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综合练习二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56——1011——1516——20答案1.《吕氏春秋》中有“楚人”的称呼,而《史记》中则多见“阳城人”、“陇西人”等称呼,造成《史记》这一变化的制度性因素是A.宗法制B.郡县制C.皇帝制D.分封制“扶清灭洋”“预备立宪”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是“扶清灭洋”“预备立宪”A.九品中正制、二府三司制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军功爵制度、三省六部制3.《十二铜表法》规定: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贵族压榨平民的工具B.尊重保障帝国公民人权C.强调债务双方地位平等D.依靠法律规范债务关系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B.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C.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D.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政府掌握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度量衡、货币、民法、刑法等大权,联邦议会有权裁决各邦之间的争端,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这意味着德国A.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B.民主取得决定性胜利C.分裂倾向仍十分明显D.拥有了强大的国家政权6.清王朝在官方文书中把西方各国称为“夷”,并在其国名上加“口”字旁。如将美国称为“咪夷”。这充分说明A.清王朝对西方国家态度轻蔑B.清王朝的对外文书较为口语化C.清王朝对西方国家尚不了解D.清王朝已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7.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材料中“使命”的主要内涵为A.文明转型,步入工业社会B.反抗侵略,发起民族革命C.加快开放,融入整体世界D.抛却陈腐,放弃盲目自大8.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去天京,封他为外交大臣。然而罗孝全在宫廷被喝令下跪,无人邀他就坐,洪秀全邀他就餐,陪同的却是王爷而非天王本人。由此可见太平天国A.对天主教毫无敬意B.主张平等外交通商反对洋人传教游历D.封建等级思想严重9.辛亥革命后,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常常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保皇派的宋育仁发表了还政于清的演讲,一时传遍各地。这实质反映出民初A.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B.革命党人的影响力迅速下降C.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D.帝制和复辟仍据占思想主流10.“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20世纪初,陈独秀写下这篇战斗檄文,意在A.号召民众武力推翻清政府B.宣传俄国式无产阶级革命C.唤起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D.促成国共合作推进民主革命11.社会主义,不是“由于它能够加速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关联着‘公平的’收入分配,就被认为是一种优越的‘生产模式’。社会主义是另一回事: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因此,工人阶级运动并非偶然地植根于被剥削人民以及致力于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之中。”关于社会主义的这一认识,最早实现突破的是A.圣西门B.欧文C.马克思D.巴黎公社12.《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接受两个政权并存现状B.主张使用武力夺取政权C.主张一切权力归苏维埃D.决心深入推进民主革命13.“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我们的队伍”出发的主要原因是A.进行决战挺进大西南B.反围剿失败被迫转移C.北上配合晋绥军抗日D.战后赴重庆和平谈判年,英美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43年以后,中国逐步废除了列强在华的领事裁判权。这项外交成就的获得主要是由于A.国民政府坚决反帝捍卫国家主权B.美国积极扶持中国跻身强国之列C.苏联帮助国民政府与英美对抗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年1月,三大战役后,中共与国民党在北平和谈。中共拟定《国内和平协定》,提出惩办国民党战犯,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和南京政府一切法统,解放军接收国民政府军政设施等条件。并且表示,无论接受与否,解放军都将渡江。这表明A.国民政府一意孤行坚持内战B.战略决战即将拉开帷幕C.中共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D.中共拒绝国民党人员参政1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民主政治新起点的到来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7.外媒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是A.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B.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C.1998年后在选举村委会成员D.1967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18.《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如此定义冷战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世界大战B.冷战期间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C.冷战的手段意在维护世界和平D.美苏争霸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A.欧美中日势均力敌B.社会主义阵营崛起C.美苏两极格局确立D.多极化趋势出现20.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美国坚持敌对政策C.中美两国准备结盟D.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二、非选择题(2个小题,21题38分,附加题18分,共56分)21.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整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发展变化;(14分)(2)简述唐代中央官制发展的历史意义;(6分)(3)概括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10分)(4)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历史意义。(8分)附加题:(18分)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百年来,中国外交变化显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十一款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材料二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称:“今当统一告成之际,应进一步而遵正当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1928年7月,首先订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接着签订了《中德条约》,与挪威、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订立《关税条约》……改订新约运动中的主要问题是关税和领事裁判权,订立新约的国家都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931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但实施日期一再后延。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不平等条约才得以废除。——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三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根据材料一,美国取得了何种特权?对中国主权有何损害?(4分)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政府“改订新约”的目的和结果。(6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并用史实说明50年代新中国在“拥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方面的外交贡献。(6分)中国外交从屈辱走向新生,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必修一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BBDDD6-10:AADAC11-15:CCBDC16-20:ACADD二、非选择题(2个小题,21题38分,附加题18分,共56分)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