“黄翘”或“老翘”。品质评价

“青翘”以色较绿、不开裂为佳;“老翘”以色较黄、瓣大、壳厚者为佳。开发利用连翘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中成药和方剂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